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入黨積極性調研報告
時間:2022-01-28 08:49:00
導語:農民入黨積極性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影響農村青年入黨積極性的因素
(一)影響農村青年入黨積極性的主觀因素
1、片面追求個人經濟利益,淡漠了政治追求。許多年輕人把物質利益放在第一位,對入黨持無所謂的態度。就山區青年農民而言,打工收入是主要收入來源。許多農村青年說:在外打工闖市場,講究的是文化水平、技術專長,不講究是否是黨員,沒有組織約束的人在外打工還方便一些。
2、片面地看待黨組織內部某些陰暗面,對黨失去信心。電視報紙上曾多次報道某地某某黨政領導、黨員干部腐化墮落,貪污受賄。周邊不少基層黨員干部包括無職黨員也存在著或這或那的問題,如:打牌賭博、生活作風腐敗、工作方法簡單粗暴等等。有不少農村青年片面地認為現在一些黨員還不如群眾,因而不愿加入黨組織。
3、片面看待部分農村老齡黨員當前的困難現狀,降低了入黨熱情。社會的進步與發展,無不凝結著老一輩共產黨員的辛勤汗水,一部分老齡黨員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致傷、致殘、致病但由于種種原因,目前這一批老黨員中有相當一部分人經濟經濟拮據,少數黨員甚至無依無靠。為此,農村青年特別是老基層干部的子女對加入黨組織大多不感興趣。
4、片面地認為黨員只有義務沒有權利,缺乏入黨動力。有些青年農民錯誤地認為入黨就是“盡義務”,就是自己給自己套枷鎖,不愿入黨。為推動一項工作,往往免不了需要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少數農村青年把上繳稅費、執行計劃生育、推廣科學技術、出義務工等方面“凡事都要帶頭”視為負擔和枷鎖,因而不愿入黨受約束。
(二)影響農村青年入黨的客觀因素。
1、部分黨支部不重視農村青年的入黨問題。表現在:①有的怕發展青年農民入黨會對自己的支部書記的位置構成威脅。②年輕黨員的大量網外出,部分支部錯誤地認為發展青年農民入黨是費力不討好。③少數村支部負責人宗派思想嚴重,對不是同姓同族同派的青年入黨,根本不予考慮。
2、對農村流動青年入黨未建立有效的培養機制。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村青年大多流入城市務工,流動性強,如何在務工人員中培養和發展黨員,還沒有形成一套有效的工作方法和機制,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對農村青年入黨形成制約。
3、面臨當前農村工作難做、干部難當的現狀,農村青年對加入黨的組織“退避三舍”。黨的工作落腳點在農村,工作的主體是農村黨員,也就是說,青年人入黨以后大多數都要有奉獻在基層的準備。眾所周知,當前農村工作難、稅費任務難收、計劃生育工作難做、民事糾紛難調處等等,村干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在外忙碌,弄得不好,兩頭受氣,年終幾百千把元的工資還是個賒帳,不知哪年哪月才能兌現,就算及時兌現,有的還不如外出打一個月工的收入。
二、提高青年農民入黨積極性的幾點思考
我們黨發展黨員堅持入黨自愿的原則,但在提高青年農民入黨積極性方面還是可心作些探討的。
(一)建議全日制中學設置黨課,對青年學生進行黨性教育,使之牢固地樹立共產主義理想。
在中學開設黨課可以使青年農民在中學時期就對黨組織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奠定黨在他們心中至高無上的地位,增強黨組織對他們的吸引力,使他們步入社會后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具體作法是:黨課每周可安排一課時的學習時間,學校明確專門的黨課輔導員,解疑答難,并可利用“五·四”“七·一”,開展黨的知識競賽活動,以提高中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充分利用農村黨支部這一陣地,正面教育農村青年,端正他們對黨組織的認識。農村黨支部特別是黨支部負責人離農村青年距離很近,朝夕相處,有很多的交往和接觸機會。利用這些機會,為其多講講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道理,宣傳黨的性質、宗旨、任務以及黨員的權利和義務,從多方面多渠道為年輕人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開始,直至放手讓他獨擋一面地去完成工作任務,以此來啟發、培養和加深他對黨組織的認識。任何年輕人都有成才的機會,也有不成氣候的可能,關鍵是組織上如何培養和利用,不能用老眼光去看待現代的農村青年。毛家坪村黨支部成功地培養了一名年輕黨員伍小清同志,其基本做法是由黨支部發現這一正派的苗子后,派員與之接近、適當利用他辦些力所能及的事務、利用村委換屆的機會把他推向社會、讓群眾去評說,最終得到了全村人民的認可,吸納他為預備黨員也就順理成章了。
(三)利用身邊的典型經常性地開展黨員先進性教育,加深農村青年對黨組織的了解和熱愛。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我們可利用身邊優秀黨員的先進事跡經常性地開展黨員先進性教育,潛移默化地教育農村青年端正對黨的認識,激發他們的入黨熱情。
(四)發揮鄉鎮黨校培養建黨積極分子的主渠道作用,正確引導年輕人積極向黨組織靠攏。鄉鎮黨委應創辦以技術服務為主體的鄉鎮黨校,組建專門的師資隊伍,開創示范基地,以培訓鎮村干部和入黨積極分子為主要任務,在不定期上黨課進行黨性教育的同時,還要開設大量的農村實用技術課程,建立學員檔案,學員以農村青年為主體,要求每個黨員必須學會1-2門實用技術,通過書面考試和實際操作能達到及格水平,并頒發合格證書,農村青年有了實在的本領,也就能安心農村,愿意在農村發揮其特長。
(五)加強團組織建設,組織青年農民開展有益的活動,努力建立一支黨員后備軍隊伍。共青團是黨組織的得力助手,是為黨組織培養和發現人才的陣地。鄉鎮黨委要加強團組織建設,配齊團委書記,支持團支部開展活動,加強對青年團員的引導。
- 上一篇:學校辦學水平評估調研報告
- 下一篇:電信產業結構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