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系暑期三下鄉活動實踐匯報
時間:2022-12-14 11:52:00
導語:電力系暑期三下鄉活動實踐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目的:宣傳電力知識,扶貧支教,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形式:參觀菏澤電廠,深入農村宣講,調查,幫扶貧困學生,參觀冀魯豫邊區革命紀念館
時間:2006年7月17日--7月23日
地點:山東省菏澤市成武縣茍村
組織者:電力系團總支
參與者:電力系團總支書記張麗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電力系輔導員高楠楠
學生李克寅劉偉李婷張春波劉菲華明雷
電力系暑期"三下鄉"活動,是五四青年開創的"走向社會,深入民眾"光榮傳統的延續,是知識分子同工農群眾相結合,教育同生產實踐相結合的一貫方針在新時期的集中體現.是青年學生健康成長,將自身價值與祖國命運緊密相連的必由之路.
電力系團總支認識到,要想讓同學們盡快的成為現代化建設的有用人才,適應社會的需要,就要在學習期間,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認識社會,認識自己的社會位置,明確自己的歷史使命,激發自己的學習熱情,調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戰勝各種困難和挫折,鍛煉意志和毅力,為適應以后的電力工作做一定準備.
電力系同學大都出生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成長在鄧小平理論不斷發展的年代,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認識,對改革開放的認識,單從課堂上是難以得到的.因此,必須讓他們走向社會,深入農村,了解占全國人口80%的農民的現狀,才能真正在實踐中深化對鄧小平理論的理解,深化對改革開放的理解.
因此,電力系團總支特別選擇我校歷年來扶貧救助的菏澤市成武縣,作為此次"三下鄉"活動的地點.淳厚民情和樸素民風所滋養出來的情感,難以盡得于書本;貧困母親臉上的愁容和失學兒童眼中的渴望所激發出的力量,難以取之于校園.走出象牙塔,融入堅實的土地,貼近農民的心,才會真切感受到耕耘的艱辛,收獲的喜悅,才會真正把成長的根深深植入祖國的沃土.
一,"八榮八恥"教育從自身開始——參觀菏澤電廠,走進冀魯豫邊區革命紀念館
為全面了解發電廠的運行原理以及向當地居民解釋安全用電知識,在系團總支書記張麗老師的積極協調,聯系下,我系"三下鄉"活動小組一行來到了菏澤電廠.同學們帶著安全帽排著整齊的隊伍,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先后參觀了菏澤電廠的六個發電機組,并著重參觀了新上的6號新機組.在現場轟鳴的機組聲中,大家認真聆聽工作人員的講解.看著身邊這些在高溫環境下依然一絲不茍,認真工作的工作人員的汗水順著臉頰流下,同學們不僅為之一振.
參觀完工作車間,我們來到了集控室,從一個個監視鏡頭中觀看整個發電廠的運行情況,電廠的角角落落都展現在大家的眼前,哪怕是爐內火焰的顏色工作人員都沒有絲毫放松,視線緊緊跟隨著火焰的跳動而變化.作為發電廠及其電力系統專業的學生,聯系到平時課堂上所學的知識,針對電網平時的運行與維護,繼電保護等方面的問題,同學們與電廠的工作人員進行了深入交流,并請教了他們許多實際生產運行中的問題.
此次參觀讓同學們真真切切的體會到什么是安全生產不放松,體會到電力人這種嚴謹的工作態度!同時也感到作為電力系的學生,自己肩上的責任之重大.
之后,系"三下鄉"活動小組一行又來到了菏澤市冀魯豫邊區革命紀念館.冀魯豫邊區是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全國重要的革命根據地之一,為中國革命做出了重大貢獻.解放戰爭時期,這里既是人民解放軍與國民黨軍隊進行戰略決戰的主戰場之一,又是支援全國解放的重要后方基地.
坐落在冀魯豫邊區中心區菏澤的冀魯豫邊區革命紀念館,融紀念性,教育性,藝術性于一體,是緬懷先烈,激勵后人的又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紀念館主體建筑面積為1萬多平方米,設有"星星之火","浴血抗戰","平原逐鹿","革命兒女"等展廳,展出照片900余幅,文物493套,件,全面,形象地再現了當年波瀾壯闊的偉大場面.讓同學們對冀魯豫邊區的組織沿革,戰斗歷程,重大戰役,老一輩革命家的豐功偉績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認識.大家紛紛表示,在今后的學習,工作中,要發揚革命先烈不屈不撓,英勇奮進的革命精神,充分發揮當代大學生的模范帶頭作用,自覺成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忠實實踐者,為建設小康社會,構建和諧社會作出積極的貢獻.
一次電力精神的洗禮,一次愛國主義教育,讓同學更加體會到怎樣才是知榮知恥,切實感受到了"八榮八恥"精神的精髓.
