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環境教育 構建特色名校
時間:2022-04-04 09:44:00
導語:實施環境教育 構建特色名校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XX鎮中心學校德育工作情況總結匯報
XX鎮中心學校始建于1979年,初名為“XX公社中學”,一度更名為“XX鎮第一中學”,后因學校鄰近316國道,厥水河大橋東頭,于1988年又更名為“XX鎮橋頭中學”,隨著XX初中的定點到位,1996年學校又更名為“XX鎮第一初級中學”,簡稱“XX一中”,2002年再次更名為“XX鎮中心學校”。本校是原襄樊市十三所重點初中之一。學校現有教學班25個,其中七年級8個班,八年級8個班,初三年級9個班,在校學生2207人,是XX鎮辦學規模最大,教學設施最先進,教育環境最優雅,師資力量最雄厚的初中。
近年來,我校加大了擴大辦學規模,改善辦學條件,實現教育現代化的步伐。學校占地50450平方米,合75畝多,校園綠化面積9333.06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積10743平方米。目前學校建有教學樓1棟,實驗樓1棟,學生宿舍樓3棟,餐廳1棟,科教樓1棟、籃球場1片、400米標準環形跑道、300米煤渣跑道及超市等附屬設施。同時建有先進的理、化、生實驗室、多媒體教室、語音室等現代化教學設施及校園網絡。學生用機已達到160臺。
為強化管理,工作中我校不斷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按照新時期教育發展的要求,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不斷深化學校管理模式的改革,形成了優良的校風、教風和學風,形成了民主決策、科學管理的機制,充分開發利用現代化教育資源,突出德育工作的首要地位,以課程改革和教學改革為中心,不斷完善各項評估體系,使之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大力實施“科研興校”戰略,加快對外交流步伐,提高學校辦學檔次,在各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和輝煌的教育成果,在環境建設育人方面也取得可喜成績。
一.優化環境建設,陶冶健康情操。
①加強校園規劃建設,進一步優化育人環境。
校園布局合理,設計新穎別致,環境幽靜溫馨,是學習的好場所。校園內設有標準國旗臺、校訓,《中學生守則》、《規范》、《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均有上墻,教學樓上張掛名人名言,班級掛有國旗和班訓。學校綠化規劃布局合理,品位較高,通過環境熏陶,起著潛移默化作用,師生們進一步形成了“學校是我家,我愛我的家”的思想。
②開展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培養同學集體榮譽感。
學校重視校園藝術節活動和校運會,連續兩年均獲得鎮中學生運動會第一名的好成績,黨支部、政教處、團委會結合每年“三八”節、“五•一”、“五•四”、“六一”少先隊活動、“七一”紀念建黨系列活動、教師節、國慶節、紀念“一二九”運動、慶元旦系列活動,舉行青春迎面接力賽、籃球賽、校園“十大歌手”賽、師生書畫展、手工制作比賽、詩朗誦、故事演講比賽、猜迷語、聯歡晚會等活動,寓教于樂,進一步加強對學生的社會主義、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
③發揮課堂主渠道,各學科滲透德育教育。
學校要求教師在各學科教學中,力求挖掘教材思想教育內容,并把它作為制定教學計劃,評定課堂教學,評價教學工作的重要方面,特別是政治課思想教育,歷史課近現代史教育,地理人文教育等作為重點,形成全員育人,全程育人的良好教育局面,思想教育成效顯著。
④推行小組互助制度,促進全體學生共同進步。
