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干部的素質和本領思考

時間:2022-11-24 05:15:00

導語:黨員干部的素質和本領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員干部的素質和本領思考

加強黨的執政能力,保持黨員先進性,必須落實到提高黨員干部素質本領上。黨員干部要從以下十個方面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質和本領。

政治意識。時刻保持政治上的清醒,自覺地同黨中央保持一致。要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越是形勢復雜,越要保持頭腦清醒,大事面前不糊涂,關鍵時刻不動搖。提倡什么、允許什么、限制什么、反對什么,都要從政治上全局上來考慮。黨員干部要努力成為社會主義的政治家,必須具有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理想、政治信仰、政治品格和政治膽略,自覺維護黨的執政地位,從思想上解決好為誰執政、靠誰執政、怎樣執政,扎扎實實提高實踐科學發展觀的本領,提高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本領。

道德意識。道德是指品格、素質、修養,與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相聯系,它的形成是長期潛移默化的過程。思想理論素養決定道德水平,黨員干部要深入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思想理論既是一種政治方向,也是一種世界觀和方法論,同時也是價值尺度。理論具有解釋和規范的功能。從世界觀的層面上看,理論作為解釋世界的一種思維方式,為人們認識世界提供一種解釋原則,在這個意義上,掌握一種理論就是掌握它的思維方式;從價值觀的層面上看,理論作為一種價值體系,為人們提供安身立命的意義世界,是規范人們立身行事的價值尺度,在這個意義上,接受一種理論也就認同了一種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則;從人生觀的層面上看,理論作為一種人生指南,人生應該怎樣度過,人類應該怎樣存在,為生命提供支撐,為生活提供依據,在這個意義上,信仰一種理論就接受了一種生活態度與方式。市場經濟崇尚多元經濟、多元利益,如何在多元之中有主導,多樣之中有主體,多變之中有主線,在利益多樣化條件下,堅持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的價值取向,是黨員干部面臨的嚴峻課題。這是黨員干部的核心價值觀。黨員干部的品格要升華,思想境界要高,精神風貌要好,品質優秀,素質優良,德才兼備。德才兼備是成才立業,奮發有為的前提。

全局意識。“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當今世界,隨著全球化和新技術革命的飛速發展,新情況、新問題、新知識不斷涌現,國內大局與國際大局的聯系與互動越來越緊密,黨員干部要密切關注時展和社會實踐的進程,善于從國際國內形勢的相互聯系中把握正確方向,從經濟政治文化因素的綜合作用中掌握工作全局,從紛繁復雜的社會生活中洞悉社會動向和發展趨勢,不斷提高正確把握全局的能力。要以寬廣的眼界胸懷全局,做到審時度勢、與時俱進;以宏觀的戰略思維分析全局,做到順勢而動,因勢利導;以“牽一發而動全身”的辯證思維謀劃全局,做到瞻前顧后、統籌兼顧;以在大局下行動的黨性修養服從全局,做到自覺為黨分憂、為國建功、為民造福。要正確處理局部和全局的關系,想問題、做決策、辦事情,都不能游離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偏離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

學習意識。學習是工作之基,能力之本,水平之源。要珍惜時間,自覺學習,注意積累。學習理論,學習業務,學習做好工作必備的一切知識。要從書本上學,從實踐中學,從群眾中學,從他人的經驗教訓中學。對黨員干部的最重要要求,就是學習。當今世界和當代中國,正處在大變革、大調整的過程中,新知識、新技術、新思路、新理念層出不窮,我們面臨的機遇很多,變數也很多。“對黨員干部最大的挑戰就是能力的挑戰,最大的危機就是本領的危機,最大的恐慌就是知識的恐慌。勤于學習,才能進步,才能適應,才能視野開闊,才能與時俱進;荒疏學習,必然陷于停頓、僵化、落后、落伍。一個干部,光干不學,工作就會在同一水平上重復,造成”日功有余,年功不足“的狀況。當然光學不干,紙上談兵,學習也就失去了動力和目的。最好的辦法就是學干結合,學用相長。我們要把學習作為一種政治素質來抓,把學習作為一種工作需要來堅持,把學習作為一種使命來強化。

團結意識。黨的團結是黨的生命。實踐反復證明,團結出生產力、出戰斗力,團結也出好環境、出好干部。搞好團結、維護團結,是黨員干部必須具備的素質和本領。堅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黨的事業高于一切,共同的奮斗目標高于一切,在堅持原則的基礎上同心同德、合作共事。團結合作,是人與人之間崇高的道德行為。團結合作是一種美德,它體現互尊、互愛、互助、互諒的精神;團結合作是一種胸懷,它表明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寬容謙和,善待他人的情操和氣度;團結合作是一種方法,它要求和諧共事,平等相處。

