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第一書記個人思想報告

時間:2022-11-28 09:53:00

導語:電影第一書記個人思想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電影第一書記個人思想報告

敬愛的黨組織:

第一書記》,刻畫的是安徽鳳陽縣小崗村第一書記沈浩恪守本職,全心全意為村民謀幸福的真人事跡。很樸實的一部片子,沒有華麗的場面與鬧人的噱頭,有的只是最普通的老百姓與最簡單的生活場景,但卻恰恰是這最平實的場面與這最樸素的話語讓我們真正從心底涌出最深的感動,更讓我們真真地體味了一把共產黨人為人民的最質樸也最真切的幸福。

記得戲里他曾有那么一句心里獨白:“小崗這個地方很復雜,但我不怕,我愿在這個熔爐里鍛煉,在鍛煉中升華。”我想這就是一個真正的共產黨人不畏艱苦、一心一意求在實踐中鍛煉的最好寫照。在熔爐里鍛煉,在鍛煉中升華。簡單的話語刻畫出的是一個共產黨人最真實的求進步的偉大情操。當時“家中老母無人照顧,女兒因缺少關愛,成績下降。”但他卻不圖名不圖利,甘愿受累受苦。只因為“你是共產黨員,你是第一書記,肩負著組織的重托領導的信任群眾的期盼,只能盡心盡力好好工作,把小崗發展起來,讓小崗富起來。”一個多么偉大的書記,又是一位多么偉大的共產黨員。為了老百姓放棄了高官厚祿,把名利拋在一邊,更是放棄了與家人時刻相守的機會,只為了能真正為人民做點實事,真正帶領人民當家作主、發家致富。但是盡管沈浩失去了與家人日夜相對的美滿,卻獲得了內心最大的平靜與幸福。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世人證明,作為一個共產黨人,最大的幸福之源在于老百姓,只有老百姓才能承載起一名共產黨員的人生。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一種必須,而不是一句空口號,只有時刻把老百姓放心上的共產黨員,才能真正給老百姓帶來福音,才能真正稱得上是一名合格的甚至是優秀的共產黨員。

而當小崗人民要求他能夠留下來繼任的時候,他有的不是驕傲,更不是自滿,在滿滿的感動之余更多的卻是一種奮進。他說,“我只不過是做了該做的工作,卻得到這么大的回報,我很感動,也很慚愧,如果真能留下來,一定加倍努力,不辜負小崗人民的期望。”沈浩的偉大不只在于他的質樸,更在于他的踏實肯干,在于他的不斷進取。他是真正把人民放在主人的高度,用盡自己的一切心力去使人民滿意。他是用自己的生命去書寫一個大寫的“人”字,并用盡更多的一切為“共產黨員”這個屹立不倒的革命稱號作著最好的詮釋。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就應該像這樣在為人民服務的實踐過程中踐行自己的人生理想,在為人民謀取最大幸福的事業中感受人生的意義。

影片的真實記錄更多地來源于真人沈浩的數本工作日記。讓我感觸最深的當屬那句“這些事情,很多人都能做,但沒做,我做了。”也許這就是一個共產黨人的務實與勤奮。他不是自夸自己有多么了不起,擁有多大的能耐與智商,他清楚地認識到成功的根本不在于能力的高低,而更多地在于行動與否。沒成功的人是因為他們根本不敢做,甚至是不想做;而他做了,去嘗試了,所以他成功了。當然,在此不能否認他的能力,但我想我們更應該學習的是他那種敢于嘗試,不怕困難,甚至是迎難而上的革命精神。我想,在更多的時候,我們想的不應該是人民能為我們帶來點什么,而是要問我們到底能為他們帶去些什么。更不能因為擔心事情做不好而不動手做,要相信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我們真正地相信了,并開始了行動,才有可能真正看到勝利的希望。做人如此,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更應如此。我們應該時刻抱著勝利的信念,只要是能為人民帶來幸福的事,都奮不顧身,義無反顧地去做。要相信,只有敢于拼搏的今天才能為明天的勝利帶來契機。

令人遺憾的是,他最終倒下了,悄無聲息地病倒在床上,沒給任何人一聲預警,更沒有留下只字片語。他遠走了,但卻留下了身為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的革命精神。他給小崗帶來了發展,更給世界帶來了光明,他讓“共產黨員”這個不平凡的稱號再度熠熠生輝。讓世界相信在這個社會主義社會里有著更多的溫暖與美麗,讓人民相信共產黨時刻都是人民最大最堅強的靠后盾,讓人民知道共產黨有著一群最優秀的黨員,更有著最先進的理念,讓人民相信在黨的領導下共產主義事業會走得更好更遠。是沈浩,讓人民群眾更堅定了共產主義的信念,更讓世界相信社會主義的美好,他伴隨著“共產黨員”這個美好而充滿希望的名詞流傳于世間,于是不曾遠去。讓我們所有的共產黨員謹記他的教育——“始終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守法、廉潔、務實、勤奮、公平、為民,一點馬虎不得。多辦事,辦實事、辦好事。”唯其如此,方能真正算是讓人民群眾為我們承載起了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