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稅稅源聯動匯報

時間:2022-09-04 05:34:00

導語:國稅稅源聯動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稅稅源聯動匯報

稅源管理聯動工作是今年國稅工作的“重中之重”。**年5月31日-6月1日,鹽城市局在東臺召開了全市國稅系統稅源管理聯動工作推進會,認真貫徹了總局和省、市局關于稅源管理聯動工作的一系列文件精神,通過典型引路、現場觀摩、經驗交流,推廣東臺市局稅源管理聯動工作的經驗做法,同時進行思想再統一、工作再發動、任務再落實、目標再明確,以達到相互學習、相互交流、相互促進的目的,全力推進全系統稅源管理聯動工作再創新業績,努力實現鹽城國稅事業又好又快的發展。這次會議,形式新穎、內容豐富、務實緊湊,達到了典型引路、經驗交流的目的,標志著鹽城市國稅局稅源管理聯動管理工作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年6月14日,省國稅局周蘇明局長在鹽城開展工作調研時,親自登錄鹽城國稅內部辦公網的“稅源聯動管理平臺”,查詢相關數據資料,對鹽城市國稅局創造性的開展稅源管理聯動工作的經驗做法給予充分肯定,要求基層國稅機關大膽創新,勇于實踐,積極探索稅源聯動管理新路子。

加強納稅人的稅源、稅基管理是稅務機關永恒的課題,如何加強納稅人稅源、稅基管理也是當前全國稅務機關積極探索、并努力實踐的一項重點工作。實施“稅收分析、稅源監控、納稅評估、稅務稽查”稅源聯動管理機制是加強納稅人稅源、稅基管理的有效方式和手段,這四個環節幾乎涵蓋了目前國稅機關稅源管理的所有措施,但如何實現這四個環節的有效“聯動”,則是國稅機關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課題。其實,早在去年8月份召開的全市國稅征管工作會議上,鹽城市局陳步龍局長就提出了建立稅源聯動管理機制的構想,可以說,這一構想與總局、省局領導的決策不謀而合。去年9月下旬,省局在南通召開的全省計統工作會議上,對全省國稅系統建立健全稅源聯動管理機制工作作出了明確指示、提出了具體要求,省局周蘇明局長、總局計統司王道樹副司長和省局王金城總會計師在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南通市局還交流了經驗做法,使鹽城市國稅局一班人進一步認識到實施稅源聯動管理勢在必行,并且大有可為。省局會議結束以后,與會同志立即于9月30日向市局領導班子傳達了省局計統工作會議的內容,并著重傳達了省局、總局領導的講話精神,介紹了南通市局的經驗做法。鹽城市局的領導班子對此次會議的精神和省局關于建立聯動機制的工作部署思想高度統一,認識高度一致,陳步龍局長在市局局長辦公會議上多次提出,全市各級國稅機關要以更高的標準、更高的起點、更高的目標,建立健全“四位一體”稅源管理聯動機制,以切實通過聯動機制的有效實施,進一步提高我市稅收征管的質效。在此基礎上,相繼成立市、縣稅源聯動管理機制領導小組和聯動辦公室,負責聯動機制在我市國稅系統的組織落實和籌劃工作,從而形成覆蓋全市的嚴密、協調、高效的稅源、稅基監控網絡。

