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規劃建設與管理調研報告提綱
時間:2022-05-27 05:44:00
導語:城鄉規劃建設與管理調研報告提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起草好縣第十三屆黨代會工作報告,全面總結第十二屆黨代會以來縣委領導全縣人民在城鄉規劃、建設和管理等方面取得的經驗和成果,認真謀劃今后五年城鄉建設的工作思路、工作重點及應采取的措施,推動城鄉統籌發展,全面提高城鎮化水平,為縣委黨代會提供相關政策建議和決策參考,自月22日起,城鎮建設組對城鄉建設和管理展開工作調研,形成了調研報告。
一、主要成效
城鄉規劃工作(日臻完善)。五年來,我們始終把規劃作為城鄉建設的龍頭,高起點、高標準,著力完善城鄉規劃體系。先后編制了開發區、城南新區和城東三角花園控制性詳細規劃,南屏山森林公園修建性詳細規劃,襄河及太平橋旅游景觀帶規劃,黃栗樹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規劃,縣域鎮村體系和村莊布局規劃,農村居民點建設規劃等10多項規劃。年,完成了縣城和9個鎮總規修編,組織編制了城北新城規劃,縣城綜合交通、環衛、消防等專項規劃,襄河穿城段綜合治理、城南大道、滁全二路等規劃設計,基本實現了城鄉規劃的全覆蓋。
城市建設工作(深刻變化)。五年來,我們按照“拉框架,抓配套,填項目”的思路,搶抓機遇,加大投入,大力拓展城市空間,縣城建成區面積由17平方公里擴大到22平方公里。財政投入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近40億元,是“十五”期間的4倍,新增城市道路15條近100公里,改造道路20公里,新增下水60.6公里。安裝路燈1154盞,新增綠地面積66.8萬平方米。新建火車站廣場一座、污水處理廠一座。管道天然氣用戶發展到1.5萬戶。硬化、亮化后街巷道25條5萬平方米。年,實施城市建設重點項目43個,其中政府投資項目35個,總投資約30億元,完成投資25億元。加快網路建設。站前路延伸段、港口路延伸段建成投入使用;站東路、內環東路、儒學路等9條道路正在加緊建設;全長9.64公里、總投資約2.5億元的城南大道拓寬改造工程全面啟動;滁全二路已完成規劃設計,即將啟動建設。完善配套功能。敷設東線污水管網7.1公里,完成了火車站西側廣場建設,新增天然氣管道長8000米、配水管網6000米、人防工程10000平方米。加快生態環境建設。全面啟動了全長9.7公里、總投資約6億元的襄河穿城段綜合治理工程,實施了南屏山森林公園的登山步道修復、亮化和兩個小型活動廣場建設。加快城南新區公共服務項目建設。消防站建成投入使用,信用聯社綜合樓、移動綜合樓、婦幼保健站完成主體工程,公共服務中心、人民醫院已啟動建設。重推商業投資項目。奧康商業步行街正式投入運行;南屏農貿市場改造完成主體工程,年月份投入使用;瑞祥大酒店、意大利名品總部經濟園、盛大裝飾城、安福鋼材物流園正在加緊建設。重抓拆遷安置工作。全年完成城東三角花園三期、東線污水管網、襄河穿城段綜合治理等項目工程拆遷30萬平方米,啟動了莊曹二期、傳塘新村、城南、城東、龍騰三江等地塊70多萬平方米的安置房建設,完成王曹新村、莊曹一期拆遷戶戶。年、年在全市開展的“豐樂杯”城市競賽中分別獲三等獎和二等獎。
城市管理工作(管理水平不斷提升)。五年來,我們以爭創省級文明縣城為契機,著力于建設新、展示新形象,不斷加大城市管理力度,廣泛開展爭創文明縣城、文明單位、文明鎮村活動。實行了城市管理行政處罰權的相對集中,加大對違法占地、違法建設查處力度,“兩違”現象得到有效遏制;加大環衛事業投入,城市保潔機制進一步完善;房地產和物業管理市場進一步規范,城區市容市貌明顯改觀。
集鎮建設(蓬勃開展)。積極推進“五城聯創”和“豐樂杯”小城鎮創建競賽活動,率先在全省縣級城市中建立大地統一坐標系統和GPS全球定位臺站。加大集鎮建設力度,鎮區道路網通暢,供水設施完善,垃圾做到集中收集,混凝土和柏油路面、主次干道兩側行道樹種植率達到90%以上,二郎口、古河、大墅、十字、石沛、馬廠等鎮人行道鋪裝率達到85%。古河鎮、十字鎮、大墅鎮在全市“豐樂杯”競賽中均獲得好名次。
