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落景觀文化建設調查報告
時間:2022-04-28 04:39:00
導語:村落景觀文化建設調查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村落景觀文化建設是新農村建設題中應有之義。地處八婺大地的核心區域,古越傳統文化與地方特色區域文化在這里交相輝映,特色文化異彩紛呈,民俗文化瑰麗多姿。近幾年來,區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充分依托浙師大等高校的人才資源優勢,大力開發農村景觀文化,著力挖掘村落文化新的時代內涵,有效提升了新農村建設水平,推動了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
一、村落景觀文化建設現狀
所謂村落景觀文化建設,簡單地說就是指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通過對原有村落文化的傳承和研究,進一步深度剖析,挖掘內涵,提煉新的景觀文化,樹立村落的核心文化。村落景觀文化的建設過程,是開發與保護并重的過程,也是繼承與創新并重的過程。2003年以來,區按照省市村莊整治和農村住房改造建設的總體要求,堅持“道路硬化、水源凈化、路燈亮化、衛生潔化、村莊綠化、紅磚房穿衣戴帽”的思路,邊整治邊保護,邊建設邊提升,全區561個行政村(居),到2009年底已完成其中452個村的整治任務,今年將基本完成整區整治。在完成村莊整治任務的同時,區不斷豐富和拓展新農村建設的工作領域,把整治工作與經濟發展、民生改善、文化建設等有機結合,逐步探索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村落景觀文化建設之路。目前,已完成了部分條件成熟村的景觀文化規劃建設。與此同時,區委區政府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先后組織開展了“首屆中國仙源湖桂花節”、“首屆茶花節”、“首屆油菜花節”和“第二屆中國仙源湖桂花節”,打響了“三花爛漫在”品牌。通過辦節會,景觀文化建設示范村的魅力得到了進一步的展現,村落景觀文化建設工作得到了進一步的促進。在村民賺得缽滿盆滿的同時,景觀文化建設理念正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同和接受,結合美麗鄉村的打造,一個后整治時代村落文化資源的整合提升工作正在有序推進中。
二、村落景觀文化建設主要做法
一是與發展產業文化相結合。近年來,區充分利用村莊整治成果,合理開發景觀資源,以村落文化為主打品牌,打造村落主打產業,一批重點村的第三產業得到了迅猛發展,拓寬了農民增收致富渠道。以農家樂休閑旅游業為例,一些村依托獨特的地理位置以及豐富的歷史文化、山水等資源,以山水田園風光、鄉村農家美味、傳統農家樂趣吸引大量的游客,在取得可觀經濟效益的同時,也把自身新農村的獨特魅力向世人作了一個盡情展示。二是與傳承農耕民俗文化相結合。區山水資源豐富,和境內,有、六個山區鄉鎮和、四條,、四條緩緩流出,獨特的地形地貌孕育了農耕文化“原始、古樸、生態、自然”等特點。真實地展現農耕文化的這些特色,是許多山區村打造村落景觀文化的核心任務。目前,區正在著力打造“一區兩帶”農耕文化景觀旅游區?!耙粎^”指的是以湯溪九峰山和寺平古村落為主體的景觀區;“兩帶”指的是沿岸從鄉小埠口村開始,到鄉嶺邊村為止的谷油菜花景觀帶;溪沿岸從鄉曹界村開始,到鄉外東坑、大塢頭村為終點的谷油菜花景觀帶。三是與保護古村落文化相結合。古村落文化是我國延續數千年的農耕文化的結晶,歷史悠久,底蘊深厚。一個村的古村落文化既包含了建筑、橋梁、廟宇、名木古樹等物質文化遺產,也蘊含了各類民風習俗、傳統節日、信仰、傳統技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文化史和精神史的積累。古村落眾多,古建筑資源豐富,有省級文保單位4個、縣(市)級文保單位37個。作為古村落中的古民居建筑是一個村莊的記憶,從中可以讀出人們代代累積的文化底蘊。在村莊整治建設中,把古村落文化保護與挖掘作為村落景觀文化建設的核心。組織專業人員深入實地考察,編制古村落保護規劃;拆除古建筑周圍影響景觀的房屋,對古建筑實施修舊如舊,恢復原貌;古建筑群內的道路、溝渠用鵝卵石或石板鋪設。對江浙民居典型的夯土民居采取保護措施,保持了原有的泥土房特色和自然風貌。鎮山道、埠頭村,鄉的周遼、潭背村等在完成整治后,不但融入了新農村元素,還保留了古色古香的山區村莊原有風情村貌,留住了村莊歷史,傳承了村莊文化,保存了村莊記憶,成為城里人休閑旅游的香餑餑。湯溪鎮寺平村已經成為享譽省內外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及古村落特色旅游村。四是與建設山水文化相結合。省委最近作出的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決定,對如何進一步保護環境和改善生態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近年來,結合生態區建設,提出了“多種樹、增綠化,少筑路、減硬化;松木打樁,綠籬護塘;先地下、后地上”等一系列符合“生態、自然”、低成本投入的農村環境整治工作思路,村莊的綠化美化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人居環境得到了進一步改善,目前已創建市級以上生態鄉鎮17個,區級以上生態村192個。五是與農民種文化活動相結合。區在實施景觀文化建設過程中,積極開展一些全區性和地方性的群眾文化活動,將景觀文化建設理念與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等要求有機結合起來,大力倡導綠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從2007年開始,先后開展了三屆民間精神文明建設“草根獎”評比活動,營造了一個崇尚文明、弘揚社會正氣的良好氛圍。
三、村落景觀文化建設啟示
(一)村落景觀文化建設必須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和村落、村民的主體作用。村落景觀文化建設是一項全面的系統工程,需要協調土地利用、產業布局、村鎮建設、環境資源、文物保護、旅游開發、農田水利等各方面關系,而這必須依靠政府來協調。(二)村落景觀文化建設必須納入區域文化建設范疇。當前,決定中國現代化進程的關鍵環節是廣大農村的現代化。新農村建設既包含了基礎設施等硬件建設,也包含著文化藝術等軟件建設。村落景觀文化作為村落物質文化與非物質文化的綜合體,承載著被視覺所觀察到的有形物質形態及其無形價值,是體現農村現代化程度的重要標尺。因此,村落景觀文化建設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它既是一種文化,但又高于文化本身,應該以實現整個區域的自然、經濟、文化可持續發展為目標。(三)村落景觀文化建設必須充分發揮區域人才高地的優勢。區與浙師大攜手合作,浙師大為新農村建設量體裁衣,成立了農村景觀文化研究所,區為師大師生提供一個實踐創作設計的大舞臺,浙師大為的新農村建設提供人才智力支持,這種互利雙贏的模式是對新農村建設的一種有益嘗試。(四)村落景觀文化建設必須重視包裝與宣傳推廣。今后,要注重系統發掘山水文化、農耕文化、產業文化中豐富的精神內涵,并對其進行科學化、合理化、精品化包裝,打造更多具有本土特色、“一村一品”的村落景觀文化品牌。(五)村落景觀文化建設必須探索建立長效機制。村落景觀文化建設是一項基礎性課題,也是一項長期任務,它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不斷積累、不斷發展、不斷豐富。
- 上一篇:鄉村敘事與現代革命分離
- 下一篇:三毛文學藝術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