落實稅源聯動管理工作,制定指導性強、操作性強、適用性強的工作意見是前提。為此,鹽城市局多次召開由局領導班子、相關處室和聯動辦成員參加的會議認真研究具體實施方案。10月8日,國慶長假后第一天,該局就召開了局長辦公會議,通報了省局計統工作會議的有關精神,研究成立了聯動機制領導小組,由陳步龍局長親任領導小組組長,其他局領導任副組長,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市局黨組成員、總經濟師劉仁華同志兼任聯動辦公室主任。陳步龍局長從建立聯動機制的內容和目的、機構設置、聯動模型、操作流程、規章制度等六個方面提出具體要求。工作意見經過多次討論修訂和完善,并充分征求了縣(市、區)局、市局各分局和相關職能處室的意見,于11月8日正式下發,從而標志著該局聯動工作機制從決策、醞釀階段,進入啟動運行階段。為了保障稅源管理聯動工作順暢有序進行,市、縣兩級國稅機關成立了稅源管理聯動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辦公室、計統、信息中心、法規、流轉稅、所得稅、征管、出口退稅、國際稅務、稽查等部門業務人員參加,對稅源管理事項實施一體化綜合管理,從而突破了部門管理的局限性。同時,制定了部門工作職責、稅源分析會制度、稅源管理聯席會議制度等,從機制上確保聯動辦公室既有權威性,又有具體操作指導權。通過聯動辦協調運作,實現“四個統一”,即:統一指揮,聯動工作任務由市局聯動工作辦公室統一下達,業務部門和下級國稅機關統一受市局聯動辦公室指揮;統一落實,聯動機制以聯動辦公室為“四位一體”運行的起點和終點,所有的稅收分析、稅源監控、納稅評估、稅務稽查部門統一接受聯動辦公室下達任務,并按規定要求、規定時限、規定途徑完成各自任務;統一督查,市局聯動辦公室以強化督查為主要手段,保證聯動工作任務落實,使聯動工作目標通過督查能夠如期實現;統一協調,發揮聯動工作辦公室倍增效應,在全市范圍內開展行業管理,并實現信息集中和資源共享,使全市各級國稅機關聯動工作都能做到統籌安排、有條不紊。去年12月份以來,市局連續多次召開聯動辦成員及聯絡員會議,劉仁華總經濟師對聯動工作提出了思想上要有高度、聯動管理措施要有廣度、聯動任務落實上要有力度、聯動指標質量上要有深度的要求。在對市區稅源管理中最薄弱的環節進行分析基礎上,確定以信息認定異常、稅負異常、稅務涉嫌異常三類問題為管理重點,市局有關處室和市局各分局組織了由業務骨干組成的“小班子”,對稅源管理聯動任務進行落實,共查補稅款178.78萬元,實現了首戰告捷。在此基礎上,市局聯動辦連續編發了8期《工作動態》、2期《督查通報》,為縣(市、區)局貫徹、落實此項工作提供指導。同時,市局還建立了稅源管理聯動信息平臺,統一稅源管理聯動任務,把分析、監控、評估、稽查部門反饋的管理經驗、數據模型、分析成果鏈接在平臺上共享,方便基層和業務部門利用數據信息加強稅收征管。平臺開通以來,共總局、省局領導講話10多篇,任務類信息50多條,預警和參考信息200多條,數據模型和行業分析報告36項,經驗交流材料41篇,有力地指導了全系統聯動工作開展。今年一季度,市局把普通機械行業和各單位自選的1個行業作為聯動任務,共對548戶納稅人實施了納稅評估或稅務稽查,共查補稅款1241萬元,加收滯納金94萬元,調減進項稅額留抵2372萬元,調減企業虧損139萬元,提出管理建議87條。4月底,按照市局領導要求,針對所得稅管理相對薄弱的現狀,市局聯動辦又向各縣(市、區)局和市局各直屬行政單位主要負責同志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所得稅征收管理的緊急通知》,通知在各單位引起強烈反響,在全市掀起了進一步加強所得稅征管工作的熱潮。

