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財政決算工作報告
時間:2022-03-03 01:39:00
導語:地方財政決算工作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各位副主任、秘書長、各位委員:
根據《預算法》和《云南省預算審查監督條例》的有關規定以及省人大常委會的安排,受省人民政府委托,我向省人大常委會本次會議報告經中央財政審核批復的云南省*年地方財政決算和省本級財政決算情況。
一、全省和省本級地方財政決算的主要情況
(一)全省地方財政決算情況
*年,全省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380億元,為年初預算數的108.6%,比上年決算數增收67.3億元,增長21.5%;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支出完成893.6億元,為調整預算數的94.4%,比上年決算數增支127.3億元,增長16.6%。全省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支決算數與今年年初向省十屆人大五次會議報告數相比,收入增加0.4億元,支出基本持平。收入變化的主要原因是決算整理期間中央分配的跨區經營企業所得稅補交入庫。
全省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支平衡情況是:一般預算收入380億元,加上中央補助收入513.2億元,國債轉貸收入2.4億元,上年結余收入38.2億元,調入資金24億元,收入總計957.8億元;一般預算支出893.6億元,上解中央支出8.5億元,增設預算周轉金0.4億元,撥付國債轉貸資金2.4億元。收支相抵,年終滾存結余52.9億元,比年初報告數增加5.2億元。年終滾存結余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中央財政在年終結算時增加了對我省的補助。
全省財政基金預算收入完成88億元,比上年決算數增加16.1億元,增長22.5%,與年初報告數基本持平;基金預算支出完成77.3億元,比上年決算數增支1.8億元,增長2.4%,比年初報告數減少0.3億元。支出變化的主要原因是決算整理期間州市土地有償使用費減少和其他部門基金支出增加,增減相抵后,支出相應發生變化。
全省財政基金收支平衡情況是:當年基金預算收入88億元,加上中央補助收入6.5億元,上年結余收入18.8億元,基金收入總計113.3億元;當年基金預算支出77.3億元,調出資金6.5億元。收支相抵,基金結余29.5億元。結余的主要原因是按照以收定支、先收后支的原則,部分在*年底收取的基金無法形成當年支出,需結轉到*年按規定用途安排使用。
(二)省本級地方財政決算情況
*年,省本級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82.7億元,為年初預算數的124.2%,比上年決算數增收22.6億元,增長37.6%;省本級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支出完成213.1億元,比上年決算數減支6.1億元,下降2.8%。與年初報告數相比,收入增加0.4億元。收入變化的主要原因是決算整理期間中央分配的跨區經營企業所得稅補交入庫。
省本級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支平衡情況是:一般預算收入82.7億元,加上中央各項補助收入513.2億元(其中:稅收返還154.1億元,所得稅基數返還11.2億元,原體制補助6.7億元,專項撥款128.9億元,一般性轉移支付35.5億元,民族地區轉移支付15.2億元,農村稅費改革轉移支付25.2億元,增發國債補助19.8億元,增資補助79.1億元,緩解縣鄉財政困難補助5.3億元,其他補助32.2億元),下級上解收入36.6億元,國債轉貸收入2.4億元,上年結余收入12.4億元,調入資金11.6億元,收入總計658.9億元;一般預算支出213.1億元,上解中央支出8.5億元,補助下級支出413.7億元,撥付國債轉貸資金2.4億元。收支相抵,年終滾存結余21.2億元,其中:結轉下年支出17.3億元,比年初報告數增加3.3億元;凈結余3.9億元,比年初報告數增加3.8億元。結轉下年支出和凈結余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年終結算期間,通過我省積極爭取,得到財政部的充分理解和資金上的支持,對我省反映的困難,中央大部分都給予了較好的解決。
省本級財政基金預算收入完成54.6億元,比上年決算數增加11.2億元,增長25.7%;基金預算支出34億元,比上年決算數增加1億元,增長3.1%。基金收支決算數,與年初向人代會報告數基本一致。
省本級財政基金預算收支平衡情況是:基金預算收入54.6億元,加上上年結余收入9.5億元,中央補助收入6.5億元,收入總計70.6億元;基金預算支出34億元,補助下級支出11.2億元,調出資金4.3億元。收支相抵,年終基金滾存結余21.1億元,主要是以收定支、先收后支而形成的結余。
二、*年財政運行的主要特點
