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工作匯報
時間:2022-12-06 02:36:00
導語:銀行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銀行淮安市中心支行20****年工作匯報20****年,我中心支行在市委、市政府和南京分行黨委的正確領導下,認真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積極傳導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不斷提升金融服務水平,全力助推地方經濟增長,各項工作取得了較好成效。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加強窗口指導,提高貨幣政策傳導實施效果
1.加強政策傳導。堅持定期召開行長聯席會、金融專題匯報會,不定期召開經濟金融形勢綜合分析會,按季編寫《金融運行報告》,不定期編制《金融專報》,及時轉發上級行貨幣信貸政策文件,向地方黨委政府、各銀行機構通報形勢、宣傳政策,正確把握和傳導金融宏觀調控意圖,引導信貸投入穩定增長。結合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新出臺的關于改進和完善小額擔保貸款政策的有關精神,會同市財政局、勞動保障部門提高出了十點貫徹實施意見,引導相關銀行以再就業貸款助推下崗職工再就業。根據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結合分行有關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制定《淮安市金融部門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指導意見》,引導金融部門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找準支持方向和信貸增長點,加強信貸產品和業務創新,加大有效信貸投入,支持城鄉經濟協調發展。
2.加強目標引導。對各銀行機構20****年信貸投入情況進行了統計核實,報請市政府落實獎勵兌現政策。根據地方經濟發展要求以及金融業發展狀況,測算提出20****年“5351”金融目標,將全年信貸投入目標逐一量化、分解。根據地方經濟發展要求以及我市金融業發展現狀,初步制定2007年全市金融工作發展規劃,提出全市金融機構新增存款85億元、貸款50億元的目標。
3.加強正向激勵。協助市政府重新修訂《淮安市金融機構信貸投入考核獎勵辦法》,建立更為科學的獎勵和激勵措施,以建議書代替責任狀,以指導性目標代替指令性計劃,以正面激勵代替督查督辦,并按照這一修訂后的辦法,對各銀行機構20****年度信貸投入情況進行了統計核實,報請市政府兌現,充分體現以市場手段引導和調動金融機構加大有效信貸投入的目的。
二、強化溝通協調,促進經濟金融良性互動發展
1.深化銀企合作。先后于3月和9月兩次舉辦全市銀企簽約大會,兩次舉辦了全市銀企簽約大會,為各金融機構自行舉辦銀企對接起到了示范作用,促成369戶企業與銀行成功對接,簽約金額達67.83億元,簽約戶數、金額為歷年最高。11月末,對接資金到位率已達到98%。在我中心支行的引導下,轄內各金融機構自行開展各類銀企對接活動37次,促成560戶企業與銀行達成融資協議46.88億元,11月末資金到位率達到99%。組織25戶企業參加省級工商企業融資洽談活動,主動加強與各縣區政府合作,多范圍、多形式加強政銀企合作。依托政府網站,構建網上融資信息平臺,建立連續動態的銀企信息溝通機制,實現貸款業務網上申報和對接。積極協調推動轄區信用擔保體系建設,初步形成以市縣為主體,鄉鎮為補充的市縣鄉三級中小型信用擔保網絡體系,解決企業融資擔保難問題。11月末,全市建立信用擔保機構34家,信用擔保基金總額達到2.9億元,擔保貸款余額達到8.32億元。
2.優化信貸服務。積極參加全市全民創業調研服務和企業服務月活動,深入宣傳發動,明確目標要求,強化組織領導,牽頭組織全市金融部門,先后兩次共成立20個調研服務工作隊,深入11300多家企業走訪調研,零距離、面對面地了解企業的融資需求和困難。在此基礎上,新建信貸檔案4200多戶,建檔總數達7400多戶,部分金融機構的開戶企業建檔面已達100%,累計向2000多戶中小企業和8000多戶個體工商戶發放貸款52億多元。根據充實20****年新增信貸產品等內容的要求,重新修訂《中小企業融資指南》,印刷10萬冊發放到全市各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提高企業金融認知水平和申辦貸款的效率。此外,與市經貿委、外經局建立聯合推進機制,指導民營企業通過在境外設立特殊目的公司進行融資,篩選47戶優質企業進行專項輔導,并成功設立1家境外公司。積極推動小額貸款公司設立,會同市銀監、工商部門及淮陰區政府,制定、修改、完善《淮安市小額貸款公司試點實施方案》,由市政府向省政府申請報批,積極做好小額貸款公司一旦獲批后的相關準備。