鹽城市國稅局通過建立聯動機制,重點推進稅源管理四個主要環節之間的整合聯動。首先,發揮稅收分析的基礎性作用。明確各級把稅收經濟分析作為稅源管理的首要環節來抓,按照從宏觀上發現問題、從微觀上查找原因的思路,通過多角度、全方位的稅收分析,及時發現反映地區稅源發展和稅收征管中的問題,為稅源監控和納稅評估提供準確的線索和導向,提高稅源管理的整體效能。通過開展地區宏觀稅負、稅收彈性增減變化趨勢分析,深入分析稅收與相關經濟指標的關系,研究地區經濟稅源發展情況以及稅收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通過開展對行業稅負的分析和預警區間的,揭示地區之間行業稅負的差異,篩選排查低稅負企業,有針對性地加強稅源管理;通過開展各稅種管理狀況和異常點、風險點的篩選分析,探索建立分稅種、分行業、分項目的分析預警模型,提高各稅種管理水平;通過納稅遵從度、稅收征收率等稅收征管狀況、征管能力評價指標分析,及時發現影響稅源管理質量和效率的薄弱環節,有針對性地提升稅收征管能力。其次,進一步提高稅源監控水平。按照總局“革除弊端、發揮優勢、明確職責、提高水平”的要求,創新責任區制度、稅收管理員制度的實現形式。加強稅源分級分類管理,根據企業規模、行業特點、風險類別等因素,合理劃分稅源監控的重點,實施分級分類監控。加快管理員信息化平臺建設,整合簡化各類調查核查等事務性工作,避免涉稅信息重復采集和管理員重復下戶,使管理員能夠集中精力加強稅源管理。改變對異常票證、異常指標按單一項目進行核查的簡單作法,實施按戶歸集分析異常項目,根據異常項目發生頻度和風險度大小,把核查工作和稅源監控分析結合起來。本著提高效率、強化制約的原則,規范管理員稅源巡查的項目、內容、下戶頻率和工作底稿。對于稅源監控中發現的疑點和問題,及時反饋到稅收分析、納稅評估和稽查環節,促進稅收分析質量的提高,為納稅評估和稽查選案提供準確的目標和方向。第三,全面提高納稅評估管理水平。按照“降低頻率、加大深度、提高質量、注重效益”的工作要求,深入開展納稅評估工作。充分應用征管系統數據,建立具有針對性、系統性和時效性的評估分析指標體系,完善行業評估模型,提高納稅評估的精確度。完善評估工作的組織形式,改變全員評估效率低下的現狀,根據納稅評估對象的分類要求,不斷提高納稅評估工作的專業化水平。創新評估方式方法,以年度評估、行業評估為重點,實施多稅種聯動、征退稅聯動評估;結合風險點的核查開展季度、月度評估,重視并認真做好案頭分析工作,提高評估的實效性。廣泛開展納稅評估案例點評、優秀案例評比活動,把工作考評和案例交流培訓結合起來,切實提高干部技能,促進評估的深化。充分發揮納稅評估以評促查、以評促管的作用,對發現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和有明顯偷逃騙稅證據的,必須移送稽查立案處理;通過納稅評估發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拓展稅收分析的視野,改進稅收分析的方式方法。第四,積極發揮稅務稽查的促進作用。按照準確選案、重點打擊、以查促管的要求,充分發揮稅務稽查的職能。利用稅收分析成果以及稅源監控、納稅評估提供的信息加強選案工作,重點選擇長期稅負異常、久虧不倒、惡意走逃等有明顯偷騙稅嫌疑的納稅人開展稽查。完善稽查建議制度,重視對查辦案件的分析工作,對案件的成因、特點、作案手法及發展態勢進行深入分析研究,發現稅收制度和征管中存在的問題,定期向相關部門提供稽查建議書,把分析研究成果及時反饋到稅收分析、稅源監控、納稅評估環節,形成以查促進分析、以查強化監控、以查深化評估的良性互動。

