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職業教育發展調查匯報

時間:2022-06-28 05:36:25

導語:地方職業教育發展調查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地方職業教育發展調查匯報

我市自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1996年整合職業教育資源成立了臨港工業學校(原市高級職業學校)以來,職業教育得到了長足發展,為我市經濟和社會發展培養了大批技能型的高素質勞動者。但是,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隨著我市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受制于多種因素的職業教育需要大力發展,才能合拍于新的發展形勢。本文試就我市職教的大力發展,談幾點不成熟的思考,以期拋磚引玉。

一、轉變觀念,強化措施,切實提高職業教育的吸引力

目前,我市職業教育缺乏應有的吸引力,致使在校學生的數量不甚可觀,甚至是寅吃卯糧。如果這個嚴重制約我市職教的瓶頸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那么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就會成為空中樓閣。這是不言而喻的道理。

這種情況的出現,非我市一家,原因是多方的,不能片面地只歸昝于學校一個方面。

(一)觀念落后。按理,基礎教育、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三足鼎立共同構成了我國的現代教育體系,因而職業教育應與基礎教育、高等教育平起平坐??墒聦嵣希]有把職業教育“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在職教規劃、統籌和投入方面的主導作用還未得到充分發揮。表現在生源的分配上,重普通高中,輕職業學校,致使兩者在生源分配上嚴重失衡,兩者遠沒有在“招生規模上大體相當”。作為學生家長,大多數也只是希望孩子初中畢業后升入高中,再考上大學。他們認為這才是正路,才是唯一的出路,一心只想讓孩子將來成為白領成為精英,不把技能型的人、高級技術工人看成人才,因而在心理上排斥職業教育,甚至誰家的孩子上了職校是一件很沒有面子的事。作為初中學校也是片面追求普通高中的升學率,有些教師在批評學生時往往會說,“你得好好學習,你要是學的不好就得上職校去。”總之,在人們的觀念中,職校不是正規學校。

(二)大學擴招也是一個很大的沖擊。目前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已達到了24.2%,大學生數量居世界前列。考大學由以前的獨木橋,變成了目前的立交橋,只要能上高中,就不愁沒大學上。這樣就在客觀上為普通高中的規模膨脹提供了有利條件。并且這種情況還要長期地凸顯下去,因為《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所規定的戰略目標之一是:“高等教育大眾化水平進一步提高,毛入學率達到40%?!毕啾戎?,中職和高職的銜接則不是很給力,只有5%左右的中職生才能升入高等職業學校進一步深造。另外,高校擴招又使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隨之而來,于是“被就業”也應運而來。對此,家長們會說“連大學生就找不到工作,上職業學校就更找不到工作了”。于是寧愿讓孩子閑散于社會,也不愿讓孩子上職校,也就順理成章了。

(三)收入低是根本原因。我國長期以來就是一個官本位的國家,圣人孟子曾說過“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一線技術工人、技能型的勞動者在社會地位和經濟地位上處于弱勢,工資偏低,工作不穩;企業改制時首當其中,“下崗職工”、“待就業”、“失業”這些字眼跟他們形影不離。于是乎,大家拼命爭進政府機關、事業單位,考上公務員是多少大學生的夢想!然而,沒有人千方百計地爭做工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各階層的重新洗牌,重新定位,而且階層固化,是長期以來職業教育得不到重視而缺乏吸引力的根本原因。

(四)就業準入制度不夠完善。許多用人單位特別是一些技術含量低、勞動密集型的企業和飯店賓館等服務行業用人門檻低;再加上勞動用工執法監察不力,使得“先培訓后就業”的職業資格證書制度沒有得到很好的落實。換句話說,從業人員接不接受職業教育無所謂,照樣找活干。

(五)職業學校的辦學質量有待提高。受多種因素的制約,我市職業學校的畢業生,相當一部分素質低下,不頂用,用人單位頗有微詞,這也是我市職教缺乏吸引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總之,找準原因,采取有力措施,切實提高我市職業教育的吸引力,從而擴大生源,就成了我市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當務之急。那么,到底怎么解決這一問題呢?筆者愿談幾點個人的想法。

