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農村體制改革情況報

時間:2022-10-30 09:30:00

導語:縣農村體制改革情況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農村體制改革情況報

農村體制改革情況

尊敬的某某,各位領導:

根據州政府關于深化農村稅費改革試點工作進行調研的通知要求,現將某某縣農村體制改革情況作簡要匯報。

一、某某今年的經濟情況及特點

今年以來,某某各級各部門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的發展觀,積極貫徹執行中央宏觀調控政策,認真落實省、州各項工作部署,沉著應對經濟運行中存在的各種困難,抓住機遇大干快上,雖然洪澇災害給全縣造成了巨大的損失,但由于生產自救、恢復重建工作組織有力,加之主要工業產品和農副產品銷售良好,對外貿易活躍,固定資產投資增長較快,發展活力進一步增強,宏觀調控取得明顯成效,經濟效益和增長質量同步提高,國民經濟保持穩定快速發展態勢。前三季度完成生產總值××××*萬元,同比增長××.*%;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完成××××*萬元,增長*.*%;完成工業總產值××××*萬元,下降*.××%;完成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額××××*萬元,增長××.*%;完成固定資產投資××××*萬元,增長*.××倍,其中基本建設完成投資××××*萬元,增長*.××倍;縣級一般預算收入××××萬元,增長××.*%,一般預算支出××××*萬元,增長*.*%。表現出以下特點:

㈠農村經濟復蘇,糧食生產出現轉機,小春種植積極性高漲,農民收入出現可喜的變化。隨著中央*號文件及若干重農政策的貫徹落實,特別是農村稅改、糧食直補、農產品價格回升的拉動,其成效在某某表現的非常明顯。大春糧食在兩次大災造成××××多畝絕收的情況下,增產××*噸,增*.*%,冬農開發和畜牧業收入成為農民現金收入的主要渠道,2005年冬農開發進展順利,截止目前,已落實小春備地××××××畝,種植××××××畝,占任務數的××%。其中,訂單農業××××畝,占任務數的××.*%。小春種植有望突破××.*萬畝的發展目標。

㈡固定資產投資穩步增長,電力開發進展順利。固定資產投資由年初的高位增長逐月勻速回落并呈現穩步較快增長走勢,投資結構進一步優化,基礎性行業和非國有單位投資得到加強。*-10月,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萬元,其中,電力投資完成××××*萬元,占××.*%;××家在建電站進展順利,某某正逐步成為商家投資開發的新熱點。

㈢對外貿易增勢強勁。在國際經濟穩步回升,國內經濟快速發展的帶動下,我縣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額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的良好態勢。*-10月,完成進出口總額××××*萬元。其中,進口總額××××*萬元,增××.*%;出口總額××××*萬元,增××.*%;外貿發展對縣域經濟的促進日益明顯。

㈣財政收入增長,金融運行平穩。縣鄉財政體制改革的優勢得到充分發揮,*-10月,全縣實現財政收入××××萬元,增長××.*%;一般預算支出××××*萬元,增長××.*%。金融機構存款余額達××××××萬元,增長*.*%,貸款余額××××××萬元,增長*.*%,現金收支回籠速度加快。

㈤災后民房重建有序展開。目前,完成倒塌恢復建設××*戶、重損修復××××戶,倒塌在建××*戶、重損在修××*戶,已撥付第一批資金××*萬元。同時三個統建點的征地工作也在積極進行,并已完成××*戶××××立方米的石料備料工作。

二、縣鄉財政體制改革成效及××××-××××改革準備情況

我縣自2002年實施縣對鄉鎮“劃分收支、核定基數、定額補助和定額上解、超收分成、減收扣減體制補助”的財政管理體制以來,充分調動了鄉鎮當家理財的積極性,財政改革的優勢得到充分發揮。

