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調屆后的紀檢組織調研范文

時間:2022-00-00 12:00:00

導語:對調屆后的紀檢組織調研范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對調屆后的紀檢組織調研范文

增強鄉村基層黨風廉政建立,縣委是關鍵,鄉鎮是基本,他們擔負著處理損害農民群眾親身好處的突出問題,嚴厲查處違紀違法案件,維護黨的規律在基層的嚴厲性的重擔。近期,我們專門組織力量,對調后的鄉鎮紀檢組織的近況進行了一次專題調研,梳理出一些問題,探析了其存在的緣由,并提出了一些有針對性的建議。

(一)、總體狀況

縣現有18個鄉鎮(場、辦事處、管委會),有紀檢干部86名(女人3人),其中有10個鄉鎮設有紀委副書記,占全縣鄉鎮總數的56%,均勻年齡為34.6歲,是縣直機關、紀委委員、縣紀委機關和鄉鎮紀檢監察干部中均勻年齡最小的一組,最高學歷為在職研究生,最低學歷為中專,30歲以下的有3名,占總數的12%;30—35歲的有13名,占總數的52%;35—45歲的有8名,占總數的32%;45歲以上的有1名,占總數的4%。紀委書記由黨委副書記兼任的有12人,占總數的48%,大局部鄉鎮紀委書記除紀檢監察工作外,還分擔了財稅、工業、農業等其他工作,17名紀委書記及副書記是2006年任現職的。

(二)、鄉鎮紀檢組織建立存在的問題及緣由分析

1、機構設置的威望性不容樂觀。近幾年來,縣級紀檢監察機關和黨委的組織、宣傳等部分都由同級黨委常委負責負責人今后,紀委由本來的一套班子釀成目前的黨委工作部分,大局部人都將紀檢監察機關同等于組織、宣傳等部分,鄉鎮紀委書記也由同級黨委委員兼任,并按選拔時間或進黨委先后排位,致使一些當地的紀委書記排名分明偏后,在很大水平上減弱了鄉鎮紀檢組織的威信,嚴厲影響了其執紀法律的力度。

2、人員本質的偏低性令人擔憂。鄉鎮分配紀委委員時,有時思索較多的是人員配齊,而無視配強。一些委員多由辦公室主任、財務所長、審計室主任、計生辦主任等中層干部負責,并且往往一經配齊,便多年不動,使得一些當地的紀委委員因本身兼職過多,呈現分明的崗位疲困、思想生硬、常識老化景象,已不適應紀檢工作崗位的需求。出現“三多三少”的景象。一是為配齊而配齊的人員多,真正懂營業的少;二是兼職較多,專業較少;三是在工作時應付較多,自動參加較少。

3、雙重治理實效性值得商榷。依照《黨章》規則,紀委機關執行上級紀委和同級黨委雙重指導,營業由上級紀委指導,日常工作以鄉鎮黨委指導為主。但實踐上,鄉鎮黨委因為把握了紀檢組織的組織、人事、經費以及各類事務的絕對支配權,使得鄉鎮紀檢組織對同級黨委縣政府存在很強的依靠性。因此形成了營業上受同級黨委攪擾過多的場面,甚至于查處誰、查到什么水平、該怎樣處置,都由同級黨委說了算,嚴厲損害了規律的嚴厲性。

4、干部裝備的專用性難以保證。在的18個鄉鎮(場、辦事處、管委會)的紀委書記中,有12人由黨委副書記兼任,專職的僅6人。因為紀委書記多兼職其他工作,且分擔著一些其他主要工作,如優化經濟發展情況、招商引資、工業、方案生育等,“類別人田,荒自家地”的景象比較遍及,致使紀檢工作成了無關緊要的“副業”,無暇顧及,無能為力,真正用于紀檢工作的時間、精神非常有限,很難保證專職專用。每年完成辦案任務,多從在計生工作中發現的黨員違背計生政策的案件“撿現”。

(三)、增強鄉鎮紀檢組織建立的幾點建議

1、恢復紀檢組織以前的機構設置。要站在加大反腐倡廉建立、增強黨的在朝才能建立和提高先進性建立、保證黨的事業興隆發達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高度,提高鄉鎮紀檢組織的級別設置,使其與同級黨委的級別相當;提高紀檢組織的威望性,使其更有力、更有用地依據同級黨委和上級紀委關于反腐敗工作的總體要要求部署,依照有關部分的職責進行任務分化,明確責任,提出要求,組織落實,充分發揚有關部分在反腐敗工作中的本能機能效果,構成反腐敗合力,促進反腐敗工作深化開展。還,要明確鄉鎮紀委書記在同級黨委中的排位,普通在黨委副書記或常務副鎮長后較為適宜。

2、配齊配強紀檢組織干部。要站在講政治的高度,依照干部“四化”要求,把那些思想解放、政治過硬、本質具體、作風優秀的干部充分到紀檢組織中來,保證紀檢組織應有的生機和全體實力。

3、改革現行治理形式。參照縣直派駐機構統一治理方法,改革現行的鄉鎮紀檢組織治理形式,由上級紀委營業指導為主變為由縣紀委直接收理,削減鄉鎮黨委對鄉鎮紀委工作的過多干涉,堅持紀檢組織的相對自力性,明確干部治理、經費保證等需要辦法,構成全縣紀檢監察工作的全體合力。

4、恰當削減紀委書記兼職。依照干部治理權限,鄉鎮紀委書記的兼職,屬地黨委分工前,凡觸及紀委書記的分工,均要以書面方式尋求縣紀委常委會的贊同,縣紀委要以強有力的辦法,保證鄉鎮紀委書記專人專用。還,要恰當削減紀委委員的兼職,保證他們有足夠的時間和精神從事營業工作。

5、增強鄉鎮紀檢干部綜合本質培育。一是加大輪崗交流力度,多崗位磨煉。合理設定輪崗交流年限,要求干部在某個崗位上工作滿期后必需輪崗或交流。二是堅持紀檢監察干部輸出機制。要應用換屆、機構改革、干部調整等機遇,積極向黨委和組織人事部分引薦干部,提出干部交流的意見和建議,不斷向社會輸出及格干部;三是執行資歷準入制,舉高紀檢監察機關“門檻”。由市紀委統一組織,經過測驗登科一批紀檢干部充分到基層,徹底處理安頓性進人和賜顧幫襯性進人問題;四是拓寬學習培訓渠道,提高紀檢監察干部全體本質。要再應用1-2年時間,將全市鄉鎮紀委委員遍及輪訓一遍,提高他們的專業程度和綜合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