鹽城市國稅局在稅源管理聯動工作中,堅持以“五新”為著力點,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五新”即:稅收分析引領新導向。全市各級國稅機關把稅收分析作為稅源管理的“眼睛”,對稅收征管各環節實施“雷達式”掃描,確定管理重點對象,用評估、稽查手段實施重點管理,堵塞征管漏洞,按照“統一分析項目、統一數據口徑、統一信息分類、統一平臺”的要求,就宏觀稅負、工業稅負、商業稅負、行業稅負、稅種分析、重點稅源等明確了8大類20個小類的分析范圍,并把占全市接近90%稅源總量的15個行業列為重點分析對象,形成行業稅收分析報告53篇,在全系統形成了領導帶頭開展典型分析、部門牽頭開展重點分析、全體干部開展基礎分析的工作格局。鹽城市局聯動辦通過分析共查找出基礎數據中行業認定準確性需要提高、零負申報企業管理、所得稅管理中企業虧損面大、個體稅收管理仍然具有挖潛空間、批發零售企業整體稅負偏低、出口退稅企業沖減留抵等6個大方面問題,并據此啟動了100多項稅源管理聯動任務。今年一月份,鹽城市局又在全市國稅工作會議上舉辦稅收分析報告的講座,對稅收征管的各個環節進行了全面分析,進一步查找了管理中的薄弱環節,提出了建議和措施。東臺市局組織編寫了8萬多字的《東臺市國家稅務局**年度稅收綜合分析報告》,堅持點、線、面相結合,通過綜合評價收入總體質量,深度分析稅收宏觀、微觀狀況,深刻分析高風險點、企業所得稅,和個體稅收管理中的熱點、難點,揭示出稅源管理中的個性、共性、區域性、行業性的薄弱環節和漏洞。響水縣局從宏觀上查找了宏觀稅負偏低、彈性系數波動幅度大和產業結構層次低的問題,從微觀上總結了所得稅虧損面大、零負申報企業比重大、個體工商戶不達起征點比例高和基礎數據錄入不準等方面的問題。建湖縣局對機械行業和水箱行業從行業的基本情況、行業管理的風險點、行業管理的薄弱環節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強行業管理的建議,初步建立了兩個行業的預警監控數據模型。鹽都區局就本單位年度稅收收入的主要特點、組織收入的主要措施、征管工作的薄弱環節開展了分析。通過一年多來的稅收分析工作實踐,目前,全市國稅系統以稅收分析為導向的稅收征管模式逐步清晰,為稅源管理聯動機制建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重點戰役”實現新突破。陳步龍局長多次要求全市各級國稅機關在稅源管理聯動工作中,必須堅持一個階段確定一個管理重點,集中優勢兵力,一個戰役一個戰役地打,做到打勝一個戰役,解決一個問題,規范一個行業,建立一個機制。為此,市局在全市范圍內先后開展了企業所得稅專項檢查、商業零售和批發企業專項檢查、房地產企業專項檢查、出口退稅企業沖減留抵專項檢查、征管信息行業認定準確性維護等聯動管理工作。在實施這些聯動管理工作中,充分發揮聯動的優勢,分析、監控、評估、稽查四種管理手段協同動作,市局、縣(市、區)局和基層分局上下聯動,“面、線、點”層次推進,取得顯著效果。射陽縣局今年一季度針對企業所得稅征管相對薄弱的問題,共選出19戶企業作為聯動任務,并開展了涉棉企業專項整治,把100多戶涉棉企業、49戶納稅人的農產品抵扣憑證情況作為聯動任務。市局進出口稅收管理處開展了企業納稅申報表與免抵退數據比對稽核,全市共檢查了299戶生產企業,沖減進項稅額留抵2387萬元,補征稅款54萬元,加收滯納金0.6萬元,并出臺了《關于加強征退稅銜接管理的意見》,從制度上規范了征退稅環節的相互制約、相互協作。市局征管處在全市范圍內統一開展基礎信息維護工作,共核查登記表67423戶,修改行業認定信息11204戶,維護稅種認定信息25571戶,稅務登記行業分類和稅種認定準確性問題基本得到解決,登記信息質量明顯改善。市局國際稅務管理處結合聯動工作任務的落實,有效開展了外商投資企業反避稅調查。今年一季度,市區分局把普通機械制造業和服裝制造行業作為聯動管理對象,共對市局規定和自選的65戶企業開展了評估和稽查,共查補稅款356萬元,調減企業虧損94萬元。聯動要素實現新整合。鹽城市局在稅源管理聯動工作中,一方面,重點解決“聯”的問題,另一方面,著力解決好縣(市、區)局和基層分局“動”的問題。市局著重從全市的角度,解決基礎數據信息質量問題,解決工作銜接問題,制定稅收分析指標體系,預警監控信息,對重點行業和企業實施聯動管理,有針對實施納稅評估和稅務稽查。各縣(市、區)局和市局各分局除了完成市局統一部署的“規定動作”外,還結合本級管理對象特點,確定各自“自選動作”,開展個性化分析、監控、評估和稽查工作,不斷擴大稅源管理廣度,加大稅源管理深度。東臺市局對全市1932戶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全面進行了普查,按照納稅人生產主要產品、經營主要項目進行行業細分,逐戶采集**年度銷售收入、應繳稅款、實現利潤、支付工資總額、用電量等相關涉稅數據,與征管系統內相關數據信息進行比對,對各分局上報普查信息分成工業110個產品、商業36個經營項目進行整理再加工,形成完整的稅收分析資料。同時,該局又結合地區產業特點,選擇稅源比重較大,管理相對較弱,稅負偏低的色織棉布、服裝、繡品、手工玩具、摩托車經營等16個行業開展評估分析,建立行業評估分析模型,制定了行業管理辦法。大豐市局根據企業規模、行業特點、風險類別等因素,以異常點的異常度、風險點的風險度,合理劃分稅源監控的重點和優先等級,實行分級分類監控,做到重點稅源“重點”管、異常稅源“優先”管,將**年度納稅30萬元以上企業納入監控范圍,并專門篩選了監控指標,其中152戶工業企業的監控指標已經采集錄入到位。聯動工作拓展新內涵。為了保證稅源管理聯動工作有聲有色、富有成效,市局今年開展了“優秀稅收分析報告”、“優秀納稅評估案例”、“優秀稅務稽查案例”、“星級責任區”、“優秀稅收管理員”等系列競賽評比活動,并將舉辦全市國稅系統首屆“稅收管理員論壇”,開展“稅收管理員的責任與使命”為主題的演講比賽,為全市基層稅收管理員搭建一個展示稅收管理風采的平臺。通過這些一系列的活動,以激發全市國稅干部爭先創優的熱情,提高稅源管理聯動工作的質效。經過努力,鹽城市國稅系統通過加強稅收分析、稅源監控、納稅評估和稅務稽查各環節的有機銜接,積極探索建立“四位一體”稅源管理聯動機制,初步形成“多個部門齊抓共管,多個環節協調運作,多個稅種聯動管理”的工作格局,通過充分整合稅收分析、稅源監控、納稅評估、稅務稽查四個環節有效資源,實現信息的綜合利用,進一步加強了對納稅人的稅源、稅基管理,堵塞了稅收征管漏洞,增加了稅收收入。自**年12月份以來,鹽城市局共4個批次聯動工作任務,共對5382戶一般納稅人進行納稅評估和稽查,查補入庫增值稅4010萬元,所得稅2242萬元,調減企業虧損5287萬元,調減進項稅額留抵2622萬元,提出管理建議102條。

鹽城市國稅局經過不懈努力,已經探索出了一條具有鮮明鹽城國稅特色的聯動之路,而今,鹽城國稅人正在昂首走在這條希望之路上,譜寫著國稅事業輝煌燦爛的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