1、政府要切實履行發展職業教育的職責。我們市政府要切實按照《教育規劃綱要》的要求,把“職業教育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規劃”,要發揮其在職教資源籌措上的主導作用,健全多渠道投入機制,加大職業教育投入。在生源分配上,做到普高和職校在“規模上大體相當”。2、政府要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會地位和待遇。解決公平分配是政府的重要工作,政府應采取得力措施,保障一線工人和技能型人才的工資待遇,提升職業教育的個人收益率。同時,要加大對有突出貢獻的高技能人才的宣傳表彰力度,形成行行出狀元的良好社會氛圍。3、要進一步減輕職校生的家庭經濟負擔?!督逃巹澗V要》指出:“逐步實行中等職業教育免費制度,完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甭撓滴沂袑嶋H情況,應將“逐步”改成“馬上”。目前,我市職教在校生的大多數來自農村,也有一部分是城鎮低收入家庭,他們盼望“馬上”免費;就臨港工業學校而言,90%以上的學生每年能領到1500元的國家補助金,而學校每年的學費是1600元,兩者僅相差100元。我看政府就不差100元了,學生少拿了這100元,就有可能產生“蝴蝶效應”。目前,我市涉農專業的學生已經享受了免費教育。在這同時,還應擴大家庭困難學生的資助范圍,擴大比例,增加助學金,確保家庭困難的學生都能上得起學。有機會上學是實現教育公平必然要求。4、職業學校要加快教育教學改革,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重點,培養出大量合格的技能型人才。就臨港工業學校面言,還要在原來取得優異成績的基礎上,繼續大力發展高職對口升學班,以滿足廣大家長、學生進一步深造的愿望。

二、德育為先,形成合力,切實提高職校生的道德素質

《教育規劃綱要》在“戰略主題”中指出:“堅持德育為先。立德樹人,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痹凇暗诹侣殬I教育”中指出:“職業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會,著力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技能和就業創業能力。”我認為《教育規劃綱要》的表述抓住了問題的關鍵,關乎到我們的教育,特別是我們的職業教育要培養什么人的根本性問題,既有長遠的歷史意義,也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就我市的職校畢業生而言,用人單位反饋的意見主要有兩條:一是學生的職業道德低下,二是學生的職業技能低下;尤其嚴重的是職業道德的低下。因此,無論從《教育規劃綱要》的要求來看,還是從畢業生的現狀來看,我市職業教育必須以“德育為先”,把它融入職業教育的全過程。

那么,造成我市乃至全國(這個問題具有普遍性)職校畢業生道德素質嚴重下降的原因都有哪些方面呢?筆者愿作膚淺探討。

(一)深受社會風氣的腐蝕。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物質文明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2010年GDP首次超過日本而位居世界第二。但我們勿庸諱言,我國的精神文明建設卻落后于物質文明的發展,一些不良的社會風氣沉渣泛起,愈演愈烈。貪污腐敗、唯利是圖、坑蒙拐騙、賭博、黑道猖獗、殺人越貨等丑惡的社會現象不可避免地會滲到涉世未深、人生觀還不成熟的學生身上。

(二)家庭教育嚴重不足,甚至缺失。過去講“有其父必有其子”,現在我們說“有其子必有其父”,每一個道德低下的學生身上都能折射出家庭教育的悲哀。有的家長,自身的文化水平、道德素質不高,連他們的身上都沾滿了惡劣的東西,沒有高尚的價值觀、人生觀,你還能指望他們能對孩子施加什么積極的影響嗎?古人講的好:“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庇械募议L,把自己的孩子看成轉世靈童,對孩子過于溺愛,家庭生活以孩子為中心,這在無意之中養成了孩子嬌氣、任性和以自我為中心的不良品行,缺乏集體觀、是非觀和責任感。有的學生生活在問題家庭中。目前,因天災人禍疾病造成了許多單親家庭;因經濟社會轉型和新婚姻觀念的沖擊造成了許多離異家庭;因夫妻雙方異地打工造成了許多隔輩撫養的家庭。這些問題家庭對孩子的教育是片面的畸形的,造成了孩子們孤獨冷漠的心態,缺乏同情心,懶散成性。問題家庭帶來問題學生已成為人們的共識和擔憂。生活在這樣的家庭的學生在每個班級都大量存在。