*年,全省各級財政部門認真執行省委、省政府的各項決定,全面貫徹省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有關決議,努力發展經濟,依法組織收入,財政收入增長較快,收入任務完成較好,爭取中央支持的成效明顯,財政保障能力進一步提高。各級財政部門統籌安排支出,確保重點,用于教育、農業、公共衛生、社會保障、文化、生態環境、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等領域的支出增長較快,保障了省委、省政府各項戰略決策的落實。同時,各級財政部門堅持依法理財、改革創新,財政管理更加規范,部門預算進一步細化,預算執行力度加大,財政支出效益不斷提高,全省財政改革與發展取得了新的成效。
(一)財政運行質量穩步提高
*年,全省經濟保持較快增長,為財政增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占經濟總量的比重穩步提高,全省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完成380億元,比上年增長21.5%,增幅超過GDP增幅9.6個百分點。從收入結構看,稅收收入與非稅收入雙雙增長,地方稅收收入完成299.4億元,占地方一般預算收入的78.8%,比上年增長21.6%。稅收收入中,增值稅、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增勢強勁,增幅均在20%以上,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20.5%、32.3%、23.8%和21%,四個主體稅種共計增收43.8億元,拉動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4個百分點,有力地支撐了地方財政收入的增長;非稅收入完成80.6億元,占地方一般預算收入的21.2%,比上年增收14.1億元,增長21.2%,拉動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增長4.5個百分點。從收入級次看,省本級完成一般預算收入82.7億元,比上年增長37.6%,占全省收入的21.8%,比上年提高3.6個百分點;省以下各級政府財政收入穩定增長,州(市)、縣(市、區)完成一般預算收入297.2億元,比上年增長17.7%,占全省收入的78.2%,比上年降低2.6個百分點。
(二)支持全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按照公共財政的要求和市場經濟規律,各級財稅部門注重發揮財稅政策和資金的調節作用,促進全省經濟持續較快增長。全省財政經濟建設支出完成169.2億元,重點用于農林水利、教科文衛、能源交通、環境保護、城鎮發展等領域的基礎設施建設。省級財政安排企業技改貸款貼息資金2億元、新型工業化發展資金1億元,實施了昆明鋼鐵控股有限公司焦化制氣一期改造等一批重大技術改造項目,支持了30個省級重點工業園區和8個特色產業園區的基礎設施建設,促進我省工業經濟實力進一步增強;省級財政通過轉移支付方式撥付國有企業分離辦社會資金2.54億元,籌集預撥退休教師待遇差補助資金7077萬元,進一步解決了國有企業的歷史遺留問題。安排實施“走出去”戰略發展專項資金1000萬元,鼓勵各類企業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拓展經濟發展空間。妥善解決煙草企業重組帶來的利益轉移問題,支持煙草企業重組整合,推動煙草產業做大做強。
(三)積極支持新農村建設穩步推進
*年,全省財政農林水支出完成83.9億元,比上年增長14.1%。主要用于農田水利設施建設、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農業科技推廣和農業產業化發展,加大了村容村貌整治、發展農村集體經濟、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等項目的支持力度,促進了農業生產、農民增收和農村發展,加快了城鄉協調發展步伐。增加下達農村稅費改革轉移支付6353萬元,全面完成取消農業稅改革目標,農村綜合改革穩步推進。全省投入農業綜合開發財政資金5.41億元,把土地治理、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與農業產業化緊密結合起來,發展了一批高產優質農業示范項目。扶貧支出完成19.4億元,重點支持了5312個村的整村推進、20萬貧困地區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10.25萬戶茅草房改造等項目,推動了扶貧攻堅工作的開展。不斷完善涉農補貼政策,省級財政安排1.1億元,對70個縣的種糧農民實施糧食直補和良種補貼;中央和省級共安排2300萬元,在63個縣實施農機具購置補貼;安排退耕還林補貼12.81億元,直接發放給有關農戶;安排2.47億元,實施生產資料價格綜合補貼;研究制定了涉農補貼“一折通”管理辦法,確保將各項涉農補貼按時足額兌付到農民手中,維護了廣大農民的切身利益。
