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屈原詩廉文化建設的實踐與啟示
時間:2022-06-08 11:26:16
導語:推進屈原詩廉文化建設的實踐與啟示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愛國主義詩人屈原既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更是屈鄉兒女的自豪。他愛國憂民、清正廉明的高尚品質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推崇和敬仰,為中華民族的振興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長期以來,縣委、縣政府就如何把屈原愛國憂民的精神、清正廉潔的品質與他優秀的詩歌作品結合起來,充分利用屈原故里的旅游資源開展廉政文化教育進行了積極的實踐與探索。
(一)精心建設基地,為屈原詩廉文化謀“形”。2008年以來,縣將屈原廉政元素集中起來,以屈原祠景區為依托,建設屈原廉政教育基地,充分展示屈原愛國、勤政、為民、廉潔的高尚情操,為游客提供更加豐盛的“文化大餐”。縣紀委、縣文化旅游局、縣文聯、縣文物局、縣屈原研究會先后赴隨州廉政教育基地、中共五大會址廉政教育基地和武當山道廉教育基地進行了考察,確定了屈原廉政教育基地建設的基本思路、風格結構。
一是動靜搭配求“活”。在基地的規劃中,既注重內容充實、設計美觀、圖文并茂的靜態展陳要求,又突出流動性、參與性的展陳特點。根據屈原名句“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分室內和室外部分設計了“清醒泉”和“獨醒堂”兩個部分,在“清醒泉”的景點中:石山中汩汩清流,賦有靈性,象征屈原高潔情操;泉池中荷蓮旖旎,泥而不滓,寓意屈原出污泥而不染的忠耿品質;石山崔嵬,卓立于世,堪稱屈原千古不朽的偉大形象;這些設計使基地在整體上靈動起來。
二是豐富多彩求“鮮”。在基地的規劃中,既注重傳統的展板布展方式,又引入“電子翻書”“聚音設備”等現代聲光電設施,將屈原廉政思想、廉政作品、廉政故事、古今偉人對屈原的評價和屈鄉兒女踐行屈原精神的杰出代表和先進事跡等內容進行編輯,圖文并茂的嵌入電子翻書設備中,將屈原廉政名言和、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關于反腐倡廉的重要論述錄制到聚音設備中,使游客在參觀中參與、在參與中參觀,既飽了“眼福”,又飽了“耳福”,增加了“互動”元素,增強了展陳的“鮮活性”和吸引力。
三是空間和諧求“美”。在反復修改“屈原廉政教育基地展陳方案”的基礎上,充分考慮與屈原祠整體布局的和諧,以及布展形式、內容的統一,按照“美觀”的要求組織屈學專家、美工專家、書法大家等各方面的人才反復討論,進行了多次修訂,確定了終審方案,從空間、造型、色彩、燈光等方面進行了最完美的設計,對四大主題分別確定了展陳風格,確保布局合理、錯落有致、搭配和諧。
(二)深入挖掘屈原廉政精髓,為詩廉文化謀“魂”。縣組織屈學研究會的專家、學者對屈原作品中和屈鄉民間中的廉政思想進行深入挖掘,組織編寫了近10萬字的《屈原廉政文化集萃》一書,并公開出版發行,確定了屈原“推行美政、憂國愛民”的愛國精神、“修明法度、德政惠民”的民本思想、“修身勵志、廉潔清明”的高潔品性、“剛正不阿、敢于斗爭”的行為原則四大廉政思想,作為布展的精髓予以確定。
一是重點體現他“推行美政、憂國愛民”的愛國思想。屈原《離騷》曰:“既莫足與美政兮,吾將從彭咸之所居”。屈原將“美政”作為他終生追求的目標。他的美政思想中,最重要的是立國興邦,強國富民。具體體現在三個方面,即“眷戀故國、忠誠事君”,“以德治國、圣哲茂行”和“以史為鑒,遵道得路”。
二是重點體現他“修明法度、德政惠民”的愛民情懷。屈原《離騷》曰:“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具有深刻的親民、愛民、恤民意識。他通過改革法制、修明法度、摒棄穢政等途徑實現民本思想。因此,聞一多說“屈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有充分條件稱為人民詩人的人”。具體體現在三個方面,即“忠耿愛民、余心所善”,“德政惠民、察夫民心”和“修明法度、章畫志墨”。
三是重點體現他“修身勵志、廉潔清明”的廉政觀念。屈原《招魂》曰:“朕幼清以廉潔兮,身服義而未沫”。屈原及其作品富含廉政思想,屈原堪稱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廉政倡導者和實踐者。清正廉潔是屈原勤政為民、忠貞愛國的人格追求。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即“修身勵志、上下求索”,“立志修名、名不虛作”,“廉正高潔、閉心自慎”,“效法先賢、置以為像”和“珍惜歲月、時不可淹”。