㈠縣鄉財政體制改革成效明顯。2003年鄉鎮財政總收入完成××××萬元,占全縣財政總收入××××*萬元的××.*%,比縣下達鄉鎮收入基數××××萬元超收××××萬元,增長××.*%。其中:“一般預算”收入完成××××萬元,比縣下達基數××××萬元超收××××萬元,實現鄉鎮超收分成收入××*萬元;“上劃中央”兩稅收入完成××××萬元,比縣下達基數××××萬元超收××××萬元,實現鄉鎮超收分成××萬元,超收分成兩項共計××*萬元。同時,縣級財政也得到了鄉鎮上解財力××*萬元。

2004年*—10月,鄉鎮財政總收入組織完成××××萬元,占*—10月全縣財政總收入的××.*%,為鄉鎮級年初預算××××萬元的××.*%,高于執行時間進度要求××.*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執行數××××萬元增加××××萬元,增長××.*%,鄉鎮財政總收入完成進度明顯快于縣級財政總收入,高于縣級財政總收入入庫進度*.*個百分點。有××個鄉鎮已完成全年縣下達收入任務基數,有*個鄉鎮未達到縣下達收入任務基數時間進度要求,其中有××個鄉鎮l—10月已實現鄉鎮超收分成獎勵××*萬元。

實踐證明,發揮兩個積極性比一個積極性好,縣鄉財政體制改革勢在必行,該體制是“雙贏”的體制,收到的效果十分明顯。一是鍛煉了鄉鎮黨委政府管理經濟和財政工作的本領,提高了鄉鎮黨政領導駕馭市場經濟的領導能力,加深了對財源培植重要性的認識。各鄉鎮已根據各自鄉情在認真分析產業結構的基礎上,進行了行之有效的產業調整,加強了綠色產業經濟作物的開發,做到“壩甜山香”,同時積極引進外來資金開辦企業,為財源的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二是極大地調動了鄉鎮當家理財的積極性,對一些必須的經費支出,從過去等、靠、要的被動局面,轉變到積極挖掘稅源增長點的有利局面;三是縣財政2002年至2004年10月安排鄉鎮機構運轉、政權建設轉移支付、專項補助以及各鄉鎮實現的超收分成收入共計××××萬元,讓鄉鎮得到更多的實惠,極大地增強了鄉鎮財政實力,有力地促進了鄉村兩級政權建設和經濟社會事業的全面發展。

㈡××××-2007年縣對鄉財政改革準備情況。截止今年底,我縣第一輪縣鄉財政體制改革已結束,即將開始新一輪改革工作。目前,正在全面開展摸底調查,在大穩定、小調整的基礎上,初步制定了某某縣2005年至2007年縣對鄉鎮財稅體制改革管理方案,新方案與上一輪管理方案相比,具有以下特點:一是核定基數時,充分考慮政策造成財稅減收因素,更加符合鄉鎮發展實際;二是提高了對鄉鎮機構運轉經費和政權建設經費轉移支付標準,有利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三是在稅源劃分上給予鄉鎮更大的空間,放寬了鄉鎮超收分成部分的使用范圍,更大程度的調動鄉鎮當家理財的積極性;四是管理和具體操作更加規范。

三、教育體制改革情況及存在問題

㈠基本情況

全縣(含國營農場)有幼兒園××所,在園(班)幼兒××××人;小學××*所(其中完小××*所),在校學生××××*人,其中少數民族學生××××*人,占××.××%;普通中學××所,完全中學*所,在校初中生××××*人,其中少數民族學生××××*人,占××.××%;在校普通高中生××××人,其中少數民族學生××*人,占××.××%;職業高級中學*所,在校學生××*人(其中職高生××*人,初中生××*人),其中少數民族學生××*人,占××%;教師進修學校*所,鄉鎮成技校××所(其中獨立建制的*所),行政村級成技校××所。全縣現有在編教職工共××××人,其中小學專任教師××××人,初中專任教師××*人,高中專任教師××人,職業高級中學專任教師××人。

