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工作匯報
時間:2022-11-04 02:19:00
導語:安全生產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各位領導、同志們:
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這次會議,郭聲琨書記、馬飚主席分別作了重要批示,楊道喜副主席親自出席會議并作重要講話,我們一定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抓好落實。根據會議安排,下面我通報20**年全區安全生產工作完成情況,簡要說明今年安全生產目標任務和重點工作,并就一季度特別是全國“兩會”期間安全生產工作談些意見。
一、20**年安全生產工作完成情況
在自治區黨委、政府正確領導和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共同努力下,20**年在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情況下,安全生產狀況繼續保持總體穩定、不斷好轉的發展態勢,為全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創造了良好環境。一是事故總量大幅下降。全區發生各類事故1**32起,同比下降18.**%。二是死亡人數繼續下降。各類事故死亡3711人,同比下降3.66%。三是重特大事故明顯下降。全年發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重大事故2起(全部是外省過境客車道路交通事故)、死亡27人,比20**年分別下降77.78%和89.69%。全區自20**年起連續三年沒有發生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別重大事故和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工礦商貿企業重大事故,是全國連續三年沒有發生特別重大事故和重大事故發生數量最少的幾個省份之一。四是重點行業領域特別是煤礦、非煤礦山、道路交通等降幅較大。煤礦事故死亡人數由前幾年每年100多人下降至去年不到30人(合法煤礦);非煤礦山自南丹“7.17”事故后杜絕了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發生;道路交通事故由20**年每天死亡10人以上下降至目前的8人左右。五是國務院下達的控制指標全面完成,20**年各類事故死亡人數占全年控制指標的97.20%,比控制指標少死亡1**人,比上年少死亡141人。有11個市在控制指標范圍之內,他們是崇左市(89.93%)、防城港市(90.59%)、玉林市(91.23%)、百色市(91.54%)、南寧市(93.**%)、北海市(95.69%)、貴港市(95.77%)、梧州市(96.85%)、桂林市(98.42%)、柳州市(99.69%)、賀州市(100.00%)。當前我區安全生產工作被自治區黨委、政府和國家安監總局認為是歷史最好的時期和全國形勢最好的幾個省市區之一。不久前國務院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督查組和“回頭看”督查組到我區督查時,充分肯定了我區安全生產工作取得的成績,認為**安全生產形勢這幾年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績,走在全國各省(市、區)的前列。
20**年突出抓了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一)健全完善安全生產控制目標管理體系。去年自治區政府繼續與各市政府簽定安全生產責任書,實行量化考核和“一票否決”。自治區安委會加強對指標跟蹤監控和預警預報,做到每月通報一次,每季督查一次,年終組織考評。自治區統計局將安全生產指標納入全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14個地市也都在年初召開安全生產工作會議,分別與所轄縣(市、區)政府、市直有關部門和所轄重要企業簽訂了安全生產責任狀。全區上下形成了“縱向到邊,橫向到底”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