四是重點體現他“剛正不阿、敢于斗爭”的抗爭精神。屈原《離騷》曰:“寧縊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也”、“占余身而危死兮,覽余初其猶未悔”。屈原寧死不屈的斗爭精神、剛直不阿的忠耿品性,千古流芳。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即“剛直清烈,仰心自強”,“守志不移、其猶未悔”和“舉賢授能、滋蘭樹蕙”。
(三)努力打造屈原廉政品牌,為詩廉文化謀“位”。目前,“清醒泉”、“獨醒堂”、“千字文”等景觀憑借自身的深刻寓意和勵志內涵已成為屈原祠的核心景觀,不少游客專門為了屈原廉政文化慕名而來,截止目前累計接待來自全國的游客近100萬人次,達到寓教于游的目的。、、李鵬、朱镕基、李瑞環等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先后視察屈原祠,全國已經有60余家媒體報道了屈原廉政文化。市、縣紛紛組織黨員干部參觀屈原廉政教育基地,接受屈原廉政文化熏陶,彰顯了屈原廉政教育基地的廉政教育效果。特別是縣委、縣政府將屈原廉政文化納入每年例行的端午詩會和每兩年一次的端午文化節之中,予以集中展現和推介。另外,還結合本地實際開展培蘭思廉、端午勤廉歌會、“弘揚屈原精神、永葆清廉本色”主題廉政作品征集和展陳活動,全方位、多角度、大容量、高規格地展示和推介屈原廉政文化,形成了強大的特色廉政文化品牌,屈原詩廉文化逐漸成為乃至廉政教育的一張靚麗的名片。
二、推進屈原詩廉文化的思考與啟示
屈原精神萬世敬仰,屈原文化舉世聞名,屈原是全世界第一個提出“廉潔”理念的政府官員,深度挖掘屈原廉潔精神,提升屈原詩廉文化的品位、規模和影響力,努力把縣建設成中華民族“廉潔”思想的發源地,傳播優秀廉政文化的旅游地,把屈原詩廉文化與武當道廉文化、武漢“五大會址”紅廉文化構成三角之勢,打造成省廉政文化的重要支撐極。
(一)提升屈原詩廉文化的優勢條件
1.屈原精神舉世矚目,具備品牌優勢。屈原文化底蘊深厚、源遠流長,屈原這個耀眼于世界的偉大詩人,為中華民族留下了寶貴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受到廣大中華兒女的廣泛認同。屈原作為全世界華人共同的先祖,是中國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是中國第一位被全世界人民敬仰的世界文化名人。1953年,屈原被世界和平理事會確定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這些使“提升屈原詩廉文化”獨具品牌優勢。
2.屈原詩辭作品豐富,具備文化優勢。屈原作品現存27篇。其中據劉向、劉歆父子和王逸注本,認定有25篇,即《離騷》1篇,《天問》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遠游》《卜居》《漁父》各1篇。據《史記·屈原列傳》還有《招魂》1篇。有些學者認為《大招》也是屈原作品。在我國文學史的長河中,屈原是第一個自覺以詩的形式進行文學創作并取得輝煌成就的偉大詩人,他把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以及全部生命熱情融入詩中,打上了鮮明的個性烙印。屈原橫空出世,標志著中國古典文學創作進入一個新時代。屈原在中華文學史上“開辟了強烈抒情新道路,創立了浪漫主義新詩風,造就了華麗主義新風貌,開創了語言句式新格局,樹立了文人個體新形象”,屈原作品成為中華乃至世界文學史上的一盞璀璨的明珠,使“提升屈原詩廉文化”獨具文化優勢。
3.屈原廉潔思想出現最早,具備歷史優勢。據考證,“廉潔”一詞最早出自出自屈原的《卜居》和《招魂》。《卜居》說:“寧廉潔正直以自清”;《招魂》說:“朕幼清以廉潔兮,身服義而未沫。”由此可見,屈原是中華乃至全世界最早提出“廉潔”一詞的文化名人和政府官員,不愧為中華民族乃至全世界的廉政鼻祖,這使“提升屈原詩廉文化”獨具歷史優勢。
4.因屈原而生的民間習俗源遠流長,具備群眾優勢。楚頃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國大將白起揮師南下,攻破了郢都,屈原在絕望和悲憤之下,寫作《懷沙》后,自沉于汨羅江中,以明其忠貞愛國之懷。屈原死日當在五月五日左右,五月五日是楚的傳統節日,人們習慣于劃龍船和吃粽子,后來把這個節日與屈原緊密聯系起來,逐漸形成一種悼念儀式,反映了人們對這位偉大詩人和政治家的景仰。現在,端午節成為國務院指定的法定傳統節假日,文化部、省政府兩年一次的屈原故里端午文化節成為慣例,“來到屈鄉過端午”成為時尚,騷壇詩會、龍舟競渡、吃粽子、掛艾葉、喝雄黃酒等民間傳統習俗成為習慣,這些使“提升屈原詩廉文化”獨具群眾優勢。
