商貿商務規劃和推進情況報告

時間:2022-11-23 04:43:00

導語:商貿商務規劃和推進情況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商貿商務規劃和推進情況報告

我受區政府委托,向區政協九屆十六次常委會議通報全區商貿商務規劃推進情況,請予審議。

一、全區商貿商務規劃及主要發展情況

區政府在20*年就把編制商貿商務發展規劃列入了全區經濟和社會發展奮斗目標之中。為做好這一工作,我局積極做好有關資料收集、開展調研等初期準備工作,同時委托上海商業設計院和上海流通經濟研究所正式負責規劃編制工作,雙方成立了*區商貿商務規劃課題組,組織有關人員對全區進行多次考察調研,召開多種類別、專題的座談會,在完成了全區商貿規劃(初稿)的編制后,邀請市政府有關綜合部門和大型商貿企業領導、高校及科研單位學術界專家召開專題論證會,與會的領導、專家對規劃的編制提出改進意見,由課題組進行進一步的修改完善,形成正式的商貿商務規劃上報區政府,同時在區政府網站上予以公布,以不斷擴大商貿商務規劃的影響。

*區商貿商務發展規劃作為一個戰略性的研究規劃,立足于*市在"長三角”經濟圈中的重要地位及其社會經濟發展的宏觀背景,結合有利于*區商貿商務產業發展的條件和因素,提出了全區商貿商務發展的戰略定位、目標和任務,共分為*區商貿商務發展的環境分析、發達城市經驗借鑒、總體目標和戰略定位、重點布局和規劃、建議和措施等五章,另有概念規劃圖紙20多幅。

近年來,全區商貿商務發展按照區委、區政府的總體要求,積極把握機遇,充分發揮區域資源優勢,圍繞“一園兩帶三建設”和市、區商貿商務奮斗目標,加大商貿商務規劃的實施力度,加快重點商貿商務設施建設,加速商貿商務現代化進程,以建立完善商貿商務擴張新機制、新體制為契機,發揮商貿流通業在促進經濟增長、擴大就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形象等方面的重要功能,完成商貿商務擴張發展的階段性目標任務,為繁榮*經濟起到了積極作用。一是推進珠江路的改造建設,完善重點商業商務街區的提檔升級。近年來珠江路建成和基本建成的大型商貿商務設施有:華海電腦廣場總投資3.5億元,總建筑面積38000平方米,已建成開業;東鼎大廈總投資2億元,總建筑面積38500平方米,2、3號樓已建成開業;雄獅國際大廈總投資1.5億元、總建筑面積22000平方米,高宏未來城總投資6億元、總建筑面積58000平方米,目前主體工程均已基本完工,正積極進行招商,今年正式開業;引進蘇寧電器進駐珠江路,總面積為2.6萬平方米的新世界百貨中心也在籌備開業。通過以珠江路“二次開發”為支撐,發展以IT產品為特色的商貿流通業,奠定城市高科技產業加速發展的新平臺,強化珠江路在全省以及華東地區電腦市場的核心作用,為我區商貿商務經濟的發展打下良好基礎。二是積極發展文化旅游業,全面開發長江路歷史文化景觀帶。以長江路歷史文化街區建設為載體,加快商貿商務與文化、旅游產業的緊密結合,推動文化旅游商貿商務業規模化、產業化進程,使之成為*新的標志性景觀,建成“*1912”總統府服務區一期工程,總投資345萬美元,總建筑面積25000平方米,積極打造*“新天地”,形成以民國特色為主的商貿商務休閑服務項目。三是推進重點地塊規劃建設,加快新街口*片建設。新街口商貿商務區的糖坊橋二期國際商城總投資20億元,建筑面積26萬平方米,現正在進行工程設計與勘探工作;鄧府巷商城總投資15億元,總建筑面積24萬平方米,現方案已通過規劃局審批,開始進行鉆探施工;南北貨地塊的凱潤金城項目總投資11.8萬元,建筑面積20萬平方米,正抓緊進行拆遷工作。這些重點商貿商務設施的開工建設,為今后引進高品位商貿、商務、休閑、娛樂項目,改善環境,提升檔次,強化集聚輻射和服務功能,努力樹立商貿商務文化旅游品牌,推動新街口片區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將起到積極作用。四是完善市場布局規劃,強化市場副食品安全管理。根據*市農貿市場建設規劃,推進農貿市場建設,發展“農改超”、“農加超”等現代經營業態,加快農貿市場的全面提檔升級。近年來全區新建天盾、衛崗、墨香山莊等4家農貿市場,有7家農貿市場被評為市綠色市場;同時進一步抓好“菜籃子”產品安全管理,抓好肉、菜、豆制品等副食品的產品質量和衛生安全,推行蔬菜IC卡市場準入,對全區所有市場、超市全部設立蔬菜檢測點,加強動物檢驗檢疫,打擊生豬私屠亂宰和不法交易,對豬肉和豆制品做到票證齊全方可進場銷售,加強對豆制品經營戶的審核登記。

