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族調查研究報告

時間:2022-07-03 04:50:00

導語:泡泡族調查研究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泡泡族調查研究報告

【問題提出】

冬季來臨,盡管外面氣候寒冷嚴峻,許多人都不愿出門,窩在家里。但是書店里人潮涌動,人氣的火爆與外面的冷寂形成鮮明的對比,這么多購書的人員當中就有不少的“泡泡族”。因為現在的書價不便宜,而人們看書的主要目的是豐富知識面、提高文化素養,大部分讀者會選擇“泡”在書店里把它看完,作為愛書一族而又囊中羞澀的我們自然也加入了這個行列,成為浩瀚“泡泡族”中的一員。每逢節假日,我們都會邀上幾個伙伴到靈溪鎮幾個大書店逛逛,沉浸在書的海洋中:那刻苦銘心的愛情故事,那驚險曲折的探險故事,那豪邁奔放的俠義故事,那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都那么引人入勝,那么扣人心弦。對于泡泡一族,大家持一種什么態度呢?筆者針對這種現象進行了一次深入調查

【調查過程】

一、網上查找資料

活動時間:2010年2月3日

活動地點:家中

活動成員:

資料匯總:

百度知道

泡泡族——這是指一天到晚泡在書店里讀書的不同年齡層的人,他們當中的大多部分人總的來說都是看多買少,甚至只看不買。但有些人是因為天氣原因而泡在書店,對此,工作人員表示只要泡泡族注意衛生和環境,不破壞書籍,這種行為可以接受。

(百度搜索)

88.7%的書店“泡泡族”:讀者還是顧客?

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2009年7月通過搜狐網新聞社區,對2480人進行的調查顯示,88.7%的人表示自己就是“泡泡族”,其中20.5%的人“經常”泡書店。

調查顯示,43.3%的人認為真正的“泡泡族”會從書店買書,36.6%的覺得“泡泡族”是理性購書者,41.9%的人認為泡書店源于讀書習慣。

調查中,19.8%的人表示“泡泡族”只是在書店看書的內容,選好后去網上買;16.0%的人覺得“泡泡族”里一些人是去納涼的;11.4%的人認為一些人看中書店文化氛圍,預備來交流的。

公眾閱讀的主要來源是自己購書,56.7%的人選擇此項;49.8%的人在網上閱讀;20.0%的人從圖書館借書看;16.0%的人在書店看書;10.5%的人選擇向他人借閱。

二、實地考察探訪

第一次活動

活動時間:2010年2月5日

活動成員:

活動地點:靈溪鎮新華書店、仁記書店。

活動內容:

(一)目的:了解書店里的“泡泡族”情況

(二)形式:實地考察

(三)活動過程:

2010年2月4日,筆者一行人來到位于靈溪鎮玉蒼路得新華書店:放眼望去,密密麻麻的人群正在專心致志地看書,書店的“泡泡族”們或席地而坐,或倚墻而立,或以階為凳,有的人身邊還放著好幾本書,連平時那些頑皮搗蛋的兒童們也埋著頭認真地閱讀。

來到仁記書店,發現那安靜的氣氛與外面街道上那喧囂吵鬧的人流有著天壤之別。在漫畫區前有小學生模樣的席地而坐,更有甚者直接趴在地上看書;在學習資料區有不少中學生在專心挑選書籍,其中不乏有攜帶孩子的大人;其中一些上班族和學生模樣的在專心閱讀,據了解其中也有許多從外地歸來的大學生。

據了解,這種利用空閑時間一頭扎進書店充當“泡泡族”的另類休閑方式,在大人和青少年群體中已成為最時尚的潮流。

第二次活動

活動時間:2010年2月9日

活動成員:

活動地點:靈溪鎮新華書店、仁記書店、讀者書店。

活動內容:

(一)目的:了解人們對書店的泡泡族的看法

(二)形式:調查訪問

(三)活動過程: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群加入到“泡泡族”當中,“泡泡族”大部分人只是單純的讀者還是顧客呢?筆者來到三個常去的書店,隨機采訪了幾個人,問題是:請問,您每次來書店都有購書嗎?