5.屈原故里與三峽大壩遙相呼應,具備區位優勢。“屈子沉湘后,風流在此州。”(清·王恕《泊歸州》)此州即古城歸州。屈原誕生于,聞名于屈原。縣城地處三峽壩上庫首,有距離大壩僅1000米的國家投資6700萬元打造的屈原祠景區,還有屈原八景、屈原祠、九畹溪漂流等10多處與屈原相關的知名景點,每年接待來自國內外的游客200多萬人次。獨具區位優勢。
(二)提升屈原詩廉文化的基本原則
1.要把屈原詩廉文化建設放到提升精神區位的高度來謀劃。精神區位就是固化到廣大干部血液里的一種“精氣神”,它凝練了爭創一流的豪氣、改革創新的靈氣、攻堅克難的銳氣以及廉潔勤政的正氣。李鴻忠書記在省第十次黨代會報告中指出:“精神區位是氣場的根本支撐,一個地方發展得好不好、快不快,主要不是取決于地理區位,關鍵在于當地干部群眾特別是領導干部的精神區位。面對時代賦予的千鈞重任,面對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我們千萬不可麻木和懈怠,絕不能留下千古遺憾,必須千方百計抓住機遇、用好機遇、創造機遇”。提升精神區位,形成倍增動力,就是要按照黨代會報告的要求激情奮進、克難求進、扎實推進、與時俱進。省委常委、市委書記黃楚平在調研時提出了“身在貧困山區,精神區位要高”的要求,我們一定要將屈原詩廉文化建設放到提升精神區位的高度來謀劃,按照黃書記提出的“四個一流”的要求,振奮精神,克難攻堅,努力推動全縣經濟社會跨越發展。
2.要把屈原詩廉文化建設作為優質旅游產品來打造。有山、有水、有峽、有壩,在全國很少見,旅游有很好的賣點。目前已經建成屈原祠、鳳凰山、九畹溪、三峽竹海、鏈子崖等一批享譽省內外的旅游景點,下一步要將屈原詩廉文化融入所有旅游景區提檔升級的規劃之中,體現在所有景區的解說之中,貫穿到旅游產品的開發之中,作為優質旅游產品來打造。
3.要把屈原詩廉文化建設作為城市形象名片來推介。因為屈原而在全國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是很多有識之士和文化人的向往之地,海內外很多人夢寐以求想來。因此,我們務必打好“屈原牌”,借助各種媒體、依托各種活動進行強力推介,使“屈原詩廉文化”作為享譽全國的城市名片之一。
4.要把屈原詩廉文化建設作為廉政教育的重要內容來落實。縣作為屈原故里,有責任有義務大力弘揚屈原廉政文化,加強新時期反腐倡廉建設,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筑牢思想道德防線,保持黨的純潔性。積極發揮屈原廉政教育基地的教育和教化作用,充分發揮基地的輻射功能,要將屈原詩廉文化建設納入各級黨委中心組的學習重點、納入縣委講師團的宣講重點、納入黨員教育的重點內容、納入黨校各主題班的課程,進行重點研究、重點備課、課題重點招標,確保在全縣上下黨員干部中予以落實。
(三)提升屈原詩廉文化的思路打算
1.完善屈原祠的布展格局,融入廉政元素。在屈原祠已經布展到位的情況下,與省文物部門、三峽平湖旅游公司等加強協調,對現有布展進行完善,修改解說詞,增添屈原廉潔故事,于無形中融入廉政元素,力求使游客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熏陶。
2.建設屈原生態文化長廊,全面展示屈原精神和品質。在縣城建設中大手筆打造屈原生態文化長廊,并在規劃設計中,有意識地將屈原廉政文化思想融入進去,在建設和布展中結合實際進行融合,體現在細節之中。
3.組織屈原廉潔思想研討會、詩歌會,進一步挖掘和豐富屈原廉潔思想內涵、精髓。把屈原廉政文化納入屈原文化研究的范疇,納入兩年一次屈原文化論壇,邀請海內外屈原文化知名學者,圍繞“弘揚屈原文化,永葆清廉本色”主題,開展學術交流,進一步挖掘屈原廉潔思想內涵,進一步豐富屈原廉潔思想精髓,力爭在弘揚屈原詩廉文化上取得豐碩成果。
4.豐富端午文化習俗,夯實弘揚屈原廉潔文化的群眾基礎。將屈原廉政文化納入文化部、省政府兩年一次的屈原故里端午文化節,融入文化節的詩會、賽龍舟、開幕式等具體活動中,在海峽兩岸的主流媒體上進行集中推介,并編撰出版屈原廉政文化系列叢書,編印屈原廉政文化讀本、畫冊、折頁,提升品牌效應。將屈原廉政文化融入全縣各級各地端午節慶活動、鄉鎮農村文藝調演、中小學生課堂及班團活動等群眾文化之中,使弘揚、踐行屈原廉政文化成為廣大群眾的自覺行為。
5.開展創建“廉潔”活動,鞏固廉政教育成果。要在認真調研的基礎上,圍繞服務“跨越趕超”,營造“清廉屈鄉”的主題,在全縣開展創建“廉潔”活動。將弘揚屈原詩廉文化作為重點內容,與“三萬”活動相結合,進一步密切黨群干群關系;與治庸問責活動相結合,進一步轉變干部作風;與三抓一促活動相結合,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與黨風廉政宣傳教育月活動相結合,進一步鞏固廉政教育成果。
- 上一篇:鄉鎮五風建設工作方案
- 下一篇:基層文化網絡建設的做法及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