3.強化結構調整。一是制定實施促進小企業貸款“十個一”活動規劃,緩解小企業貸款難。通過會議溝通、加大宣傳、組織調查、信息交流、搭建平臺、加強監測、創新產品等活動,分層推進解決小企業貸款難問題,此外還積極促成政府財政還出資800萬元,為銀行建立小企業貸款風險基金。至11月末,全市僅通過“兩通”、速貸通、貸捷通等信貸產品發放的小企業貸款就較年初凈增了近10個億。二是放大提升“信用一證通功能”,緩解農村經濟貸款難。會同淮安銀監分局制定了信用一證通增量擴面實施方案,印發了《淮安市放大農村信用社“信用一證通”貸款功能指引》,貸款對象由一般農戶、種養大戶擴大到農村鄉及鄉以下個體工商戶和規模以下私營企業主(年銷售售入500萬元以下),單戶最大授信可達到50萬元。11月末,全市新發放功能放大后的“信用一證通”227本,累計向中小民營企業、個體工商戶、種養加大戶發放貸款15.5億元,同比增加6.3億元。三是多方協調發動,緩解弱勢信貸群體貸款難。根據全省再就業工作會議要求,加強與勞動保障、商業銀行溝通協調,充分利用省級專項擔保基金以及部分市級解困基金,推動下崗失業人員小額貸款業務開展,至11月末余額達到1079萬元,比年初增加664萬元,同比增加724萬元。加強與院校、教育主管部門、經辦銀行的協調配合,推動銀、校合作,推動助學貸款業務健康較快發展。1-11月份為2351名學生發放助學貸款1314萬元,同比增加403萬元,11月末余額達到4475萬元,較年初增加477萬元,確保了一批貧困大學生及時順利入學就讀。
20****年,淮安轄區金融形勢運行良好,11月末,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521.6億元,比年初增加90.9億元,增長21.1%;各項貸款余額346.2億元,比年初增加64.8億元,增長23.04%;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率大幅下降,經營效益明顯提高。
三、維護金融穩定,優化轄區金融生態環境
會同市銀監部門、銀行同業公會對歷年評選活動進行了總結,對《淮安市信貸誠信企業評選辦法》作了修改、完善,進一步規范評選工作,并據此開展了20****年度誠信企業評選活動,評出全市20****年度信貸誠信企業175戶,較好地發揮了當選企業的典型示范作用。在金湖縣試點實施金融法律協作制度,建立由政府分管領導任負責人、人民銀行、銀監部門和金融機構與當地司(執)法機關參加的金融法律協作小組,明確各方面職責分工,加強在金融債權維護、金融案件治理、金融法制信息交流等五方面的法律協作,提高維護金融債權、共同打擊金融違法犯罪行為、改善地區金融生態環境的效率。開展金融生態建設宣傳活動,全市金融機構懸掛橫幅150條、發放宣傳手冊10萬份,設立了現場咨詢點;召開信用社區建設典型推動會,介紹楚州區信用社區建設經驗,部署各縣區信用社區建設工作,爭取各縣區盡快成功建成1個信用社區;繼續在農村深入開展信用鄉鎮、信用村創建活動,11月末信用鄉鎮達34個,占轄內鄉鎮數28%,信用村613個,占轄內村數43%。制定全市20****年征信管理工作意見,重點對數據質量、系統運用、貸款卡管理、征信建設等方面進行規范。建立征信市場監管協作機制,加強對貸款擔保公司、資信評級公司以及市場監管、征信宣傳的規范管理,促進征信市場健康發展。舉辦“征信進社區”、“征信進校園”、“征信進鄉村”宣傳周活動,努力營造良好的社會信用氛圍。積極參加企業改制工作,支持企業依法合規改制,參加企業改制方案論證會20次,審查市區改制企業12戶,開出“債權保全證明”12份。進一步加強金融生態環境建設研究,及時監測風險苗頭。制定《反洗錢工作合作與可疑交易線索協查實施辦法》,開發反洗錢監測檢查程序,建立反洗錢人才庫,提高可疑資金交易的分析水平和發現違法線索的能力。加強對銀行業反洗錢的監測分析和合規性檢查,規范對金融機構反洗錢工作的監督和管理,督促指導金融機構健全反洗錢工作制度。
四、推動金融改革,促進農村信用社穩健發展
1.從改革經營機制上推動。積極倡議、提請政府制定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快發展農村信用社的意見》,從資金支持、減免稅費、業務推動等多方面落實對農村信用社的支持措施,努力為農村信用社改革和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以實施專項央行政策為契機,全力推動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取得實效,先后3次舉辦縣(區)支行和農村信用社分管領導、主辦部門負責人培訓班,學習把握總分行專項票據政策精神;根據人員變動情況,及時調整中心支行專項票據評審委員會,健全相應工作制度;規范專項票據監測考核機制,形成“按季核查,一次見底,動態監測,整改結合”的核查機制,并按照“一社一策”方案,制定全轄各農信社專項票據兌付核查計劃,會同銀監部門制定《淮安市專項中央銀行票據兌付考核聯合驗收實施細則》,成立了專項票據聯合檢查組,以不良貸款及降幅、增資擴股、資本充足率、法人治理結構、內控管理、信息披露、委托處置不良貸款、經營財務狀況及成本檢測、支農服務等9個工作項目在全市開展核查工作。12月7日,我市市區、楚州、洪澤、金湖四家農聯社1.74億元專項票據成功兌付,并于當日認購8740萬元特種存款。
