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主任助理制實施情況調研報告
時間:2022-03-07 04:39:00
導語:村主任助理制實施情況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鄉村干部承擔著貫實黨的道路方針政策的直接責任,鄉村干部的素質如何,直接關系到黨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威信和形象,直接關系到鄉村的經濟發展和社會不變。鎮創新工作思路,大力完善村主任助理制,切實處理了村干部后繼乏人問題,逐漸優化了村級指導班子,具體提高了村級組織建設程度。
一、施行村主任助理制的背景
1、村干部全體素質不高與實際需求不相順應。外部情況的新轉變,給鄉村干部的素質帶來了新要求,給鄉村干部的工作帶來了新應戰。廣大鄉村干部執行政策、依法行政、服務群眾的程度與人民群眾的期望有較大差距,本本主義、經歷主義現象遍及存在,局部村干部對黨的方針政策把握不夠,對新狀況、新問題研討不透,特別是不足鄉村實用技能和經濟治理才能,呈現了不能干事、不會干事、不肯干事、不敢干事等現象,干部政治素質、實踐素質、業務素質、作風素質有待提高。
2、用人渠道不寬與實際需求不相順應。當前村干部基本上起原于本村村民,因為很多年青人和黨員外出務工,選人用人視野不寬,范圍性很大。據2009底計算,鎮鄉村黨員中共有200多人流出村外,長期在外地務工和生活,其中19人與組織落空聯絡。高學歷群眾不肯干、敷裕群眾不想干、普通群眾干不了、單個人想干不能干,招致村級后備干部不足,在客觀上構成“矮子里面拔將軍”的毛病,村干部后繼乏人的問題亟待處理。
3、干部構造不合理與實際需求不相順應。一是年齡偏大。年11月村“兩委”班子換屆前,鎮16個村69名“兩委”干部,均勻年齡47.8歲,50歲以上25人,占36.2%;35歲以下8人,僅占總數的11.6%。全鎮908名鄉村黨員中,均勻年齡54.6歲,其中35歲以下129人,占14.2%;50歲以上613名,占67.5%。二是文明偏低。全鎮69名村“兩委”干部中,中專及以上學歷的村干部33人,占總數的47.8%;初中以下文明水平的36人,占總數的52.2%。而在鄉村黨員中,中專以上學歷219人,占總數的24.1%;初中以下文明水平的704人,占總數的78.1%。三是后備干部儲量少。年施行村主任助理制以前,全鎮培育的村級后備干部合計31名,其中有產業的8人,外出務工的4人。
二、組織施行的主要進程
在履行村主任助理制的進程中,我們嚴格依照“民主引薦、專班調查、黨委核定、公示明責、壓崗磨煉、梯次建檔、滾動裁減”的順序進行,詳細施行進程如下:
1、民主引薦,專班調查。一是明確前提。各村召開黨員和村民代表大會,民主引薦初步人選。注重在35歲以下,高中、中專以上文明水平的務工經商返村夫員、種養加銷強人、鄉土拔尖人才、恢復退伍武士和回籍大中專畢業生中引薦選拔。單個才能強、群眾公認的年齡可恰當放寬,文明水平可恰當放寬至初中以上。如曬旗村做事認真、干部安心、群眾公認的王昌發,51歲,高中文明,經調查后被破格錄用為村主任助理。引薦選拔與“一村一名大學生”工程相結合,引薦對象戶籍制度上在本村。二是充分醞踉。村黨支部在組織黨員、村民代表引薦前,先做好教育指導工作,引薦后充分尋求被引薦者志愿,最后召開支委會綜合各方面意見,集體決定。全鎮共確定村級后備干部初步人選44人。其中35歲以下29人,高中或中專以上學歷28人,務工經商返鄉16人,種養加銷強人7人。三是專班調查。鎮委抽調分擔黨務副書記、組織委員、紀委書記、組織人事干事構成調查專班,逐村采取與村兩委干部集體座談、與黨員群眾代表單個座談、與后備干部晤面交心等方法,對后備干部初步人選進行調查,確定出后備干部正式人選。
2、黨委核定,公示明責。在具體調查的基本上,鎮黨委召開黨委會專題評論,在后備干部正式人選中,每村擇優確定1-3名村主任助理人選,年至2010年三年來,全鎮共確定村主任助理正式人選41名。各村將鎮黨委確立的村主任助理人選的基本狀況、崗位狀況經過召開黨員、村民代表大會或采取在黨務公開欄張貼的方法進行公示,公示一周期滿后,群眾沒有貳言的,鎮委下發任用文件,村民委員會發放聘用證書,聘為村主任助理,一年一聘。
