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理想信念調查匯報材料
時間:2022-05-20 09:19:00
導語:大學生理想信念調查匯報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生是一個具有鮮明時代特征、充滿青春活力和勃勃生機的群體。大學生理想信念根植于現實社會,又是一個人的人生奮斗目標、精神支柱和成功動力。因此,是否具有健康向上的理想信念,對于一個時代賦予重任的大學生來說顯得尤為重要。我們將通過本次對我校東校區同學理想信念的現狀調查,把握同學們的理想信念的總體趨勢和方向。
一、調查方法與樣本
1.問卷設計
我們采用問卷的方式對校區同學進行調查。問卷分為三部分,包括被調查者的基本資料、被調查者的理想信念及其奮斗目標等。問卷主要為客觀題;在需要被調查者提供更具體和充實的信息時,相關問題的答案全部采用半開放式的形式,以便更科學和詳細的分析問題。
2.調查方式
由于校區人數眾多,而且考慮到時間問題,本次調查采用分層抽樣和隨機抽樣相結合的方式,抽取了300個調查樣本,而且為了提高問卷的回收率,我們采取到同學宿舍派發問卷的形式。
3.樣本情況
此次調查總共發放問卷300份,回收有效問卷292份,有效回收率為97.33%。在回收的問卷中,從性別上看,男生175人,占回收樣本總量的59.9%;女生則有117人,占40.1%。其中,有61人來自大城市,83人來自中小城市,63人來自城鎮,還有85人來自農村地區,所以從來自的地區看,本次調查的樣本在地區分布上較均勻。
而從年級分布看,2006級同學137人,2005級同學81人,2004級同學74人。在這被調查的三個年級中,有109位文科學生,占37.3%;86位理科學生,占29.5%;74位工科學生,占25.3%以及23位醫科學生,占7.9%。
此外,在回收的292份有效問卷中,有36名黨員(包括預備黨員),25名群眾,而團員則占了樣本總量的大部分,有231名團員,占79.1%。從政治面貌看,本次調查的樣本與校區的實際情況是十分接近的。而從是否學生干部上看,被調查者中不是學生干部與原先或者現在是學生干部的人數比例接近,都在50%左右。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理想信念方面
1.理想信念的影響因素
從右側頻數表我們可以看到,在被調查的同學中,有41.1%認為對其勵志作用最大的是相關的影視和書籍之類。其后是朋友的鼓勵、長輩的教誨以及學校的理想信念方面的教育等。通過相關測量和分析,我們發現學生的性別、年級、專業、地區、政治面貌以及是否學生干部都與這一變量無較強的相關關系。因此,現在大部分同學的理想信念普遍都是在自己的經歷和身邊朋友老師的影響下探索和形成的。而另一方面,現階段的學生的判斷能力還不完全成熟,將近一半的同學通過自己看一些勵志的影視作品或書籍來激勵自己,但這樣就存在一個問題:如何界定這些學生心目中的勵志影視和書籍的標準。如果學生所看的這些影視和書籍的價值觀有偏頗的話,就不利于正確的、健康的理想信念的形成。除此之外,學校的理想信念教育對學生的影響力還有很大的提高空間。
2.人生價值
左圖1顯示,在被調查的同學中,認為健康和理想信念最重要的人數最多,分別占了38%和31%。這說明,我們校區的同學對金錢、名譽和權利有比較理智的思考。另一方面,列寧說過“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因而,同學們對健康的重視也就在情理之中。而對理想信念的追求和重視,更凸顯了中大學子的向上和積極的一面,正如孫中山先生的教誨“學生要立志做大事不可做大官”。這一點在對“一個人的價值主要取決于什么”的調查中,也有很好體現和佐證。
有將近70%的同學認為人生的價值取決于對社會的貢獻或者人格的高尚。而只有不到7%的同學認為人生的價值在于金錢的多少或者地位的高低??傊?,從問卷的結果上看,這種現象是樂觀正面的。這也說明整體上中大學生在這種獨特的校園文化氛圍(如中山先生的教誨)下大部分人是心懷社會,準備著為社會作貢獻的。
那么應該如何去實現上述的人生價值呢?72%的同學認為應該以自己努力的為主,同時要結合別人的幫助。少有同學認為主要要靠別人的幫助或者全靠自己的奮斗。這說明,現在的學生對于如何實現自己的未來、如何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都是比較理性的,單靠自己的努力或想坐享其成都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可能性都是極其微小的。