(三)學校教育偏離黨的教育方針,方法陳舊落后。在初中階段,“應試教育”大行其道,唯升學率是圖。這在很大程度上沖擊了學校的德育教育,政治課歷史課地理課美術音樂課勞動技能課等被稱之副課倍受冷落,開不全開不足開不實。而初中和高中階段正是青少年世界觀、人生觀逐步形成的黃金時期。由于以分數高低論好壞,以分數高低排座次,以分數高低分出黑名單白名單,那么一些學習困難、成績不佳的學生就受到了部分教師和同學們的冷眼甚至歧視,深受冷暴力的傷害。于是加之其他因素的作用,問題學生也就大量產生了。他們抽煙、喝酒、打牌、斗毆、說謊、逃學、早戀,他們講吃、講喝、講玩、講樂、講鬧,價值觀嚴重扭曲。在職業學校方面,因饑不擇食,招生時良莠皆收,致使個別品行極其惡劣的學生流入學校,成為害群之馬,成為帶臭滿鍋可口飯菜的腐肉。在管理上,往往方式單一,軟弱無力;在推薦就業時,又沒把學生的品行加以認真考慮。這樣,來自初中末端的學生始終是末端學生。近幾年在賞識教育理論的影響下,人們高喊“好學生是表揚出來的”的口號,于是乎,老師們面對學生的缺點,不是批評教育,而是睜個眼閉個眼。況且,按教育部的規定,只有班主任才有“適當批評學生的權利”,其他老師沒有權利批評學生。再說什么是“適當”,到目前為止也沒有一個中國人能說明白,在實際工作中,教師受盡了不“適當”的苦頭,哪還敢對學生說一個“不”字。于是乎,園丁們只好放任旁枝斜杈胡亂地長下去,而不敢斧正之。

由此看來,德育教育的缺失是社會、家庭和學校各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任何一個方面不給力就會帶來嚴重的沖擊,更何況三個方面長期地不給力疊加在一起,那沖擊波恐怕不亞于日本的9.0級大地震。因而,解決這個問題單靠一方面是難以奏效的,要三者形成合力整體推進才行。就職業學校自身而言,要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德育教育的新途徑,認真總結正反兩個方面的經驗教訓,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筆者認為當前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具體工作:

(一)學校要組織教職工認真學習《教育規劃綱要》。通過學習充分認識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在教育教學中牢固樹立“德育為先”的理念。在實際工作中,加強自身的師德修養,規范自己的言行,用自己的高尚言行去影響教育學生。

(二)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操。例如,讓學生參與學校的日常管理,諸如讓學生組織兩操,課間評比,衛生檢查,校園巡視,校園廣播,校園宣傳,學生違紀事件的處理,文明班級的評比等。又例如,讓學生開展第二課堂的活動,讓他們組建興趣小組,參與文娛活動,參加各種比賽等等。

在實踐活動中進行德育教育,臨港工業學校的經驗值得推廣。臨港學校在2010年,在全校范圍內,組織開展了多種多樣的課內外活動。例如,組織學生參加“第七屆全國中職生文明風采”大賽,參與學生之多,涉及面之廣,成果之豐富,前所未有;獲得了省級優秀組織獎。參加市職教室主辦的征文比賽,有12名學生榮獲了一等獎,13名學生榮獲了二等獎,21名同學榮獲了三等獎;其中,有5名同學的征文被省級刊物《學習與創業》發表。2009級旅游班的趙涵同學參加“綠色讀書工程朗誦”比賽,榮獲了“市十佳朗讀之星”的榮譽稱號。還有,財會、烹飪、機電、旅游專業的許多學生參加省地級專業技能比賽,也都取得了很好成績。學生自編自演的節目,在文化下鄉的巡回演出中產生了很好的宣傳效果。一個學生一個方面的成功,會帶動其他方面的成功;一個班級一個學生的成功,會帶動整個班級的進步。

(三)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形成良性的育人環境。就空間而言,學校要充分利用教室、宿舍、走廊、專欄、花園、餐廳等環境,來擴大德育教育的覆蓋面;就內容而言,學校要醒目地宣傳校訓、校紀、學風、校風,要張貼名人畫像、名人句言,要有“禁止吸煙”、“輕聲慢步”、“愛護花木”之類的警示語。這樣才能起到“育人細無聲”的潛默作用。若你走進臨港學校就會置身于這樣的環境。

