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行業風險管理調查報告

時間:2022-04-08 03:37:00

導語:衛生行業風險管理調查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衛生行業風險管理調查報告

衛生事業關系到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大局。隨著我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衛生事業受到了政府和民眾的廣泛關注。特別是近年來媒體曝光的醫藥回扣、開單提成等衛生行業不正之風更是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重視和討論。因此,進一步加強衛生系統崗位風險廉能管理,在實踐中逐步探索出預防腐敗的新途徑、新方法,有利于增強衛生系統黨員干部化解廉能風險的意識,提高拒腐防變能力,對促進衛生事業又好又快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現就加強和推進衛生系統崗位風險廉能管理工作談一點粗淺認識。

一、衛生行業開展崗位風險廉能管理工作的重要意義

(一)開展崗位風險廉能管理是衛生領域解決損害群眾利益突出問題的有力舉措。當前衛生事業處于快速發展、矛盾凸顯和改革轉型“三期”并存的特殊時期,管理壓力不斷增大,廉政風險相應增加,廉政建設面臨著新的考驗。在這改革與發展的關鍵時期,開展崗位風險廉能管理,對于推進醫療衛生系統懲防體系建設,進一步糾正醫藥購銷和醫療服務中的不正之風,控制和降低醫藥服務價格,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提供了有力的武器和良好的機遇。

(二)開展崗位風險廉能管理是促進衛生事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衛生行業的個別腐敗問題,對衛生行業的侵蝕非常嚴重,所產生的負面影響也非常大。從媒體披露的全國查處的一些窩案、串案和大案要案來看,從行政管理人員、醫院領導和科室主任,到普通醫務人員都涉及到了。“成建制”收受紅包回扣,令人觸目驚心,個別醫療機構的領導和知名專家也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除了自身的原因外,也與體制機制、制度方面存在漏洞和薄弱環節有關,這是腐敗滋生的深層次原因。黨的十七大提出的“在堅決懲治腐敗的同時,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預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設”的要求,開展崗位風險廉能管理是將風險管理理論引入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緊緊圍繞重點崗位和關鍵環節,建立預防腐敗的長效機制,為促進衛生各項事業的發展提供政治和紀律保證。

(三)開展風險崗位廉能管理是進一步提高干部隊伍素質的迫切需要。衛生事業的科學發展離不開高效廉潔的隊伍和嚴格的組織紀律。風險崗位廉能管理就是要梳理在履行職責過程中一些關鍵環節容易發生的問題,通過梳理,每個領導干部明晰自己手中的權力容易在哪些環節有風險,觸及了紅線將受到怎樣的懲治,應該如何預防,給運行中的權力裝上“預警雷達”,使領導干部樹立起“不愿為、不敢為、不能為”的思想,筑起抵御腐敗的銅墻鐵壁。因此,推行風險崗位廉能管理,是最直接地保護、愛護黨員干部的重要舉措,是提升干部隊伍形象的實踐要求。

二、衛生行業崗位風險的表現形式

衛生行業具有行政執法權、行政審批權、人財物的管理權,涉及醫藥購銷和醫療服務兩大領域。參與衛生執法、審批和管理的公職人員和參與醫藥購銷以及醫療服務等人員均屬于重點風險崗位。

1、衛生行政執法、審批崗位的風險。在衛生執法、審批過程中可能發生以下不廉政行為:如該立案的不立案,該處罰的不處罰,應重罰的卻輕罰,搞權錢交易;利用手中權力吃、拿、卡、要;將罰沒或者暫扣的物品用做私人用途;收受行政相對人的好處,在取證、立案、審批等環節做手腳,該查的不查,甚至將案宗擅自銷毀,充當執法相對人的保護傘等等。

2、衛生人財物管理崗位的風險。近年來,國家對衛生的投入逐步加大,涉及項目建設、醫療設備的資金較多,雖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但是仍不能排除掌握財務管理實權的人以權謀私,挪用公款,中飽私囊的情況。其次人事管理也是個敏感的問題。很多人通過送錢、送物、請吃來實現工作調動、升遷等。因此,在這方面有存在一定的管理風險。

3、參與醫藥購銷崗位的風險。參加藥品招標工作時泄露招標信息、利用職務便利影響專家公正評標議標、工作中收受錢物或其他好處;在藥品采購過程中收受錢物或其他好處等問題均是導致腐敗的重要風險。

4、醫療服務崗位的風險。醫療服務過程中存在很多風險,如:開“大處方”、不合理檢查、開單提成或索要回扣、“紅包”,以贊助學術為由接受醫藥生產、經營單位的外出考察活動,為醫藥營銷人員提供用藥信息、虛假醫療廣告、有償轉診、科室出租承包、將醫療服務收入直接與個人收入掛鉤等等。