3.理想信念
如下圖3所示,有93.4%(271人)認同“理想信念是一個人成才的精神支柱和動力”這個表述;不同意這一表述的同學只占樣本總量的1.3%。而且,不認同“現在最重要的是考慮怎樣賺錢,理想信念只是無意義的政治名詞”這一觀點的同學有201人,占總數的72.1%,只有11.8%的同學持相反態度。所以,由此明顯看出,中大學生不僅很重視自己的理想信念的樹立,而且也意識到了理想信念對于自己的巨大作用。
但是,在被調查的同學眼中,現在的大學生是否具有遠大的理想信念卻不是很確定。有92人認為現在的大學生具有遠大的理想信念,但另外還有120人則認為現在的大學生缺乏這種理想信念。雖然大學生對自己的理想信念有較充分的認識,但對于自己身邊同學的狀態則似乎了解不多。
此外,由于處在全球化文化思潮的影響和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確立的過程中,社會上出現了多元化的意識思想內容,其中既包含代表社會前進方向的先進思想,但也不乏一些陳腐消極甚至是錯誤的思想,現在的大學生對于社會良莠不齊的東西感到了迷茫,甚至有73.1%的同學對社會的這種影響表示擔憂。如何幫助他們辨別積極與消極的東西,如何使他們的判斷能力和甄別能力逐漸成熟,就需要社會、學校、家庭以及學生本人等多方面的具體配合和落實了。
(二)奮斗目標
1.大學的目標
由上圖數據我們可以看到,對于現在學習生活的狀態,被調查者認為自己的狀態并沒有周圍同學的狀態好,比如認為自己現在斗志昂揚,對未來充滿希望的人占36%,而認為周圍的同學現在是斗志昂揚,對未來充滿希望的則有39%;認為自己現在目標不明確,找不到努力方向的同學占45%,但認為周圍同學也是這樣的狀態的只有32%。從總體上看,同學們現在還處在較混亂的時候,清晰自己的奮斗目標的人也只有1/3強,這一數字還遠不及認為自己目標不明確的同學的人數。而且,同學們對于周圍同學的評價要比對自己的評價樂觀和積極一些。
至于上大學的目的,有將近一半的同學認為上大學是為了培養能力以回饋社會,這超過了認為上大學的目的是拿文憑或學知識的人數。而這剛好與上述多數人認為人生價值主要取決于對社會的貢獻吻合。此外,在被調查的同學中,上完大學之后準備工作、準備讀研以及準備出國或者還無準備的同學各占了1/3。
2.擇業觀
如下圖5,被調查者中只有39.8%的同學現在已經有了職業規劃,也就是說還有差不多2/3的同學沒有職業規劃。這在很大程度上與是否接受過職業規劃的指導有關系,因為只有22.8%的同學參加過職業規劃的指導,在這些同學中,還有21.1%的同學不是通過校內的相關活動接受職業規劃指導的。但是,雖然一些同學還沒有接受過職業規劃指導,也沒有自己的職業規劃,但是他們還是表現出了對未來的信心,有62.3%的同學對未來充滿希望。
在擇業方面,被調查者最注重的是經濟待遇、發展機會和興趣愛好三個因素,分別有79.8%、66.1%和56.8%的同學選擇了這些因素;而社會地位、地理區域等因素則相對次要。被調查者的這種擇業觀念是受到現時的社會環境、文化傳統和社會輿論等因素的影響的,對經濟待遇的注重,側面說明了現在社會人們對金錢利益的追逐,而且個人主義在社會的萌生和發展也導致個人越來越重視自己的職業生涯發展。所以,前文的調查結果表明中大學生理想信念的積極向上、而且還表現出了心懷社會的胸懷,這些的確有是令人欣慰和樂觀的一面,但是,我們也不能忽視現時社會一些不良風氣和思想對大學生的影響。這一點也體現在最后一道情景假設題上,假如被調查者已經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但國家需要他到欠發達的地區去服務時,有60.6%的同學不同程度的愿意服從這一安排,不知道做何決定的同學有19.0%,另外還有20.4%的同學不愿意到欠發達的地區去服務。
三、總結
通過本次的調查我們發現,從整體上看絕大部分同學都很重視理想信念的樹立,也意識到了健康、向上、正面的理想信念對自己人生價值的作用,而且這種理想信念也會影響到自己的奮斗目標,特別是擇業觀念。
所以,學校應該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讓同學們面對紛繁復雜的社會時,有能力做出正確的判斷而不至于迷失自己。而且也應該讓同學們認識到社會的主流是好的,大多數人都是默默無聞的在自己的崗位上為國家做著貢獻。我們必須客觀地看待社會上存在的腐化問題,接受正確思想的引導,進而確立正確的擇業觀念。
- 上一篇:詮釋高師生教師職業技能培養的思考
- 下一篇:藝術與道德的聯系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