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道路推進糧油工業發展思考

時間:2022-12-07 11:32:00

導語:工業道路推進糧油工業發展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工業道路推進糧油工業發展思考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指出:“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切實走新型工業道路,堅持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這為推動糧油工業發展指明了方向。

一、糧油工業只有切實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才能不斷發展壯大

1、新型工業化道路是振興糧油工業的康莊大道。實現工業化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歷史性任務,但推進工業化的重點必須從量的擴張為主,向質的提高和結構優化升級轉變。針對我國工業大而不強的突出問題,中央提出要切實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是為了提升工業整體技術水平和綜合競爭能力,促進工業由大變強。

新型工業化的本質特征,就是要堅持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科學發展道路,把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到提高人口素質、高效利用資源、減少環境污染、注重質量效益的基礎上來。

新型工業化發展的要求有四條:一是推進資源消耗減量化。二是推進污染排放最小化。三是推進廢棄資源化。四是推進工業布局園區化。通過發展循環經濟來建設節約型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

2、要改變糧油工業的落后現狀,必須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我國糧油工業“迄今在總體上還停留在技術水平低、集中程度低、能源消耗高、資源耗費高、環境污染重、經濟效益差、生態效益差的傳統發展階段。”(見《糧食問題研究》20*年第二期)對這個關系到人民生活和健康水平,關系到國家糧食安全,實現農業產業化的傳統產業,急需通過新型工業化道路進行改造和提升。

3、要實現糧食產業化經營,糧油工業應當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國有糧食購銷企業為適應糧食購銷市場化的需要,必須從傳統的“收原糧、賣原糧”的一元經營方式,主動向糧食生產和加工轉化領域延伸,實現多元經營方式。除了通過“訂單農業”掌握糧源外,更重要的是要積極培育產業化龍頭企業,組成集科研、生產、收購、加工和銷售一體化的經濟實體。通過加工轉化增值,提高糧食商品的市場競爭力。如果加工水平停留在初級加工階段,產品附加值也就不高,產品競爭力和企業經濟效益就難以提高。

4、要發展糧食經濟,也更要推動糧油工業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歷史和現實都證明,國有糧食企業如果只停留在傳統的買賣原糧的水平上,是不可能把糧食產業做大做強的,職工的生活水平也只能停留在最低水平上。

回顧歷史,糧油工業曾經發揮了糧食經濟支柱的作用。面對現實,糧油工業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積極抓原料,增產量,擴銷售,不僅保障了軍需民食和退耕還林的糧食供應,而且還開展糧油產品的精深加工,帶動了農民增收,促進了農業生產。瞻望未來,只要糧油工業企業切實轉變增長方式,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就可提高糧油產品在國內乃至國際市場的競爭力,把糧食產業做大做強,重振糧食產業雄風。

二、糧油工業只有堅持節約發展,才能走上以效益為中心的良性發展的軌道

1、降低資源消耗是節約發展的關鍵。運用現代企業管理理念,推進資源消耗減量化。加強資源節約技術的研究和應用,建立資源消耗定額和指標考核體系,不斷降低資源消耗水平。

在生產實踐中,必須淘汰那些能源消耗高、易造成污染的加工設備和工藝,更新采用那些能源消耗低、污染少、科技含量高的新工藝新設備,才能達到節約資源的目的。

2、大力開展糧油副產物綜合利用是節約發展的中心環節。四川省糧食局制定的“糧油加工業發展規劃”中,根據四川年產稻谷1500萬噸,米糠資源近120萬噸的實際,提出了米糠精深加工項目:米糠油、糠油蠟、油皂腳、植酸、高蛋白飼用糠等,其市場前景廣闊。川糧米業擬在廣漢市建設年處理5萬噸米糠的生產線,將促進稻米產業整體效益的提高。四川省糧油工業公司高級工程師羅永宗提出,發展生物燃油新興產業,是相關糧食、油料生產的延伸產業,生物燃油產業的發展也必將帶動糧食、油料生產相關加工業的發展。要以現行植物油廠為基礎,擴建中型生產線,利用現有油脂精煉設備和油廠基礎設施設備可節約投資。例如,在日處理精煉油100噸的車間配套建設日處理廢油15噸車間一個及相關設備,投資風險較小,還可節約運輸費用。

