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農牧局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情況匯報
時間:2022-04-08 09:14:00
導語:縣農牧局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情況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建立組織,落實責任、結合實際,制定方案、扎實學習,注重實效、征求意見,尋策問計、建議幾個方面進行闡述。其中,主要內容包括:組織責任,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并就如何開展好學習實踐活動進行了認真研究,成立了局學習實踐活動領導小組,從而在全局形成一把手負總責、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確保學習實踐活動健康有序進行;制定方案,一是與全縣學習實踐活動的主題和載體有機結合,二是與深化干部作風建設年活動有機結合,三是與抗大旱、促春管、奪豐收有機結合,四是與促進農民收入提前實現翻番目標有機結合,五是與20*年農業工作求突破有機結合;學習實效,一是認真安排,有的放矢,二是形式多樣,注重效果,三是強化督查,不走過場;意見問計,一是結合學習實踐活動,就貫徹落實黨在農村的基本政策和支農惠農政策,二是深入開展調研活動。我局認真分析了當前我縣農業農村科學發展面臨的形勢和突出問題,三是根據縣委統一安排,組織開展了萬人問卷調查活動;提出建議,建立健全公益性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切實發揮科技第一生產力的作用,進一步提高農業科技貢獻率,加大支農資金整合力度,充分發揮支農資金效益,促進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顯著提高。具體材料請詳見:
根據全縣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部署要求,我局結合自身實際,認真研究,精心謀劃,狠抓落實,扎實做好學習實踐活動各項工作,使我局學習實踐活動有了一個良好的開局。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建立組織,落實責任
全縣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動員大會后,局黨組立即召開專題會議,傳達學習全縣動員大會及陳貴書記講話精神,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并就如何開展好學習實踐活動進行了認真研究,成立了局學習實踐活動領導小組。明確單位一把手為學習實踐活動第一責任人、對全局學習實踐活動負總責,其他局領導為直接責任人,在抓好自身學習實踐活動的同時,對分管單位學習實踐活動負領導責任。抽調精干力量,組建了領導小組辦公室,履行好調查了解情況、督促幫助指導職責,從而在全局形成一把手負總責、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確保學習實踐活動健康有序進行。
二、結合實際,制定方案
為使我局實施方案結合自身實際,體現自身特色,確保學習實踐活動取得預期效果,在實施方案制定過程中,堅持了五個結合:一是與全縣學習實踐活動的主題和載體有機結合,涵蓋全縣學習實踐活動的基本內容要求和所有“規定動作”,努力在如何更好地發揮我局和直屬單位職能作用、增強服務“三農”意識、推進“三農”科學發展、超常發展方面深化認識、形成共識;二是與深化干部作風建設年活動有機結合,切實轉變作風,引導農業系統干部職工更好地為“三農”服務;認真落實“四分之一”工程,二分之一的干部沉下去,下農村開展科技服務;四分之一的干部走出去,跑部廳、招項目、引資金,四分之一的干部留下來,履本職,抓業務,做到以作風建設推進工作,在推進工作中轉變作風。三是與抗大旱、促春管、奪豐收有機結合,以此作為學習實踐活動和作風建設年活動的重要載體,通過組織干部職工深入田間、農戶開展技術指導和服務,達到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鍛煉隊伍的目的;四是與促進農民收入提前實現翻番目標有機結合,根據縣委、縣政府部署和農業部門職責,重點在提高糧食生產能力、保障糧食安全,強化科技支撐、提高農業科技貢獻率,加強農民科技培訓、提高農民素質,推動土地流轉、促進適度規模經營等方面制定了具體實施方案,并狠抓落實;五是與2009年農業工作求突破有機結合,著眼應對金融危機對農業農村經濟的影響,結合學習實踐活動開展,重點在高標準糧田創建、設施蔬菜生產、農業行政執法、增強科技服務能力、推動農村土地流轉等方面,采取切實措施,實現新的突破,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通過五個結合,使我局學習實踐活動實施方案富有內容,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在此基礎上,制定了學習實踐活動流程圖,使各個階段的內容要求和實施步驟一目了然,便于學習實踐活動開展。3月6日,召開了縣農牧局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動員大會。會后,各單位按照動員大會的部署,迅速行動起來,制度計劃,認真安排,我局學習實踐活動全面鋪開。
三、扎實學習,注重實效