(二)切實抓好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產工作。各地和各有關部門在當地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真抓實干,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煤礦:重點開展了瓦斯集中整治、整頓關閉和資源整合、水害防治和安全質量標準化工作。在全區范圍內推行由國有或骨干企業對鄉鎮小煤礦實施統一領導、統一管理、統一安全、統一生產、統一銷售的“五統一”管理,得到了國家安監總局和煤監局的肯定和推廣。非煤礦山:重點加強了地下礦山、小型采石場、尾礦庫、重點熱點礦區、非法采礦、重大事故隱患等安全監管,非煤礦山四項統計指標全面下降,連續五年沒有發生一次死亡6人以上事故。危險化學品:開展了4次全區性危險化學品專項安全大檢查以及加油站安全執法檢查等活動,查出隱患252處,下達整改指令132份,77家應關閉企業已停產并按規定落實關閉。煙花爆竹:組織開展生產經營旺季和高溫雷雨季節的安全檢查和違規使用氯酸鹽等專項整治,共吊銷安全生產許可證5個,注銷1個,暫扣12個,責令26家不符合安全生產條件的企業停產整頓。道路交通:開展了反酒后駕駛、疲勞駕駛、超速駕駛等10項集中整治活動,實施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全區道路交通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受傷人數和直接經濟損失同比分別下降13.98%、2.98%、13.4%和3.98%。同時開展平安暢通縣區創建活動走在全國前列。水上交通:取締非法渡口39個、非法渡船89艘,建造標準化船舶158艘、渡口96處。檢查船舶1.924萬艘次。建筑施工:排查了1.**萬個工程項目,發出整改通知書2981份,2**家企業受到了行政處罰。消防:發現火災隱患58**6處,督促整改56**2處,責令停產停業1198家,政府掛牌督辦的34處重大隱患已完成整改32處,重大隱患整改率94%。農機、民爆器材、鐵路運輸、民航、水利、電力、特種設備、學校、旅游等安全生產工作,也都得到進一步的加強。
(三)深入開展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工作。一是進一步健全落實了五級隱患整治制度。確定為年度五級重點監督整治的重大事故隱患6699項,其中,自治區級19項、市級142項、縣(市、區)級880項、鄉(鎮)級1808項、村級3850項。目前已完成整改6**3項,整改率90.51%,未完成整改的隱患轉入2008年繼續整改。二是開展重點行業領域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根據國務院和自治區的統一部署,各地市和有關部門迅速行動,全面組織排查整改。共排查出事故隱患42346條,已完成整改42089條,整改率99.39%。對尚未完成整改的事故隱患,實行分級管理,整改工作做到措施、責任、資金、時限、安全保障措施、應急預案“六落實”,并對重大隱患實行政府掛牌督辦。三是抓好重大危險源普查和監控。共有856家企業依法進行申報登記,登記危險源3332處。經技術機構進行辨識,存在重大危險源企業有446家,確認為重大危險源1010個,都逐一制定了安全監控措施。
(四)嚴格行政許可制度,嚴厲打擊非法生產經營行為。近年來全區頒發的10多萬個安全生產許可證,全部做到了按時按質,發證企業沒有發生重特大事故。去年我們把工作重點轉到加強持證企業日常監管上,全面清理無證違法生產經營企業,嚴厲打擊非法生產經營行為。一是打擊礦山非法盜采。全區共查處無證勘查、采礦3175起、越層越界采礦93起、“以采代探”5起,關閉非法和整改不合格礦山及選礦廠11**個。二是打擊“私炮”生產經營。據不完全統計,全區共開展打擊“私炮”行動122次,出動2.8萬人次,取締非法作坊和窩點730多個、非法銷售攤點約360個;收繳扣留爆竹成品和半成品14200余件,氯酸鉀、硫磺等原材料20噸,警告教育及治安處罰960余人,刑事拘留20余人。三是打擊危化品非法生產、經營、建設活動。共查處10起危化品非法生產經營事件,責令26家非法建設項目嚴格履行安全設施“三同時”審查。
(五)堅持依法治安,安全生產法制建設不斷加強。一是加強法律法規學習宣傳。全區共舉辦學習國務院《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和《**安全生產條例》培訓班159期,有35萬名企事業單位職工參加兩個《條例》知識答題競賽活動。二是加強礦山執法檢查。組織開展5次全區性煤礦執法檢查,共督查礦井70對,查出隱患600多條,下達62份責令整改執法文書,對4處煤礦給予停產停業整頓處罰。同時組織對300多處礦井的機械通風設施進行專項檢查,對21家不符合通風要求的企業給予了停產整頓處罰。三是嚴格執行安全生產約見警示、黃牌警告制度。召開約見警示會96次,約見警示對象357個,落實整改3**項,消除一批重大事故隱患。四是嚴格事故責任追究。按照事故處理“四不放過”原則,立案查處事故82起,已結案71起,結案率86.59%。
