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機制 以考促學 扎實推進領導干部思想政治建設

時間:2022-02-14 10:36:00

導語:創新機制 以考促學 扎實推進領導干部思想政治建設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創新機制 以考促學 扎實推進領導干部思想政治建設

理論建設是思想政治建設的根本,直接影響著領導班子的思想政治素質、科學決策水平和領導執政能力。近年來,##縣委始終把加強各級領導班子理論建設作為思想政治建設的首要任務,積極探索,不斷創新,在全市率先推行干部任前理論資格考試制度,以考促學,以“真考”、“真抓”為手段,以“真學”、“真用”為目的,激發了各級領導干部學習理論的積極性,提高了理論學習的實效性,為建設綠色工貿城市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證。

一、把好“三個關口”,在“真考”上下功夫

1、把好“制度關”。為解決以往干部在職學習考試普遍存在虎頭蛇尾、走過場的問題,縣委于2000年制定下發了《關于加強學習培訓提高干部素質的若干意見》,在##市率先建立干部任前理論資格考試制度,并將這一制度納入“十五”干部培訓規劃,作為一項制度長期堅持下來。目前,已組織干部提拔任前理論資格考試8次,先后有768名擬提任科級干部和縣管后備干部參加了考試。同時,縣委每年制定干部理論學習實施意見,各基層黨委結合實際制定理論學習計劃,促進干部理論學習制度化、規范化。

2、把好“考試關”。一方面,規范考試內容。編印了《##科級干部任前理論資格考試復習提綱》,內容涉及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制理論、公共行政等,共7篇21章,使干部能較為系統地學習,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另一方面,嚴肅考風考紀,在試卷的編寫、印制、保管,考試組織、考場紀律,閱卷、評分、入檔等環節,都制定了相關的規定,同時還請市委組織部下派考場巡視員,堅持“嚴”字當頭,確保公正公平。該制度實行以來,考生到考率達97.3%,沒有發生違反考紀問題。

3、把好“運用關”。縣委明確規定,縣管后備干部必須參加理論資格考試,45歲以下的非后備干部自愿參加,并把考試結果作為干部提拔使用的必備條件;凡未參加考試或考試不合格者不得提拔,考試合格者三年內提任有效。對考試雖然合格但成績較低的擬提任干部,由縣委組織部領導進行個別談話,要求其強化理論學習。同時,對每次考試情況進行分析,查找干部理論學習的薄弱環節,有針對性地進行調整、完善,努力提高干部理論學習的系統性和層次性。該制度執行以來,全縣有5名干部因考試不合格而被取消提任,14名干部被取消縣管后備干部資格。

二、確保“三個到位”,在“真抓”上下功夫

1、思想認識到位。針對一些領導干部或忙于事務,沒時間學;或認為沒必要學、沒能力學等模糊認識,縣委主要領導多次在全縣干部大會上強調理論學習的重要性,強調今后干部提拔必過理論關,引導干部自覺加強理論學習,從而使各級領導干部進一步認識到,加強理論學習是加強領導干部思想政治建設,提高工作水平和執政能力的客觀需要。目前,我縣各級領導干部理論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明顯增強,全縣科級干部60%以上取得了大專以上學歷。

2、組織領導到位。為強化對這項工作的領導和指導,縣委成立了以縣委分管副書記為組長,縣委常委、組織部長為副組長,組織、紀檢、宣傳、黨校等有關部門為成員的干部理論學習領導小組,把加強干部理論建設,提高理論水平,作為發展縣域經濟,建設綠色工貿城市的硬任務來抓。每次理論資格考試,縣委領導都親自審定試題,親自參加巡視工作,有關部門積極配合,相互協作,確保考試工作順利開展。

3、學研結合到位。為解決干部為考而學、就理論學理論的問題,縣委要求各級領導干部在抓好理論學習的同時,加強調查研究,做到既學習又研究,以調研成果推動理論工作,用理論來指導實踐。縣委每年都有計劃、有針對性地提出一些調研課題,縣委中心組學習成員帶頭深入基層調研,今年組織開展了農村和非公黨建、社區工作等專題調研3次,形成調研報告16篇。同時,在理論資格考試中有意識地設置了一些有關省、市、縣情的試題,促進基層干部掌握社情民意,推動了理論學習和調查研究的有機結合,使領導干部真正做到學有所得、學以致用。

三、聯系“三個實際”,在“真學”上下功夫

1、聯系工作實際學。全縣各級干部緊密聯系本地、本單位及自身工作實際,針對在經濟發展、精神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學,各基層黨委圍繞如何加快發展進行學習研討,有力推動了工作。如高砂鎮通過加強理論學習,進一步理清發展思路,提出“工業興鎮、小吃富民”的發展戰略和具體措施,主動與上海青浦鎮結對協作,充分利用地處國道邊的優勢,加快鎮域經濟發展步伐。目前,該鎮工業園區引進企業4家,安置就業人員200多人。