㈡教育體制改革工作中的一些做法

1.撤銷鄉鎮教辦,組建中心學校,建立以縣為主的教育管理機制和運行模式。2002年10月*日起,我縣撤銷了××個鄉鎮教辦。由中心學校履行原鄉鎮教辦的管理職能,鄉鎮中小學校長由縣教育行政管理部門歸口管理,鄉鎮教育工作由鄉鎮長直接負責。

2.建立經費保障機制,確保教育經費投入,促進農村中小學教育持續健康發展。一是完善教育投入機制,拓寬籌資渠道。二是根據農村稅費改革政策,停止農村教育費附加的征收,通過轉移支付,確保農村義務教育的投入不低于稅費改革前農村教育費附加和農村教育集資的總體水平,并逐步有所增長。三是完善貧困生長效救助機制,加強對“三免費”的管理。四是2003年9月全縣農村中小學教師工資由縣財政統一發放,保證教職工工資按時足額發放。五是出臺了《某某縣人大常委會關于號召全縣干部職工開展捐資助學活動的決定》。從2004年至2007年用四年的時間在全縣范圍內實行捐資助學,在職干部職工按年工資總額的*%捐資、離退休干部職工及鄉衛生院的全體干部職工按年工資總額的*%捐資。2004年共捐集資金××*萬元,捐集的資金主要用于改善辦學條件。六是健全財務管理制度,努力提高經費使用效益,積極推動政務、校務、財務公開接受社會監督,對違規違紀行為嚴肅查處。

3.大力推進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2004年9月××日,我縣教育系統競聘工作已全部結束,全縣共有××××人簽訂了聘用合同書,并根據實際妥善安置了富余人員。目前正在部分中小學進行校長競聘上崗的試點工作,今后將逐步擴大到全縣。同時建立科學合理的考核制度和符合學校實際的分配激勵機制,每年有計劃的選派部分中小學校長、骨干教師到教育發達地區掛職、學習、培訓,不斷加強干部隊伍建設。

4.擴大農村中小學寄宿制、半寄宿制辦學規模,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提高辦學效益。按照“以提高辦學效益為目標、集中辦學為方向,宜并則并,需增則增”的原則,結合我縣實際,制定出臺了《某某縣××××-2006年初等教育校點布局調整規劃》。通過三年學校布點調整,至2006年底,預計全縣小學學校數可由××*所減少到××*所,教學班減少××*個;寄宿制、半寄宿制小學從××所增加到××所,寄宿學生由××××人增加到××××人;完小由××*所減少到××所;初中預計增加××個教學班,增加在校生××××余人,寄宿學生增加××××余人,增加教師××*人。目前,根據《規劃》要求,已對部分長期不能正常招生的村完小、高小點、一師一校校點和不具備辦學條件、教學質量差的學校進行了重新調整布局。

5.大力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我縣2004年已被省列入秋季新增××個義務教育起始年級(一年級、七年級)實驗推廣縣之一。為確保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健康、穩步、有序的開展,縣政府出臺了《某某縣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方案》。目前,我縣已按《方案》要求完成了準備階段的各項工作任務,課改工作正進入實質性的實施階段。

㈢教育體制改革工作中的薄弱環節

1.公用經費投入嚴重不足,辦學條件差,實施“兩基”歷史欠賬大。我縣教育工作點多面廣,中小學危房改造任務重,2003年全縣仍有中小學危房面積××××*平方米,其中需立即拆除的d級危房××××*平方米,師生安全存在嚴重隱患,中小學教學儀器、圖書配備普遍不足,音、體、美教學器材配備幾乎是空白。加上實施“兩基”歷史欠賬,所需經費多,教育事業發展投入需求與供給之間矛盾突出,嚴重制約教育發展。目前僅“兩基”尚有××*.*萬元缺口資金無法解決。

