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藥監局信息化建設調查報告

時間:2022-05-28 07:19:00

導語:食藥監局信息化建設調查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食藥監局信息化建設調查報告

食品藥品監管的信息化建設是社會進步、科技發展的必然產物和必然趨勢,也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和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的重要體現。食品藥品監管的信息化,就是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基礎平臺、網絡環境和信息資源,推進信息技術資源與食品藥品監管資源的一體融合,實現監管需求實時可知,行為規范實時可視,日常管理實時可控。通過信息化建設,不僅能夠加快推進食品藥品監管系統現代化建設步伐,而且還能夠彌補食品藥品監管工作中因監管對象點多線長、監管力量薄弱出現的監管盲區多、監管周期長、監管質量下降等不利因素。

一、我局信息化建設工作的現狀

(一)建立門戶網站,開拓信息化載體

我局于2011年6月18日正式開通門戶網站,設立公告通知、工作動態、政務公開、政策法規、安全常識、下載專區、辦事指南、反興奮劑專欄、網上購藥安全警示等多個欄目。通過完善管理、專人維護、及時更新,對公眾關心的查假打假一線戰況、監管動態、政務工作、辦事流程、假劣食品藥品及時權威性信息,在促進政務公開、推進依法行政、改進行政管理方面發揮積極作用。截止到目前為止,我局門戶網站共收集政策法規、安全常識、網上購藥安全警示信息等信息130余條,工作動態、政務公開、公告通知等信息150余條。最終實現了“辦公自動化、信息網絡化、資源集約化、業務流程化”的工作目的,將網站辦成政府機關對外宣傳的窗口、政府機關聯系群眾的紐帶、監管部門之間交流的信息平臺。

(二)運用政務郵箱系統,實現無紙化辦公

為實現無紙化辦公,節約辦公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自2012年6月1日起,我局開通了政務郵箱系統,為全局人員及各鎮食品藥品監管站站長每人設立一個政務郵箱。通過政務郵箱系統發送各類通知、文件,不再使用郵寄形式。局各室隊、各鎮食品藥品監管站在工作日期間,每天上班之后,下班之前登錄郵箱系統及時收發和處理郵件,方便了文件的上傳下達,實現了信息溝通的快捷化。

(三)加強農村藥品監管,規范農村藥品供應

一是加強藥品監督管理體系建設,充實基層監督力量,完善我縣藥品監督體系,聘請農村藥品協管員(鎮)、信息員(村),形成縣、鎮、村三級藥品監督網絡;二是通過多種形式、途徑加強對基層涉藥人員、協管員、信息員的法律培訓,提高經營協管水平;三是采取措施促進代購分發單位的藥品購進儲存硬件、軟件的建設與完善;四是以規范購進渠道、改進儲存條件、建立購銷記錄、加強對農村涉藥單位、零售網點的檢查,規范代購分發行為,制止以代購分發為名變相經營藥品的違法行為,嚴禁假劣藥品流向農村。

(四)創建藥品流通實時監控系統,打造“數字稽查,數字監管”新平臺

我縣于2012年3月起著手謀劃建立“藥品流通實時監控系統”,2012年6月份開始正式投入運行。按照“先行試點、積極推進、分步實施、全面推廣”的原則,全面推廣運行“藥品流通實時監控系統”,目前全縣已經有21家藥品經營企業入網,各企業購進、庫存、經營藥品的品種、數量、規格、有效期、生產廠家等基本信息已錄入實時監控系統,并每天更新,保證了錄入信息的真實完整有效。至2012年底,將實現全縣鎮駐地以上藥品經營企業全面運行藥品流通實時監控系統。

二、存在問題及對策

(一)創新思路,搭建信息化建設架構

近年來,隨著食品藥品監管機構的建立和職能的確立,系統內信息化建設也呈快速發展之勢,辦公現代化、政務電子化、監管數字化等形式的信息化建設平臺正逐步建立。然而,由于缺乏宏觀引導,出現了諸多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是信息應用技術低水平。二是信息系統互聯互通性差。三是信息資源開發標準化程度低。由于缺乏既懂食品藥品監管業務,又懂信息技術的通才,信息研發不能做到數據、業務和系統的標準化整合,交叉開發、重復開發現象嚴重,浪費巨大。對此,如何確保食品藥品監管系統信息化建設科學、健康發展,應從“四化”要求合理搭建信息化建設新架構:

1、一體化。應以省為單位,根據職能要求,制定信息化建設規劃、目標任務,做到統一系統開發,統一監管標準,統一操作方法,統一升級換代,以實現經濟、先進、規范之目的。實現信息系統一體化是食品藥品監管信息化建設的必要條件。

2、信息化。信息系統應具備各類監管的基礎信息、上傳下載信息、電子政務信息。信息系統能否具備較強的信息儲存能力是衡量系統適用性的重要標志。

3、功能化。在信息系統設計中,應同時具備網上稽查辦案功能、日常管理功能、辦公自動化功能、對外接口功能以及系統內部管理等功能。信息系統的功能是否齊全是檢驗系統先進性的主要指標。

4、標準化。信息化建設從一開始就要注重基礎信息的標準化,統計口徑的標準化,數據業務的標準化。實現標準化是信息化建設的生命線和發展基礎。

(二)創新方法,破解信息化建設難題

推進信息化建設,搭建科學、合理的架構是前提,解決各類“瓶頸”問題是重要保障。因此,選準解決問題的切入點,制定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顯得尤為重要。

1、建立教育引導機制,切實消除影響信息化建設的思想觀念瓶頸。

信息化建設過程中,無論是食品藥品監管系統,還是監管相對人,都因缺技術、無人才、資金少、難度大等原因,存在著嚴重的思想阻力和抵觸情緒。因此,一是強化教育引導,推進思想入軌。闡明開展信息化建設的重大意義,實施科學監管的裨益等,促使人們在思想觀念上深深打上科學監管的烙印,切實消除因認識不到位而出現信息化建設的“腸梗阻”現象。二是落實各級責任,推進行為入軌。要把推進信息化建設列入食品藥品監管“十一五”發展規劃,并將目標任務進行細化分解,落實各級食品藥品監管工作責任,進行嚴格的考核評比。三是要制定工作制度,推進制度入軌。信息化建設能否健康、持久發展,制度建設是保證。

2、建立技術人才培訓機制,努力克服信息化建設技術人才瓶頸。

信息技術人才缺乏,是監管部門和監管相對人因“不會干”而出現“不愿干”的主要原因??朔半娔X盲”、“技術盲”的瓶頸,已成為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推進信息化建設第一要務。如何有效解決這一“瓶頸”問題,我們主要做到“三個突破”。一是舉辦涉藥人員電腦基礎技術速成班,在基礎上求突破。二是舉辦實用技能學習班,在應用上求突破。三是舉辦監管軟件安裝操作培訓班,在學會上求突破。

(三)創新手段,確保信息化建設質量

推進信息化建設,如果缺乏監督、制約措施,信息化建設將會失去方向,信息化建設質量得不到有效保證。因此,一方面,要創建行業管理督導機構,強化宏觀指導。信息化建設中的自發性、盲目性反應了行業內部宏觀管理的滯后。對此,建立多層級的行業信息化建設管理機構至關重要。其職責除制定信息化建設發展規劃外,還要進行對信息化建設的組織實施、考核評估、協調指導、督查控制等。只有建立了行業督導機制,才能真正走出盲目開發、效率低下、浪費嚴重、信心不足的怪圈。另一方面,要開展信息質量督導,確保信息真實、安全。各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要對監管相對人所報信息進行網上督查和現場核查,核查時要做到:查數據信息的錄入率、數據錄入的準確率、數據錄入的及時率,將其作為放心藥店、誠信藥房、誠信體系建設的考評內容,實施全面檢查考評,提高監管相對人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推進信息化建設是食品藥品監管的重要戰略,信息化建設的發展既是機遇又是挑戰,面對信息化發展的趨勢以及激烈的競爭形勢,我們必須增強緊迫感,抓住機遇,乘勢推進,全面建設信息平臺,使信息化水平邁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