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干休所扎實做好老干部服務保障紀實

時間:2022-02-18 04:10:00

導語:市干休所扎實做好老干部服務保障紀實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干休所扎實做好老干部服務保障紀實

為老干部服務,就要以老干部們滿不滿意作為工作落實的唯一標準。近幾年來,壽光市干休所扎實、細致、周到、熱情的服務放在首位,堅持以親情服務為工作理念,以構建和諧干休所為目標,細化服務措施,創新服務思路,提升了服務保障工作水平,受到全所離退休干部的好評。干休所多次被壽光市委表彰為先進干休所、先進黨支部。

服務保障醫為先

這個所的老干部平均年齡79歲。老人年事越高,對自己健康方面的顧慮就越多,對醫療服務保障的依賴性也就越來越強。一位老干部曾經深有感觸地對所領導說進這樣一句話:“我們老了,健康善越為越差,能否長壽,所里的工作人員就是我們的希望和依靠?!?/p>

老干部一席話,使干休所黨支部“一班人”感到:做好老干部工作,首先要做好他們的醫療預防保健,這直接關系到老干部的身體健康和家庭幸福。

為搞好老干部的醫療預防保健,他們為全所離退休老干部建立起了健康檔案,對他們以往的病情病史、診治情況進行了詳細登記,并對他們的身體狀況、家庭與遺傳、衛生習慣與生活方式、居住環境與本人的特點等,也都作了詳細的記錄。結合老干部年齡偏大、急癥發病率高的實際,他們自籌資金1500余元給老干部們安裝了緊急呼叫系統,確保老干部在突發疾病的情況下能夠及時得到救治。所里還協調壽光醫院的專家結合他們的個人健康檔案,制訂了詳細的醫療預防保健方案,堅持送醫送藥服務上門。對臥床不起的病人,主動將治療室設在家中,方便其治療。這個所通過定期邀請醫學專家到所里為老干部上衛生常識課、辦板報、觀看老年保健錄像等形式,做好各種多發病、常見病的宣傳預防,并主動為老干部們發放各種應急藥品。今年以來,他們協調心內科、呼吸科、眼科專家到所里義診5次,上衛生常識課3次,深受老干部們的歡迎。

由于醫療服務保障工作到位,近幾年來,這個所未發生一起因誤診而延誤老干部病情治療的醫療事故。2004年7月24日凌晨,有一名老干部因劇烈頭痛、眼痛、惡心,在工作人員宋長德的陪同下來到醫院進行診治,由于醫院將這名老干部收入保健樓治療,宋長德雖不是醫生,但長年從事老干部服務工作使他對醫療知識略知一二,而且對本所老干部的身體狀況都比較了解,他認為應歸眼科治療范圍。在他的建議下,醫院眼科醫師經過診斷,確定了急性青光眼。經手術治療,使這名老干部避免了失明的危險。

尊老敬賢送溫暖

為做好老干部的服務保障工作,這個所有“十上門”服務規范:工資發放上門、液化氣裝灌上門、物品發放送上門、日常生活用品送上門、醫療診治服務上門、急事難事解決上門、水電雜費代收上門、車輛保障上門、傳達上級指示精神上門、思想政治工作上門。

說起這個制度,所長李衛民講述了以前的一件事:一次,一位老干部需要乘車外出時,在門外卻怎么也沒有找到派來保障的車輛。原來,司機開車過來后,由于在門口等的時間較長,以為要車的老干部計劃有變,便將車私自開回了車場。

雖然老在干部對這件事沒有說什么,但所黨支部“一班人”卻從這件事中得了啟示:為老干部服務,就是要樹立“竭誠服務”的思想,不能簡單地就事論事搞保障,對他們的服務要更耐心、更細致、更周全,要自覺把事情想在前,才能真正搞好服務保障。

他們首先從存在問題較多的老干部車輛使用問題上下手,規定車輛保障要做到“三到位”:把車開到位、把人扶到位、把人送到位。車輛外出保障必須事先將車輛保養好,駕駛員選用技術過硬、素質全面的,確保安全到位。

為把組織的關心和溫暖送到老干部的心坎上,他們在搞好“主動式服務”上下功夫。為能及時了解老干部對服務保障工作有什么意見和建議,增強做好服務保障工作的針對性,所領導經常到老干部家中坐一坐、聊一聊,在交流思想溝通感情中發現問題,對一些老干部不便說的問題,他們自覺把工作做在前、做到位。這個所的樓房建于90年代初,由于當時設計上存在缺陷,加上管道銹蝕嚴重,現在管道老化嚴重,樓頂一到了雨季,有些地方外面大下樓內小下,對老干部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不便,所里領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必須要保證老干部的生活保障不能出問題,沒錢想辦法也要辦。所長便到企事業單位找老朋友、老同事“畫齋”,在他的一片真心“游說”下,都為他的助老之心感動,紛紛伸出援助之手,籌措3萬元為老干部的住房和管道進行了維修。近三年來,在老干部沒有提要求的情況下,他們還先后自籌資金重鋪了2條下水管道,更換了供水管線,對老干部活動室、閱覽室填置了器材和報刊讀物,這一系列帶有提前量的工作得到了老干部們的一致好評。

體壯心健喜開顏

隨著年齡變大,身體狀況變差,一些老干部容易產生孤獨感,總是希望親人圍在身邊。為排解老干部們的孤獨感,豐富老干部晚年生活,這個干休所注重用健康向上的文體活動,豐富他們的業余文化生活,充分發揮他們的余熱,幫助老干部實現老有所為的愿望。

為確保老干部文體活動的持續開展,這個干休所成立了由所長任組長,老干部和工作人員參加的9人文體活動領導小組,組建了乒乓球隊、門球隊、老年舞蹈隊、書畫組等十余個隊組。投資近萬元購置了麻將桌、釣魚桿、書法用品等活動器材。一系列針對老年人活動特點的文體項目,充分調動了老干部參與文體活動的積極性,全所老干部的參與率達到了90%以上,這不僅鍛煉了老干部們的身體,而且陶冶了情操。

文體活動開展了,老干部們也都積極參與了,但所領導感到,一些老干部對所里組織的這些活動感到不滿足,總感覺空有抱負卻不能施展。

讓老干部晚年老的所樂,還要幫助他們實現老有所為。一次,這個所在與壽光一中開展的老少共建活動中了解到,現在青年學生思想活躍、對革命傳統教育知方甚少、逆反心理重。為此,他們積極與附近的圣城小學、北關小學、壽光一中等學校協調,醞釀開展了以“讓老干部健康長壽、讓青年一代健康成長”為主題的“雙健康”活動。每逢五四、七一、八一、十一、國防教育日等節日,干休所組織老干部們向青年學生講述黨史、軍史,提高他們的國防觀念和憂患意識,樹立他們作為新中國青年的自豪感。學校則利用元旦、春節等節日組織學生給老干部拜年、慰問,七一、八一與老干部一起重溫入黨誓詞和戰斗經歷,老人節和仲秋節時與老干部一起過節,排遣他們的寂寞思親之情。

“雙健康”活動的開展既促進了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又促進了老干部工作,達到了“雙贏”的效果。老干部們在這里又找到了自己晚年的價值。該所老干部堅持給青年學生講傳統、講時事、話人生,幾年來講課一百多次,接受教育師生達6萬人次,受到了社會上的廣泛贊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