(四)努力促進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積極發揮財政職能,加大對社會發展薄弱環節的保障力度,支持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一是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得到較好實施。*年,全省教育支出完成150.4億元,比上年增長23%,高于全省財政一般預算支出平均增幅6.4個百分點,占*年全省一般預算支出的16.8%。重點用于發展城鄉義務教育和職業教育,支持高校調整和重點學科建設等重大項目。全省共安排經費16.8億元,比上年增加9.5億元,增長130%,用于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初步將農村義務教育納入公共財政保障范圍,全省610萬名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享受了免學雜費,261萬名學生獲得了免費教科書,115萬名寄宿制貧困學生得到了生活補助。省級財政增設了省政府高等教育和中等職業教育貧困學生助學金1600萬元,并積極推進高等院校貧困學生助學貸款工作,努力幫助貧困家庭解決上學難問題。二是醫療衛生事業經費重點向基層傾斜。全省醫療衛生支出完成57.1億元,比上年增長27.5%。其中:省級財政籌集補助資金4.48億元,將1400多萬農民納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體系,農村合作醫療試點面擴大到全省的40%。支持了305所鄉鎮衛生院改造和464個村衛生室建設,進一步完善了城鄉醫療服務和公共衛生體系。三是社會保障投入大幅增加。全省社會保障補助、撫恤和社會福利救濟費支出完成59.3億元,比上年增長20.3%,省級財政籌集補助資金28.5億元,比上年增長29.5%。其中:籌集安排養老保險補助資金23.87億元,保障了企業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安排就業補助經費3.65億元,促進了就業再就業工作的開展;全省籌措資金7.34億元,實現了74萬多名城市低保對象的應保盡保;安排資金1.2億元,對全省107萬農村特困人口實施救助;籌措資金1.03億元,將全省14.3萬名農村“五保戶”全部納入財政供養,并進一步提高了補助標準;籌措自然災害生活救助補助資金3.1億元,保障了災區群眾的基本生活;籌集禁毒防艾專項資金5.18億元,支持了禁毒和防治艾滋病人民戰爭的深入開展。四是各項收入分配政策調整所需資金全部落實。按照中央公務員工資制度改革和事業單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精神,在扎實做好數據測算和核對工作的基礎上,省級財政足額落實*年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所需資金24.7億元;完善了艱苦邊遠地區津貼制度,及時安排了艱苦邊遠地區津貼補助資金12.8億元;對全省機關事業單位津貼補貼發放情況進行了清理檢查,研究擬定了我省規范津貼補貼的相關政策和辦法;千方百計籌措資金,保障了省委、省政府出臺的提高全省最低工資標準、失業保險金標準、農村“五保戶”補助標準、原大隊一級部分離職半脫產干部、村干部崗位補貼標準以及1960年代精減退職老職工生活救濟標準等一攬子利民解困政策的實施。
(五)緩解縣鄉財政困難工作成效明顯
*年,我省繼續把緩解縣鄉財政困難作為財政工作重點,努力縮小區域間政府公共服務能力差距。在改進和公開省對下一般性轉移支付計算辦法,穩定增加省對下轉移支付的同時,完善了存量與增量結合、激勵與約束并重的獎補機制。省財政在中央財政安排我省“三獎一補”資金5.3億元的基礎上,積極調整省本級支出結構,安排省對下一般性轉移支付及獎補資金31.7億元(其中一般性轉移支付補助26.4億元、“四獎兩補”資金5.3億元),民族地區轉移支付資金8.5億元和工資性轉移支付資金90.9億元,進一步提高了基層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能力,基本消除了欠發工資現象,挪用專款的現象大幅減少,地區間財力差距有所縮小。同時,省級財政積極籌集資金,兌現了47個縣域經濟發展試點縣的考核獎勵資金3.5億元,通過清收財政有償資金借款安排專項資金1.3億元,有力支持了261個縣域經濟發展重點項目,進一步增強了試點縣的自我發展能力。
三、*年加強財政管理的主要措施
*年,我們按照依法行政、依法理財的要求,認真貫徹省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有關決定,結合審計部門的意見,認真整改財政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積極完善措施,狠抓落實,規范管理。
(一)強化收入征管,增強財政保障能力
一是加強收入進度跟蹤考核,重點加強稅收和非稅收入的計劃執行情況分析,充分調動收入組織部門依法征管、努力增收的積極性。二是嚴肅稅費征收紀律,充分利用“金稅工程”等現代化征管手段,強化稅收稽查,清理到期的財稅優惠政策,完善優惠政策的監管辦法,防范偷、逃稅收和套取國家財政資金的行為,努力做到應收盡收。三是努力挖掘非稅收入增收潛力,不斷完善探礦權與采礦權使用費和價款管理制度,促進了國有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四是積極推進政府非稅收入管理改革,為全面加強和規范政府非稅收入管理奠定了基礎。
