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區封閉管理調研報告

時間:2022-12-17 11:07:23

導語:景區封閉管理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景區封閉管理調研報告

最近,本人出差到景區、景區對景區封閉管理及進去客運接泊項目進行了調研,了解了兩景區封閉管理的基本情況,并對照我們景區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意見和建議?,F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兩個景區的基本狀況

(一)景區情況

景區情況

(二)景區內部管理情況

1、景區管理情況。上山觀光車共五個車場:報國寺客運中心-五顯崗車場-萬年寺車場-零公里車場-車場。報國寺客運中心的綠色環保旅游車隊統一售票、滾動發班。每間隔20分鐘一班車。游人可在全山五大車場任一時間隨意上、下車。夏季凡22座以下的非經營性的自駕車均可上,冬季為了旅客的安全則不能自行上山。自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之后,“在保護中合理開發”便成了這里永恒的主題。用科學的手段管理名山,越來越受到人們的贊同。目前,已全面聘用“電子導游”,景區信息化、智能化建設將逐漸形成。過去,90%的旅游車輛由個體經營。個體車車型車質差,爭拉游客,服務質量差,安全難以保證。為了改變這一狀況,景區將所有旅游車輛全部收購,統一更換、統一實行封閉管理,使景區客運市場從混亂走上了“安全、有序”的軌道。游客進去后都是坐專門的旅游車,車都是統一的外表、而且環保。

2、景區管理情況。1986年景區對外開外后,省政府投資5000萬元,修建了一條長25.5公里的景區旅游道路,為世人一覽仙山風姿提供了便利。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和旅游業的發展,特區政府于1994年自行投資3000余萬元修建了25公里長的景區索道路,兩條全長50.5公里的景區旅游道路,日接待游客1.5萬余人。旅游高峰期客流量達3萬人以上,大小車輛3500余臺,與景區旅游業相關連經營企業800余家,從業人數達2萬余人。旅游業的發展,極大地促進了旅游經濟特區的飛躍發展,同時也給景區道路交通形勢帶來沉重負擔和嚴峻的局面,道路交通安全隱患危機四伏、安全管理責任重大。

自古風光在險峰,景區旅游道路受地理條件所限,行車環境非常復雜。全長50.5公里的道路,陡坡急彎105處,特別是地方政府于1996年自建的25公里通往索道的道路,由于受特定的地理條件限制,路面不符合國家道路標準,最寬處6米,最窄處只有5.2米,彎道78處,有兩處急彎彎度達60度,險路險段有14處,全部處在陡峭懸崖上。如此復雜的道路環境給安全行車造成極大的隱患,外地駕駛員路況不熟,心存恐懼,常常違章占道,多起碰撞事故都是由于以上原因在彎道發生。為消除安全行車隱患,景區管理部門籌措資金13萬元,修砌交通安全防護墩1500余個共7255米,防護墻10座900米,修復防護墩82個1300米,噴刷交通標線7900米,進一步規范了旅游道路交通秩序,鞏固和完善了旅游道路的硬件防護設施,較好地起到了安全防護作用。

在景區車輛管理中,景區采取了具有特色的封閉管理措施,游客都是同一乘旅游車進山。里面還有一些村民沒有遷移出來,但他們可以坐大巴進去,車費也比游客坐的車便宜。這樣的封閉管理好處是減少了交通壓力,因為旅游景區路都是比較險的,如果不封閉,將造成交通壓力大;而只有觀光車的話,交通壓力就會減小。而且景區還設專門的管理處進行管理,每個景區有接待游客的場所。接待的時候,接待車可以開到景區里面,只要有通行證,就可以進去。但景區封閉的道路還是歸公路局所有,平時他們的車要進去,也要憑證。為了營造景區道路安全行車氛圍,景區還制作警示標志標牌標語80余塊,分別設置于景區內二條道路,提醒駕駛員和乘客,遵章行駛,確保安全第一,同時還大造宣傳聲勢,在特區有線電臺打出安全行車警示標語,每日滾動播出,使交通安全深入人心,確保景區道路交通安全。

二、我們景區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我們風景區年游客接待量始終保持在萬人次以上,旅游高峰每天駛入景區的游客車輛達車次,景區內社區居民、單位、從業人員的車輛也多達輛。由于景區內道路路面狹窄,旅游旺季車輛堵塞現象時有發生。特別是在節假日,交通堵塞現象更為嚴重,不但游客長時間滯留,投訴不斷,而且景區內社區居民的出行也受到較大影響。同時,由于大多數外地司機對景區路況不熟悉,交通安全隱患比較突出,景區曾多次發生重大交通事故。另外,由于大多數車輛尾氣排放超標,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也比較嚴重。

