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銷社三農服務調研報告
時間:2022-04-11 08:43:00
導語:供銷社三農服務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供銷社是適應中國農村經濟發展需要組建起來的農民合作經濟組織。歷史上,供銷社在滿足“三農”服務,促進農村經濟發展上書寫了濃重一筆,進入市場經濟年代后,供銷社基層社數量減少,經營業務萎縮,實力弱化,導致為農服務能力削弱,影響日漸式微。在新形勢下,如何突出踐行科學發展觀,重新構建供銷社為農服務新模式、新框架,切實發揮供銷社作用,縣供銷社作了一些探索和實踐。
一、縣供銷社的變化
縣供銷社屬正科級事業單位,機關現有干部職工16人,下屬2家企業。供銷系統社屬企業轉制前,機關性質被縣里定為自收自支,經費來源主要靠收取下屬企業管理費。下屬企業轉制解體后,縣社機關原經費來源渠道基本萎縮,2010年前,僅靠辦公樓供銷大廈少許的房租、煙花爆竹公司不多的收益和少數剩余資產變現勉強度日,2010年,縣政府賦予縣供銷社政府采購工作職能,并安排了5位干部的財政拔款,彌補了部分收支缺口,2011年下半年,隨著縣招投標中心的設立,縣供銷社政府采購職能被政府收回。到2012年,退休干職工的雙基社保欠款,加上2011年7月始人均增資300元的新缺口以及原有收支缺口,資金缺口達30余萬元,機關運轉十分困難,步履維艱。
2012年初,縣委、縣政府調整了縣供銷社領導班子后,我社知難而為,迎難而上,排難而進,堅持一手抓財源拓寬,一手抓改革發展。一方面,按照全國總社、省、市社的要求,舉全社之力構建以“四大經營服務網絡”為主要內容的農村現代流通服務體系,另一方面,除完成招商引資硬性任務外,還主動爭取縣委、縣政府賦予負責全縣發展新經濟組織工作的組織、協調、實施和業務指導職能。到2012年底,我社創造了近20年來的最好成績:一是招商引進資金達1300萬元,獲全縣二類單位第二名,首次受到縣委、縣政府的獎勵;二是扭轉了一直在全市供銷社系統年終綜合考評倒數一、二名的局面,首次進入全市先進行列;三是發展新經濟組織工作卓有成效,指導發展各類農村新經濟組織164個,輻射帶動農戶45600戶。縣供銷社的工作得到了縣委、縣政府的充分肯定,2012年,我社被列為首批參照公務員管理的單位,今年,縣委、縣政府又將我社自收自支單位改為全額撥款單位,干職工的社保也從今年元月一日起停繳,退休后由財政發給退休金,供銷合作事業步入了良性發展軌道。
二、主要做法
(一)以“兩社”為載體,在參與農業產業化中提高服務質量。“兩社”即農民專業合作社和綜合服務社。近年來,我社把發展專業合作社作為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重要載體,努力轉變經營方式,由過去單純的商業經營向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轉變,由單純的購銷服務向集信息、技術、購銷、加工、儲運為一體的產前、產中、產后一條龍服務轉變。目前,已發展專業合作社10多個,其中楊村太平蔬菜專業合作社發展社員63人,輻射帶動農戶近5000戶,建立年種植蔬菜基地面積近萬畝,每天銷售蔬菜產品2萬多斤,年銷售量達800-1000萬斤,年創利潤100多萬元,與農民建立了利益均沾、風險共擔的經濟共同體,實現了農民增收,合作社增效,農商雙贏,成為全市的示范典型。
綜合服務社,是供銷社參與新農村建設的有效途徑,對建立健全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具有強有力的促進作用。我社采取縣、鄉、村三級連鎖經營形式,縣級設立配送中心,鄉鎮設立經銷站,村組設立服務站,形成了上下一體30多個農資經營站點,并以村組服務站為基礎在一批自然村或行政村建立了日用消費品和農資便民店等銷售終端。下一步,擬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擴大服務項目和服務內容,按照“政府支持、供銷社主辦、部門共建”的模式,充分利用供銷社的經營網點、服務設施和管理人才等資源,通過網點改造、資產重組、社會加盟等多種形式組建綜合服務社。
