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教育情況匯報

時間:2022-02-14 10:56:00

導語:法制教育情況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基本情況

XX縣下轄8鎮、1街道,163個村,21個居委會。總人口42.5萬,其中農業人口33.9萬,約占全縣總人口的80%,是一個典型的農業縣。在“四五”普法期間,我縣把農村的法制教育放在重要位置,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取得了明顯成效。在全縣農村進行了《村民委員會組織法》、《人口與計劃生育法》、《防洪法》、《婚姻法》、《土地管理法》、《憲法》、《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條例》、《信訪條例》等30多部法律法規的普法教育,共舉辦了各種法律知識講座2000余次,開展法律咨詢3000多次,開展送法下鄉活動900多次,舉辦各種宣傳板報10000余次,舉行法制宣傳廣播車巡回宣傳500多次,刊出農村法制宣傳小報6000多份,下發普法教材和法律學習資料上萬份,張貼各種法制宣傳標語和法制宣傳畫1000多條(張),給農村中小學上法制教育課600多場,組織農村各類法律知識競賽50多場,縣錫劇團自編自演現代法制教育劇《校園內外》100多場次。農村普法教育的深入開展,有力地推進了依法治鎮、依法治村的進程,為我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創造了良好的法治環境。

二、主要做法

1、領導重視,措施得力,農村普法擺上重要位置。

新形勢下如何抓好農村的法制宣傳教育,縣委、縣政府尤為重視,具體做到了三個到位:一是領導精力到位。為使農村普法工作落到實處,縣委書記辦公會、縣委常委會多次聽取工作匯報,研究農村法制教育工作。與此同時,縣依法治縣領導小組先后5次召開成員會議,集中討論研究農民法制教育工作,制定各單位實施意見,及時分析形勢,明確工作目標。規范了各鎮(街道)、各單位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范圍和職責,建立和落實了年度考核驗收等11項工作制度。二是目標措施到位。我縣在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廣泛聽取干部群眾意見要求的基礎上,縣依法治縣領導小組每年下發年度實施意見和考核辦法。各鎮制定年度實施意見,將其列入全年經濟社會目標考核的重要內容,做到“四五”普法有計劃、有目標、有措施、有考核。三是部門協調配合到位。為充分發揮縣鎮兩級領導小組檢查、指導、協調的作用,除平時到各鎮指導外,堅持每半年對各鎮法制教育情況進行一次檢查,年度進行一次檢查考核,縣人大、政協每年安排視察農村農民開展法制教育工作。原XX報社、電臺、電視臺積極配合,開設專門欄目,加大了宣傳力度。分別在原XX報和電視臺開設了《法制縱橫》和《法制園地》欄目,集中向全縣廣大農民宣傳法律。

2、區分對象,抓住重點,針對性地學習相關法律。

我縣在實施農村法制教育中,注重根據不同對象,突出重點,引導干部群眾聯系自身的工作、生產、生活實際學習相關法律,具體突出了二個重點:一是突出了鎮、村兩級干部的學法。著力解決如何依法管理的問題,使他們在法律的范圍內依法處理好身邊發生的各類涉法問題和依法掌好權、用好權、提高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推進基層民主法治建設。主要抓了“四個一”工程的落實,即每年至少舉辦一期鎮村干部培訓班;每月舉辦一期廣播講座;每季舉辦一期宣傳櫥窗;每年下發一批普法教材。椏溪鎮針對農民特點和農民對法律的需求,普法教育唱好“四季歌”,加強了農民法制教育的針對性。東壩鎮針對工業園區征用土地涉及面廣的實際,集中全鎮黨員干部舉辦了土地管理法律知識講座,強化農民土地法律知識,依法解決用地矛盾。二是突出了農村青少年尤其是在校中小學生的學法。著力解決部分青少年違法犯罪,培養良好的法制意識和自我防范意識。每學期在農村學校開展“六個一”活動,即在每所中小學聽一堂法制教育課;召開一次校領導、教師代表座談會;組織一次法制副校長集體備課,充分實行法制教育“資源”共享;每校設一個學生維權信箱;開辦一個法制園地;期末組織一次學法考試。

3、多種形式,多管齊下,全面開展農村法制教育。

一是抓好試點,堅持以點帶面。在全縣8個鎮,我們重點抓好了椏溪鎮、漆橋鎮的試點。在此基礎上,各鎮也普遍抓了一村一廠試點工作。堅持以點帶面,推動了面上的普法教育。二是抓好骨干培訓,推進全面普法。幾年來,各鎮結合“冬訓”等,舉辦培訓班600多次,共培訓骨干2.8萬多人次,通過培訓,普法骨干的法律知識水平不斷提高,從而充分發揮了農村法制教育骨干的作用,有效地推進了基層群眾的全面普法。三是積極踴躍參與送法下鄉活動。每年各鎮、各部門利用部門法頒布日開展全民法制宣傳日、宣傳月;送法律到社區、到農戶。縣安監局在安全生產大型咨詢活動中,有1萬多人在“安全生產重于泰山”橫幅上簽名,擴大了安全生產法的社會教育面。縣錫劇團排練的現代教育劇《校園內外》,在農村演出多場,有約17萬名學生、家長觀看演出,受到普遍歡迎。四是利用新聞媒體和陣地宣傳,擴大了農村法制教育的覆蓋面。縣電臺、電視臺開設了“法制園地”、“法制長廊”、“勞動保障之聲”等欄目,南京日報原XX版開設了“法制縱橫”、“人口與計生”、“稅務之窗”等欄目。椏溪鎮主辦了“普法園地”法制宣傳簡報,每月一期宣傳法律。形成多樣的宣傳教育,營造了全民法制教育的良好氛圍。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4、圍繞中心,普法并舉,促進農村經濟穩定發展

我縣在農村法制教育中,把普法和依法治理有機結合,以普法教育推動依法治理,以依法治理促進普法教育,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穩定發展。一是普法同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相結合。我們緊緊圍繞縣委、政府在農村開展的“強基工程”和“文明家園示范村”的建設搞好普法教育,堅持法治與德治相結合。二是普法與創建民主法治村相結合。依法治縣辦與組織部、農工部、民政局等部門將“民主管理,依法治村”作為農村民主法治的切入點。在農村第七屆村民委員會換屆中,指導全縣163個行政村建立和完善了村務公開、民主選舉制度、村委會工作制度、村民代表會議制度、民主理財、普法教育等十項制度,依法選出了各村村民代表,進一步完善了村民自治章程。三是農民法制教育與經濟工作相結合。幾年來,各鎮緊緊圍繞全縣經濟發展,全面實現小康的總體目標,把提高農民的法律素質作為營造農村經濟工作良好的“法律環境”來抓。讓廣大農民積極參與經濟工作中的各類涉法問題的研究、討論、決定。縣公證處、律師事務所、法律服務所圍繞經濟建設中心,積極為廣大農民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幫助審查合同,規范經營管理,當好民營企業的參謀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