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豆制品專項整治工作情況匯報
時間:2022-09-16 01:17:00
導語:市豆制品專項整治工作情況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06年7月4日)根據全市豆制品專項整治會議工作部署,為進一步加強對豆制品生產、加工和經營單位的衛生監督與管理,切實保障市民飲食衛生安全,我區迅速開展行動,對轄區內豆制品生產加工經營單位進行清理、整頓,現將近幾天專項整治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加強領導,明確責任,確保豆制品市場專項整治工作落實到位
一是領導重視,落實迅速。區委、區政府十分重視豆制品生產加工專項整治工作,于6月26日召開了由區衛生局、工商分局、技術監督分局、龍鳳公安分局、臥里屯公安分局及各街道辦事處負責人參加的豆制品專項整治工作會議。會議傳達全市豆制品專項整治活動工作會議精神,部署了我區開展豆制品專項整治工作。要求各相關單位按照市、區的部署和要求,以對人民群眾利益高度負責的精神,采取有力措施,加強市場監管,將豆制品市場日常管理與開展專項整治兩手并重,有力打擊制造劣質豆制品違法行為,凈化食品市場秩序,保障消費者的食品消費安全。二是制定方案,責任到人。根據市政府辦64號文件精神,結合我區實際制定了《龍鳳區豆制品專項整治工作方案》,成立了以朱清霞副區長為組長,各有關職能部門負責人組成的豆制品專項整治領導小組,明確了職責分工,建立了日匯報和周匯報制度。本著“嚴監管、重引導、強抽檢”的工作方針,切實增強整頓豆制品市場秩序的責任感和緊迫感。為把此項工作納入法制化、規范化軌道,確保轄區豆制品市場健康發展,區衛生局、龍鳳工商分局、區技術監督局分別成立了專項整治小分隊,構建了以村屯、街道為單位的信息反饋點13個,擴大整治覆蓋面,消除整治盲區,為整治工作提供有利保障。三是分工協作,齊抓共管。按照方案要求,龍鳳鎮及各街道屬地化管理的同時,加強了與各行業部門之間的協作,形成了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監督管理網絡。建立了豆制品市場專項整治聯合執法制度、案件通報制度和聯席會議制度,對線索較為準確、涉及面廣的違法行為,由各相關部門共同出擊;各相關部門在查處過程中發現的案件、違法行為,及時將案情通報相關部門,按程序進行移交,并根據工作的進展情況,在聯席會上互通整治工作的進展、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問題,使各相關職能科室形成合力,及時、有效地震懾了違法犯罪分子。
二、抓住重點,注重實效,確保豆制品市場專項整治治理到位
一是摸清底數,做到排查有數。我區現有豆制品小作坊加工戶70戶,其中,城區44戶,農村26戶,無證或證照不齊的戶,占96%。小作坊日加工黃豆能力大都在100--300斤,以自產自銷供應本地市場為主,普遍存在規模較小,生產工具簡陋,加工工藝粗糙落后;經營管理較為混亂,無進貨及銷售臺帳;有使用不符合衛生要求的食品添加劑和劣質黃豆的情況,對消費者身體健康存在極大安全隱患。通過此次摸底調查,登記造冊,為下一階段對豆制品生產經營單位進行“打、整、改”提供了全面依據。二是控制環節,嚴格把關。為有力打擊違法生產經營行為,我們從“五個環節”入手,加大執法力度,有效遏制劣質豆制品流入市場。一是檢查證照。凡從事豆制品生產經營的企業及個體工商戶,必須取得衛生部門頒發的《衛生許可證》,沒有證照、證照不齊或證照過期的,一律不得從事生產經營;二是清理整頓生產經營資格。根據《食品衛生法》和國家對豆制品管理上的相關法規,對現有生產經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進行嚴格對照檢查。凡不具備條件的,一律責令停業整改,整改后合格的,按程序發放證照;三是檢查生產經營。檢查生產企業是否使用變質原材料,加工中是否使用違法添加劑,檢查經營單位產品包裝是否合格,生產企業名稱、地址、產品出廠日期、保質期等標識是否完整等;四是檢查餐飲企業。重點檢查了龍鳳賓館、康樂園等餐飲企業對豆制品的使用和管理,對是否建立進貨檢查驗收制度、豆制品的加工、貯存是否符合要求及有無使用過期豆制品的行為進行檢查,并抽查了幾個小餐飲企業。在檢查過程中發現大部分小餐飲企業豆制品進貨渠道不明確。五是檢查學校食堂。重點檢查了大慶四中、龍鳳鄉一中、十九中學校、總廠長托等食堂。對學校、幼兒園食堂的豆制品采購、貯存、使用情況進行突擊檢查,防范食物中毒的發生。三是突出重點,準確出擊。自整治工作開展以來,
