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聯引導婦女建設新農村情況匯報材料

時間:2022-08-06 09:36:00

導語:婦聯引導婦女建設新農村情況匯報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婦聯引導婦女建設新農村情況匯報材料

我市有354萬農村人口,女性約171萬,占48.3%;農村勞動力有167萬,婦女勞動力有78.5萬,占農村勞動力的47%以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離不開婦女的參與、婦女的智慧和婦女的創新。婦女已經成為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維護農村社會穩定、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一支重要力量。面對新形勢、新要求,如何充分發揮宣傳、組織、教育、服務婦女的工作優勢,廣泛發動婦女群眾,積極投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在參與新農村建設的同時實現自身的進步與發展,已成為婦聯組織的一項重要課題。

我們確立了我市婦聯組織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的工作思路,即圍繞“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對照全省“百萬婦女大學習、百萬婦女大轉移、百萬婦女大創業”工作任務,緊密結合我市發展戰略和婦女工作實際,以提高農村婦女技能為先導,原創:以創業就業為主線,以和諧家庭構建為背景,采取服務先行、典型引路、制造載體、嚴格考核的方法,著力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實現211工作目標,即培訓2萬名農村婦女、培育100個農村婦女家庭文化中心示范戶、幫助千名貧困婦女家庭創業增收致富。

一、以陣地為依托,構建全方位、多層次培訓網絡和內容

新農村建設的主體是農民,農村婦女整體素質和參與程度直接關系到社會主義新農村目標的實現。婦聯組織應重視加強對農村婦女的培訓工作。

健全培訓網絡。充分利用農村普通學校、職業學校和成人學校等教育資源,協調增設適合婦女參與的培訓課程,為婦女提供更多的技能培訓的機會。充分發揮女能手、女經紀人、返鄉婦女領頭雁作用,支持、鼓勵她們開辦培訓基地,幫助她們擴大招生、規范培訓、發展壯大。縣鄉婦聯利用各種條件自建培訓基地,擴大婦女培訓的覆蓋面,力爭鎮鎮有培訓基地。今年我們將在全市建立20個婦女技能培訓示范基地。

拓展培訓方法。組織婦女參加各類培訓機構開辦的培訓班,使農村婦女系統學習、掌握必備的文化知識、職業技能。利用婦聯組織密切聯系婦女的組織優勢,組織各類現場會、觀摩會,對婦女進行示范培訓。邀請有關人員對婦女進行現場指導、現場培訓,指導婦女及時掌握所需知識和技術。通過組織講座、發放宣傳資料、送科技下鄉等活動,幫助婦女學知識、增本領。

開展分類培訓。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現代農業的要求,積極開展對農村婦女的文化教育和實用技術等普及型培訓,使婦女掌握先進的農業技術,增強她們適應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能力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本領,成為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的新型女農民。加強對農村女能人、女經紀人的培訓,引導女能人創辦民間科技服務組織、龍頭企業和示范基地,發揮她們的“二傳手”作用,示范和帶領更多的農村婦女參加新農村建設。加強對農村富余女勞力的有針對性、實效性的技能培訓,增強婦女的就業本領,擴大婦女的就業機會。

二、以“金點子”為引導,奏響創業就業最強音

生活富裕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根本目的,也是主要目標。增加包括廣大農村婦女在內的農民的收入,提高她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是新農村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婦聯要廣泛開辟增收渠道,充分挖掘農業內部增收潛力,幫助她們盡快過上富裕幸福的生活。