(二)優化支出結構,提高財政服務水平
*年,全省一般預算支出增幅為16.6%,各項支出均完成年初預算,并保持了較快增長。特別是在促進全省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同時,我省財政支出結構突破以往格局,基本建設和企業挖潛改造支出穩中有降,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教育、醫療衛生、撫恤和社會福利救濟等支出增幅均達到了20%以上,明顯高于全省財政一般預算支出的增長水平,這是我省各級財政部門適應公共財政管理要求,以人為本,整合資金,優化結構,壓縮政府直接投資規模,集中更多資金重點投向教育、扶助弱勢群體、發展農村經濟、保障人民健康,進一步提高財政服務社會水平,致力改善民生的成果,充分體現了公共財政的公益性特征。
(三)重視監督管理,發揮財政資金效益
針對預算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深化各項預算管理制度改革,推動財政管理的科學化、現代化和法治化。一是加快財政改革步伐。實施政府收支分類改革,順利完成了預算和分月執行數據的新舊科目轉換,實現了新舊科目體系的平穩過渡;省級財政結合政府收支分類改革對預算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按照財政部《關于完善和推進地方財政部門預算改革的意見》,不斷更新預算管理手段,加快全省部門預算改革進程,推動全省預算管理向規范化、科學化方向發展;深化財政國庫制度改革,鞏固財政國庫集中收付制度在財政財務管理中的基礎性地位,努力完善規范、高效的預算編制、執行制度;加強國有資產的監督管理,防止國有資產流失。二是完善預算管理制度。省財政修訂出臺了省本級《基本支出預算管理暫行辦法》、《項目支出預算管理暫行辦法》和《預算單位基礎信息管理暫行辦法》,建立完善了省級預算單位基礎信息庫,進一步規范預算編制,提升預算管理水平。出臺了加快支出進度的措施和辦法,進一步提高了財政資金使用效益。三是深化政府采購制度改革。繼續加大政府采購工作力度,完善政府采購制度,強化政府采購預算編制和采購資金支付管理,采購范圍、規模進一步擴大,采購效益進一步提高。*年,全省政府采購規模完成65.04億元,比上年增長28.69%,占當年財政支出的7.28%,節約資金5.39億元,節約率達7.28%。四是推進財政監督長效機制建設。圍繞財政資金的安全性、規范性和有效性,對茅草房改造、扶持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防治艾滋病等財政專項資金實施了重點檢查,加大了對會計信息質量和會計師事務所執業質量的檢查力度,制定下發了《云南省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暫行辦法》,開展了一部分熱點問題專項資金的績效評價試點工作,繼續開展重點基本建設項目財政投資決算評審工作。穩步推進“金財工程”,以信息技術為支撐,提升財政管理水平;加大《會計法》、《云南省會計條例》的執行力度,強化會計基礎工作,規范財務會計行為。
各位副主任、秘書長、各位委員,*年全省財政改革與發展取得了新的成績,財政預算執行情況良好,財政收入增速較快,重點支出得到較好保障,一些事關民生的歷史遺留問題得以妥善解決,促進了全省經濟和社會事業的協調發展。審計情況表明,省級預算執行情況良好,資金管理的規范性有所提高,各項財政改革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盡管全省財政增收的形勢良好,但全省區域間財政發展水平差異仍然較大,財力與支出需求之間的矛盾仍將長期存在,財政工作與人民群眾的期望,與國家及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相比,還有一定差距。同時,一些地方和部門在預算執行、財務管理方面也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專項資金的安排需要進一步加快進度,財政監管力度還需進一步加大,資金使用效益有待進一步提高,財政改革與發展的任務還十分艱巨。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的有關部署和省人大常委會的有關決議,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不斷深化財政改革,加快財政發展,努力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范圍。嚴格財經紀律,硬化預算約束,努力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理財水平,充分發揮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圓滿完成省十屆人大五次會議確定的財政收支任務,為建設富裕民主文明開放和諧云南作出新的貢獻。
以上報告,請予審查。
- 上一篇:綜合交通體系發展計劃
- 下一篇:地方財政預算草案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