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內民主處理關系調研報告

時間:2022-05-10 03:23:00

導語:黨內民主處理關系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內民主處理關系調研報告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民主與集中的關系;民主與紀律的關系;制度建設與思想教育的關系;黨內民主與人民民主的關系;積極發展與循序漸進的關系;發展黨內民主與抵御西方所謂現代政黨民主政治的關系進行講述。其中,主要包括:民主集中制是我們黨的根本組織制度和領導制度、無論是黨內民主還是人民民主,都屬于上層建筑,都被一定的經濟基礎所決定,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同時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經濟基礎、制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其實質是人民當家作主、在發展黨內民主上,目前有兩種錯誤觀點:一種是盲目樂觀或悲觀、隨著國內外敵對勢力加緊在我國推行西方資產階級民主思想和制度模式,有的人開始公然鼓吹我們黨發展黨內民主也應仿效西方政黨制度等,具體材料請詳見:

黨內民主是黨的生命,是馬克思主義政黨永葆生機與活力的根本途徑。我們黨一直高度重視發展黨內民主。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決定》立足于黨所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對發展黨內民主進一步作了戰略部署。發展黨內民主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等各個方面,必須堅持科學性、系統性和可行性相統一。當前,發展黨內民主須正確處理以下幾個重大關系

民主與集中的關系

民主集中制是我們黨的根本組織制度和領導制度。在黨內生活中,民主與集中是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既對立又統一,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關系。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決定》強調發展黨內民主必須“以保障黨員民主權利為根本”,這抓住了發展黨內民主最基礎最根本的環節。發展黨內民主,就要保障黨員能夠按照正常的組織程序,充分發表不同意見。黨內對任何問題的討論,都應該是平等的、自由的。只要是從黨的利益和工作出發,就要允許充分發表意見,從而在黨內真正形成敢說真話、暢所欲言的良好氛圍。同志多次強調,要講真話、實話、心里話。真話、實話、心里話不一定是真理,但讓大家講出來,有道理就吸納以完善決策,沒有道理就做好說服工作。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黨內團結,進而達到行動的高度一致。那種壓制不同意見、搞“一言堂”的做法,是與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格格不入的。與此同時,我們也要反對另外一種傾向。有的人錯誤地認為,民主與集中是不可調和、相互沖突的關系,“什么時候民主集中制遭到拋棄,黨內民主就或許有了希望,中國的民主化也就露出了曙光”。這種歪曲和詰難是站不住腳的。黨內民主的實質和關鍵是少數服從多數,是在正確集中的指導下,廣大黨組織和黨員意志、主張的充分表達和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的充分發揮。堅持民主集中制,既要充分發揚黨內民主,發揮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又要實行正確的集中,保證全黨行動的一致,保證黨的決定得到迅速有效的貫徹執行。這里尤其要說明的是,民主集中制所強調的集中,是建立在民主基礎上的集中。比如,我們講全黨服從中央是“四個服從”中最重要的一條,歸根到底是因為中央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議決定,集中了黨內外大多數人的意志、愿望和智慧,代表著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從這個意義上講,服從中央就是服從大多數人的利益和愿望。因此,我們既要反對那種認為擴大黨內民主就會引發黨內無休止的爭論、影響黨的團結和統一的觀點,又要反對那種否定集中、攻擊黨的民主集中制的論調。這兩種觀點都沒有正確理解民主與集中的辯證關系,將民主與集中抽象地對立起來,因而是錯誤的、有害的。正確處理民主與集中的關系,要求既充分發揚黨內民主,使各級黨組織和黨員的意愿得到充分表達,防止個人專斷;又加強在民主基礎上的集中,統一思想認識,保持步調一致,防止出現軟弱渙散的局面。