二,電力下鄉上征程
炎熱的七月燃燒著青春的激情,如歌的歲月暢響著時代的旋律.7月18日上午天空彌漫著濃濃的熱浪,然而它們卻無法阻擋同學們青春的步伐.我們滿懷著好奇與期待,躊躇滿志的背上早已準備好的行囊,帶著火一樣的青春干勁,跟隨系團總支踏上了前往菏澤市成武縣茍村鎮的征程.
三,安全用電,文明用電落實電力榮辱觀
7月19日上午,系暑期"三下鄉"活動小組下設的宣講小組早早的帶著宣傳材料來到茍村鎮的集市上準備進行用電知識的宣講.剛走進集市就引來群眾的熱切關注,條幅還沒掛好,旗子還沒展開,他們便紛紛駐足觀望,好奇地詢問起來.當得知我們是電專業的學生時,一時間聚攏的人就更多了.我們幾個同學不得不分散開來,一邊分發宣傳材料,一邊講解有關安全用電等方面的疑難知識.在宣講的過程中,我們一邊講解和解答問題,一邊借機向群眾們了解當地各方面的情況.
通過上午的宣講,我們不僅把自己掌握的知識帶給農村,還通過與鄉親們的交流了解了許多當地的情況.
四,伸出雙手,救助貧困生
下午我們帶著早已準備好的書包,鉛筆盒,本子,鉛筆,橡皮等文具,攜帶電氣所黨組織沉甸甸的濃情厚意以及對鄉村小學生的深情關懷,我們"三下鄉"活動小組來到了茍村鎮中心小學.一跨入校門,同學們就受到當地領導,群眾和小學生們的熱烈歡迎.在校領導的幫助下,我們電力系"三下鄉"活動小組舉行了簡單的捐助儀式,在一雙雙天真無邪,對求知充滿渴望的眼睛下,電力工程系團總支書記張麗老師,輔導員高楠楠老師帶領我系"三下鄉"全體青年志愿者將物品捐贈給了貧困生代表,并向他們表示了衷心的祝福,同時希望這些祖國的花朵們能勤奮學習,為祖國,為家鄉貢獻力量.同時,我系還選定了三名品學兼優,家境困難的學生作為幫扶對象,分別將四百元錢送到他們的手中.四百元錢對于我們可能并不算多,但對于他們卻是三年的學費啊!
捐贈儀式結束后,我們全體志愿者們還和小朋友們一起進行了深入的交流,了解農村的教育水平及教育發展的現狀.中心小學的一名小女孩淚流滿面的告訴我們,對他們來說,學習是用不(知多少的代價換來的奢侈品.但是她們卻太渴望了解外邊的世界,太渴望走出這個地方,改變未來了."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也就是因為機會的來之不易,他們才會有如此堅毅的眼神,幼小的心靈上早就有了命運的創傷和改變命運的迫切愿望.然而,對于這一切,孩子們的路還很長,而同學們能做的還太少太少……
五,聯誼活動,心與心的交流
經過簡單的休息和準備,文藝小組的成員就地取材,在學校操場的空地搭起了一個簡易舞臺,圍觀的人也是越來越多,許多小學生還未吃完晚飯就冒著酷暑在此等候.一曲《父老鄉親》表達了莘莘學子對茍村鎮人民的無限深情;晚會精彩紛呈,取得了巨大成功,掌聲一次次爆響,回蕩在這片美麗熱情的土地上……
演出在《讓愛駐我家》的歌聲中落下了帷幕.整場演出在一片輕松愉快地氣氛中進行著,電力系活動小組的成員們用他們青春的熱情,把點點滴滴的關愛灑進了每一位觀眾的心中,把先進的文化送到了人民群眾中,同時也把"八榮八恥"社會主義榮辱觀重要思想播撒到了基層,真正達到了"文化下鄉,情暖百姓,服務社會,心聲交融"的目的,聯誼活動取得了圓滿的成功,為以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后的交流與合作架起了一座橋梁.
六,圓滿結束心潮澎湃
在茍村的日子里,電力系社會實踐隊伍受到茍村鎮父老鄉親的歡迎和贊譽.七月的烈日火辣辣地炙烤著大地,為社會服務,實踐"三個代表",同學們做出了積極行動.雖然大家心中充滿了不舍和依戀,但離別的日子依然不期而致.當同學們整理好行裝準備踏上返校的旅程時,小弟弟小妹妹們在我們旁邊圍了厚厚的一圈,"大哥哥,大姐姐你們還會再來嗎,我們舍不得你們!""你們是電專電力系的吧,我長大了也要考你們這學校!"同學們給那里的學生們留下了自己的聯系方式,紛紛表示:"我們的活動雖然結束了,但我們要經常保持聯系!"
