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價格低迷的原因及對策

時間:2022-12-22 05:41:00

導語:豬肉價格低迷的原因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豬肉價格低迷的原因及對策

“過山車”似的豬肉價格,養豬業一會兒被譽為朝陽產業,一會兒又淪為“燙手山芋”。近期豬肉價格狂降,豬肉再現“漲時到處找豬、跌時扎堆清欄”的狀態,已降到警戒線以下了。特別是近兩月來,全國生豬價格跌幅超過30%,鮮肉價格跌幅甚至超過40%。作為四川生豬生產大縣的江安縣豬肉價格從去年底以來一路下滑,農戶特別是養豬大戶反應強烈,許多養豬戶開始大量宰殺存欄生豬,同時,仔豬市場滯銷,對今后生豬市場影響相當較大。為了控制江安生豬生產價格的下滑局面,物價局密切注視,非常重視生豬生產價格波動對農民增收的影響,加強了價格監測預警,并深入農戶、養豬場、屠宰加工企業、城鄉農貿市場進行調查研究,開展豬肉價格跌落的有關情況調查。

豬肉價格國內大環境分析,2007年9月到2008年6月近一年時間里豬肉價格持續走高,全國豬肉價格平均保持在25.40元/公斤左右;2008年6月豬肉價格開始下滑,但是下滑幅度不大,2008年6月到2009年1月全國豬肉價格19.50元/公斤左右;2009年1月到現在豬肉價格再次下滑,目前全國市場出現豬肉價格低迷,豬肉平均價格12.20元/公斤左右,部門省份生豬價格跌至7元/公斤左右。

一、價格低迷原因分析

豬肉價格低迷,導致豬肉價格急劇下滑的原因很多,通過調查綜合分析,我們認為主要是以下因素:

1、生豬存欄量持續保持高位增加。過去幾年國家對農民生豬發展采取持續的扶持、鼓勵政策和長達兩年多的高價位市場拉動下,生豬存欄大幅增加,特別是能繁母豬存欄增加幅度較大。江安縣惠農政策執行到位,所以,生豬存欄和出欄同比增長幅度也很大。雖然農戶因市場疲軟放緩或停止了后備母豬補欄,但一大批新建豬仔項目陸續投產。調查發現,生產批次上也形成了重疊,最先補欄母豬的第二窩和后補欄母豬的第一窩仔豬都已上市,生豬供應量目前呈現迅猛增加勢頭。

2、生豬生產沒有走出盲從的“怪圈”。大量分散養殖的農戶以及生豬生長期較長,加之生豬生產調控機制不健全,市場供給信息不充分,養豬戶僅以市場價格的高低來判斷是否養殖。致使養豬業呈波浪式發展,一般2—3年一個周期。這種盲從思想,使很多農戶在這種習慣思維的引導下,自覺不自覺地擴大同類農產品的數量,促使這種盲從“怪圈”得以不斷地延續,必然導致價格升升降降。

3、消費心里因素導致豬肉價格回落。H1N1疫情(豬流感)對豬肉消費者飲食結構的變化有不少的沖擊作用。今年四月以來爆發的豬流感引起全球的關注,造成人們對豬肉的恐懼,肉食的消費以雞、鴨、魚為主,北京、上海等城市出現豬肉價格一跌再跌。二是養豬戶因怕豬流感的到來會使損失更大,大量屠宰還沒達到出欄的生豬,使豬肉量供過于求。三是全球性金融危機,也是豬肉價格下降的另外一個誘。消費者由于工作收入不穩定,人們的預期收入不好,有意減少了對豬肉的需求。

4、受國際金融危機和甲型H1N1流感的影響,屠宰加工企業處于停產半停產狀態。受國際金融危機和甲型H1N1流感的影響,因而國際市場豬肉加工出口成本增加以及食品生產安全性問題,致使豬肉系列產品出口不暢,省內多數屠宰加工企業大多停產或半停產,江安縣主要的豬肉屠宰加工出口企業高金食品公司早在去年9月20日就關門停產。同時,去年底,有部分省先后發生了生豬死亡或母豬繁殖障礙性疾病,導致生豬非正常出欄,并傾銷省內,從而使江安縣生豬價格急劇下滑,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二、應對豬肉價格下跌的對策建議

1、政府主管部門應及時構建生豬產銷預警體系,及時向生產和加工市場預警信息。根據專項統計數據計算預警指標數值:豬糧比價、盈虧平衡點、能繁母豬比例、仔豬價格與白條肉價格之比、生豬疫病發病率等,按指標數值大小設置預警等級,定時向養殖場(戶)預警預報,可以指導養豬場(戶)在最佳淘汰、補欄時機到來時先于市場改變補欄、存欄,規避市場風險。引導其合理安排生豬生產、調整存欄結構,從而促進生豬業的良性發展,穩定市場供應,確保養豬戶增收。

2、政府應積極地爭取國家豬肉儲備政策,繼續實行生豬生產扶持政策,保持豬肉食品市場價格穩定。一是將近期存欄生豬及時收購,將養殖戶利益受損降至最低;二是繼續加大生豬生產補貼、支持力度,特別是能繁母豬的補貼力度,扶持規模化養殖;三是加大良種繁殖補貼,調動農民推動良種和使用人工授精的積極性,促進生豬品種改良,提高肉品質量和競爭力;四是進一步搞好生豬保險,降低養殖風險;五是加大信貸投入力度,開展好中小企業擔保公司生豬專項貸款工作,為業主提供好融資平臺。

3、發展生豬期貨。加大信貸投入力度,為飼養業主提供好融資平臺。通過價格發現機制和套期保值鎖定遠期價格,可以引導和調節生豬現貨市場的運行。廣大養豬戶通過了解未來價格走勢,并根據市場信息決定飼養數量和飼養周期,甚至能“先賣后養”規避風險,減少養殖的盲目性。

4、政府相關部門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做好生豬發展調控、市場價格調控工作。一是物價部門做好價格監測、預警預報,加大價格檢查力度、增強政府調控價格的能力;二是畜牧行政部門要加強生豬優良品種的引進和推廣,暫緩建已批未建相關項目,指導好生豬圈舍科學規范建設,動物疫病防控,規范屠宰場管理,飼料獸藥管理;三是經貿部門要做好豬肉出口外銷調控工作;四是招商引資部門要做好企業的引進,特別是豬肉的加工企業;五是新聞宣傳部門要做好正確積極的宣傳引導;六是有關部門應引導產銷良性循環。引導豬場和養豬經濟合作組織加強行業自律,進行優質、無公害生豬生產,嚴禁在飼料中添加瘦肉精、三聚氰胺和違禁藥物,確保豬肉質量,進一步拉動豬肉出口。組織好養豬企業與屠宰加工企業間的產銷對接,與屠宰加工企業簽訂長期生豬收購合同,建立公司、飼養戶雙贏的長效機制,規避價格大起大落帶來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