民主與紀律的關系

無論是黨內民主還是人民民主,都屬于上層建筑,都被一定的經濟基礎所決定,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同時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經濟基礎。我國憲法規定,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我國這種經濟基礎的社會主義性質,決定了我國在上層建筑領域必須實行人民民主的政治制度,作為上層建筑的領導核心的共產黨也必須實行黨內民主。能否發展黨內民主,絕不僅僅是一般的工作方法和作風問題,而是關系到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能否堅持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根本原則以及我們黨的根本立場和一切工作的總路線的問題。以唯物史觀為指導的共產黨人,必然把廣大黨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看做黨的事業的力量源泉,必然要堅持黨的事務應該由全體黨員平等地、直接或者間接地共同決定和管理。但與此同時,黨的紀律是全黨意志的體現,是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必須遵守的行為準則。只有紀律嚴明,才能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才能維護黨的團結統一。同志曾明確強調,要嚴格遵守黨的紀律,堅持民主集中制,保證中央政令暢通。決不允許對中央的決策部署陽奉陰違,決不允許以任何形式泄露黨和國家的秘密,決不允許傳播政治謠言。發展黨內民主與遵守和維護黨的紀律是辯證統一的。不發展黨內民主,黨就會失去生機和活力,就不能發揮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沒有鐵的紀律,黨就會成為一盤散沙,就無法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去完成偉大的歷史任務。因此,在發展黨內民主的時候,一定要把民主和集中、民主和法制、民主和紀律、民主和黨的領導結合起來講。我們在保障廣大黨員民主權利的同時,要加強組織性紀律性,做到在黨的紀律面前人人平等。只有這樣,才能做到既發展黨內民主,又不至于走到極端民主化。這就需要堅持少數服從多數,同時允許少數保留意見的原則。黨章也明確規定:“對黨的決議和政策如有不同意見,在堅決執行的前提下,可以聲明保留,并且可以把自己的意見向黨的上級組織直至中央提出。”這一條也十分重要。同志曾說:許多時候,“真理不是在多數人手里,而是在少數人手里。”鄧小平同志也說:“如果真理最后被證明是在少數方面,那末,保護少數的這種權利,也可以使黨更容易地認識真理。”

制度建設與思想教育的關系

制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要把發展黨內民主真正落到實處,歸根到底要靠制度作保障。也就是說,要把馬克思主義關于黨內民主的思想,通過制度化途徑確立下來,長期堅持下去,實現黨內民主的規范化,形成按制度辦事,尊重制度、服從制度的良好風氣。無論是黨組織的意志和作用,還是黨員的民主權利,都要通過制度得到體現和保障。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們黨大力推進黨內民主制度建設,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發展黨內民主的規章和制度。但同時也要看到,制度是人制定的,也需要人來執行,再好的制度如果沒有人來執行,也只能是一紙空文。這就存在著一個通過思想教育提高黨員民主素質的問題。尤其是在我國這樣一個有著長期封建專制傳統的國家,如果不高度重視對廣大黨員尤其是領導干部的教育,那么黨內民主制度就不可能真正落到實處。因此,發展黨內民主,一方面要大力加強黨內民主制度建設,用制度保障黨內民主發展;另一方面要堅持對黨員進行深入系統的思想教育,提高廣大黨員尤其是領導干部的民主素質,為黨內民主制度的執行提供堅實的思想保障。

黨內民主與人民民主的關系

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其實質是人民當家作主。堅定不移地發展社會主義民主,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我們黨積極發展黨內民主,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目的是為了更好地領導、支持和實現人民當家作主。因此,發展黨內民主與發展人民民主的根本目的是完全一致的。在發展黨內民主時,必須正確認識黨內民主與人民民主的關系。一方面,發展黨內民主對推進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帶動作用。鄧小平同志曾深刻指出,在我們黨內和國家內,必須按照同志提出的,要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那樣一種政治局面。這種局面首先要從黨內造成。“如果黨內不造成,國家也造不成。我們黨一定要造成這樣的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我們黨內一定要有充分的民主。”這一論述,深刻揭示了黨內民主對人民民主的示范和帶動作用。我們黨是執政黨,黨員干部在黨內生活中樹立了民主觀念、民主作風,通過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就會帶動各領域的民主風氣,推動人民民主的發展。另一方面,人民民主的發展又可以促進黨內民主發展。廣大黨員都生活在人民群眾之中,人民民主搞好了,人民群眾在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中都發揮了積極作用,就會為黨內民主提供良好的社會氛圍,從而促進黨內民主發展。