新農村建設深入推進。組織申報13個批次10755畝建設用地置換項目,申報2個批次839畝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平穩拆遷6373戶、71.2萬平方米的舊村莊,我縣的新農村建設一直走在全省的前列,2008年成功舉辦了全省新農村現場會。已新建農民新村66個、新居棟套。涌現出蔡集新村、六鎮高莊、余郭新村、白酒新村、大墅墅龍新村等一批新農村示范點。
二、存在問題
調研中,大家普遍認為,雖然我縣城鄉規劃、建設和管理工作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由于我縣目前還處在大發展、大建設的關鍵時期,在規劃、建設與管理上,還存在著一些制約城鎮化水平提升的因素,必須引起高度關注和重視。具體來說,主要是:
(一)認識上有差距
一些鎮和部門對城鄉規劃、建設管理等工作的認識不足,重視不夠,工作抓的不夠得力。突出表現在:有些地方還沒有把城鎮建設擺到應有的戰略位置,廣大干部群眾對城鎮建設的重要作用認識不足。有的鎮因缺資金對搞好城鎮建設存有畏難情緒,缺少發展新思路,造成工作被動;個別鎮關起門來搞建設,難以形成大開放、大發展的格局;有些地方存在急功近利的短期行為,缺少長遠眼光,制約了城鎮建設上檔次、上水平。
(二)規劃體系不夠完善
近年來,我縣的縣城規劃已基本形成以縣縣域村鎮體系規劃和總體規劃為龍頭,以控規為支撐,以專項規劃為配套的規劃體系。但村鎮規劃體系還不夠完善,目前所有鎮已完成新一輪總體規劃修編,大多數鎮沒有編制詳細規劃,本地建設只由當地政府領導隨意決策,造成建設的隨意性和盲目性,導致村鎮建設布局不規范,特色不突出,基礎設施不配套等形象發生。
(三)基礎設施配套不足
縣委、縣政府投入大量的資金加大城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基礎設施得到了較大的提升,縣城道路網絡已基本形成,完善了城市給水、排水、電力、通信、有線電視、天然氣等干線管網系統,學校、醫院、城市污水管網等公益性城市基礎設施正在按規劃逐步建設到位。集鎮面貌得到改善,所有鎮均建有自來水廠,主干街道均有路燈、綠化和排水設施。但我縣的基礎設施建設還要進一步加強,尤其在停車場、公廁、垃圾中轉站、污水設施等配套不足。
(四)建設資金緊缺
由于國家對政府貸款的控制更加嚴格,部分項目融資出現困難,有關部門、企業和個人投資少,利用外資開發城鎮的力度不大,民間資金潛力挖掘不夠。這些因素,導致城鎮建設資金投入不足,制約了城鎮的發展。
(五)管理機構不健全
鎮村建設管理機構普通存在人員機構不健全的問題,無專職村鎮管理機構,管理人員不固定,流動性大,經費少,工作缺乏積極性和連慣性。
三、工作建議
(一)提高思想認識
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樹立超前意識、機遇意識、發展意識,切實把加強城鄉規劃、建設和管理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來抓,實行領導責任制,把規劃、建設、管理列入任期責任目標,調動一切社會力量,全方位,多角度參與,形成齊抓共管的合力。
(二)加強規劃管理
城鎮建設必須真正把規劃放在首位,一方面加快詳規編制,一方面加強規劃管理和執法。規劃編制要把握幾個原則:一是規劃要有超前性,起點一定要高。二是要保持連續性,貫徹“一張藍圖繪到底”的思想。三是規劃要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四是規劃要突出自己的特色,切忌千篇一律。應維護規劃的嚴肅性,對規劃的實施管理一定要嚴格,規劃需要調整的,要按照程序進行審批。同時,要嚴格規劃執法,對不遵守規劃的建設行為一定要認真查處。
(三)加快基礎設施建設
城鎮的道路、給排水、公廁、垃圾中轉站等設施要優先發展,園林綠化要和道路建設同步進行,供氣和污水治理等要統籌規劃,力爭同步配套建設。要抓住國家對農村電網改造、加快公路、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增加資金投入的機遇,加快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步伐。
(四)增加融資渠道