2.從提高管理水平上推動。圍繞提高農村信用社利率定價水平,增強利率市場化適應能力的目的,制定下發農村信用社貸款定價一般性模板和實例模板,引導信用社確立風險定價意識,加快制訂、完善人民幣貸款定價管理制度,深入開展貸款風險定價工作。在洪澤縣農聯社集中開展利率定價試點,及時召開農村信用社貸款利率定價工作經驗交流會,對全轄農村信用社利率定價機制建設進展情況進行總結交流。制定《關于開展農村信用社貸款風險定價工作的指導意見》,按照調查摸底、完善制度、精心試點、適時推廣的基本程序,全面推進貸款風險定價工作。目前已初步形成以“區別對待,分類定價”為核心原則,以貸款基準利率加點浮動為基本方法的貸款風險定價機制,農村信用社貸款風險定價意識淡薄、定價方法單一、管理呆板滯后的狀況有較明顯改變。
3.從增強融資能力上推動。在認真穩妥地做好再貸款指標核減工作的同時,對農村信用社貸款發放中的合理資金需求做好計劃、統籌安排,確保改革與發展兩不誤。至11月末,全市累計發放支農再貸款5000萬元,支持農村信用社發放貸款9億元。推動郵儲資金回流,促成金湖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和省郵政儲匯局在友好協商的基礎上,簽訂了1億元的郵儲資金存放農村信用社的資金合作協議,協議存款期限為3年,年利率為3.6%,目前該筆協議存款已全部到位。這是建立農村外流資金回流機制、多渠道籌措農村信貸資金的重要突破,在我市尚屬首次。
五、改進金融服務,加強金融基礎設施建設
我中心支行努力完善各項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充分發揮現代科技支撐的作用,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水平。
1.進一步改進結算服務。成功完成小額支付系統正式上線運行工作,確保各系統平穩運行和結算資金的安全。認真開展會計聯行工作檢查,并對存在問題落實整改措施,嚴格執行聯行工作相關操作規定。制定賬戶管理操作程序,強化銀行結算賬戶管理,確保核準類賬戶入庫不錯不亂不漏。改善銀行卡受理環境,加強銀行卡安全管理,大力推動轄區銀行卡產業良性健康。全市已發展銀聯特約商戶579家,銀聯POS機793臺,MIS商戶1家,MISPOS終端50臺,刷卡交易額達14.5億元。
2.進一步完善國庫管理。繼續完善財稅庫行橫向聯網系統,認真做好國庫會計核算系統(3.0)版本的升級以及國庫會計核算系統參加小額支付系統運行工作。加大國庫資金監督力度,開展國庫“三項制度”執行情況和國庫業務實地檢查,切實規范國庫會計核算。成功開發國庫資金收支對賬系統,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數據準確率達到100%。在轄內楚州區積極實施財政國庫資金管理向人民銀行國庫直接集中支付轉軌的試點工作,于5月上旬進行試運行并取得初步成功,分批將全區201家預算單位的預算內資金撥付全部納入國庫直接支付,進一步提高國庫服務水平。
3.進一步做好發行工作。加強反假人民幣工作,開展打擊假幣犯罪專項行動,以及反假貨幣宣傳月、反假貨幣成果與教育展覽活動,實施假幣收繳情況專項檢查。強化人民幣質量管理,制定淮安市銀行業金融機構柜面現金收付監督管理辦法,聘請現金收付監督員,規范銀行現金收付業務行為。構建現金信息采集網絡,出臺金融機構現金管理信息采集網絡實施辦法,適時監測與分析現金管理情況,提高現金收支分析質量。
4.進一步強化外匯管理。加強本外幣政策的協調,鼓勵民營企業通過在境外設立特殊目的公司進行融資,建立民營企業境外融資推進機制,增強貨幣政策的主動性和有效性。淮安市首家境外特殊目的公司已得到正式批復,淮安萬邦香料有限公司首批并購資金也順利到位,有效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進一步推動全市招商引資工作。組織開展企業跨境關聯交易專項調查,完成全市樣本企業出口換匯成本調查和企業貿易信貸調查。在未設外匯支局的洪澤、盱眙、漣水等3家縣城推廣運行出口收匯遠程核銷窗口,實現全市轄內各縣直接在當地辦理出口核銷業務,進一步改善全市投資環境。積極推進網上核銷改革試點,開發出口收匯核銷網上報審服務系統安裝小助手程序,得到國家外匯管理局和省分局的肯定,擬在全國范圍內推廣使用。加大對外匯領域的反洗錢工作力度,加強對外匯大額交易、可疑交易行為的監測管理,促進轄內企業合法合規經營。
- 上一篇:銀行全民自主創業匯報
- 下一篇:銀行民營經濟發展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