2.“兩基”鞏固提高工作困難大,任務艱巨。主要表現為:一是人事制度改革,大中專畢業生不包分配,自主擇業,新的就業觀尚未形成,出現了新的“讀書無用論”;二是農村經濟發展水平落后,部分農民家庭生活困難,無能力承擔子女教育所需費用;三是部分家庭,因家庭主要成員吸毒,家庭經濟崩潰,無力供養子女上學;四是課程改革滯后,因材施教落不到實處,致使部分學生因基礎差,失去自信心而輟學;五是大部分農村學校缺乏音樂課等專業教師,課外活動少,辦學沒有特色吸引學生。由于上述幾方面的原因,造成“兩基”驗收后小學畢業生升學率低、大量初中學生流失。小學生畢業升學率只達到××.*%;初中毛入學率只達到××%;上學年末初中學生輟學率高達××.*%。

3.校點多且分散與生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我縣山區鄉鎮多,群眾居住分散、加之校點設置因受傳統的行政區域界線和群眾攀比思想的影響,造成校點多而散、辦學規模小,大量的農村學校缺乏教育教學必備的設備,教師不安心在這些地區工作,辦學效益質量低下。全縣雖然通過校點布局調整撤并了一些校點,但現在仍有小學××*所,其中一師一校點還有××個,校點布局調整壓力大。

4.教育局下屬各事業單位已按《人事制度改革實施方案》開展了人事制度改革后,落聘人員安置難以解決。

5.非義務教育改革發展滯后。①學前教育雖有發展,但兒童早期教育沒有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重視。一是學前教育不屬于義務教育,各級財政對幼兒教育經費投入少,幼兒教育設施少、檔次低;二是公辦幼兒園活力不足,私立幼兒園管理不夠規范;②高中教育與社會發展需求相比差距大,特別是高校擴大招生和義務教育的普及,使我縣高中教育不適應經濟發展,與人民群眾對教育的需求存在很大差距,已成為制約我縣教育協調發展的瓶頸,成為社會關注的一個“熱點”;③職業中學近幾年雖然通過與內地大中專學校聯合辦學,拓展了辦學路子,擴大了教學專業及學歷層次,但是由于受教學設施、師資、學校管理、社會認知、社會需求等諸多因素的制約,仍造成學校教育教學質量不高、學校知名度低,招生困難。非義務教育改革發展滯后。

6.課改經費計劃三年時間投入××*萬元,目前仍無法落實。

四、鄉鎮行政區劃改革進展情況

根據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積極穩妥推進鄉鎮機構改革的總體部署和全省農村稅費改革第三次會議精神,我縣及時召開了涉及鄉鎮體制改革的成員單位領導會議,就深化農村改革,加快城鎮化建設步伐統一了思想,確定了改革目標,進行了專題調研,初步提出了某某縣鄉鎮區劃改革方案,待縣四套班子審定后即可上報州。

五、請求

㈠那邦公路水毀恢復建設資金。那邦公路是我縣最重要的口岸通道,也是我州、我省甚至諸省連接的重要通道,是實施大通道建設的組成部分。“*·*”災害使某公路嚴重受損,急需進行恢復建設,預算工程總投資××××萬元,請求州給予補助解決××*萬元。

㈡干部交流公用住房建設缺口資金。隨著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交流到我縣異地任職的領導干部逐年增多,而我縣原有公房都進行了房改,交流來的干部目前只能靠租房居住,既增加財政壓力,又給交流干部的工作和生活造成諸多不變。經縣委研究,擬建蓋一棟××套(××*平方米/套)的單元式交流干部公用住房,經預算需資金××萬元,尚缺口××萬元,請州政府給予解決××萬元。

各位領導,我縣農村體制改革做大量的基礎性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按省、州的統一部署,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的發展觀,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的程度統一起來,在社會穩定中推進改革發展,通過改革發展促進社會穩定,努力實現某某經濟的快速、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