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系統損害群眾利益問題調查報告

時間:2022-01-12 09:07:00

導語:交通系統損害群眾利益問題調查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交通系統損害群眾利益問題調查報告

一、交通系統損害群眾利益問題的突出表現及產生原因

交通系統損害群眾利益的問題,在公路建養、行業管理、窗口服務中都程度不同地存在,其中表現突出、影響較大的有以下幾方面:

(一)公路建養方面,現有的公路個別路段損壞比較嚴重,得不到及時改建和大修;個別工程特別是地方道路施工,由于資金不到位、地方積極性不高、技術人員短缺、工期緊等原因,質量不高;拖欠以往的工程款,給交通形象造成了負面影響。產生的原因:一是公路建設資金緊張。如我市102國道撫寧至盧龍段建于1994年,京哈高速公路通車前,車流量大,且過境重型車較多,現大部分路段損壞嚴重,西洋河大橋已成危橋。1999年我們提出改造計劃,完成了施工圖設計等前期工作,但業主項目資金來源有限,收費勉強還息,無力還本,至今未能實施。人大、政協議案和提案,每年行風評議測評問卷都有群眾要求維修此段公路。同樣由于資金緊張,我局在20*年以前有拖欠工程款,從而間接造成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二是受季節環境的限制,每年暑期前必須竣工通車,因強調工期,工程質量難保。如撫寧縣地方道路榆西線在20*年維修后出現質量問題,就是由于工期短,追求施工進度,沒有正確處理速度與質量的關系,同時質量管理體系不健全造成的。三是在地方道路建設中,由于縣(區)、鄉(鎮)政府是投資主體,交通部門按規定給予適當補助,縣(區)交通局雖負責組織協調和技術指導,但由于個別縣(區)領導的干預,縣(區)交通局礙于面子,又受當地領導,致使有的工程不能按規定實行公開招投標,在設計變更、材料采購、資金撥付、計量支付等方面操作也不規范。

(二)運輸行業管理方面,長途客車存在倒客、甩客、串線、不按班次營運;出租車“黑車”、拒載;中巴旅游車、出租車與賓館勾結送人拿提成問題。產生的原因:一是運政管理工作有死角。由于客運車輛營運的流動性,運政管理人員不可能隨時出現在每個地點、每個路段上,在此情況下,有的車輛違規違法經營,侵害乘客權益,擾亂運輸秩序。二是客運從業人員自律意識差。客運從業人員總體素質不高,依法誠信經營觀念淡薄,在利益的驅使下,見利忘義,從事違規違法經營。三是客運企業、掛靠公司重收費輕管理。客運企業對社會車輛實行統一管理,但每一臺車仍是直接為社會服務的基本單位,只重視向納入統一管理的車輛收費,在防止收入流失上力度很大,在規范車主的營運行為方面力度不夠。同樣有的出租車掛靠公司存在只收費、不管理問題。四是關于“黑車”的產生。營運線路上的“黑車”是由于國家對從事營運有資質要求或班線運力飽和而控制車輛投放形成的。出租車“黑車”是由于實行總量控制管理辦法形成的。我們認為,即使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考慮客源和運量,核定班線上投放車輛數量和對出租車實行總量控制是必要的,否則將陷入無序競爭,乘客的權益無法得到保障。而且那些跑“黑車”的也不想通過購買現有營運車輛然后過戶的方式取得經營權。

(三)執法、執收和窗口服務方面,有的執法、執收人員衣著不整、形象不好,個別人處理問題態度粗暴,冷、橫、硬;執法程序和文書填寫不規范;動輒扣車,不及時處理,以罰代管。產生的主要原因:一是交通部門與稅務、公安等全部由公務員執法的部門不同,交通執法由下屬事業單位承擔,而且除港航管理部門執法由法律法規直接授權外,稽征、運管、路政均為受行政機關(交通局)委托執法,執法人員既有干部身份,又有工人身份,進入交通執法部門的“門檻”較低,同時公路通行費征收人員絕大部分為臨時工,個別收費人員素質差,致使不規范、不文明問題時有發生。二是部分交通執法單位尤其是基層單位人員超編,經費不足,也有的單位為了發獎金,搞福利,以收取的存車費和罰款返成作為補充資金的一部分,從而形成動輒扣車、罰款,以罰代管。三是對執法、執收人員的管理不夠嚴格。有的單位雖有比較嚴格的制度規范,但落實不夠,礙于情面或怕影響單位形象,對人員管理失之于寬,失之于軟,姑息遷就。