(二)以“兩會”為平臺,在開放辦社中拓寬服務領域。“兩會”即農產品經紀人協會和新經濟組織中的各類協會。2012年3月,經縣民政部門登記后,我社成立了“縣農產品經紀人協會”,由縣供銷社主任擔任會長,帶領全縣農產品經紀人闖市場、推銷農產品。協會主要職責是為農民經紀人代言,做好全縣農民經紀人組織的引導、協調、服務、培訓等工作,充分利用供銷社優勢,為農民經紀人提供各類服務。協會成立以來,已舉辦二期農產品經紀人暨農村新經濟組織領辦人培訓班,為200多人頒發了《農產品經紀人》職業資格證書,經紀人反響強烈。
各類協會組織是發展新經濟組織工作的重要內容。目前,我縣有各類農村專業合作經濟協會164個,輻射帶動農戶45600多戶,其中黃沙臍橙協會、程龍的山王雞協會、渡江的蠶桑協會、東江的生豬協會等管理規范、運行質量較高,特別是黃沙臍橙協會,在我社的指導下,建立了信息、技物、產銷“三統一”的服務體系,購買收集科技書籍2000多冊,創辦了閱覽室,編印《黃沙果技》,舉辦臍橙技術培訓班10多期;在技物服務上,創辦了果品生產專用農藥購銷點,方便果農生產經營,還組織外調購運農藥、肥料上百噸;在銷售服務上,協會牽頭組建了一支專業營銷隊伍,到廣州、深圳、上海等大城市開辟銷售市場,建立專門銷售網點。目前,黃沙優質臍橙己通過香港霍英東集團公司駐新加坡辦事處出口遠銷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
(三)以“兩場”為紐帶,在發展現代流通中開拓農村市場。“兩場”即農村市場和再生資源回收交易市場。在開拓農村市場上,我們大力推進商貿進社區、超市到農家工作,發揮全縣規模最大、環境最好、商品最全、服務最優的宏昌超市的品牌優勢,構建以縣城為主體、鄉鎮為骨干、村組為基礎的農村新型日用消費品連鎖經營服務網絡。宏昌超市在縣供銷社的精心組織下,本著占領鄉村市場,增加營銷網點,支持新農村建設,加快自身發展壯大的理念,為加盟農家連鎖超市提供了6項免費服務,即免費裝飾店面、免費提供貨架、免費制作招牌、免費送貨到店、免費提供制服、免費提供價格打碼機,并賒銷第一批配送商品,規定一般商品在保質期內可以退貨,保障各方的經濟利益。目前,宏昌超市己在汶龍鎮、南亨鄉等鄉鎮設立了大型連鎖分店,設立村級分店30多家,很好地改善了農村的消費購物環境。
在發展再生資源交易市場上,我社原有一家“勝新再生資源回收公司”,但因諸多原因,在2010年已解體。今年3月,我縣引進復盛銅冶、卓越、天清、遠暢等4個再生資源項目,在我縣富康工業園落戶,并擬建一個占地2000畝的“中國再生資源示范基地”,形成有色金屬、非金屬再生資源綜合利用為一體的再生資源綜合市場,為發展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下一步,我社將整合自身和社會資源,建設再生資源綜合回收利用網絡,擬成立縣再生資源回收利用行業協會,積極組織和引導個體回收戶加入協會,充分發揮會員作用,逐步形成以城鄉服務為重點的回收服務網絡。
(四)爭取政策,推進供銷事業又好又快發展。在當前環境下,爭取政策是供銷社取得發展的重要條件。我們提出要改變供銷社現狀的“三個力”:要不斷壯大供銷社的經濟實力,要著力擴大供銷社的社會影響力,要大力增強供銷社的內部凝聚力。這三個力,都涉及爭取政策問題,在做好工作的同時,我們投入了大量精力爭取政策,首先爭取政府同意處置部分剩余資產變現資金全額返還的政策,近40萬元變現資金的逐漸到位,化解了工資拖欠七八年的老大難問題。在了解到合作經濟組織是供銷社的一項基本工作后,又爭取縣委、縣政府領導同意,將新農村建設中的新經濟組織由供銷社牽頭主管,參與全縣新農村建設年終考評,突顯了供銷社在新農村建設工作中的位置。在抓農產品經紀人培訓工作中,又爭取縣政府支持,從縣農民知識化培訓經費中劃撥了2萬元,作為舉辦首期農產品經紀人培訓的專項經費,今年,又撥付培訓經費3萬元,使培訓工作走向了常規化。目前,供銷社干部職工心齊氣順,精神飽滿,干勁十足。
- 上一篇:高校生職業生涯分類和做法
- 下一篇:視察經濟工作講話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