實行小組互助是提高班級學習管理的重要途徑,是良好班風、學風形成的一劑良藥,我們以八(7)班推行“優秀紅旗手”,八(5)班小組“互助學習”結構制度進行交流和推廣,在三個年級建立小組互助制度,把學習、紀律、衛生、出勤等納入小組評比內容,通過各小組間互幫互學,互相監督,共同進步,從而推動良好班風的形成。
二.打造文化環境,凸現文明意識。
不斷加大組室文明建設力度,發揮文明組室典型示范作用,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力度,努力形成健康和諧、積極向上的育人氛圍。
1、深入開展星級文明組室創建活動,加強組室建設,規范行為,提高素養,提升組室文明程度。
2、以工會為主體,組織經常性群眾文體活動,營造良好和諧的工作、生活氛圍,促進教職工的身心健康。
3、強化校園環境文化在素質教育中的隱性教育功能。凈化、綠化、美化、優化校園環境,讓師生在潔凈、優美的環境中感受美的氛圍,接受美的熏陶,引導美的行為,得到美的升華。
4、進一步規范學校開展的運動會、藝術節、科技節等文化活動,寓教于樂,使之成為校園文化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5、切實加強校風建設,校風主要由干部作風、黨風、教風、學風及校園文化氛圍構成,黨風及干部作風是關鍵,教風和學風是基礎,它是學校無形的教育力量,是保證學校中心工作的精神力量。
6、扎實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提高認識,增強做好先進性教育活動的自覺性和責任感,精心組織,把先進性教育活動的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XX鎮司法所把我校定為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通過舉辦講座、國防教育、法制教育、交通安全教育、社會實踐活動,學生們得到很好的社會教育。還舉行上街宣傳、文明勸導、青年志愿者幫助孤寡老人等活動,學生在教育他人同時得到自我教育,同時也深受社會好評。
⑨加強學生干部培養和使用,提高學生自治自理能力。
學校在德育工作中重視學生干部培養,舉辦學生干部培訓班,班團隊活動設計方案評比活動,學生干部經驗交流,鍛煉學生干部能力,當好班主任助手,發揮學校與學生之間的橋梁作用,提高學生自治處理能力。
⑩設立心理咨詢室,對學生開展心理咨詢、講座,心理輔導等健康教育,培養學生良好心理品質。此外還建立談心制度,做到班主任與學生、科任教師與學生、包年級領導與學生,及時對學生進行疏導教育。推動了學校德育工作向縱深方向發展,提高工作實效性。
⑾完善德育網絡,形成了學校、家庭、社會德育工作的合力。
學校設立家長學校,各年段設立家委會,定期召開家長會,開展家訪、電訪等活動。邀請學生家長到校園講課,參加“百佳”學生頒獎活動。在“三個代表”活動中全體行政深入學生家中了解情況,傾聽意見,進一步密切家校聯系,提高教育效果。
三.營造和諧心理環境,提高學校育人質量。
①加強教學設施現代化裝備步伐,建設校長行政辦公室、學生電子教室系統局域網絡,建設多媒體教室、語音室、計算機室。為教育管理和教學工作現代化鋪設現代信息高速公路。
②學校布局合理。硬化校園主干道500m,道路兩旁綠化。有400米環形跑道,水泥籃球場1個、足球場1個,體育設施齊全,布局合理。學校綠化面積達2500m2。學校將進行二期綠化工程建設,學校環境優美,布局合理,增強了辦學活力。
③加快圖書館、閱覽室建設步伐。學校現有藏書二萬五百多冊,生均15冊,教學參考書、工具書計一百多種,共一千二百多冊,滿足教學需要,豐富師生精神食糧。
④加快實驗室建設。理、化、生實驗室均按高標準配備,規范管理和使用,加快學校基礎設施建設,運動場建設,師生車棚建設,師生公寓樓建設,文化走廊建設,生物園建設等,設施基本完善,品位較高,增強學校發展后勁。
⑤體、音、美器材均按高標準配備,滿足教學需要。
回首過去,我們豪情滿懷,展望未來,我們信心百倍。我們相信,在上級主管部門悉心指導下,在XX鎮人民政府以及社會各界大力扶持下,通過學校上下自加壓力,在全體XX中心學校人員負重拼搏下,我校定能邁開新步伐,再接再厲,再鑄輝煌。讓我們為實現市級“特色學校”,把我校辦成一所高質量、有特色、創一流示范窗口學校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