二、在探究根源的基礎上,應采取的對策

(一)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管理力度

一是千方百計籌集資金。在加強交通規費征管,防止費源流失,確保穩定的資金來源的同時,采取向國內外貸款、集資、出讓公路經營權等形式多渠道籌集公路建設資金。同時提高資金運行速度和使用效益。

二是強化質量管理。建立并認真落實規范的管理制度是確保公路建設質量的基礎。要嚴格執行項目法人制、工程監理制、合同管理制,明確施工、監理、監督單位各自的質量管理職責,使企業自檢、社會監理、政府監督三級質量管理體系能夠有效運行。加大科技含量,向科技要質量。對各標段施工質量進行階段性評比,好的獎勵,差的處罰。

三是抓好廉政建設。抓住工程建設招投標、工程分包、材料采購、合同變更、計量支付等關鍵環節,做到規范操作,公開透明。建立健全并落實相關的廉政制度,強化監督機制。凡公路新改建、大中修工程必須嚴格執行公開招投標和建設、廉政合同“雙合同制”,進一步強化對工程建設項目《廉政合同》的管理和監督,落實《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廉政合同考核辦法》,與工程建設合同檢查、驗收一并進行,未經審計和《廉政合同》驗收的工程,不得進入下一程序。落實重點工程派駐紀檢監察員制度,派駐人員要認真履行職責,秉公執法執紀,不徇私情。建設工地要設立舉報箱和舉報電話。

四是解決拖欠工程款和農民工工資問題。對前幾年拖欠的工程款要做出還款計劃,20*年底前還清。在新開工的建設工程中不發生新的拖欠。在簽訂工程建設合同中,明確交通部門要做到不拖欠施工單位工程款,施工單位要做到不拖欠農民工工資。同時加強對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的監督檢查,暢通農民工對拖欠工資的投拆舉報渠道,對施工單位惡意拖欠農民工工資的,停止撥付工程款。

(二)嚴格規范執法、執收行為

一是把住人員“入口”,打開“出口”。要提高交通執法、執收單位進人的“門檻”,凡進交通執法單位的必須具有全日制大專以上學歷,從事收費工作的必須具有高中以上學歷。具備以上條件的,還要經過統一培訓,考試合格方可進入。對個別素質低下、年度考核不合格的落實末位淘汰制。發生違規違紀問題且屢教不改的,要堅決清出執法、執收隊伍。

二是加強教育培訓。對執法、執收人員進行政治思想教育,使他們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增強依法行政、文明服務的自覺性。采取辦培訓班、講座、案例分析會等形式,學習法律法規和業務知識,提高執法和服務水平,組織統一考試,不合格的中止其執法資格,經補考仍不合格的調出執法隊伍。

三是開展執法監督和效能監察。以規范執法行為,解決缺位、錯位和不到位問題為重點,強化對執法部門和人員的監督,成立日常考核檢查組,進行明查暗訪,現場錄像,定期通報,對違紀違規問題依照有關規定嚴肅處理,從而對其他人起到警示作用。

四是嚴肅財經紀律。執法部門不得下達或變相下達罰款指標,也不得將罰款額與執法人員的工資、獎金掛鉤。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規定,罰款必須全額上繳同級財政部門,財政部門不得按比例給予返還,從根本上解決利益驅動的問題。執法部門要核定編制,減少冗員,在此基礎上人員經費要給予保障。

(三)努力做好客運服務工作

一是加大行業管理力度。運政管理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把規范客運經營行為作為一項重要工作,汽車站派駐的運政管理人員要管理到位。同時集中人力,深入各營運線路,進行明查暗訪,認真調查處理乘客投訴和舉報,嚴厲打擊違規經營。對“黑車”要采取運政管理部門單獨查和與公安部門聯合查相結合、源頭管理和上路檢查相結合、白天和晚上檢查相結合、工作日和節假日檢查相結合的辦法,加大打擊力度,對查證屬實的予以嚴厲處罰。

二是加強對客運從業人員的教育。運政管理部門、客運企業、了租車掛靠公司要組織培訓班,對客運從業人員進行規范經營、文明服務的教育,出租車掛靠公司要堅持和完善月例會制度,使教育工作經常化、制度化。

三是客運企業要切實負起管理責任。對納入企業管理的社會車輛,有義務對其經營行為進行規范管理,與本企業車輛一樣進行考核獎懲,組織開展文明創建活動。可以通過與納入統一管理的社會車輛簽訂協議的方法,規定對違規經營行為的處罰辦法。對不履行職責的客運企業,運政管理部門要在考核和評定資質時予以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