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員新農村建設調查報告

時間:2022-03-12 08:51:00

導語:指導員新農村建設調查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指導員新農村建設調查報告

一、**村的現狀

**村位于港南區**鎮最南面,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在20℃以上,丘陵連綿起伏,紅壤土分布較廣,有一條長1.6公里、已硬化的四級路通村委。全村轄19個村民小組,人口2270多人,全是漢族,其中勞務輸出約1000人(以往廣東打工為主)。分**等3大片。2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150元,人均耕地不足0.7畝,村民90%以上住鋼筋混凝土樓房。

全村耕地1435.5多畝,其中水田1140畝,旱地295.5畝,武思江水庫干渠有1.5公里流經本村,有毛斗渠4公里,魚塘30畝。農業以水稻、玉米為主,養殖以白鴿、肉豬為主。

該村從去年開始實行了農村低保,有28戶共83人享受了每人每月10元的低保金,還沒有實行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農村義務教育普及率在98%以上。計劃生育率較低,農村獨生子女戶極少,多孩率較高,落實長效節育措施和征收社會撫養費困難,外出流動人口計生管理困難。

黨支部1個,有黨員42名。村兩委班子成員平均年齡45周歲,女性僅1個,文化程度都是初中,“雙帶”能力較差,農村黨員由于外出原因管理困難,基層組織建設薄弱。

區位、資源、產業、政策優勢沒有,全村僅有18個沼氣池,村級集體經濟為空殼,經濟收入靠勞務輸出為主。

二、面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村在**鎮各村中還是比較貧困的,農民人均純收入2150元。貧困的主要原因是人多地少,無工業,農業經濟品種低下,缺少特色的主導產業。在生產發展中,產出經濟效益不高,在“鄉風文明”方面,賭博、“六合彩”、吸毒現象極少,民風還是比較純樸,主要是對計生有些抵觸情緒。村容整潔較差,垃圾亂丟亂放嚴重,衛生意識跟不上。在民主管理方面群眾意識沿尚不強。

三、推進新農村建設的主要目標和需要解決的問題

農民增收方面改善種植結構品種,提高土地利用率,改變耕作方式來提高生產發展,主要修好已損壞的6公里毛斗渠水利設施,修好**大橋和其余6公里的屯級路。同時積極搞好培訓工程,提高勞務工技能來增加勞務收入,建設五保村和老年活動中心來解決孤老人和五保戶老有所養。由于沒有村級集體經濟收入,每項工作都是靠村民集資,建議上級多多扶持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