二、推進全區商貿商務發展的打算

20*年是全面貫徹落實區第九次黨代會精神、全面推進建設富裕文明的現代化*的開局之年,是全面推進“一園二帶三區”建設,推動商貿商務規劃實施和加快商貿商務發展的攻艱之年,是實施新的機構改革、商務局新的工作職能的啟動之年。全區商貿商務發展要按照區委、區政府的總體要求和目標,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突出*商貿商務經濟繁榮發展為主線,著力打造核心經濟圈,做亮科技珠江路、文化長江路兩張城市名片,精心建設21世紀新街口,強化市場“放心工程”體系建設,實現區域商貿商務經濟的跨越發展,使商貿商務經濟成為全區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從而進一步增強城區綜合競爭力,努力打造“三個文明”協調發展特色城區,提升城市品位和群眾生活質量,加快建設“數字*、文化*、綠色*”,為早日實現富裕文明的現代化*而努力奮斗。具體要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加快新街口商貿商務區建設,打造21世紀新街口

要堅持圍繞*市新街口總體發展規劃和打造面向二十一世紀的新街口的目標,努力以獨特的建筑風格、新型的商業形態、優越的購物環境、健全的商務配套,聚集人氣和商機,促進*商貿商務業實現大發展。加快新街口核心商貿商務區的建設步伐,建設糖坊橋二期國際商城、凱潤金城、鄧府巷商城、*置地等商貿設施建設,完成忠林坊、雨花巷等地塊招商,圍繞建設“高品質商業、高品質商務”的核心商貿區,建設一批設施一流、功能完善的大型購物中心以及商貿、商務、服務等配套設施,改善環境,提高檔次,強化服務功能,形成新街口商圈的新標志、新景觀,全面提升我區商貿商務業品牌形象,從而擴大都市商圈中心的集聚力,著力打造特色街區,吸引更多的外地消費者,創造更大的商機。

二是圍繞商貿商務優勢,推進珠江路街區的提檔升級

要著眼于構筑新世紀產業新高地,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建立起有效吸附外來經濟要素、充分釋放區域經濟增長潛力、富有*特色和持久競爭力的優勢產業和經濟基礎。要加快珠江路二次開發步伐,做精做強“一街三園”,積極吸引技術先進、效益突出、集約化程度較高的科技型企業,提高園區單位面積的產出率和投資回報率。依托現有在建項目開工建設的基礎上,建設珠江路高新技術產品貿易集群區,把珠江路融入現代市場經濟發展的共同體。加快高宏商貿、雄獅國際、東鼎大廈等建成開業,推進新百同仁、華威電子等項目建設,啟動創維數碼、發展大廈等項目。在加快珠江路沿街現代化高檔樓宇和基礎設施建設,壯大電子信息研發和商貿企業的同時,拓寬產業領域,拉長產業鏈,積極發展以高科技為主要內涵的新興服務業。圍繞突出商貿特色,按主題發展IT產品、電腦及耗材、現代辦公產品、現代家電等商圈板塊,舉辦珠江路電腦節,營造市場氛圍,強化珠江路在全省以及華東地區電腦市場的核心作用。