(六)狠抓安全生產基層基礎工作。一是加強安全文化建設。“全區安全生產月”活動有聲有色,南寧市、柳州市、桂林市被評為“全國安全生產月”活動先進單位。二是加強科技興安。全區有12個項目列入國家安全科技開發項目,礦山機械通風、HAN阻隔防爆等一批先進適用技術得到廣泛推廣和應用。三是加強安全培訓和教育。共培訓企業主要負責人15000人、企業安全管理人員16500人、特種作業人員55480人。四是完善應急救援體系。桂林、柳州、南寧等市相繼完成了應急救援指揮中心網絡建設。14個地市、109個縣政府全部制定事故災難應急救援預案。已建立區、市兩級應急救援隊伍56支(其中區級18支、市級38支),覆蓋全區的安全生產救援體系逐步形成。五是加強機構和執法隊伍建設。南寧市成立了安全生產執法中隊,百色市組建縣級礦業執法監察大隊,賓陽縣成立打擊非法制售煙花爆竹執法大隊等。煙花爆竹主產區分別設置了煙花爆竹監管科室,市、縣(區)增加行政編制187名。六是培育和完善中介服務市場。全區中介服務機構已發展到13家。
這些成績的取得,是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正確領導,各地黨委政府加強領導、真抓實干,各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克難攻堅,各級安監機構恪盡職守、埋頭苦干的結果。回顧五年來特別是去年全區安全生產工作,我們有幾點深切體會:
第一、必須緊緊依靠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各有關部門齊抓共管。安全生產工作是全黨、全社會的事業。這幾年我區沒有發生大的事故、安全生產狀況逐年穩步好轉,都是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各有關部門密切配合、扎實工作和全社會廣泛參與、共同監督的結果。我們要始終牢記這一點,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中央、國務院和自治區黨委、政府的決策部署,堅持緊緊依靠各級黨委政府,依靠相關部門,依靠企業,依靠人民群眾,依靠新聞媒體,依靠全社會,堅持不懈地做好安全生產工作。
第二、必須強化兩個主體,落實兩個負責制,把安全生產納入政績業績考核。政府是安全生產的監管主體,企業是安全生產的責任主體。政府行政首長和企業法定代表人兩個負責制,是我國安全生產工作的基本責任制度。各級政府主要領導要對轄區內安全生產負總責,確保一方平安。企業法定代表人是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要依法依規加強企業安全管理,保證和增加安全投入,不斷改善企業安全基礎條件和安全狀況,創建本質安全型企業。實踐證明,強化兩個主體,落實兩個負責制,并把安全生產工作納入政府政績、企業業績,作為評價工作、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據,是我們做好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保證。
第三、必須持續深入開展隱患排查治理,防患于未然。事故源于隱患,重特大事故往往是重大隱患長期存在、惡性發作的結果。防范事故的有效辦法,就是要主動排查、預先防范、綜合治理。只有認真治理隱患,有效防范事故,才能把“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安全生產方針落到實處。幾年來我們持續深入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對事故隱患實行“六不放過”,就是主動排特大隱患、綜合治理各類隱患;就是關口前移,重心下移,把工作做在事故發生之前,把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這是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的關鍵環節。
第四、必須突出重點,下大力氣解決突出矛盾和關鍵問題。抓住重點,帶動全局是我們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安全生產涉及面廣、監管難度大,不能面面俱到、四處著力,必須突出重點,整體推進。幾年來,我們緊緊抓住重點地區、重點行業領域、重點企業和關鍵部位、重點隱患和重大危險源,充分運用法律、經濟和行政手段,嚴格高危行業企業市場準入,加大隱患排查和專項整治力度,對重大事故隱患實行動態監控,組織開展聯合執法,嚴厲打擊非法生產經營行為,使全區沒有發生群死群傷惡性事故。