采訪結果如下:

書店名

態度

新華書店(13人)

仁記書店(18人)

讀者(7人)

只讀不買

8人

11人

4人

會買

2人

3人

2人

偶爾買

3人

4人

1人

經以上調查表明:約有60.5%的人只讀不買,約有18.4%的人會買,約有21.1%的人偶爾會買。

由以上調查報告結果可看出:“泡泡族”中的大多數人只選擇去書店看書的內容,而不愿花錢去買。

針對這種現象,我們也采訪了部分書店里的店員。現將主要的觀點羅列如下:

一位資深店員對“泡泡族”舉起反對的旗幟,她認為家長會帶幼兒去看書,到書店之后,家長讓幼兒自己去看書,不加以看護,導致自己看得津津有味,孩子卻在到處破壞,會把一些新書的包裝紙撕下,損壞了圖書,然而家長卻以小孩子不懂事為由拒絕賠償,造成了書店一定的損失和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就算是一些已懂事的青少年朋友偶爾也會不小心弄壞了書籍卻不誠實地把弄壞的書本丟在一旁,置之不理,影響了書店的名譽和圖示的精致程度。

然而有一位較年輕的店員則贊成“泡泡族”,她說:“現在的小孩子課業壓力重,他們心理和身體上所承受的擔子比一般的大人還要重。每逢節假日,都有一群規模尤為龐大的群體來舒緩學習或工作上的壓力,而損壞圖書只是少數,并且是書店一種不可避免的現象,大部分“泡泡族”的成員還是很愛惜書本,在書店也并不吵鬧,沒影響書店的營業,書店以賣書為主,來的兒童、青少年、大人多了,從而也可以提高書店的銷售率。”

還有一名男店員則對“泡泡族”持以不反對也不贊同的態度,他覺得,只要是不奔跑、不吵鬧的“泡泡族”成員,也歡迎他們前來閱讀。

【我們的思考】

根據查閱資料和實地考察,我們發現:在越來越重視精神文明的今天,書店里的“泡泡族”,已成為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泡泡族”現象的出現,說明靈溪鎮人民需要一種較為濃郁的人文空間,那么如何讓“泡”書店也成為一種休閑方式,使人們在休閑,舒緩壓力的同時,也提高綜合文化素養?筆者覺得書店方面與“泡泡族”方面都要做出努力。

書店方面

如何為讀者營造良好閱讀的環境?

其一,書店要持有寬容的心態,理解“泡泡族”的生活方式,盡量滿足“泡泡族”的文化需求。因為人文氛圍濃郁是書店的內質,“泡泡族”是需要土壤的。

其二,書店需要有著穩固的顧客群,“泡泡族”的出現,有時也會給書店帶來驚喜,他們的背后也存在著潛在的商機。畢竟看到實在喜歡或有用的,他們還是會選擇購買。

其三,書店能為讀者“泡”書店提供了一些方便與服務。比如可以設置沙發、桌椅等,供讀者坐下來看書。在一些大城市里的書店提不僅供足夠的場地供讀者“泡”,在炎熱的夏天甚至會提供菊花茶為讀者服務,給予“泡泡族”最大的方便。

其四,書店在以贏利的情況下能夠及時更換書本,當然書店畢竟也是一贏利為目的地的一種小型企業,他們覺得在書店可以辦一張閱讀卡,以適當的價錢賣給大部分只看不買的讀者,這樣書店既可以獲取利潤,又可以豐富讀者們的認知內容,可謂一舉兩得。

“泡泡族”方面

怎樣成為一名合格的“泡泡族”成員?

其一,在書店里讀書最好不要帶食物進去,因為書店里會開空調,因個人的原因會影響到他人的讀書情緒,并且在食用中會掉一些碎渣,會破壞書店的讀書環境,會是下一位“泡泡族”成員沒有更好的閱讀環境。

其二,看書的朋友不可以太深入書中的情節而忘記自己所呆的環境,這樣的狀況會使在書店其他的讀者感到困擾。

其三,書店里的書是書店所有,還未決定要買那本書之前,并不是個人所有,你沒有權利去破壞它,反而更有義務去愛護它。

根據一名“泡泡族”成員的看法:她希望大家都去自覺遵守泡泡族的基本要求,讓“泡泡族“這個名稱成為文明、博覽群書的代名詞。

熱烈歡迎大家積極加入到“泡泡族”,成為一名不僅是“行萬里路”,更是“讀萬卷書”,知與行并存的新新人類。書店是人們在休閑的人文空間,也是人們學習體驗的好去處,讓“泡”書店成為蒼南最時尚的休閑方式,讓“泡泡族”成為蒼南書店里一道最美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