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農村稅費改革工作匯報

時間:2022-10-30 02:36:00

導語:鄉鎮農村稅費改革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鄉鎮農村稅費改革工作匯報

各位領導:

首先,我代表鎮黨委、鎮政府向不辭辛勞前來我鎮檢查指導農村稅費改革工作的各位領導表示熱烈的歡迎!

我鎮地處羅田北部山區,轄35個行政村,304個村民小組,農業人口32843人,版土面積285.11平方公里,其中計稅面積24778畝,按照縣委、縣政府的安排,青苔關、擁門關、吊橋河、黃柏山四個國營林場村的稅收工作由我鎮負責指導,全鎮稅改戶數達9019戶。2005年是農村稅費改革工作的規范年,為了鞏固農村稅費改革的成果,規范農村稅費改革的各項工作,嚴防農民負擔反彈,鎮黨委、政府采取有效措施,規范農民負擔工作。現將我鎮2005年度農村稅費改革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嚴格執行三項政策

1、嚴格執行取消征收農業稅政策。按照上級統一部署,從2005年度起,我鎮全部免征農業稅,共計農業稅56.3萬元,農業稅附加9.3萬元,農民負擔得到進一步減輕。

2、嚴格執行糧食“兩補”和退耕還林政策。2005年全鎮發放糧食直接補貼資金12.3萬元,畝平補助4.97元。發放退耕還林補助94.1萬元,畝平補助230.6元。

3、嚴格執行中小學生“兩免一補”和計劃生育獎勵扶助政策。兩免一補資金9.32萬元,其中中學生440人,人平補助110元,小學生640人,人平70元。計生扶助65人,每人每年600元,共發放扶助資金3.9萬元。

二、建立健全三個體系

1、建立規范的轉移支付資金和兩費附加管理使用體系。我們堅持兩稅附加按時足額撥付到農村財務服務中心的專門帳戶上,不抵稅,不代扣,按村設帳,鎮管村用,專款專用。在執行過程中,我們對農村優撫對象、五保戶的優撫補助款按時按標準登記造冊,發放到戶。

2、建立村級財務管理體系。我們在村帳站管的基礎上,成立了村級財務服務中心,在全鎮范圍內積極開展村級帳務、資金雙代管工作,把全鎮35個村的資金和帳務統一歸并入鎮農村財務服務中心,資金和財務統一由農村財務服務中心代管,各村均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從根本上杜絕了村級財務混亂和管理松懈的難題。

3、建立“一事一議”審批管理體系。全鎮39個單位有有7個村進行籌資籌勞。籌資標準都控制在人平15元之內,做到專款、專用、專項結算。并且各村將籌資籌勞提取、使用、結算情況采取召開會議、辦公開欄等多種形式及時向群眾公開,接受群眾監督。

三、積極做好三項工作

1、穩步推進鄉鎮配套改革。一是加大了政府機關改革力度。撤銷了四個總支和辦事處,設立了五大辦,清退了編外人員15人,鄉鎮行政人員由改革前68人減到40人,鎮領導干部職數由原來的19人減為9人,實行“一人一編一卡”。每年在職及退休干部工資、分流人員基本生活費、加上年費用支出需要131.65萬元。通過財政包干、轉移支付、政策性增資、上級扶持資金及發展企業,我們取得收入131.65萬元,基本持平,保證了鎮政府機關的正常運轉。二是推行了事業單位改革。事業單位由15個精減合并為8個,財政所與經管站實行了合并,農技、農機、水電、畜牧、廣播、文化、計生服務七個事業單位全部轉為公益性服務單位,實行合同化管理。在職人員全部買斷工齡,實現全員養老保險,并擇優競爭上崗,達到“減人減事增效”和“以錢養事”的目地。三是整合了教育資源。撤銷了鎮教育組,調整了全鎮中小學布局,合并了3所完全小學,7所初級小學,辭退了代課教師和臨時工勤人員67名,并全面實施了教育“一費制”。四是加大了村組改革力度。對村干部職數從嚴控制,嚴格執行1000人以下的村村干部編制3人,1000至2000人的村村干部編制4人的規定,撤銷村民小組長,全部由村干部兼任。全鎮共精減村組干部350人,每年節約開支100萬元。目前全鎮共有村干部125人,工資總額50.8萬元,費用及支出17.3萬元,五保及優撫支出33.2萬元,合計支出101.3萬元。村級收入108.18萬元,轉移支付50.4161萬元,兩稅附加32.77萬元,村辦企業純收入25萬元,保證了村級正常運轉需要。