2、聯系當前實際學。縣委每年根據不同時期的形勢任務和要求,制定下發理論學習意見,指導基層開展理論學習活動。為了讓各級領導干部及時了解和掌握形勢,縣委還邀請省內外專家、教授來沙舉辦專題講座,幾年來,共邀請了浙江大學、廈門大學、省委黨校、省社科院等專家、教授32人次到我縣舉辦理論講座、形勢分析報告會41場次。同時,先后選拔5批174名優秀中青年干部到廈門大學、省經管學院學習培訓,進一步拓寬了基層干部的視野,提高了年輕干部的理論水平和領導能力。

3、聯系思想實際學。針對各級領導干部的思想實際,我們在理論學習中專門安排了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和黨風廉政建設等方面的內容,在各級領導班子中開展“樹三觀(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過三關(金錢關、美色關和配偶子女關)、當三官(廉政官、勤政官和為民官)”、“樹立正確的權利觀”等主題教育和學習鄭培民、谷文昌、鄭忠華先進事跡活動。同時,建立了預防職務犯罪、安全生產警示和艱苦奮斗精神三個教育基地,使各級領導干部能夠經常反思、反省,筑牢防腐拒變的思想防線。截止目前,全縣共有93批次2600多名領導干部接受了從政道德教育。

四、堅持“三個結合”,在“真用”上下功夫

1、與第一要務緊密結合,領導干部的執政能力明顯提高。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運用所學的理論,制定和實施符合當地實際的發展思路和決策,是體現領導執政水平的標志。近年來,我縣各級領導干部在學好理論、搞好調研的過程中,思想觀念進一步解放,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不斷提高。縣委先后提出“實說實干,敢拼敢上”的##精神,“不論成份、只求發展”、“親商富商安商”、“縣外就是外”等新觀念,為縣域經濟發展營造了寬松的思想環境和發展氛圍。同時,基層干部通過加強理論學習,對一些理論觀點和農村政策理解多了,掌握準確了,處理各種復雜矛盾和解決農村實際問題的能力明顯提高,有力維護了農村穩定。

2、與轉變作風緊密結合,領導干部的宗旨意識得到強化。一是學風進一步轉變。建立科級以上黨員領導干部駐村上黨課制度,安排180名科級以上黨員領導長期聯系全縣各村(居),要求每人每年至少駐村上黨課2次,至少撰寫調研文章1篇。各級黨員領導干部既在備課中加強了理論學習,又通過深入基層宣講,學到了許多基層群眾的實踐經驗;二是民主作風大力推進。編印了《中共##縣委制度匯編》、《##鄉鎮領導班子學習、工作、生活若干制度》等,各級領導班子堅持做到發展戰略、重大項目、人事安排等重大問題集體討論決定。同時,積極探索村務公開民主管理新做法,推出點題公開、質詢公開、入戶公開新舉措,實行村級會計聘任制、村級財務電算化管理,開展村務民主聽證試點,村級班子的民主意識進一步增強;三是工作作風明顯改進。先后制定下發了《關于落實“三個代表”密切黨群關系的若干意見》、《關于加強和改進作風建設的意見》,把“兩個務必”列入領導干部理論學習的重要內容。建立了科級以上領導干部《民情手冊》制度和掛包鄉鎮、村、重點企業、重點項目、計生二女戶、下崗職工困難戶、下崗職工黨員戶等制度,組織百名科級以上領導干部深入開展“入百村、訪千戶、摸十情、促五增”活動,促使各級領導干部發揚謙虛謹慎、艱苦奮斗的良好作風,進一步增強群眾觀點和宗旨意識。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3、與推動工作緊密結合,“三個文明”建設健康協調發展。各級領導班子堅持理論學習始終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與推動工作緊密結合起來,理論學習為推進各項工作的深入開展,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思想基礎,促進了全縣“三個文明”建設的健康協調發展。1999年、2002年,我縣兩度成為全省經濟發展“十佳縣”,在2003福建縣級經濟綜合評價中,我縣經濟實力從1998年的全省縣級第26位躍升至第16位。同時,我縣還先后獲得全國第三次環境綜合整治優秀縣、全國創建文明小城鎮示范點、全省黨建工作先進縣、全省創建文明縣城工作先進縣、全省雙擁模范縣、全省文化先進縣、全省計生工作一類先進縣等榮譽稱號。

通過幾年來實行以考促學的實踐,我縣各級領導干部的求知欲望被強烈激發,學習的自覺性不斷提高,理論知識的系統性、實效性得到增強,各級領導班子的知識結構進一步優化,全縣上下形成了講學習、比學習的良好氛圍。今后,我縣將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把思想政治建設的出發點放在提高班子成員的思想政治素質上,把切入點放在增強領導班子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上,把根本點放在推動縣域經濟發展上,把落腳點放在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上,強化領導,狠抓落實,進一步推動領導干部的理論學習和思想政治建設,為我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建設綠色工貿城市奠定堅實的思想政治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