第五、必須創新安全監管理念,不斷提高監管水平。創新是安全發展的靈魂。近年來,我們在創新安全監管上進行不懈的探索和實踐,創出不少獨具特色的理念和做法。一是把“預防事故,拯救生命,減少傷亡和損失”作為安監部門天大的責任,要求所有安監人必須具備一顆紅心、一副黑臉、一張快嘴、一雙鐵手、一對勤腿,全面推行半軍事化管理,用鐵的制度、鐵的紀律和鐵的手腕抓好安全生產工作。二是實行安全生產約見警示、黃牌警告制度,對發生重大事故、存在重大隱患或非法生產頻發地區的地方政府、有關部門和企業予以緊急約見警示,責令采取有力措施,消除重大事故隱患。三是建立區、市、縣(市、區)、鄉鎮、村委會五級重大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整治監督管理制度。四是推行煤礦“五統一”管理。五是對事故隱患實行“六不放過”。就是對發生事故和未遂事故的企業、市縣(區)吸取教訓不放過;對列入重點隱患的整改監督不放過,安全問題比較嚴重,有可能發生特大以上事故的企業、市縣(區)的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自治區安監局領導和相關處室負責人定期、不定期或隨時打電話警示、提醒、打招呼、到現場檢查;對別的省市區發生特大以上事故后,對市、縣(區)同類型的企業進行督促提醒不放過。別人患病,我們也吃藥,提前預防;對接到舉報的事故隱患督辦整改不放過;對新聞媒體曝光的隱患和違反安全生產的情況不放過,一追到底,決不含糊;對傾向性、苗頭性問題不放過,及早發現,果斷采取措施,努力把重特大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六是狠抓縣鄉兩級政府領導的安全培訓。特別是針對煤礦和煙花爆竹事故多發、非法生產抬頭的現狀,分別舉辦產煤縣鄉長、煙花炮竹主產區縣鄉長培訓班,強化基層政府負責人安全生產責任意識和法律意識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一定要堅持和發揚這些好經驗、好做法。
我們要看到我區安全生產基礎薄弱,隱患很多。特別是當前我區正進入新一輪經濟快速增長期,安全生產壓力很大,形勢依然嚴峻。一是較大以上事故有所上升。去年全區發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事故99起、死亡378人,同比上升16.47%和20.00%。發生了2起死亡10人以上重大事故,分別是:去年2月3日,一輛貴州省大客車與一輛重慶市大客車在都安縣境內發生正面相撞,造成13人死亡、50人受傷;去年7月24日,貴州省一輛大客車與南寧市一輛大貨車在岑溪縣境內迎面相撞,并碰刮到一輛摩托車,造成14人死亡、4人重傷、17人輕傷。二是部分行業和領域安全生產形勢嚴峻。道路交通事故總量呈下降趨勢,但發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事故82起、死亡312人,同比上升30.16%和40.54%,分別占全區較大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的82.83%和82.54%,其中過境車輛事故和大客車事故占多數。工礦商貿事故大幅度上升,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同比分別上升28.40%和19.00%。其中,煤礦事故37起、死亡51人,分別上升5.71%和18.6%;金屬與非金屬礦(含采選業)事故161起、死亡165人,分別上升40.00%和26.92%;煙花爆竹事故19起、死亡19人,分別上升35.71%和26.67%;建筑行業事故1**起、死亡99人,分別上升22.09%和11.24%。三是部分領域和地級市突破控制指標。其中:工礦商貿突破控制指標22.20百分點,比控制指標多死亡91人;高速公路突破控制指標4.32個百分點,比控制指標多死亡6人。有3個地級市突破自治區政府下達的控制指標,分別是河池市突破8.**個百分點,欽州市突破8.08個百分點,來賓市突破17.17個百分點。四是非法生產有所抬頭,有的地方盜采亂挖和“私炮”生產還比較猖獗。全年煤礦非法盜采事故14起、死亡26人,分別占總數的38.9%和52%,全區一次死亡3人以上事故全部為非法盜采小煤窯。非煤礦山非法盜采事故15起、死亡19人,分別占總數的9.32%和11.52%。煙花爆竹非法生產事故7起、死亡10人,分別占總數的36.80%和47.6%等。這些問題,有待今年采取有力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二、加強隱患排查治理,扎實推進今年安全生產各項工作
根據全國安全生產工作會議精神,結合我區實際,2008年全區安全生產的基本思路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安全發展”的指導原則統領安全生產工作,認真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方針,廣泛深入開展安全生產“隱患治理年”,持續不斷地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治理,有效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進一步減少事故總量,推動全區安全生產狀況持續穩定好轉,為迎接北京奧運會、第五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和自治區成立五十周年做出貢獻。