積極發展與循序漸進的關系

在發展黨內民主上,目前有兩種錯誤觀點:一種是盲目樂觀或悲觀。盲目樂觀者認為我們黨的黨內民主已經搞得很好了,看不到存在的問題;盲目悲觀者認為發展黨內民主牽涉面太廣、難度太大,搞不好會影響黨的團結統一。兩者的結果都是因循守舊、不思進取,對發展黨內民主積極性不高。另一種是無視成就、輕視困難、急躁冒進。這種觀點認為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越來越深入,而政治體制改革動作不多,甚至停步不前,因此應勇于“闖關”,急速推進。這兩種觀點無疑都是不正確的。我們應該認識到,發展黨內民主是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中一個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緊密相連;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與黨和國家的其他各項工作既相互促進又相互制約。因此,發展黨內民主,必須堅持科學的態度,堅持立足國情、立足我們黨的實際,積極穩妥地向前推進。任何民主的發展都是有條件的,都要受到經濟、政治、文化、歷史傳統和黨員乃至全體公民素質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約。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長期性,決定了發展黨內民主必然要經歷一個長期的、漸進式的發展過程。任何脫離中國具體國情、無視經濟社會發展要求、指望在短時間內畢其功于一役的設想,都是不切實際的。應該說,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我們黨在推進經濟體制改革的同時,大力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在黨內民主建設方面無論是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都取得了長足進步。黨的十六大以來,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以改革創新精神推進黨內民主建設,取得了積極成效。但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在發展黨內民主上我們還有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對目前我們黨內民主發展的現狀估計過高,看不到存在問題,拖延黨內民主發展的進程,對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無疑是不利的;但對我們黨內民主發展的現狀估計過低,看不到黨內民主建設的成效和主流,甚至主張不顧后果地“闖關”,也是極其有害的。發展黨內民主,必須正確處理積極發展與循序漸進的關系,既要有緊迫感、又不能急于求成,必須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分階段、分步驟、有計劃、有秩序地加以推進。

發展黨內民主與抵御西方所謂現代政黨民主政治的關系

隨著國內外敵對勢力加緊在我國推行西方資產階級民主思想和制度模式,有的人開始公然鼓吹我們黨發展黨內民主也應仿效西方政黨制度。對此,我們必須有清醒認識,牢牢把握黨內民主發展的正確方向。我們黨在我國的領導地位和執政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歷史的必然選擇,也體現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心愿。我們要發展的黨內民主,決不是要搞西方的所謂現代政黨民主政治,而是為了增強黨的生機與活力、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早在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同志就指出:“繼續努力發揚民主,是我們全黨今后一個長時期的堅定不移的目標。但是我們在宣傳民主的時候,一定要把社會主義民主同資產階級民主、個人主義民主嚴格地區別開來。”同志和同志也多次強調在充分發揚黨內民主的同時,要堅決抵制西方多黨制和三權分立等政治模式的影響。我們必須十分清醒地看到,國內外敵對勢力向我們推銷的所謂現代政黨民主政治,實質是妄圖改變我們發展黨內民主的正確方向,最終取消我們黨的領導,推翻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與我們所說的發展黨內民主在本質上完全是兩碼事。因此,在發展黨內民主時,我們既要汲取西方資產階級政黨發展黨內民主方面的有益經驗和做法,又要高度警惕西方所謂現代政黨民主政治的論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