推廣創業項目,引導婦女家庭創業。通過外出招商,引進一批市場前景好、帶動能力強、適合婦女從事的家庭創業項目,為婦女創業提供幫助。同時充分挖掘本地項目的潛力,選擇其中較好的項目,進行扶持、宣傳、推廣,引導本地婦女學習參與,做大做強。目前,我們市婦聯已面向社會征集了100個市場前景好、適合婦女從事的家庭創業項目,并將這些項目編印成“金點子”手冊,無償提供給想創業、要創業的婦女,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發展經濟合作組織,提升農村婦女組織化程度。經濟合作組織在傳播技術、溝通信息、聯結農戶、開拓市場、加強管理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實現了千家萬戶小生產與千變萬化大市場的有機聯結。要引導婦女通過股份合作、專業合作、銷售互助等形式,大力發展“公司+基地+農戶”、“協會+基地+農戶”、“能手+農戶”的模式,提高農村婦女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使她們在新農村建設中真正撐起“半邊天”。

外輸內轉結合,推進婦女勞動力轉移縱深發展。一是推進有序轉移。積極與外省市有關部門、企業聯系,尋找就業崗位,建立接收基地,并開展政策咨詢、信息服務、就業指導和職業介紹,實現富余女勞力的向外有序轉移。二是實現就地轉移。充分發揮婦聯聯系廣大婦女群眾的優勢,幫助外來投資客商招收企業員工,加大招引大客商、大項目落戶本地的工作力度,為婦女勞動力就業轉移提供良機。三是鼓勵返鄉創業。引導在外務工成功婦女返鄉創業,幫助她們落實相關政策,解決創業困難,扶持她們創辦、領辦企業,實現“輸出人員、引回人才”的良性循環,著力帶動更多的農村婦女就地就近轉移致富。

擴大典型宣傳,帶動婦女創業致富。充分利用報紙、電視、廣播、板報等輿論媒體和宣傳陣地,大力宣傳女能人、女經紀人的先進事跡,為廣大婦女樹立學習的榜樣,輻射帶動更多的農村婦女積極投身新農村建設。今年“三八”期間,我們組織家庭創業報告團深入鄉村進行巡回演講,原創:收到了良好的宣傳效果。我們在《××日報》開辟《巾幗家園》專欄,每月一版,通過開設巾幗風采、女性創業指南等欄目,宣傳、引導廣大農村婦女投身創業熱潮,同時我們加大信息宣傳工作力度,幾乎每天都有宣傳婦女創業的信息被省婦聯網站錄用。

三、以“家庭文化中心戶”為載體,彰顯和諧家庭新特色

鄉風文明和村容整潔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關鍵環節。我們將以促進和諧家庭創建為主題,以打造文明整潔新農家為目標,動員組織農村廣大婦女家庭開展學習型家庭、文明家庭、和諧家庭創建活動。

一是開展科技知識進農家活動。成立以家庭為活動場所的“文化中心戶”,傳播先進文化,以點帶面,全面推進,將學習型家庭創建活動進村入戶。今年將在全市培育樹立100個農村婦女家庭文化中心示范戶,達到六有條件:有一間綜合活動室、有一批圖書200冊以上、有1-2份報刊、有一部電話、圖書室每半月向村民開放一次、有一本臺賬,以此推動學習型家庭創建活動的不斷深入。

二是開展文明美德進農家活動。充分發揮婦聯在家庭領域中的工作優勢,把家庭美德、家庭文化、家庭助廉創建活動整合起來,推動家庭成員之間、家庭與社會之間、家庭與大自然之間的相互和諧為目標的和諧家庭創建活動,引導廣大婦女和家庭以德治家、文明立家、節約持家、和諧興家。明年將在農村舉辦家庭文化藝術節,不斷滿足婦女家庭的精神文化需求,引導農民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深化家庭美德、家庭文化、家庭助廉活動。

三是開展衛生整潔進農家活動。充分發揮農村婦女在綠化、美化、凈化庭院與村莊的優勢,進一步深化“三八綠色工程”活動,引導婦女積極參與生態農業建設,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優美的家庭生活環境。市婦聯從今年開始,在全市逐步樹立一批衛生整潔家庭樣板,幫助農村家庭摒棄不良陋習,培養良好衛生習慣。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一項長期艱巨的歷史任務,婦聯組織要站在全局的高度,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積極探索城鄉統籌發展的工作機制,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發揮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