具體目標是:不發生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別重大事故,不發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工礦商貿企業重大事故;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較大事故控制在90起以內;各類事故傷亡人數比上年實際數下降4.1%;全面完成國務院安委會下達的控制指標。為此,要突出抓好以下九個方面的工作:
(一)加大學習宣傳教育力度,用十七大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廣泛宣傳“安全發展”科學理念、安全生產方針和各項治本之策。以“治理隱患、防范事故”為主題組織開展安全生產月活動,宣傳“安全奧運”,推動隱患治理。
(二)強化企業主體責任和政府監管責任,完善安全生產控制考核指標體系。完善政府行政首長和企業法定代表人兩個負責制,繼續實行自治區政府與各地市政府、地市政府與各縣(市、區)政府以及各級政府與所管轄的重要企業簽訂安全生產目標責任狀,層層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要認真貫徹落實自治區政府《關于推行“一崗雙責”進一步明確細化落實完善安全生產責任制的通知》有關規定,建立健全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領導班子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推行安全生產“一崗雙責”制。各級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的主要負責人是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分別對本地區、本部門的安全生產負全面責任;分管安全生產的負責人是安全生產直接責任人,對安全生產工作負直接領導責任;班子其他負責人對分管領域、行業、部門的安全生產工作負直接領導責任,在其分管的領域、行業、部門發生安全生產事故后,要按照國務院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的要求,及時趕赴事故現場組織救援。健全完善考核機制,繼續實行安全生產“一票否決”。
(三)落實隱患排查治理措施,健全完善五級隱患整治管理制度。從企業和政府兩個層面,建立健全重大隱患分級管理和重大危險源分級監控機制。所有重大隱患都要落實整改責任,實行跟蹤督辦、逐項整改銷號。2008年全國“兩會”、北京奧運會和中國—東盟博覽會和自治區成立五十周年之前,組織開展全區范圍以及區域性安全生產綜合檢查和專項督查。
(四)加強煤礦、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和煙花爆竹安全生產監管,解決突出問題。煤礦重點加強瓦斯治理和監測監控,規范煤炭資源整合,加強防治水害工作,提高煤礦裝備水平。非煤礦山重點開展安全標準化達標考評,深化礦山安全整治,規范礦產資源整合。強制推行礦井機械通風和采石場中深孔爆破技術。落實尾礦庫安全專項整治,做好采空區等重大隱患的監控、排查和整改。危險化學品重點加強以查隱患、抓整改、反“三違”為主要內容的安全檢查。依法關閉非法和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小化工。完善危險化學品道路運輸安全聯動機制。煙花爆竹重點加強對各生產工序的現場監管,反“三違”防“三超一改”,開展禁止違規使用氯酸鉀生產煙花爆竹專項治理。
(五)針對薄弱環節,深化道路交通等行業領域安全專項整治。道路交通要深入落實“五整頓、三加強”工作措施,強化運輸企業安全監管,開展創建“平安暢通縣區”活動,加強農村道路安全監管。水上交通要繼續抓好渡口渡船等專項整治,排查治理橋梁隱患,加強鄉鎮非運輸船舶安全監管和漁業水上交通、作業安全管理。消防安全要加強對重大“三合一”、“多合一”場所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加大政府掛牌隱患整改力度。加強賓館、商場、網吧等人員密集場所的安全監管。建筑施工要落實建設項目法人負責制、招投標制和工程監理制,深化高處墜落事故為重點的安全專項整治。鐵路民航要抓好無人看守道口安全整治。加強第6次列車提速后的安全監管工作。健全民航安全體系,完善安全規章標準。民爆器材要繼續深化對生產企業“四超”安全整治和隱患排查治理。此外,要深入開展電力企業和電力設施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加強船舶檢測檢驗,完善漁船通訊裝備和安全防護設施。加強農機駕駛人員的安全培訓,打擊拖拉機非法載人行為。加強大型水庫特別是病險水庫的除險加固和安全監管。加強河道采砂、旅游、特種設備等行業領域的安全專項整治。