三是突出歷史文化特色,大力發展旅游服務業

要推進長江路歷史文化街區整體性開發建設,進一步整合資源,彰顯特色,加大整體包裝和對外推介力度,加快文化旅游業規模化、產業化進程。在建成總統府服務區的基礎上,啟動板橋新村改造、開工建設服務區二期工程,實施漢府街汽車站搬遷、鐘嵐里置換和江寧織造府建設,推進以民國特色為主的梅園新村歷史街區商貿商務休閑服務項目建設,完善文化旅游街的商貿配套設施建設;要堅持整體規劃、科學布局,在保護性開發長江路歷史文化街區的同時,加大全街文化內涵挖掘和整合力度,形成全市歷史文化開發新亮點。要以長江路、珠江路為依托,向周邊街巷延伸和拓展,大力發展內涵豐厚、特色鮮明的休閑、娛樂、餐飲等服務業。要充分釋放珠江路科技文化潛能,展示長江路歷史文化魅力,加速兩街產業互補,快速集聚起科技文化產業整體合力。要樹立產業聯動、整體開發的觀念,把珠江路和長江路納入一體規劃、一體建設,在鞏固和發展各自主導產業的基礎上,推動相關產業覆蓋兩路區間地帶,合理保持兩路核心經濟圈的投資強度和產業密度,形成區域發展的整體優勢。同時還要利用*湖生態景觀資源、九華山和北極閣景觀建設,以及十運會場館建設等,規劃一批親水商業和高檔休閑、娛樂、運動設施,創造新型休閑消費場所。

四是加快發展現代社區商貿商務服務業

要圍繞加強我區社區建設、完善社區服務的要求,推進商貿進社區,加快現代社區商貿商務服務業發展。在東部地區推進城市化、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做好東部地區現有資源的對接和挖掘,利用中山陵總體改造、東楊坊現代居住區等建設的機遇,在孝陵衛、*湖、紅山等街道,通過規劃建設大型社區商貿商務服務中心,積極做好招商引資,大力引進實力雄厚、帶動力強的大企業、大集團,推動東部科技、休閑、旅游、居住產業實現更高層次的發展,以大賣場為主的形式導入社區中心龍頭店,配以各種個性化專賣店、精品店和多種多樣的服務設施,為群眾提供購物、服務和休閑功能,建設現代社區群眾新型的生活消費場所;同時要發揮現有商貿商務優勢,加快估衣廊、網巾市、碑亭巷餐飲,丹鳳街手機通訊產品,新莊到紅山路汽貿、312國道物流等特色商貿街建設,形成具有各街道特色和優勢的商貿商務發展格局。

五是完善市場建設,推進“放心工程”,

要按照市政府《*市農貿市場建設管理意見》和全市農貿市場建設規劃的要求,在全區的城市建設中做好農貿市場的布點和規劃建設,完成新建農貿市場的任務,同時要抓好現有農貿市場的調整和改造,積極創建綠色市場、文明市場、樣板市場,大力發展“農改超”、“農加超”等各類市場現代經營業態,推進農貿市場的全面提檔升級。要圍繞人民群眾副食品的食用安全,把“放心工程”真正做好。要繼續實行“放心工程”目標管理責任制,按照突出市場流通體系、規范標準體系、檢測檢驗體系建設的工作思路,規范豬肉憑印、證、據上市制度,強化肉品購入登記制度,加強蔬菜副食品市場專項檢查監管,整頓和規范食品流通秩序,對進入市場交易和銷售的蔬副食品一律由經營者持本人身份證實行實名登錄,并要求產品一律送檢;搞好蔬菜殘留農藥的監測工作,推行蔬菜IC卡市場準入;對全區檢測點實行統一掛牌、檢測員統一培訓、檢測藥劑統一配發、各類臺帳統一登記、各項制度統一上墻的“五統一”管理;打擊私屠亂宰、假冒偽劣等不法行為,開展牛羊定點屠宰和市場監管整治工作。

六是加快職能轉變,強化服務功能

區政府要進一步加大對全區商貿商務發展的組織領導力度。商務局作為全區商貿經濟的主管部門,要在商貿企業改制全面完成的基礎上,從管理具體經濟活動中退出,實現經濟工作重點由管理向服務轉移,進一步轉變職能,增強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能力,要積極承擔區政府對全區商貿商務和外向型經濟的管理職能,做好對區域內商貿流通業的發展規劃、全區商業網點布局規劃及重點街區的發展規劃,加強政策法規的研究和制定。區各有關部門要圍繞商貿商務發展,積極形成合力,提高辦事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各街道要把商貿商務經濟作為重點,結合招商引資和稅源經濟、樓宇經濟的發展,不斷形成本地區經濟發展新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