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工作創新發展調查報告

時間:2022-07-16 10:07:44

導語:婦女工作創新發展調查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婦女工作創新發展調查報告

近年來,市婦聯在市婦聯的領導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攬全市婦女兒童發展工作大局,圍繞市委市政府的戰略部署,從“黨政所急、婦女所需、婦聯所能”入手策劃開展工作,全市婦女兒童事業發展步入新階段,實現了新跨越。主要做法是:

(一)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統籌推進城鄉婦女發展實現新跨越。

在農村,圍繞轉變觀念、增收致富,以科技培訓、科技服務、示范基地“三大網絡”為依托,深入開展了“雙學雙比”競賽活動。圍繞新農村建設的總體部署,不斷探索服務農村婦女的有效途徑,開展了“巾幗示范村”創建活動,全市有73個村莊被命名為“巾幗示范村”;舉辦全市婦女參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事跡報告會,組織部分新農村建設示范村婦代會主任到江蘇華西村、浙江航民村實地考察和參觀學習,發動婦女參與公路護坡活動等,激發婦女參與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創新服務方式,推出婦女“點菜”、婦聯“掌勺”的“菜單式”科技培訓服務模式,向廣大農村婦女發放“建設新農村,巾幗立新功”聯系卡,利用“巾幗科技致富上網室”實現遠程教育,全面提高農村婦女科技素質和致富能力;與農村信用社聯合開展“信貸助推百萬農村婦女創業行動”,幫助婦女解決在發展生產、科技致富過程中遇到的資金短缺難題。近年來,全市各級婦女組織培訓婦女近10萬人次,為婦女提供有價值的信息2000余條,協調金融部門為5000多名婦女提供貸款1200余萬元,其中爭取省婦聯等部門支持為天邦線業有限公司提供貸款160萬元,并貼息3萬元,為趙家莊養豬專業合作社提供了1.5萬元的貼息扶持,幫助農村婦女實現增收致富,涌現出全國“雙學雙比”女能手李春平、于美玲等一大批懂經營、會管理的巾幗創業致富帶頭人。

在城鎮,貼近服務對象,拓寬服務領域,不斷深化“巾幗建功”競賽活動。依托婦女再就業指導中心、各鄉鎮就業培訓機構,堅持長訓和短訓相結合、“訂單式”培訓和“儲備式”培訓相結合,開展婦女技能培訓,增強婦女就業創業能力;整合社會資源,與勞動局聯合開展婦女就業專場招聘會、“春風送崗位”活動等,為婦女提供用工信息、就業動態、權益維護等信息服務,提供適合婦女就業的崗位12200多個;通過開展崗位練兵、技術比武、就業政策宣傳、創建“零待業社區”、創建“無圍墻工廠”等活動,組織發動城鎮婦女崗位建功、就業創業。近年來,全市共涌現出各級“巾幗文明崗”90余個,轉移婦女勞動力3萬多名,幫助220名失業女工實現再就業,建立手工制品加工基地5個,有600多名婦女加入假發制作、毛衣縫制、刺繡等手工制品加工行業,實現了家中就業。

(二)以人為本,強化職能,服務婦女兒童水平再上新臺階。

一是深入開展婦女維權工作。構建立體式婦女兒童維權社會網絡,建立了“110”家暴救助中心、婦女法律援助中心,發揮市鎮村三級信訪網絡作用、婦聯陪審員作用,使婦女兒童的合法權益得到了實質性的保護;開展普法宣傳,關注外來務工婦女權益,加大對巾幗新市民教育維權工作,使女性自我保護意識與能力進一步增強;開展貧困母親救助活動,為困難婦女提供實實在在的幫助和服務;深化“平安家庭”、零家庭暴力社區、村莊創建等活動,發揮“巾幗調解協會”作用,有效地促進了社會的穩定和諧。經驗做法先后被《人民網》、《中國婦女報》、《日報》等網絡報刊采用刊發。二是大力實施“春蕾計劃”。堅持開展“救助孤貧兒童、爭做愛心媽媽”、“優秀春蕾女童”評選等活動,開辟了“春蕾計劃”救助熱線,“春蕾計劃”救助范圍由小學、初中擴展到高中,救助資金渠道由最初的單位集體資助擴展到個人出資救助、由內資企業擴展到外資企業、由擴展到乃至全國。截至目前已收到社會各界捐款共計90萬余元,直接救助貧困女童2600余人,有7名“春蕾女童”先后被評為市“十佳春蕾女童”。三是深化家庭教育工作。充分發揮社區(村莊)“父母學堂”陣地作用,普及科學的家庭教育知識;根據我市留守兒童狀況,開展了“牽手留守兒童愛心家庭”結對活動,全市共有56名“愛心媽媽”與留守兒童結成對子;推進“雙合格”家庭建設,開展“爭做迎奧環保小衛士”、“我的教子故事”征文比賽等活動,促進了兒童健康成長。四是積極推動婦女兒童發展綱要實施。開展婦女兒童發展綱要宣傳月活動,積極推動將男女平等基本國策列入黨校主體班次教學內容,推動農村女性進村“兩委”比例達到“兩綱”目標要求,推進“政府買單、免費婚檢”政策的出臺實施,建立了婦女兒童發展綱要統計數據庫,促進了“兩綱”實施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

(三)突出特色,強化實踐,深化文明和諧創建工作有了新發展。

一是深化家庭美德創建活動。將和諧理念與精神寓于“和諧家庭”、“學習型家庭”、“才藝家庭”、“綠色家庭”創建活動中,全面提高家庭成員的思想道德和文明素質;開展各類特色家庭及好媳婦、好婆婆評選等活動,引導廣大婦女和家庭以德治家、文明理家、平安保家、節約持家、和諧興家,進一步弘揚了家庭美德,促進了社會文明和諧。二是結合實際開展主題活動。在廣大婦女和家庭中深入開展“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活動,使廣大家庭成員不斷發展完善自我;組織巾幗文明隊開展健身比賽、美化環境等不同形式的活動,引導婦女養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倡導“簡約生活”、“綠色消費”的環保理念,推動“拒絕塑料袋使用布袋子”活動,幫助婦女提高節能減排意識。