發展意識。發展是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發展是硬道理。和諧社會要求公平,但發展才能創造機會,機會多了才有公平。要增強發展的危機感,激發創業的緊迫感,保持一種朝氣和銳氣。21世紀我們要樹立跨越式發展的戰略思想。所謂跨越式發展,是指在一定條件下,落后者對先進者走過的某個發展階段的超常規趕超行為。快速發展不等于跨越式發展,落后者快速跟進也不等于跨越,只有落后者跨過先行者的某個階段才屬跨越。跨越式發展不僅要看當前,更要講后勁;不僅要看規模,更要講質量;眼前有增長不等于有后勁,規模大并不等于結構優,速度快并不一定代表質量高。跨越發展應當是數量、質量、結構、效益的統一。跨越發展必須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需要振奮精神,艱苦奮斗,用堅定的信心、持久的恒心和足夠的耐心實現跨越式發展。

創新意識。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不竭的動力。沒有創新,一個地方就難以實現大的發展,一個黨員干部就不能使自己的能力和水平獲得大的提高。創新即終點的超越,平衡的打破,動態的延伸,高度的提升,就是要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與時俱進。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政黨乃至一位黨員干部不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就沒有進步,沒有未來,沒有發展,沒有生命力。當前,我國正處于深刻改變之中,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我們要積極推動改革創新,牢固樹立創新就是能力,創新就是政績,創新就是發展的觀念,努力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對老問題要有新思路,對新問題要有新辦法。要按照市場化的思路、國際化的眼光、現代化的理念,重新審視我們的發展目標和思路。要通過思想認識的飛躍,實現工作思路的新突破。

機遇意識。就是要增強把握機遇的能力。機遇是一筆戰略資源,好機遇勝過一大堆計劃。機遇稍縱即逝,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機遇是客觀的,抓住機遇是主觀的。抓機遇的本事就是抓發展的本事。機遇偏愛有所準備的人,能力強的人善于抓住機遇,素質高,具有高度智慧的人更善于創造機遇。機遇與挑戰并存。機遇往往是潛在的,挑戰都是現實的。應對得當,就能在挑戰中抓住機遇;應對失當,有機遇也抓不住,剩下的都是挑戰。機遇必須及時抓住,易失不易得。機遇必須抓緊,抓而不緊等于不抓。機遇要抓實,要把它變成優勢和勝果,必須付出艱苦努力。我們要認真分析新的宏觀環境,潛心研究新矛盾、新挑戰,以機不可失、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和責任感,披沙揀金發掘機遇,見微知著發現機遇,雷厲風行抓住機遇,科學務實用好機遇,努力在激烈的競爭中搶得先機,實現發展。

服務意識。現代社會的一個理念就是服務第一,一個人、一個單位,為他人服務的越多、越好、越及時,就越有價值。服務必須同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既解疑釋惑,又排憂解難。誠心誠意辦實事,盡心竭力解難事,堅持不懈做好事。針對新時期人民群眾思想觀念、利益需求、生活方式發生新的變化,綜合運用說服教育、示范引導、提供服務等方法,有效協調利益、化解矛盾、排憂解難,不斷增強服務群眾的本領。要突出群眾主體地位,傾聽群眾利益訴求,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辦群眾之所盼。我們的工作更多的是靠人文關懷、道德情感,靠人性化管理、人情味服務。情通理順,入情入理。只有感情上的凝聚力,人格上的親和力,道理才能入耳入腦入心。

務實意識。領導干部要做到少說多做,說到做到,說好做好。對定下的事、看準的事、形成共識的事,要立說立行,。遇到困難不畏縮,遇到挫折不氣餒,有一股不達目標不罷休的韌勁,以實實在在的工作,求得實實在在的效果。要善于思考,調查研究,總結經驗,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切不可粗枝大葉、得過且過,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義;切不可忙于事務、疲于應酬。在這個問題上我們特別要強調操作。千萬不要小看這個操作,很多事情成敗往往就在操作上。實際上,很多問題和矛盾大家都看到了,都說應該去做,但就是沒有去做,或者不知道該怎么做。觀念決定思路,思路帶來出路,制度產生活力,操作就有效益。關鍵在操作。要一個單位一個單位地推進,一項工作一項工作地落實,一個領域一個領域地深化。要從具體問題抓起,從一件一件實事抓起,作出明確的、具體的、可操作的、可檢驗的規定,形成有效機制和長效機制。如果我們的決策,定一項是一項,項項算數;我們的工作干一件是一件,件件落實,我們就能形成凝聚力,就能開創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