2、開展化解村級債務工作。為化解舊債,遏制新債,我們一方面出臺系列相關文件,成立農村財務服務中心,對全鎮各村債務進行清查、核定、凍結,實行村級帳務、資金“雙代管”,從源頭上控制了增加新的債務;另一方面積極探索多種方法,采取劃轉債權、盤活資產、清理擠水、發展增收等化債辦法。全鎮共化債394萬元,占債務總額的53%。

3、堅決杜絕涉農亂收費。一是公開涉農收費行為。通過公示牌、公示欄和電視公告等多種形式公開收費項目和標準,讓農民交得明白,接受群眾監督。在各鄉鎮主要收費場所、各行政村醒目地點懸掛了涉農收費公示牌,接受廣大群眾監督。二是加大了涉農部門收費監管力度。鎮政府專門成立了規范部門收費領導小組,設立舉報電話。用鐵的手腕、鐵的紀律來規范教育、土地、城建、計生、畜牧、外貿等部門收費行為。三是進行農民負擔專項檢查。去年,鎮政府先后組織三次農民負擔專項檢查,主要檢查是否存在搭車收費和加碼收費行為。通過檢查,有力的確保了全鎮農民負擔政策落實到位。全鎮涉農收費部門在農民建房、學生入學、計劃生育、農電改造、身份證辦理、外出務工等方面,嚴格執行收費標準,沒有出現越權設立涉農收費項目以及擴大收費范圍、提高收費標準、以罰代收的行為。各村在農民建房、計劃生育等事項上,沒有向農民亂收費,較好地執行了農村稅費改革政策。

總結我鎮2005年農村稅費改革工作經驗,可以概括為三個“三”。

1、堅持三個到位,強領導,促合力。一是領導重視到位。近幾年,雖然我們在農村稅費改革和稅費配套改革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在成績面前我們不驕不躁,始終把此項放在重要位置上,做到“思想不放松,力度不削弱”,有力地保證了稅改工作穩妥推進。二是組織協調到位。為確保農村稅費配套改革順利推進,我們實行部門牽頭負責制,充分發揮和調動部門的積極性,形成工作合力。全鎮先后召開3次有關農村稅費改革的黨政聯席會,5次各相關部門參加的協調會,解決改革重點、難點問題,做到工作有計劃、有安排。三是督辦工作到位。為加強對鄉鎮農村稅費改革的指導和督促,從各部門抽調了有豐富農村工作經驗的同志,組成督查指導組,進行了督查,確保各項政策落實到位。

2、嚴把三個關口,攻重點,破難題。一是把好干部分流安置關。人員分流工作是重點中的重點,也是推進配套改革的難點。為此,我們對人員分流通過“四包”來落實責任,確保分流工作到位。即要求鄉鎮黨政主要領導成員與分流對象結對實行“四包”。即包解釋政策,包穩定分流對象情緒,包督促分流對象辦理移交,包掌握分流對象離崗后動態去向。二是把好財務清理關。財務清理和債權債務的分割是配套改革的又一個難點,也是群眾關注的焦點。為使這項工作有序進行,我們出臺了相關文件,采取封賬凍產的辦法,由資產清查組清查后全部封存,由鎮農村財務服務中心管理。對因公益事業建設發生的個人擔保信用資金,經鄉鎮認定蓋章后,將債權債務關系進行轉移,讓干部走得放心。三是把好執行紀律關。機構改革、人員分流等工作公開、公平、透明,防止隱私舞弊和違法違紀現象的發生。

3、做好三項工作,優氛圍,強基礎。一是做好宣傳工作。一方面讓廣大干部群眾了解和掌握政策,另一方面讓他們有一種壓力,感覺到改革勢在必行。二是做好調查摸底工作。通過“查、訪、聽”調查農村稅費改革相關情況,為決策提供依據。由于了解問題及時、全面,掌握情況客觀、準確,為改革科學決策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三是做好政策制定工作。科學制訂了實施方案,明確了改革工作原則、目標和任務。使整個改革有計劃、有目標。考慮到改革前鄉鎮大部分站所人事權在部門,我們采取人員分流“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即按改革前人事權的歸屬,人事權在部門的由部門負責分流,在鄉鎮的由鄉鎮負責分流,切實保障分流工作順利開展。在整個改革過程中,我們堅持無情改革,有情操作。廣開門路,為分流人員再就業提供保障,通過“五個一批”的措施,幫助分流人員實現再就業,即政策幫扶,鼓勵自主創業一批;強化培訓,往沿海輸送一批;招商引資,向外資企業轉移一批;企業改制,動員入股消化一批;制訂政策,村委會擔任實職轉移一批,真正做到“分流無情、操作有情”,讓鄉鎮干部留的安心,走的放心。到目前,全鎮80%以上分流人員實現了再就業。

羅田九資河鎮人民政府郭羅平

二oo六年四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