三是加強宣傳工作。搞好“三八”節、母親節、“六一”節等節日慶祝活動,培育、選樹、表彰各類婦女典型,建立婦女網,通過報社、電視臺等媒體加強宣傳,達到向社會宣傳婦女、向婦女宣傳社會的目的,增強了婦女參與社會同步發展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四)夯實基礎,規范運轉,基層組織建設工作取得新成效。

市婦聯堅持“黨建帶婦建”原則,全面實施“強基固本”工程,夯實婦聯組織基礎。一是完善婦女組織網絡。采取了鞏固原有婦女組織、拓展橫向婦女組織的方法,使組織機構不斷發展壯大。目前,我市鎮、村兩級婦女組織、社區婦聯組織組建率達100%,機關事業單位符合條件的婦女組織組建率達100%,建立婦女人才促進會1個,在城區組建了以婦女為主體的老中青結合的巾幗志愿者隊伍,在農村建立了以村婦代會主任為骨干的巾幗志愿者隊伍,志愿者總人數達15536人。2008年在鞏固已有婦女組織的基礎上繼續延伸工作觸角,在部分雙管單位及新經濟領域新建婦女組織25個,形成組織發展網絡化格局。二是推行基層組織規范化管理。實施“基層婦女組織工作規范”工程,下發了規范化管理手冊,指導基層婦聯組織更有效地發揮創造活力,使全市基層婦聯組織在統一標準的基礎上各自形成特色,形成規范有序的工作局面;開展了爭創“五好”婦代會活動,提出了“四有”的規范化要求,既:有組織、有陣地、有機制、有活動,不斷夯實婦女組織基礎,目前全市70%以上的婦代會達到了“五好”標準。三是提高婦聯干部綜合素質。建立健全了婦聯干部學習培訓機制,爭取組織部門的支持,把對婦女干部的培訓納入全市干部培訓規劃中;以婦干校為依托,采取自辦、聯辦、長訓、短訓相結合的形式,每年對全市婦聯干部進行有組織、有計劃、有針對性的培訓,優化了干部知識結構,啟迪她們的創新工作思維;開展“爭創學習型組織,爭當學習型干部”活動,幫助她們樹立終身學習理念,通過學習實現自身的發展;開展實踐“貼心娘家”服務品牌系列活動,提升服務婦女群眾的能力和水平。近年來,參與各級各部門培訓的婦聯干部有4150人次,婦聯干部綜合素質明顯提高,較好地促進了婦聯組織創新理念、科學發展。

二、存在的問題

1、基層婦女干部兼職現象多,工作壓力大,導致工作粗放。鎮、村兩級的婦聯干部多數一身兼數職,主要精力用于配合鎮村的中心工作,如鎮婦聯干部兼職財政、人事等工作,村婦代會主任也大多身兼數職,高負荷的工作量使基層婦聯干部疲于應付,對有針對性、有吸引力的活動思考、開展得較少,影響了婦聯組織在婦女群眾中的影響力。

2、女性進“兩委”比例偏低依然是工作中的難題。農村選舉中派別、宗族勢力的競爭仍然存在,群眾對女性參政有一定的歧視,加之很多女性自身參政意識不強,女干部素質參差不齊等原因,導致女性進“兩委”比例偏低,影響了女性參與社會事務的管理。

3、婦女工作經費短缺。長期以來,經費不足一直困擾著基層婦女工作。市婦聯經費能夠正常撥付,但受鎮村經濟水平影響,鎮村婦女工作經費撥款較低,普遍靠臨時打報告申請,籌集資金渠道不暢導致婦女干部從事婦女工作的積極性受挫。

三、幾點建議:

1、積極向組織部門建言獻策,對基層婦女組織的設置、人員的配備及待遇做出明確的規定,明確鎮街婦聯主席享受同級黨政副職領導政治生活待遇,爭取專職婦聯干部能專職專干,或是配備婦聯干事;明確規定村婦代會主任是黨員的進支部、非黨的進村委,享受村副職干部待遇;同時積極配合黨委組織部門做好女干部培養、推薦工作,爭取優秀婦女干部進婦聯,婦聯優秀干部推薦到重要崗位,使婦聯真正成為培養選拔女干部的基地,進一步激發組織活力。

2、進一步優化婦女參政參選環境。大力宣傳男女平等基本國策、《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婦女發展綱要》,宣傳本地優秀女村干部、村婦代會主任、村級后備女干部和致富女能手在經濟社會建設中做出的重要貢獻,激發廣大女性參政議政意識,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有計劃地對基層婦女干部進行培訓,全面提高她們的整體素質,提高她們的競爭能力;做好農村女后備干部儲備工作,對農村婦女在新發展黨員中所占比例應作硬性要求,壯大農村女黨員隊伍,為婦女參政議政打下堅實基礎,創造良好條件。

3、保障婦女工作經費,推動婦女工作順利發展。爭取有關部門出臺有關文件,確保婦女工作經費到位:各級政府根據經濟財政發展狀況和婦聯工作、婦女兒童事業發展的需要,結合婦女人口的數量,在財政預算中保證并逐年增加婦聯及婦女兒童事業發展經費,為基層婦女組織開展業務活動創造必要的條件。支持和鼓勵婦聯組織創辦公益性、服務婦女兒童的經濟實體,并在有關政策方面給予必要的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