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村建設情況匯報

時間:2022-07-25 09:49:00

導語:新農村建設情況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農村建設情況匯報

省、市新農村建設動員會后,我縣迅速行動:一是采取多種形式對會議精神進行了學習、傳達、貫徹。3月份以來,我縣分別召開了縣委常委會、縣“四大家”聯席會、各鄉鎮及縣直各部門主要負責人會,對省、市會議精神進行了學習、傳達、貫徹。同時,我們還請省委黨校教授到我縣就新農村建設進行了專題講座。通過學習,大家統一了思想認識,一致認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落實五中全會精神的具體體現;是統籌城鄉協調發展的重要舉措,是改善黨群關系的有效途徑;是落實“兩個反哺”的重要平臺。二是成立了領導小組。為了切實加強領導,原創:我縣成立了新農村建設領導小組,縣委書記劉新池任組長,縣長曾國平任第一副組長,縣委副書記葉平、副縣長祝文廣、方立清任副組長,縣直20多個部門為成員單位。三是召開了新農村建設動員會。4月份,我縣召開了新農村建設動員會,出臺了《關于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意見》和《新農村建設試點工作方案》兩個文件,對我縣的新農村建設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

根據上級會議精神,結合我縣實際,我縣新農村建設采取的是試點先行、以點帶面、逐步推進的辦法。試點工作分兩年進行,2006年試點村4個,即九宮山鎮畈中村、通羊鎮李渡村、柏樹下村、大路鄉洞口羅村;2007年試點村3個,即大畈鎮板橋村、洪港鎮三賢村、西坑村。目前,試點工作全面啟動,現將具體情況匯報如下:

1、組建了工作專班。2006年實施的四個試點村,每個村派駐了一個工作專班,每個專班由兩名縣領導負責,一個縣直單位牽頭,四個縣直單位參與。

2、落實了建設資金。我們堅持群眾自籌為主,政府補助為輔的辦法,積極動員群眾投資投勞。同時,積極整合農田水利、公路建設、水庫整險、飲水工程、能源建設等項目資金,“捆綁”使用,集中投入到試點村項目建設上??h里決定每個試點村安排資金26萬元,其中扶貧辦8萬元,發展和改革局8萬元,省補助10萬元。

3、制定了建設標準。試點村的具體建設標準是:“五通十有五無”:

五通:一是通路(村組要全部通水泥路或瀝青路);二是通電(村民全部用上網電);三是通水(用自來水的農戶達到80%以上);四是通電視(農戶有線電視覆蓋率達到80%以上);五是通電話(安裝電話的農戶達到80%以上)。

十有:一有科學的中長期發展規劃;二有標準化的衛生室(農民合作醫療參加率達到90%以上);三有文體活動場所;四有舒適的住房(人均面積25m2以上);五有完善配套的庭院(推廣使用沼氣能源,“一池三改”配套完善,院內硬化、綠化);六有穩定的收入(戶平收入不低于1萬元);原創:七有科技致富明白人;八有戰斗力強的村兩委班子(村支部達到“五好”標準);九有良好的社會風氣;十有民主管理制度。

五無:無違法上訪、無刑事案件、無封建迷信、無聚眾賭博、無計劃外生育。

4、明確了部門任務。為使試點村達到建設標準,縣委、縣政府召開了新農村建設現場辦公會,把任務分解到了相關部門。

一是改善人居環境,包括改房、改欄、改水、改廁、清潔、綠化等,由建設局牽頭,扶貧辦、水利局、林業局、能源辦參與。

二是完善基礎設施。通路由交通局負責,通電由電力公司負責,通電話由電信公司負責,通電視由廣電局負責,通水、塘堰整修、渠系配套由水利局負責,辦公場所由組織部和財政局負責。

三是豐富精神文化生活。培訓新型農民由農業局、勞動局、科技局負責,看病難由衛生局負責,勞動力轉移由勞動局負責,上學難由教育局負責,文體活動場所由文體局負責。

四是加快生產發展,由農辦負責。

五是加強制度建設。村務公開、村民自治、救災、優撫由民政局負責,計劃生育由計生局負責,地基審批由國土局負責。

下步,我們將重點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加大宣傳力度。采取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宣傳,使新農村建設的意義、目標、任務、政策家喻戶曉、深入人心。在通山電視臺、政務網開辟專題專欄,及時報道新農村建設的好思路、好經驗、好典型,在全縣上下形成新農村建設的濃厚氛圍。

二是加大落實力度。按照制定的方案,一項一項抓落實,把資金落實到位,把規劃落實到位,把項目落實到位,把措施落實到位,把專班落實到位。

三是加大督辦力度。組織督辦組進行督辦檢查,重點督查各職能部門人員到位情況、工作進展情況,并且每兩個月通報一次工作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