(四)積極開發社會資源。學校要充分調動社會資源,來加強德育工作。例如,組織名師、企業名流到校做專題報告;組織優秀畢業生回母校現身說法;聯系司法人員到校進行法制講座;聘請心理專家到校進行心理咨詢嬌正。例如,爭取公安、文化、工商等部門的大力支持,凈化校園周邊環境;爭取電臺、報刊的支持,大力宣傳職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其他方面,如建立精干的班主任隊伍,職業道德與就業掛鉤,建立溝通家長的長效機制等等,也非常重要,限于篇幅就不再詳述了。

三、審時度勢,優化專業,努力服務于我市經社發展

大家都知道,我們市有四大支柱產業群,這就是:旅游產業群、葡萄及葡萄酒產業群,臨港工業產業群、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群。這四大支柱產業群在我市經濟發展中,確實起到了“支柱”作用。就拿傳統的旅游產業群而言,我市每年接待中外游客近400萬人次,收入占我市GDP的10%以上,為地方財稅貢獻率達到30%以上。我市因“3S”特質,與法國的波爾多梅多克等并稱為“世界七大葡萄黃金海岸”。目前,我市有優質葡萄種植基地達14萬畝,年產優質葡萄酒達12萬噸,占全國的1/6。并且,這四大支柱產業群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國務院以國函[2011]1號文件的形式批復了《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這是“十二五”開局之年第一個獲批的國家發展戰略,也是我國第一個以海洋經濟為主題的區域發展戰略。我們市因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在這一規劃中處于重要位置。在《規劃》的“產業篇”中規劃到:“以、長島、、萊州、膠南等海域為主體,建設總體規模300萬畝以上的淺海優勢產品養殖基地。”“重點培育、、、等遠洋漁業基地?!痹凇兑巹澠分羞€明確指出:要大力發展海洋生物產業、現代海洋化工產業、海洋水產品精深加工業、海洋運輸物流產業、海洋文化旅游產業等產業。

我市地處海峽,內陸多為丘陵,風力資源豐富,因而我市的東南部和英雄山以西隨處可見轉動著巨大的風輪?!兑巹潯分幸蔡岬?,要建成“魯北、萊州灣、渤中、長島、半島北、半島南6個海上百萬千瓦級風電基地”。

《教育規劃綱要》指出:“發展職業教育是推動經濟發展,促進就業,改善民生,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途徑,是緩解勞動供求結構矛盾的關鍵環節,必須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闭按偈孤殬I教育規模、專業設置與經濟發展需相適應”。以上對我市目前和未來經濟發展的不全面不深刻的分析和對《教育規劃綱要》的分析,目的是為市職業教育的發展為學校合理配置專業提供依據。

作為我市職業教育主陣地的臨港工業學校,審時度勢,立足現實,使學校的專業發展自覺地適應我市的經濟社會發展要求。在其《二0一一年工作要點》中有下列表述:“作為市現代服務業職教集團理事長單位,要進一步加強自身建設,搞好旅游、烹飪兩大主導專業。”“對企業進行一次深入調查摸底,掌握大企業、大集團用工動態,掌握充足的優質崗位訂單,對條件成熟的,要千方百計辦好企業冠名班。在確保質量的基礎上,擴大冠名班數量。年內,在現代服務、臨港制造兩個專業板塊確立一批企業冠名班,力爭冠名班在校生數達到500人以上。”“上半年,機械加工專業實訓基地(中央財政總投資300萬元)項目將正式投入使用?!Х桨儆嫳WC項目的順利完成?!笨梢姡瑢W校領導是非常重視旅游、烹飪和機械三大專業的建設發展,以滿足我市經濟社會發展需求。

但是臨港工業學校在專業設置和發展上還有很大的寬余空間。根據我市經濟發展需要還應大力設置和發展風力發電、海洋化工、臨港物流、船舶制造、汽車維修、海水養殖、水產品精加工、葡萄及葡萄酒等專業。顯而易見,這是一個繁雜的系統工程,若單靠學校自己的力量,那只能是望洋興嘆。建議政府組織專家學者進行廣泛的調研論證,在投資和“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引進等各個方面起主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