3、促進糧油深加工產業化,是節約發展的重要途徑。根據四川糧油工業產品單一,產品附加值低的現狀,四川省糧食局提出了“促進糧油深加工產業化”的建議:

稻谷加工:開展營養價值高的胚芽糙米,大米蛋白等。

小麥加工:開展營養自發粉、強化粉,利用麥胚、麥麩等副產物生產高蛋白、膳食纖維保健食品。

玉米加工:開發玉米營養方便食品和膨化食品,還可生產玉米液糖。例如:河南省鄲城縣的財鑫液糖廠以玉米為原料,除了生產液糖,每噸玉米還產出680公斤淀粉,90公斤玉米皮,65公斤蛋白粉,50公斤玉米漿,26公斤玉米油。此外,還可利用各種產品的下腳料生產皮芽餅,作為飼料和肥料。使玉米的有效利用率達95%。

4、抓好安全生產是節約發展的重要條件。安全生產是經濟建設的內在保證。安全生產對生產發展有兩大功能:一是“減損功能”。近幾年,我國每年因生產安全事故造成損失相當于當年GDP的2.5%左右。搞好安全生產,可減少經濟損失,間接創造價值。二是“本質增益功能”。安全生產是保護和發展生產力的重要條件。只有搞好安全生產,才能保證勞動者的生命安全,維護勞動者職業健康,從而保護和發展生產力,促進企業經濟效益不斷提高。

三、糧油工業只有堅持清潔發展,才能走上循環經濟的軌道

1、最大限度地減少污染排放,是清潔發展的根本要求。為堅持清潔生產,就要從原料采購、產品工藝流程設計、產品包裝、運輸到糧油副產品和廢棄物處理全過程實行監控,做到最大限度地減少污染物的排放。

實行清潔生產,是防治環境污染理念的根本轉變。即防治環境污染由“末端治理”轉變為“源頭治理”。按照這種新理念是把制度、體制、管理、人文等因素綜合考慮,標本兼治,防微杜漸,從源頭開始到終端消費,即從“田頭”到“餐桌”的全過程的防治污染,達到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目的。

2、發展綠色糧油食品是清潔發展的質量標志。自1990年我國發展綠色食品以來,綠色食品產業有了長足的發展。截止目前,全國使用綠色食品標志企業總數達到4000家,產品總數近萬個,年銷售額已突破1000億元。全國綠色食品出口增長速度接近30%,在各地省級龍頭企業中,綠色食品企業超過了40%。

綠色食品就是要在改善生態環境的條件下,使糧食和食品生產的全過程實現零公害、零污染、零廢棄物。發展綠色食品,是在滿足域鄉居民食品數量需求的基礎上,保證食品質量安全的戰略措施。我們一定要抓住發展“綠色農業”的機遇,總結糧油工業發展綠色食品的經驗,把綠色食品生產推向新的階段,擴大覆蓋面,確保人民的身體健康。

3、發展循環經濟是清潔發展的必然歸宿。循環經濟是以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為核心,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原則,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經,濟增長模式。

糧油工業企業的加工生產過程,完全可以實施原料閉路循環和能量的多級利用,使一種產品生產的廢棄物成為另一種產品的原料,建立綜合利用的良性循環系統。例如:河南省周口市蓮花味精集團對小麥的循環使用,小麥經面粉廠加工成工業面粉,進入谷月元粉廠分離出谷月元粉并推向市場,生產的小麥淀粉經制糖、發酵,生產出味精,氨基酸等產品。小麥初加工產出的麩皮,味精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糖渣等,經飼料公司加工,成為動物飼料。味精生產中發酵工段產生的高濃度有機廢水,經濃縮、噴漿造粒和干燥等工藝,生產出優質的有機、無機復合肥,回到大田。這樣,蓮花集團與周圍地區的農業形成了一個經濟效益和生態環保效益均衡發展的統一體。

4、建立質量體系認證是清潔發展的制度保證。糧油工業產品標準和質量控制體系不健全,致使糧油產品的質量安全存在隱患。為了確保清潔生產,必須建立ISO質量體系認證,以防止糧油產品質量安全事故的發生。國家質量檢驗部門,應建立健全統一、權威的糧油產品質量標準和檢驗檢測體系,使企業有所遵循,從而全面提高糧油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實現糧油產品清潔化、優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