3、健全制度,壓崗磨煉。鎮、村兩級為給村主任助理發明優越的工作、生活和生長情況,一是定制度。堅持培育聯絡人制度、按期匯報制度和按期培訓制度等,村主任助理每季度向鎮組織人事辦公室遞交書面工作總結,鎮村積極為村主任助理發明各類培訓時機,年7月,村主任助理參與了市委黨校教員梅祖壽關于十七大申報專題講座培訓,2009年和2010年均參與了全鎮黨員春訓主干培訓會,9名村主任助理在縣青華職校大專班就讀,1名在市村干部大專班就讀。二是定崗位。各村依據村主任助理的文明程度、性情特征、特點特長和發展潛力,確定工作崗位,明確工作職責,執行壓崗磨煉和突擊磨煉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培育。壓崗磨煉即各村依據培育對象的發展方向和實踐狀況辨別采取協助書記、主任、財經委員、治調委員、婦女計生委員工作等,進行定向培育。突擊磨煉即結合分歧期間的中心工作,安排到急難險重的當地開展工作,如防洪搶險、糾紛調停、新型鄉村協作醫療等,培育村主任助理處置突發事情的應變才能和綜合協調才能。三是定責任人。依據培育對象的實踐狀況和培育方向,各村采取一名村干部帶一名助理的“一帶一”方法進行培育。
4、梯次建檔,動態治理。鎮組織人事辦公室按主職、副職培育方向為41名村主任助理梯次堅持檔案。主要收錄個人經驗表、學習培訓記載、工作、思想總結、入黨資料等相關資料。在村主任助理的治理上,村主任助理參加村委會日常值班坐班,黨員村主任助理列席參與村黨支部會、村委班子會,非黨員村主任助理列席村委班子會;對村主任助理賜與恰當的誤工待遇,詳細標準和補助方法由各村自行決定。年鎮財務按每人1000元的標準補助到村,今后鎮補助標準制度上一年必然,按全鎮經濟社會發展程度逐漸予以調整,差額局部由村自籌處理,2009年,鎮財務按每人1500元標準補助到村。年,村主任助理的補助標準提高到2000元。村干部助理的培育工作納入村級指導班子目的審核的范圍,對后備干部執行優勝劣汰,動態治理。每半年鎮黨委構成專班,采取群眾測評、干部點評、重點工作審核等方法進行調查,并按優異、稱職、基本稱職和不稱職確定審核等次。審核評斷后果與待遇掛鉤。對審核“不稱職”或聘用期內有違法違紀行為的,經過村民代表大會經過或鎮委決定,作廢村主任助理資歷,并依照“缺一補一”的方法迅速增補。培育期滿,仍不能中選村干部的,作廢后備干部資歷。在年末開展的黨員、村民代表評斷村主任助理睬上,青峰村村主任助理劉道友因長期不在崗被定為不及格等次,作廢村主任助理資歷,村解除聘用。
三、獲得的主要成效
經過一系列辦法和治理方法,村主任助理在工作中顯示優越,積極共同鎮委和村“兩委”班子的工作,積極參加各類活動,本身素質獲得大幅度提高,在全鎮第七屆村級組織換屆選舉工作中,鎮委第一批錄用的25名村主任助理有20名成功當選村委會各職位正式候選人,7名村主任助理成功中選為村委會成員,并有1人中選為村黨支部成員。經過施行村主任助理制,我們獲得三個方面的主要成效:
1、提高村干部隊伍全體素質。一是年青化比重提高。村委會成員中40歲以下的有19名,占悉數62名的30.6%,其中最年青的23歲;村支部成員中40歲以下的有14名,占悉數48名的29.2%。年齡構造輕,加強了干部隊伍生機,提高創新創業才能。二是高學歷比重提高。村委會成員中高中、中專及以上文明水平的達34名,占悉數62名村委會成員的54.8%,比上屆的47.8%提高7個百分點。其中3名文明水平到達大專程度。干部隊伍文明條理的提高促進了決策的科學化。
2、激起村干部和后備干部工作熱情。稅費改革后,鄉村執行村組兼并、干部穿插任職,村干部職數大大減少,工作量反而逐步加大。執行村主任助理制,在不增加干部職數的狀況下,有用地處理了后備干部的培育渠道。尤其是鎮財務對村主任助理的工資執行補助,必然水平上減輕了村級經濟壓力和工作壓力。三年來,共有6名優異村主任助理參加了中國共產黨,成為鄉村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干力量。此舉也有用地影響其他普通后備干部的政治熱情,加快了他們的生長措施。
3、為鄉村青年立志鄉村、發揚效果供應了舞臺。村村主任助理余永茂(第七屆村“兩委”班子換屆選舉后負責窯河村財經委員)是縣里的茶葉技能員,在村上辦起了茶葉和農副產品加工場,年加工銷售茶葉2萬余斤,不只完成銷售收入4萬余元,他自己還向本村和周邊村民免費供應茶葉栽種技能指導等,帶動了本村及周邊村茶葉栽種。茍家埡村村主任助理余維權(第七屆村“兩委”班子換屆選舉后負責茍家埡村治保調停委員),在該村新農村建設中,積極出謀獻策,協同書記對上爭奪到了公墓建造、垃圾填埋場、集鎮供水、居民點革新等項目,村容村貌大大改觀。據不完全計算,全鎮41名村主任助理帶頭率領調整農業構造,栽種茶樹120畝,養蠶86張,栽種食用菌5萬袋,為村公益事業爭奪各級支持資金近百萬元,有力地促進鄉村各項事業的發展。
年,鎮在綜合分析換屆后各村“兩委”班子年齡、文明及班子全體戰役力后,充分尋求村黨支部和村委會意見,有7個村續聘了7名村主任助理,現錄用文件曾經下發,各村的村主任助理已陸續走上工作崗位,為基層隊伍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本。
- 上一篇:建設局崗位重點防范方案
- 下一篇:檢疫局企業擴展實施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