以百姓經常購買、市場銷售分額比較大的干豆腐、水豆腐、油豆皮、腐竹等品種的生產和經營為重點排查對象,以超市、市場、商場、酒店、學校食堂、城鄉結合部以及邊遠農村為重點巡查和監督檢查區域,組織兩次聯合行動,共計出動執法人員43人次,檢查豆制品生產加工作坊20家,農貿市場6個,豆制品銷售單位32個,其中有衛生經營許可證15家。立案8起,結案1起,罰款10000元,查扣不合格腐竹成品239件,假冒包裝箱1600個,包裝袋4880個,沒收違法添加劑240余公斤,銷毀不合格豆制品200余公斤,打掉黑加工點4個,扶持豆制品制作銷售單位1個。
????三、嚴格把關,著力治本,確保豆制品市場專項整治工作監管到位
一是嚴把源頭,狠抓監管。對豆制品生產經營企業嚴格執
行相關法律法規,加強了衛生許可、生產許可監管,實行產品強制檢驗等措施,強化食品生產企業的質量管理,以控制食品源頭污染,堵住劣質豆制品流入市場的源頭。此次將整治工作重點放在城鄉結合部和農村的生產加工場所。此外,還特別注意加強對集貿市場的監管,杜絕劣質豆制品從集貿市場流入百姓的餐桌。二是嚴把準入,打扶結合。通過認真開展豆制品市場質量安全監督抽查、強制檢驗工作,對重點品種在各環節建立和完善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和索證制度,為確保人民群眾吃上放心豆制品。興化街道積極選擇衛生環境相對較好的位置發展社區服務業,大力扶植商場、慶客隆等豆制品生產和經營企業,受到了廣大居民的信任和好評。三是加大宣傳,全民監督。重點加強了對《食品衛生法》等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提高人民群眾的自我保護意識,使群眾主動參與豆制品專項整治活動中。開展了行業誠信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提高企業的法制與誠信意識。同時,加強行業自律,強化投訴舉報工作。發揮新聞媒體的輿論監督作用,對制售劣質豆制品的違法犯罪活動進行及時曝光,使其在社會上無以立足、無處藏身,形成整治市場秩序的強大輿論,震懾違法分子,扶正鋤邪。
????三、存在問題
1、農村豆制品市場的監管還存在薄弱環節。農村豆制品作坊數量多且分散,為有效監管帶來難度。
2、無證生產經營現象屢禁不止。豆制品市場競爭激烈,經營者為了降低成本,生產設備多數簡陋,衛生條件不符合要求,無法取得衛生許可,但在利益的驅使下,造成違法生產。
3、食品安全知識普及不夠,特別是廣大農村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知識了解較少,依法保護自身權益的意識不強,給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機。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建立豆制品市場管理的長效機制。堅持長效管理,在集貿市場、超市等經營場所設立專門的監督管理機構,建立經營者先行監督制度,由經營者先行把好食品銷售終端關;二是建立完善豆制品流動檢測機制,配備必要的檢測設備,對各類豆制品質量安全實施有效監管;三是建立食品安全準入退出機制,嚴格實行經營者自檢和主管部門抽檢結合制;四是加強對農村地區的監督管理。增加對農村豆制品市場的監管頻次,在當地政府建立舉報機制,擴大農村地區的監督覆蓋面。五是進一步做好輿論宣傳工作,充分利用各種新聞媒體和途徑,加大宣傳力度,發揮人民群眾參與的社會監督和新聞媒體的輿論監督作用,著力宣傳誠實守信的職業道德,引導企業自覺規范生產經營行為,扶持一批豆制品加工企業,鼓勵全社會參與豆制品安全監督,增強消費者的自我防范、安全消費意識,努力營造百姓共同關注食品安全的濃厚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