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制造業發展現狀調研報告
時間:2022-03-08 11:39:00
導語:機械制造業發展現狀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機械制造業是我國具有一定綜合實力的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年,我國機械工業產量和銷量分別增長23.43%和23.26%,實現利潤總額4605億元,比年同期增長16.42%。年機械產品進出口總值4373億美元,比年增長20.91%;其中出口2425億美元,增長25.7%,外貿順差477億美元,比年凈增235億美元,增長97.46%;機械產品自給率超過80%;對全國工業產值、利潤增長的貢獻率分別達18.49%和63.93%,對全國外貿出口增長的貢獻率23.55%。現結合我縣實際,對我縣發展壯大機械制造業的背景、優勢、現狀、對策等進行如下分析。
一、產業背景
目前,縣以磷化工為龍頭產業,以機械加工、新型建材、農副產品加工等產業齊頭并進,產業結構不斷趨于合理,產業類別更加多元化,投資規模不斷擴大。但由于我縣地理位置局限、工業基礎較薄弱、配套設施落后等原因,我縣工業經濟發展在較大程度上對資源的依賴性較強。我縣磷礦資源豐富,近年來,先后有4家大型磷化工企業落戶我縣,磷化工產業已逐漸發展成為縣域經濟的支柱產業,我縣的工業經濟也借助磷化工產業的蒸蒸日上而迅猛發展。與此同時,我縣的其他諸如機械加工、新型建材、農副產品加工業、醫藥制造業等產業,雖然已起步并有一定發展,但從產業的規模以及經濟效益上來講,與磷化工產業都不可同日而語。磷化工產業在我縣“一家獨大”的局面將會存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從積極方面來看,這是我縣縣域經濟發展有特色、有看點的體現,但以現實的眼光來看,這會影響到我縣工業經濟發展的平衡性,會對產業結構合理性產生不利因素,因此,我縣工業經濟亟需尋找突破口,發展壯大第二個“支柱產業”來作為工業經濟發展的第二個支撐點,而機械制造業無疑是最有潛力成為這個“第二支柱產業”的行業。
二、機械制造業的優勢
1、機械制造業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機械制造業在我國工業中所占比重、積累、貢獻、就業均占前列,而且機械制造業為新技術、新產品的開發和生產提供重要的物質基礎,是我國現代經濟不可或缺的戰略性產業和支柱性產業,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工業化水平和經濟科技實力高低的重要標志。放眼全球,即使是各個已邁進“信息化社會”的發達的工業化國家,也無不高度重視機械制造業的發展。
2、機械制造業面臨著良好的政策機遇。年5月,國務院通過的《裝備制造業調整與振興規劃》提出依托高速鐵路、煤礦與金屬礦采掘、基礎設施、科技重大專項等十大領域重點工程,振興裝備制造業;抓住九大產業重點項目,實施裝備自主化;提升四大配套產品制造水平。政策措施包括加強投資項目的設備采購管理、鼓勵使用國產裝備、推進企業兼并重組等。機械加工產業再次被列入重點發展的領域,可見未來的2到3年將是機械加工業超常規發展的最佳機遇。
3、機械加工產業的市場潛力巨大。目前我國正大力發展重大技術裝備領域(電力設備、冶金設備、石油化工設備、煤炭機械、紡織機械、輕工機械、建材機械)、汽車產品領域、農業裝備領域、基礎產品領域(數控機床及數控系統、數字化、智能化工業控制和儀表系統、重要基礎零部件、環保機械)等四個領域,四個領域的蓬勃發展勢必帶來無比廣闊的市場空間。以汽車產品領域為例,近年來,我國汽車市場火爆,巨大的汽車市場保有量強力拉動了汽車及相關產業的發展,在全球汽車市場普遍不景氣的今天,我國的汽車市場依然呈現穩步增長的趨勢,不管是合資車企還是我國的自主汽車品牌都在此機遇中嘗到了甜頭,而國家對汽車行業的種種政策優惠顯示,該行業的市場潛力依然巨大。
三、縣機械加工業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機械加工業經過20多年的成長,雖然有一定的發展,但就機械制造行業整體水平來說,仍然存在很大差距。
1、底子薄、基礎差、規模小。由于區位劣勢、起步晚、配套設施不全等原因,機械制造業的發展始終沒有形成規模。目前縣從事機械制造行業的規模內企業僅車橋有限責任公司和湖北萬山客車有限責任公司兩家,年兩家企業工業總產值合計24862萬元,而工業園區工業總產值總值為25.06億元,機械制造業所占比重不到十分之一。
2、行業總體水平不高。車橋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專門生產汽車車橋的專業廠家,目前年生產車橋能力達10萬臺套,新上的年產10萬噸鑄件項目正在建設中,建成達產后年產值在10億元以上。但是車橋在整個汽車產品產業鏈當中屬于較低端的產品,技術含量較低,產品附加值不高;萬山客車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專門生產各型客車的企業,具有年生產各型客車3000臺的生產能力,但是該廠所采用的車身、底盤、發動機等汽車產業鏈中最具核心價值的產品均是從外地采購,再在該廠進行組裝生產,產品的附加值已大大降低。
3、科技創新能力弱。的機械制造業普遍存在自主開發和創新能力弱的問題,缺乏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創新機制不健全,機械制造專業設計研發人才匱乏,制約了企業的發展。
四、縣發展機械加工業的思路
從行業發展趨勢和我縣自身條件來看,我縣目前已具備加快機械制造業發展的條件,針對現狀,特提出如下建議:
1、制定具體發展規劃,明確行業發展目標。(1)建議政府主管部門進一步明確機械制造業的具體發展目標、發展戰略和發展措施,力爭在2015年前后,使機械制造業發展成為我縣繼磷化工產業之后的第二大支柱產業。(2)要確定機械制造業中的重點產業和重點產品,制訂專門的行業發展規劃和產業集群基地建設規劃,例如我縣的車橋公司與北汽福田、山東諸城汽車廠有著長期的合作關系,可借此優勢,繼續發展為各大汽車制造商生產配套產品的產業。另外,我縣是資源大縣,縣內礦山企業眾多,每年對礦車及礦用器材需求量極大,發展礦山機械制造也具有非常好的前景。(3)要指導車橋公司等縣內重點骨干企業明確具體的發展目標。
2、發展壯大產業規模,提升骨干企業競爭力。(1)要通過每年組織多次外出專題招商,努力引進一批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導向的機械制造企業,逐步壯大機械制造業板塊和機械行業的生產規模、產品質量及技術水平,以促進全縣工業經濟結構調整。(2)要集中力量支持重點產品、重點項目、重點企業的發展,特別針對汽車零部件、化工設備、工程機械等相關產品市場前景廣闊的實際,著力支持有關企業予以研究開發,以重點骨干企業為依托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壯大。(3)對重點骨干企業要在技術改造、產品開發、流動資金、貸款擔保等方面給予大力扶持。
3、強化政府服務職能,形成加快發展的合力。建議縣政府進一步加強領導,將加快發展機械制造業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并根據年國務院通過的《裝備制造業調整與振興規劃》精神,結合我縣實際,抓緊制訂和完善支持我縣機械制造業發展的專項政策。縣有關各部門,如人事、勞動、科技等部門要把引進機械制造行業高級人才和培養技術工人作為扶持我縣機械制造業加快發展的一項有效措施加以落實;稅務、金融、土地、電力、供水、工商、建設等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樹立優質服務意識,為機械制造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一流的軟環境。
- 上一篇:計劃生育優待獎勵辦法
- 下一篇:工信局一創雙優階段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