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改革理想選擇

時間:2022-03-11 03:49:00

導語:課堂教學改革理想選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課堂教學改革理想選擇

在整個教育步人信息化時代的今天,教學改革仍然顯得十分緩慢,如何加快課堂教學改革的步伐,全面推進教育現代化進程,仍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緊迫課題。面對教學改革的實際需要,我們作了認真思考,采用探究式可被認為是課堂教學改革的理想選擇。

課堂教學采用探究式要回答如下四個問題:

問題一:什么是探究式課堂教學

問題二:為什么要選用探究式

問題三:探究什么

問題四:怎么探究

問題一:什么是探究式課堂教學

探究式課堂教學是以探究為基本特征的一種教學活動形式,它包含著兩層意思:第一層什么是探究式;第二層什么是探究式課堂教學。

所謂探究,就其本意來說,是探討和研究。探討就是探求學問,探求真理和探本求源;研究就是研討問題,追根求源和多方尋求答案,解決疑問?,F在我們常說教學要創新,怎么創新?許多人感到迷離,其實,創新就在我們身邊,創新就在一個個探究實踐活動中,用理論去指導實踐,在實踐的基礎上再總結出新的理論,推動事業不斷向前發展,這就是我們所講的創新活動,這就是我們提倡的探究式教學。

所謂探究式課堂教學,就是以探究為主的教學。具體說它是指教學過程是在教師的啟發誘導下,以學生獨立自主學習和合作討論為前提,以現行教材為基本探究內容,以學生周圍世界和生活實際為參照對象,為學生提供充分自由表達、質疑、探究、討論問題的機會,讓學生通過個人、小組、集體等多種解難釋疑嘗試活動,將自己所學知識應用于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教學形式。探究式課堂教學特別重視開發學生的智力,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自學能力,力圖通過自我探究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和掌握科學方法,為終身學習和工作奠定基礎。教師作為探究式課堂教學的導師,其任務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使他們自己去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做到自己能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與此同時,教師還要為學生的學習設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圍,促進探究的開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評價探究的成敗。學生作為探究式課堂教學的主人,自然是根據教師提供的條件,明確探究的目標,思考探究的問題,掌握探究的方法,敞開探究的思路,交流探究的內容,總結探究的結果。由此可知,探究式課堂教學是教師和學生雙方都參與的活動,他們都將以導師和主人的雙重身份進人探究式課堂。

問題二:為什么要選用探究式

進行課堂教學改革有多種方法和渠道,為什么探究式就被認為是課堂教學改革的理想選擇?

第一,課堂教學選用探究式符合教學改革的實際,并能滿足改革者的心理需要。其實,教學改革并不神秘,它的宗旨是三點:一是打破傳統教學束縛學生手腳的一套做法;二是遵循現代教育以人為本的觀念給學生發展以最大的空間;三是能根據教材提供的基本知識把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作為教學的重點。只要能做到這三點,誰都能改革,怎么改革都行。因為我們所說的改革是在探究中改革,有探究就有改革,沒有探究就沒有改革。對于傳統教學來說,改革就是探究前人沒有走過的路;對于教師來說,改革就是探究從來沒有用過的新方法,去獲得從來沒有過的理想教學效果。所以,改革就是在不斷探究新的教學途徑和新的教學策略中運行。而這種探究適合于每一個學科,能用在每一個教學環節上,對每一個教師都適用,可以說誰能夠掌握探究的鑰匙,誰就能夠打開教學改革的大門。由此可知,教學改革與探究是相伴而行的,每個教師都能在教學中探究,每個教師也都能在教學改革的軌道上運行。那時,實踐會告訴每一個教育改革者,沒有哪一種教學改革比選用探究式更適合改革者的實際需要。

第二,課堂教學選用探究式能使班級教學煥發出生機勃勃的活力和效力。班級授課制有利有弊。在科學技術不大發達的情況下,班級授課制利大于弊,在遠程教育和網絡教育發展的今天,弊大于利,因為它扼殺了學生的個性,難以因材施教。如今,課堂教學改革的根本任務是轉弊為利,它要按照現代教學運行機制,變換傳統的班級授課制組織形式,減少教師在課堂上的講授時間,調動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發揮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動性,使課堂教學煥發出生機。實現教學形式的轉變,一要最大限度地減少教師的講授;二要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自主發展的需要;三要盡可能做到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主動"中發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創新。要充分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規律讓學生自主發現,方法讓學生自主尋找,思路讓學生自主探究,問題讓學生自主解決。課堂教學選用探究式,就可以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探究,在質疑問難中探究,在觀察比較中探究,在矛盾沖突中探究,在問題解決中探究,在實踐活動中探究,等等。這些都是改革班級授課制的有效做法,若能結合實際去應用,將可以使班級教學煥發出生機勃勃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