同學們不由自主地被這份感動徹底地征服了.短短幾天的時間,大家攜手并進,相濡以沫!臨別時關切的囑托和親切的叮嚀,分手時殷實的擁抱和毫不敷衍的握手令人感動得一時語噎.
七,實踐歸來話收獲
"艱辛知人生,實踐長才干",扎扎實實的2006年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已劃上句號.為了將今年我院社會實踐工作做好,做實,電力系黨委及有關部門對這一活動高度重視并全力支持,統一思想,把社會實踐活動作為學院的一項不可或缺的工作來抓,多次召開會議,研究,制定政策,進行全局指導;在實踐活動開展過程中涉及到的相關部門,系團總支社會實踐領導小組總體協調,統一調度,各部門分工明確,有效保障了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電力系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在社會各地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此次茍村之行后,召開的"電力系實踐歸來話收獲"座談會,不僅升華了同學們的理論知識,豐富了他們的人生閱歷,更堅定了自己潛心求知的信念,明確了自己奮發前進的方向.短暫的經歷與長期的收獲,鐫刻在心,鐫刻在心的記憶!同時通過此次社會實踐,雖然大家所獲得的感受都不一樣,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認識,那就是:在學習的過程中,必須始終保持不斷進取的態度,發揚吃苦耐勞的精神.
充分的準備,精心的策劃,科學合理的運作為本次暑期"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順利進行提供了保障.縱觀本次電力系"三下鄉"活動,呈現如下幾大特點:
1,事業化規劃.暑期"三下鄉"活動是當代大學生重要的社會實踐途徑和機會,是他們成長成才的有效方式.在廣泛深入農村與人民群眾打成一片的過程中了解民生民情,從而增長了見識,增加了人生閱歷.同時,在大學生就業形式嚴峻和基層急需人才的背景下,國家鼓勵大學生畢業后到基層就業.這樣,"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是將這二者有機結合的大好時機.我系通過召開會議,組織座談等途徑,傳達并要求把此次"三下鄉"活動作為人生事業規劃中的一個重要內容,鼓勵學生在暑期深入基層,奉獻自己的青春和智慧.
2,組織化推進.要確保本次"三下鄉"活動取得實效,就必須有嚴密的規劃性和嚴格的組織性.一方面,系團總支成立了"三下鄉"活動領導小組,將活動分為團隊活動和個人分散活動.每個團隊都有一名隊長,實行隊長負責制.在地方實踐時團隊根據活動方案統一旗幟,文化衫以及相關的活動用品;另一方面,我系對實踐人員"約法三章",要求每位同學在實踐期間嚴格要求自己,樹立良好的電力系團隊形象,把電力系團總支嚴謹,團結,協作的工作作風體現到此次"三下鄉"活動中來.
3,準備充分,事事入微.在活動前,系團總支書記張老師認真安排,輔導員高楠楠老師具體負責,將活動所需的材料,包括旗幟,文案,藥品等等,一一安排妥當,從而保證活動的正常開展.
4,樹立形象,嚴格要求.電力系"三下鄉"活動小組所到之處都能和當地的人民群眾心連心,情牽情,良好的形象贏得了廣大群眾的贊揚,深受所到之處人民的好評.這與系團總支的嚴格要求十分不開的.因此每位成員都以高標準嚴要求來約束自己,維護好電力系的良好形象,展現了當代大學生的風采.
5,及時總結,加強宣傳.根據系團總支的要求,活動成果要及時總結,在總結中發現問題并及時地糾正,為以后更好地開展活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同時,新聞講究時效性,只有將新聞稿件及時地投遞出去才能夠收到良好的宣傳成果.電力系團總支為此專門組建了新聞采寫組,專門負責活動的宣傳報道.
山東電專電力系2006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已經落下帷幕.總結過去,展望未來,前面的路還很漫長,同學們即將踏上新的征程,有經驗有教訓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完整實踐.不論如何,這都是一次非常有益的活動,使我系同學認識到,只有在學校學好理論知識,將來才能應用于實踐之中去,才能為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雖然本次"三下鄉"活動畫上了圓滿的句號,但"三下鄉"的路還很長,我系"三下鄉"的工作也將一如既往的開展下去,成為在校大學生,特別是電專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八榮八恥"社會主義榮辱觀,在實踐中學習專業知識的一條特殊渠道.相信同學們會以更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明年的社會實踐工作中去,讓廣大青年學子在社會的大熔爐中經風雨,見世面,長才干,做貢獻,接受磨礪,百煉成鋼;用一顆顆赤誠的心,一雙雙質樸的手,去開拓,去勞動,去創造,創造無悔于青春的業績,創造無悔于民族的業績,讓美好的青春在青春的創造中閃光,讓我系的社會實踐活動走向新的輝煌!
電力工程系團總支
200X年7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