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產業轉型調查匯報
時間:2022-06-29 09:22:36
導語:黃金產業轉型調查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加快黃金產業轉型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我市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是一項系統而復雜的工程,涉及面廣、工作量大,在具體推進過程中需要認真研究。對此,開發區就我市黃金產業轉型工作進行了深入探討,提出了幾點思考。
第一、黃金產業轉型首先要提高認識,解決好“要不要轉”的問題。早在上世紀80年代,我市就提出實施“以金興工”戰略,并加快推進產業結構調整,上馬了一大批項目。但實事求是地講,我市在轉的速度、力度和層次上與發達地區相比還遠遠不夠。究其原因,還是思想認識不到位的問題。近幾年,黃金價格持續走高,我市黃金企業把主要精力一直放在探采選黃金上,缺乏長遠眼光,對轉型考慮的不多。目前金價高位運行,究其原因是因為全球經濟不穩定。全球經濟一旦企穩,金價下跌,再加上黃金資源枯竭,經濟將何去何從?所以,市委、市政府在金價高位運行的情況下,再次提出黃金轉型,非常及時、非常必要。這也與今年我市確定的“提速、提質、提效”這一工作主基調相吻合,是一項正確的戰略舉措。當前全市上下,特別是黃金企業都應深刻地認識到“黃金轉型”對我市這樣的資源型城市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深刻認識到“早轉早主動,晚轉就被動”這樣一個決斷,做到積極轉、主動轉。以開發區的溫家村為例,該村也是一個傳統的黃金村,但該村對黃金產業轉型認識比較早,自90年代初就興辦非金項目,近幾年更是利用黃金產業積累的資金,加快實施“以金興工”戰略,大力發展地面工業。目前,全村發展起粉絲、機械制造、電子材料、工程建筑安裝以及食品、儲藏加工等10多個非金企業,非金產業收入占到該村經濟總量接近“半壁江山”。
第二、黃金產業轉型要把握產業政策,分析自身優勢,解決好“往哪轉”的問題。在認識到位的前提下,應找準轉型的突破口,明確方向和目標。下步,應把握好兩點:
一是加粗拉長黃金產業鏈條。黃金是我市的支柱產業,轉型不是要放棄這一主業,而是要從片面的“探、采、選”中走出來,盡可能拉長產業鏈條,大力發展化工用金、工業用金、醫藥用金以及黃金珠寶首飾加工銷售產業,形成集聚效應。這樣,即使將來我市的黃金資源枯竭了,也可以吸納外埠的黃金資源,保持和鞏固“中國金都”黃金產業的優勢地位。如我市的金絲項目占到全國市場的90%;金鹽、銀鹽等項目技術含量和國內市場占有率也相當高;黃金珠寶首飾加工銷售業績斐然。
二是研究產業政策,把握自身優勢,大力發展地面非金工業。發展地面非金工業,是黃金轉型的內在要求,是資源型城市的必然選擇。下步,我市應把握國家產業政策,分析自身優勢,研究好產業定位。瞄準國際國內市場需求,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三產服務業,引進和培育全國乃至世界范圍的高科技產品和知名品牌,搶占制高點,把企業做大、做強,做出知名度。以開發區溫家村為例,該村利用龍口粉絲原產地的優勢,上馬三個自動化粉絲企業,技術水平達到國際一流,目前發展勢頭很好。該村還立足自身資金優勢,與金寶電子強強聯合,成功上馬了電子材料項目,年產銅箔2770噸,覆銅板7100噸,銷售收入達到2.7億元,利稅1700萬元。下步,該村將進一步加快黃金轉型步伐,一方面啟動建設千畝鴻福工業園,主要發展電子材料、汽車配件、食品和物流等非金產業,2-3年內工業園即可建成,可充實非金工業項目10多個;另一方面,該村還將結合城鎮化建設,規劃啟動溫家新區舊村改造項目,占地1000--1500畝,可吸納周圍8個村組團改造,這不僅能改善周邊村民居住環境,促進新農村建設,又能拉動三產服務業的發展。鴻福工業園和溫家新區建成后,溫家村非金產業可占全村經濟總量的80%以上,即使將來黃金資源枯竭,該村的非金產業也能支持整個溫家經濟的發展。
第三、黃金產業轉型要強化措施,政策跟進,解決好“怎么轉”的問題。認識到位,方向明確,關鍵是解決如何快速推進的問題。黃金企業要實現由地下到地上的快速轉型,必須要有好政策、優良人才配備以及發展平臺。
一是應制定完善激勵政策。圍繞黃金轉型,我市應對黃金企業制定較完善的激勵扶持政策,既要給予大力支持,又要壓擔子定任務。如,在開發區,凡是科技含量高、帶動能力強、有發展前途的黃金轉型項目進區,就嚴格兌現優惠政策。近幾年,該區每年都從財政擠出部分資金,用于支持黃金轉型,09年拿出200萬元的專項財政資金,用于支持溫家村的快速發展。
二是應高度重視人才戰略。多年來,我市黃金企業在“探采選”有著無與倫比的經驗,但對于其他領域來說尚有欠缺,特別是對非金產業的企業管理、技術水平和市場拓展上不是很在行。下步,在解決這個問題上,我市除了加強自身學習和研究外,應當加大人才的引進力度。因為上項目最需要的就是懂行的人才,要做到唯才是舉。要把人才作為第一資源進行開發,努力形成“吸納人才、留住人才、發揮人才效能”的良好環境,決不盲目上項目,確保項目成活率。開發區溫家村對人才的重要性有著充分的認識,多年前該村提出了“先有人才,再上項目”的觀點。目前,該村已吸納工程技術人員和大中專畢業生800余人、碩士研究生5人、專職顧問13人,并與農業大學、中國農業大學、荷蘭瓦赫寧大學等國內外高校建立了長年合作關系。
三是應打造一流的發展平臺。在硬件上,應加大投入,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配套,拓展發展空間。開發區今年將進一步完善現有基礎設施配套,年內再投資4000萬元,用于建設沿路、路、路南段、民營經濟園區區間路北段等重點工程。在軟件上,應強化服務,在規劃審批、土地征用、拆遷和附著物清理上,給予全程式、優質高效的服務,確保重點項目的順利推進。今年,開發區圍繞市級進區重點項目建設,多次和有關部門協調對接,認真扎實地做好征地、拆遷、附著物清理和補償等服務工作。目前,已規劃出近4000畝土地,涉及到13個村,需搬遷墳地3000多座,其中包括國大500畝,玲瓏1500畝,金寶600畝,500畝,金暉800畝。輪胎廠1200萬套子午胎項目的288畝地已經簽訂協議;涉及張格莊村的800畝土地也達成意向,正在抓緊推進。
- 上一篇:工礦企業管理工作意見
- 下一篇:礦山管理新機制工作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