三、我們景區實行封閉管理的對策建議

一是創新管理模式。要堅持中國國家風景名勝區“嚴格保護、統一管理、合理開發、永續利用”的工作方針,堅持《世界遺產公約》“加強保護,適度利用”的宗旨,建立了景區永久保護和可持續利用的科學發展構架。我們現行的管理模式,景區從業人員及其親友出入景區都需嚴格審查,各種矛盾比較突出,單純的景區式管理難度很大。同時,由于景區內道路狹窄,景點車位少,放開道路通行限制單純實行景點式管理也難以實現。因此,可以實行“景區+景點”管理模式的思路。該模式的主要內容是:啟用客服中心,開通旅游觀光車。主要游覽景點實行相對嚴格的封閉式管理,設立電子門禁和視頻監控系統。景點以外區域,對非游覽車輛實行相對寬松的管理,允許按規定的線路行駛;游覽車輛集中停放在客服中心停車場,游客購票后換乘旅游觀光車到各景點游覽。

二是加強景區道路管理。為推動我市旅游事業發展,優化我市省道路網布局,消除道路安全隱患,應開辟景區旅游專用路。在此基礎上,對道路分段進行管理,在封閉區域內,除允許持景區道路通行證或貴賓卡的車輛、重要公務接待的車輛等特種車輛通行外,其它車輛一律不允許通行。在客服中心可以實現車輛查驗、游客停車、旅游觀光車換乘、公交車換乘、居民班車換乘、臨時通行證辦理等功能。同時,通過市場化運作,引進了符合歐Ⅲ排放標準的旅游觀光車,在客服中心各個區段循環運行。屆時,所有游客車輛將在客服中心停車場集中免費停放,購買景區新式門票后,換乘景區旅游觀光車到各景點游覽。

三是加快開通旅游專用車。從保護生態環境的角度講,將游客車輛在客服中心停車場集中停放,換乘歐Ⅲ標準的環保旅游觀光車進入景區,可以有效減少車輛尾氣排放和噪音污染,凈化景區生態環境。從旅游秩序和交通安全角度講,開通旅游觀光車,一方面會大幅減少景區道路上的車輛,有效緩解旅游旺季交通壓力,避免道路堵塞,降低事故發生率,確保游客通行安全、順暢。另一方面,會大幅減少景點內的停車數量,增加游客的游覽空間,改善景區旅游秩序,提升景區的對外窗口形象。另外,經常旅游的市民都知道,在國內如黃山、、九寨溝、云臺山、張家界等40多個知名景區均建設了游客服務中心,并開通了旅游觀光車。景區實行新的管理模式,開通旅游觀光車,可以大大提升綜合管理服務水平,在建設國內一流風景名勝區,趕超全國先進景區的道路上將邁出重要一步。

四是加快景區數字化進程,盡快設置電子門禁系統。電子門禁系統是“數字化景區”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由條形碼門票、指紋閘機、售票系統及中央數據處理服務器構成,具有售票、檢票、查詢、匯總、統計等功能,通過系統可以實時了解某一時段的售檢票情況、日客流量、周客流量、月客流量以及各種數據的對比分析,為景區科學管理、決策提供了依據。與傳統人工售檢票相比,電子門票具有較強的防偽功能和時效性,能夠有效杜絕假票、偷漏票、重復使用票、人情票等管理問題。同時,各項統計數據更加準確、及時,避免財務統計誤差。與之相配套,還要建立景區數字化指揮中心,在景區重點區域和危險路段安裝監控點,對景區進行全方位監測,在旅游旺季可以根據游客分步情況對車輛進行及時調度,保障游客安全。

五是盡快遷移景區內的居民。要盡快把景區部分原住居民逐步向外遷移,并進行環境修復,在景區外形成集中的旅游服務區,最大限度地減少人類旅游活動和社會活動對景區的侵害。這樣既解決了景區嚴格保護和旅游發展的矛盾,也可以促進當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逐步走向了人與自然統一、保護與旅游共存的和諧發展之路。

今后,我們要圍繞生態資源保護、基礎設施建設、數字化管理體系、、旅游秩序改善和文明服務水平提升等方面,全面提升綜合管理水平,努力構建精品旅游線路,建成景區數字化管理體系,爭創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和國家5A級旅游景區,躋身全國一流風景名勝區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