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職工素質的思考
時間:2022-12-08 02:35:00
導語:提升職工素質的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長期以來,人才問題一直困擾著各行各業,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缺乏更是制約著企業的發展。如何在企業創業發展的過程中培育人才、發現人才、凝聚人才?近期,筆者在徐礦集團旗山礦調研時欣喜的發現,該礦通過確立“技術工人也是人才”的觀念,抓好“技能型”人才隊伍的培養、引進和使用三個環節,鼓勵職工從管理人才、技術人才、高技能操作工“三條線”選擇發展,提升人才成長速度:開展選樹“首席職工”活動,已有14人被評聘為“首席職工”,每人每月享受1000元津貼;有157人被評聘為專業工種帶頭人;有123人拿到高級工證書;有27人次被評聘為首席助理工程師,7人被評聘為首席工程師;通過公開竟聘有4人走上副總以上管理崗位,有46人走上副科級以上干部崗位;有101人被聘為技師,其中10人被聘為高級技師;與江蘇高級工貿學校聯合開辦了機電、采煤兩個專業班長中專班,培養了95名班長,選樹了76名專業工種帶頭人。企業采取多種有效措施,肯定其地位,明確其價值,振奮其精神,挖掘其潛力,發揮其優勢,使之真正成為企業發展的中堅力量。“旗山現象”帶來的思考與啟示:
一、建設一支高素質的職工隊伍,是企業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在市場經濟主戰場上立于不敗之地的有力保證。企業的興衰關鍵在人,職工是技術和管理的主要載體,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總書記指出:要堅持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全面實施人才強國戰略,遵循創新型科技人才成長規律,不拘一格,廣納群賢,在創新實踐中發現人才、使用人才,在創新活動中培育人才、鍛煉人才,在創新事業中凝聚人才、成就人才。培養“首席職工”,打造更多的高技能人才,建設一支強大的高素質職工隊伍,是鞏固黨的階級基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客觀要求,是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迫切需要,是大力弘揚工人階級崇高品格和時代精神、保持和發展工人階級先進性的具體體現,是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促進職工全面發展的重要內容。
二、培養“首席職工”,實施職工素質工程,是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實施職工素質工程,就是要適應新形勢,加強企業先進文化建設,創建學習型企業和學習型班組,培養知識型職工,保持煤炭企業職工隊伍的先進性;就是要凝聚和發揮職工群眾聰明才智,全面提高職工的素質,更好地調動、發揮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之適應新形勢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進一步推動企業的改革發展;就是要維護職工的民主政治、經濟、勞動和發展的權利,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增強職工競爭能力、創業能力和創新能力,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最終把廣大職工群眾的根本利益維護好、實現好。
三、實施職工素質工程,促進職工隊伍全面發展,是貫徹落實黨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方針的客觀需要。工人階級是推動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主力軍。要依靠主力軍,就必須建設主力軍。近年來,在提高職工隊伍素質工作中,創造了不少新經驗和新方法,取得了明顯成績。但同時,在職工隊伍建設中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高素質人才比較缺乏,與企業發展的需求不相適應;職工文化程度偏低,學歷層次與企業的科技化發展不相適應;技術工人隊伍技能水平不高,數量偏少。因此,加強職工隊伍素質建設,全面提升職工競爭能力、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和發展能力等綜合素質,已成為企業在新形勢下貫徹落實“依靠”方針的客觀需要和戰略發展任務。
四、實施職工素質工程,必須確立“技術工人也是人才”的觀念。推行“首席職工制”是企業人才觀念上的突破,是催生“能工巧匠”的“孵化器”。同崗同酬,技術高的與技術低的工資、獎金、待遇一個樣,這在一定程度上挫傷了職工立足崗位、鉆研技術的積極性,職工的技術水平下降,生產一線崗位缺少響當當的“技術明星”。而為成績突出、貢獻較大的職工授予“首席職工”稱號,并給予相應的優厚待遇,這種做法改變了同一崗位職工技能上的差異,打破了相同崗位的“大鍋飯”,拓寬了企業專業技術人員的發展空間,為優秀人才脫穎而出提供了成才渠道。因此,要按照科學的人才觀的要求,樹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觀念。不唯學歷、不唯職稱、不唯資歷、不唯身份,對素質高、技術好的職工,根據職工的綜合能力為他們創造提升的機會,包括福利待遇、職位等的提升,真正做到不拘一格選人用人,從而使職工時時處于“上臺階”精神狀態。例如,從職工隊伍中挑選責任心強、業務精、成績突出的職工直接充實到重要崗位;再如,打破選拔聘任干部的傳統做法,將個人申請干、群眾擁護干、組織批準干有機結合起來,實行公開的雙向競聘制,等等。
五、推行“首席職工制”,打造品牌職工隊伍,是應對業內競爭,增強企業競爭實力的必然要求。“首席職工制”的推出,點燃了一線職工學技術熱情,挖掘了人才的潛力。這種競爭機制的建立,使企業不單出產品、出品牌,還能涌現出更多的智能型、創新型、復合型人才。它不僅是對已有崗位工資分配制度缺陷的彌補與創新,同時也打破了相同崗位人員的“大鍋飯”,為企業崗位競爭注入了新的活力。當前,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無論是國際國內市場的競爭還是行業、企業之間的競爭,最后都集中體現在人的競爭,人力資源是企業第一資源,優質充足的人力資源是企業最大的優勢。與此相適應的建立起全員、全方位的職工成長培養發展機制、考評獎勵機制,激發和調動更多的職工不斷學習業務技術的主動性、積極性,從而使職工整體素質實現梯級式提升。從而在短時間內培育一大批高素質的勞動者,打造在行業內叫得響的品牌隊伍,才能取得在人力資源上的明顯優勢,才能促進企業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又好又快發展。
- 上一篇:工會維權能力建設的思考
- 下一篇: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