按照誰投資、誰經營、誰受益的原則,實行獨資、合資、股份制、轉讓基礎設施經營權等方式,吸引社會各界投資參與城鎮建設。也可采取股份合作等融資方式多方籌集建設資金,實行綜合開發、配套建設、有償使用、滾動發展,為城鎮建設提供充足的資金來源。
(五)規范城鎮管理
建立健全城鎮規劃建設管理機構,從治理臟、亂、差入手,全面加強城鎮管理,著力創造優美環境、優良秩序,搞好優質服務,提高城鎮文明程度,改善人民群眾的居住環境。制定加強城鎮管理的規章制度,形成一套完整的城鎮管理規范,把城鎮管理納入法制化軌道。
四、工作思路
十二五:堅持把基礎設施建設作為城鄉發展的承載平臺,著力改善城鄉面貌。按照“協調城鄉、完善設施、提升功能、彰顯特色”的要求,突出加快中心城區發展,注重中心集鎮的建設,深入推進新農村建設,不斷提高城鄉統籌發展水平。實施“一城三區”(城北新城、城南新區、老城區)發展戰略,改造舊城區,開發建設新城區,提高市政基礎設施存量。按照山水園林城市的標準,加快“一園兩河”(南屏山森林公園和新老襄河)建設;抓好老城區給排水內網改造、污水處理、垃圾處理“三大工程”;實行計劃用地和不飽和用地,穩步推進房地產開發。建立城市管理長效機制,加快城市綠化美化步伐,至2015年,建成區面積達到30平方公里,綠化覆蓋率達到40%,保潔率達到100%;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大幅度提高,城市步入科學有序的發展軌道。加快以古河、二郎口、大墅等小城鎮建設,扶持區域中心鎮做大做強,提升整體功能。加快電網改造,提高經濟發展承載力。加快新農村安置點建設,完善基礎設施,增強配套功能。
年城鄉建設工作安排:以新區建設為重點,加大城鄉建設力度,增強城鎮承載力
年計劃投資80億元,實施102個城鄉建設重點項目。其中縣城安排新、續建的重點項目44個,總投資72億元,計劃完成投資42億元,新增道路72公里,新增城市綠化200萬平方米,建設安置房70萬平方米。
深化規劃編制。圍繞“三園”建設,進一步完善城北新城控制性詳細規劃及重要節點城市設計;啟動城市綜合防災、基礎設施、街區風貌景觀等專項規劃;加快重點片區修規和城市設計編制工作,完成神山旅游、城東三角花園、人民廣場等項目的修規和縣城重要地塊、重要節點的規劃編制;做好各鎮重要地段和重點建設區域控規和新農村安置點規劃編制工作。
聚力會戰新區??焖賳映潜毙鲁墙ㄔO。圍繞“一年拉開框架,三年形成規模,五年展現新貌”的目標,按照“統一規劃,分布實施,組團式開發”的思路,加快招商引資力度,積極引進有實力的企業參與城北新城建設,加快推進以路網建設為重點的新城基礎設施建設。先行啟動25公里路網和連接京滬高鐵火車站和寧西鐵路站的滁全二路建設;積極支持滁全第二快速通道和滁馬揚高速建設,加快土橋水庫擴容和景觀湖改造,推動新城快見形象。重點打造城南新區。全面完成站東路、港口路、內環東路、萬利路(儒林南路-慈濟路延伸段)、儒學路(大吳路-站東路)、南二路(城南大道-站前路)、南三路(城南大道-站前路)等10條道路建設,高標準完成城南大道拓寬改造,路網框架基本形成。完成聯社大樓、移動大樓、婦幼保健站、農委綜合樓等建設,加快縣公共服務中心、縣醫院遷址、火車站停車場等公共配套項目建設。推動加快瑞祥大酒店、盛大裝飾城、意大利名品總部經濟園、儀邦物流園、安富建材、江海新城市廣場等重點招商項目建設。加快已出讓的三個地塊建設,適時招商推介城南西片區建設。完善城南新區供電、供水等配套,提高承載能力。著力提升城南新區的形象和品位。
穩步實施老城改造。按照“組團式招商、成片開發”的思路,加快城東三角花園三期、南屏農貿市場和A1地塊建設;適時招商推介人民廣場等地塊綜合改造。加快推進襄河穿城段綜合治理和南屏山森林公園建設改造,改善生態環境。新增污水處理管網36公里、天然氣管道6公里、供水管網35公里、停車場1座、綠地面積200萬平方米、路燈500盞。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
加快推進鎮村建設。按照“豐樂杯”小城鎮競賽的要求,實行以獎代補,加大財政投入,大力開展集鎮建設競賽活動。創新集鎮建設、融資與管理機制,逐步完善小城鎮的基礎設施配套。大力開展整村推進土地整治和城鄉增減掛鉤,加快新農村安置點建設,盡快實現“舊貌換新顏”。
- 上一篇:農民收入現狀及增收潛力的考察匯報材料
- 下一篇:關于煙花爆竹安全管制的工作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