一是認真安排,有的放矢。局理論中心組和各單位、各黨支部結合實際制定了具體的學習計劃,建立了學習檔案,細化了學習進度,明確了相關要求,確定了集中學習的時間、地點、內容和主持人。同時,嚴格學習紀律和請假制度,保證學習時間和人數。為使學習培訓體現部門特點、更加富有實效,在縣委規定的學習內容基礎上,增加了中央一號文件、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和省委七屆四次全會精神、中央、省、縣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等內容,便于在學習過程中結合農業部門的特點加深理解,更好地體現“敢于自我反思”、“敢于自我超越”的要求。二是形式多樣,注重效果。我局按照務求實效的要求,堅持“思”、“學”、“悟”相結合,集中學習與分散學習相結合,學習經典著作與研討具體問題相結合,組織專題講座與交流心得體會相結合,積極創新學習形式和方法,豐富學習內容,提高學習效果,使全體黨員,特別是領導干部進一步深化了對科學發展觀科學內涵、精神實質和根本要求的理解,理清了今后一個時期著力破解的推進農業農村經濟科學發展的重大問題,也為下一步開展調研活動也作了充分準備。局理論中心組和各單位、各黨支部均安排了3次以上的集中學習和研討活動。全體在職黨員均結合自身思想和工作實際撰寫了學習心得,局學習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遴選了30篇較高質量的學習心得,在全局進行交流。三是強化督查,不走過場。為確保學習計劃落到實處,局學習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不定期到各單位、各黨支部進行督促檢查,重點督查單位負責人、黨支部成員組織作用發揮如何,是否制定了學習計劃并按要求落實,集中學習是否保證時間、人數和質量,是否建立了單位學習檔案,學習檔案資料是否齊全完整,全體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是否有讀書筆記、是否撰寫了心得體會、是否積極參加集中學習討論并踴躍發言等內容。通過加強督查,保證了學習活動按計劃有條不紊地進行,并收到預期效果。公務員之家
四、征求意見,尋策問計
一是結合學習實踐活動,就貫徹落實黨在農村的基本政策和支農惠農政策,深入推進農業結構調整,進一步推進農業行政執法,加快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和機制創新,轉變作風、優化農業發展環境,加強農業系統干部隊伍建設等8個方面的問題,向社會各界廣泛征求意見和建議。向縣五套班子、各鄉鎮、部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部分行政村,發出65封征求意見函,并在局機關設立了征求意見箱,局學習實踐領導小組辦公室還開通了征求意見電話,切實做到在征求意見上突出一個“廣”字,匯集各方智慧,集思廣益。目前已收到回函32封,梳理形成意見和建議16條。二是深入開展調研活動。我局認真分析了當前我縣農業農村科學發展面臨的形勢和突出問題,著眼提出保障農業農村經濟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和促進農業農村經濟科學發展的政策措施,確定了7個調研專題。為確保調研工作取得預期效果,縣農牧局印發了《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調研工作方案》,明確了責任分工、時間安排和相關要求,保障調研活動有序開展。目前,共撰寫調研報告7篇,內容涉及糧食生產核心區和高效農業示范區建設、農村土地流轉、農機化發展,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機制創新,生態家園富民工程建設等方面。調研報告形成后,組織有關專家進行了研討分析,進行了認真修改和完善,保證了調研報告的質量,使調研活動為促進全縣農業科學發展,促進農民收入提前實現翻番目標切實發揮應有的作用。三是根據縣委統一安排,組織開展了萬人問卷調查活動,收回調查問卷50份;組織開展了“解放思想、改革放開,我為發展諫一言”活動,共收集意見和建議60多條。在征求意見、調研的基礎上,結合農業部門職責,局黨組就推進全縣農業農村經濟科學發展、超常發展進行了研究,形成了五個方面的建議,上報縣征集意見辦公室。
五、建議
1、建立健全公益性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切實發揮科技第一生產力的作用,進一步提高農業科技貢獻率。根據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加強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的意見》的部署和要求,我縣各縣縣區的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方案均已獲省批復,下一步,建議縣政府督促各縣縣區政府加大落實力度,確保3年內建成覆蓋全縣的公益性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立科學有效的農業技術推廣機制,努力提高農業科技貢獻率。對不再列入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農經管理系統,要結合縣鄉機構改革,明確農經管理機構的行政管理的定性,鄉鎮要確定專門機構負責此項工作,確保農經管理工作的開展。此項改革涉及機構設置、人員編制和經費保障等問題,建議縣政府加大督導力度,確保改革邁出實質性步伐。
2、加大支農資金整合力度,充分發揮支農資金效益,促進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顯著提高。近年來,中央、省、縣出臺了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且支農資金規模逐年加大,但這些資金雖然在數量上非常龐大,但涉及面太廣,比較分散,特別是在改善農業基礎設施,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方面作用很有限。為此,建議加大支農資金整合力度,瞄準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重點方面,實施重點投入,切實發揮支農資金的規模效益,力爭見到實際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