(六)堅持依法治安,嚴厲打擊非法生產經營行為。加快制定《**安全生產條例》相配套的規范性文件。按照“四不放過”原則認真查處事故,嚴肅追究責任。加強持證企業日常監管,發現企業不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以及不按要求完成整改或限期整改后仍不達標的,要依法吊銷安全許可證并實施關閉。建立健全政府統一領導,政府職能部門和公檢法、紀檢監察機關等共同參與的聯合執法機制,嚴厲打擊非法生產經營活動。
(七)加強應急救援建設,增強突發事故應急處置能力。按照“分類管理、分級負責、多地結合、屬地為主”的原則,加強應急救援建設,建立完善自治區應急救援指揮中心,盡快成立14個地級市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實現國家、區、市、縣應急救援指揮信息共享、系統四級聯網。
(八)積極推進各項基礎工作,建立安全生產長效機制。要積極推進“科技興安”,加快**礦山實驗室、非礦實驗室、職業危害實驗室建設,推廣應用先進安全科技成果。建立嚴密、完整、有序的企業安全管理體系和各項規章制度,提高企業安全管理水平。開展安全標準化活動,使標準化工作納入安全檢查和督察范圍。推進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防止建設工程先天不足而造成新的安全隱患。以煤炭、礦山塵肺病、化工、冶金等行業為重點,加強作業場所職業危害的辨識、控制和綜合治理。進一步強化和改進市、縣、鄉鎮領導干部、安監隊伍以及企業三種人員的安全專業知識、安全資質、特種作業資格等培訓工作,加強高危行業農民工的安全技能培訓。培育和完善中介服務市場,健全安全生產技術支撐體系。
(九)加強安全監管隊伍建設,提升執法水平和履職能力。進一步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制度建設、作風建設和廉政建設。強化“半軍事化”管理,全區安監人員必須具備“五個一”,用鐵的制度、鐵的紀律規范安全監管行為;用鐵的手腕抓好安全生產各項工作。
今年以來,面對歷史罕見的雨雪冰凍災害,各地、各有關部門和企業按照“保交通、保供電、保民生”的要求,強化生產和運輸的安全管理,狠抓各項安全措施的落實,全區安全生產狀況繼續保持穩定好轉的良好態勢。1月份各類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受傷人數和直接經濟損失同比分別下降25.77%、10.77%、27.64%和17.93%,全區各族人民過上一個穩定、安全、祥和的春節。再過幾天就要召開全國“兩會”,當前又是春運返程高峰期,安全生產壓力很大。我們一定要以認真貫徹落實總書記在**考察工作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為動力,以這次自治區黨委決定在全區開展繼續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為契機,按照郭書記、馬主席重要批示和楊副主席的重要講話精神,抓實抓細當前安全生產各項工作。一是切實抓好災后恢復重建生產安全。要履行安全主體職責,全面排點領域、重點工程、重點地帶的安全隱患。特別是抓好企業節后復產安全保障工作,嚴禁煤礦、非煤礦山未經復產驗收擅自恢復生產。二是加強交通運輸安全監管。針對節后學生返校、農民工返城客流量大的情況,各有關部門要嚴格按照各自職能,把好車站發車關、車輛上路關,強化車輛、駕駛人員、車站和線路的安全管理,嚴厲打擊超載、超速、酒后駕駛等違法違規行為。三是認真部署落實全國“兩會”期間各項安全保障措施。重點抓好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等安全監管,督促和引導企業強化安全管理,反“三違”、防“三超”,嚴防惡性事故發生。四是加強“兩會”期間值班調度和應急救援,嚴格執行值班制度和事故報告制度,全區所有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隊伍必須24小時值班待命,增強應急處置能力。
以上通報,不便之處請批評指正.
- 上一篇:電子轉賬系統會講話
- 下一篇:高速公路征遷動員會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