三、加強衛生行業風險崗位廉能管理的方法與對策

開展風險崗位廉能管理要在結合上下功夫,把教育的說服力、制度的約束力、監督的制衡力、懲處的威懾力結合起來,編織好教育、預防、查處、組織“四張網”,使各項工作相互協調、良性互動。

1、織好“教育網”。一要抓崗位教育。引導廣大干部職工明確崗位職責,認清崗位風險,強化風險意識,提高防范能力。要把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和重要崗位作為重中之重,根據不同崗位的職責和可能發生的腐敗風險,從細處著眼,從小處入手,積極探索出一條具有行業特色和崗位特點的因人施教、因崗施教的風險防范教育新模式。二要抓示范教育。我們要大膽地樹立一些好的典型、正面的典型。這些典型評出后,要大張旗鼓地宣傳表彰,抓好示范引導,強化典型帶動,大力弘揚新風正氣。三要抓警示教育。以案施教,以案明紀,用身邊的事,教育身邊的人,要告誡黨員干部絕對不能觸犯黨紀國法的“高壓線”,絕對不能逾越涉及自由裁量權的“警戒線”,絕對需要走好涉及日常管理規范和要求的“斑馬線”,絕對不能進入涉及腐敗風險的“地雷區”。

2、織好“預防網”。一是風險點查找要到位。要通過自己找、家屬幫、群眾提、互相查、領導點、組織評等方法,組織全體干部職工開展個人及崗位廉政風險自查。這項工作一定不能流于形式,務必使每個人找出的風險點準確細化、符合實際。并制定本部門領導、各科室及重要崗位的風險分析一覽表,在適當范圍公示,接受外界的監督。二是防范措施要規范。要重點從制度創新、深化改革、流程再造等方面入手,打好組合拳,化解風險點。創新權力運行監督制度,把制度建設貫穿到權力運行的全過程,通過不斷完善和創新,始終確保權力運行制度化、規范化。我們要突出抓好工程建設、資金使用、設備、醫藥購銷等重點崗位、關鍵崗位的權力運行監督,針對權力運行流程中可能發生人為干預的節點,制定相應的制度和措施,建立起“權責明晰、程序嚴密、運行公開、制約有效”的權力運行機制。三是預警機制要完善。要實行信息收集、風險評估、預警反饋三個環節緊密銜接,做到環環相扣,力求預警功效。要依據信息風險等級,分別下發“廉情預警告知書”、“廉情預警質詢書”、“廉情監察建議書”,確定整改主體、監管主體和組織措施,并且根據整改落實情況,適時調整預警層級。在信息具體處置上,要做到苗頭性問題預警提醒在前,傾向性問題制度制約在前,普遍性問題教育防范在前,通過防范關口前移,實現預防腐敗的初衷。

3、織好“查處網”。堅持寬嚴相濟、懲防結合,實現由單純廉政問責向多層次綜合化險預防的轉變,可分三個層次對廉政風險進行處理。第一層次:對存在較重廉政風險或有明顯風險表現的,按照干部管理權限報告黨委、政府主要領導,根據職責權限,明確防范措施,及時進行糾錯和提醒,將風險化解在萌芽狀態;第二層次:對群眾有舉報、社會有反映、不按照規定落實廉政風險防范措施的,采取談話提醒、誡勉糾錯、責任追究等措施,幫助和督促其及時糾正工作中的失誤和偏差。第三層次:構成違紀的,由紀檢監察機關立案查處。構成違法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查處。

4、織好“組織網”。一是強化領導。要把推行風險崗位廉能管理工作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列入黨政領導班子重要議事日程,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工作機構,明確主要職責,完善工作制度,形成黨政齊抓共管、部門各負其責、黨員干部人人參與的工作格局。二是落實責任。切實履行“一崗雙責”,領導干部要帶頭查找廉政風險點,帶頭制定和落實防控措施,帶頭抓好自身和職責范圍內的廉政風險點防控工作,層層落實責任,確保廉政風險點防控各項工作落到每一個崗位和每一個人。三是密切協作。建立起黨內與黨外相結合、組織與群眾相結合、上級監督與下級監督相結合、部門監督與社會監督相結合,全方位、主輔交叉的工作機制,各部門要密切配合,分工協作,齊心協力,實行整體聯動。四是嚴格考核。將風險崗位廉能管理工作納入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范圍,通過單位自查、日常督查、年終檢查等方式,對風險預警防控各項措施的落實情況進行考核評價。實行腐敗風險責任追究,對工作措施扎實、成效明顯的要予以表彰;對因工作不力、監管不到位、權力運行不規范,造成違紀違法案件發生的,要嚴肅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