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課題研究工作匯報范文
時間:2022-05-20 05:55:00
導語:小學課題研究工作匯報范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研究進展情況;階段成果;存在問題和以后打算;進行講述。其中,主要包括:全面提高教師運用網絡技術進行學習和工作的能力、組織業務培訓,提高大家研究的能力、子課題研究順利開展、召開基于網絡環境下進行校本教研的專題研討活動、網絡教研的平臺初步建立、網絡環境下的校本教研活動的基本運行正常、構建起網絡環境下的校本教研網絡體系、初步形成網絡下校本教研的基本方式方法、缺少專家引領,教研的影響力比較小,不能讓更多的人參加進來、開展的活動質量和層次比較低、研究的階段成果獲獎的多,發表的比較少等,具體材料請詳見:
自從**年10月開題以來,鎮中心初中十分重視課題研究的工作,建立起中心校長為組長的領導組,和主持人為組長的工作組,每學期都堅持定期召開課題研究推進會。撥付一定的研究經費,專款專用。課題組所有成員認真學習專家的開題意見,并根據專家的論證意見調整思路,潛心研究,各項工作根據計劃有條不紊的開展,具體一年來的工作總結如下:
1.研究進展情況
1、全面提高教師運用網絡技術進行學習和工作的能力。校內通過舉辦各種專題講座對廣大教師進行了培訓。**年5月,對全校教師電腦網絡、課件制作等方面的應用進行培訓,并對所有教師進行了技能考核。
2、組織業務培訓,提高大家研究的能力。組織大家精讀了《在學校教育中學作研究》一書,大家累計記讀書筆記上萬字。組織大家上網學習了關于網絡教研的有關文章,組織大家在網上聽取了湖北教科所葉平教授和蔣敦杰院長的報告。每個雙周的周四為課題組成員碰頭日,在碰頭會上。大家都要交流自己兩周來的研究狀況級收獲。
3、子課題研究順利開展。
根據課題方案的5項主要內容,分成了5個核心子課題,五個子課題組長都進行了認真的計劃,研究工作順利開展。其中李新建老師對農村薄弱小學開展網絡校本研究的現狀進行了調查,并對調查情況進行了認真分析,完成調查報告三千多字。左建梅老師研究的子課題適合農村薄弱學校的網絡校本教研模式,實施流程與推進策略,重點在班級博客上做了很深的研究,撰寫的論文《班級博客——班級管理的新武器》錄用在《**教育研究》,正在刊印中。
4、召開基于網絡環境下進行校本教研的專題研討活動。
**年10月25日我校對周邊幾個兄弟學校舉行了“骨干教師風采展”教研沙龍活動,來自5所小學的中青年教師應邀參加了活動。會前,大家觀摩了**、**、**、**精心準備的四節研究課,沙龍上,大家暢所欲言,對我們農村薄弱小學開展網絡校本教研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年11月27日我校成功舉辦下原鎮“活動單導學模式”推進現場會,全鎮150名小學教師參與了此次活動。**年12月12日,對全鎮的英語老師進行了“多媒體和網絡技術應用于小學英語教學的沙龍研討活動”,通過看課、聽匯報,對網絡教研有了一個新的認識,紛紛表示今后將加強實踐,讓網絡校本教研早些應用到英語教學中去。2010年2月利用開學的集體備課時間組織了“作業設計有效性”教研沙龍,“如何提高備課的有效性教研沙龍”。通過這一系列的沙龍,真正促進了教師專業成長和學校特色發展。教師們撰寫的有效教學心得體會在省市獲獎同時刊印成《萌芽集》。在進行活動單導學的網上沙龍以后,大家撰寫的論文在各級各類獲獎和出版,同時刊印成《萌芽集續》現正在計劃對全市舉行《農村薄弱小學開展網絡校本教研的實踐與思考》的科研沙龍活動。
5、網絡教研的平臺初步建立。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我鎮45周歲以下的教師80%都在各大網站建立了自己的教育博客。正常登陸使用的有70多人,大大提高了網絡教研的氛圍。
2.階段成果:
1、網絡環境下的校本教研活動的基本運行正常。
(1)網絡教研必須從學校、教師的實際出發,為此,我們基于網絡環境下的校本教研的在方向、內容確定之前,對學校現狀、教師隊伍、學生狀況作調查分析,對課堂教學進行診斷與評價,在充分了解師生的需求與教學現狀的基礎上制定教研課題。同時對全校教師在電腦網絡運用、課件制作等方面的應用培訓考核。教師們都會利用互聯網強大的搜索功能查找資料、通過網絡環境下的各種途徑交換資料、建立教師個人博客等。
2、構建起網絡環境下的校本教研網絡體系。
課題組由于技術力量限制,經費有限不可能開發出一套網絡互動交流的平臺,但互聯網已經提供了大量技術資源,課題組發揚“拿來主義”精神,充分利用這些資源,包括了電子郵件、QQ、新浪UC和各種博客,并構建起網絡環境下互動交流的體系。
(1)通過電子郵件傳遞教學、教研時所需的文字、圖形、圖像等多種媒體信息,讓廣大教師足不出戶就完成資料的交流。而文稿的互傳,對教研組資料的收集、分析、共享提供了很多方便。
(2)利用網絡實時通信技術QQ實現實時交流,通過QQ建立起了花園小學教師群,教師們可以在QQ群信息,可以對某一問題進行集中探討,可以實現一對多的交流,使教師們的對話互動面在不斷增大,真正實現多向互動。
(3)利用QQ空間,讓教師上傳各種資料,建立起花園小學教師資料交流共享的平臺。QQ空間,包括教學設計的共享、課件的共享,以及練習設計、歷屆測試卷的共享等。
(4)利用各大門戶網站上提供的博客空間,教師建立個人博客。尤其是**教育博客的開通,讓我們交流更方便。教師個人博客的建立,讓教師把教學實踐中的思考、討論中的已見付諸文字,讓朦朧的想法清析起來,讓零散的火花聚集在一起,使自己真實的心聲,記錄在現代信息技術平臺上,積淀在職業生涯里,對教師教學經驗的提煉、擴充和傳播是頗有裨益的。主持人焦紅亮老師的博客被評為**市二等獎,而且一直是**教育博客的優秀作者。
(5)每個課題組成員都申請了UC號,集體參加UC的空中課堂和專家講壇五次,讓廣大教師足不出戶就與專家進行了零距離接觸。
3、初步形成網絡下校本教研的基本方式方法。
全新的教學理念只有化為具體的教學行為,才能顯示其強大的生命力。為此,09年確定四年級數學組、六年級語文組為課題實驗年級組。今年確定四五六三個年級的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為實驗組,在網絡上進行集體備課,教學反思交流等。近兩年來,大家有意識、有目的的利用網絡進行教研,在實踐中不斷地總結、反思,并初步形成了一些基于網絡環境下的教研方式方法。
(1)提高認識,自覺應用。隨著課題研究的深入實施,對參研教師思想觀念、教育理論、教育內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等均已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網絡的巨大優勢在我校本教研中已經有了初步的體現。如今,從參研年級老師中,不經意會冒出:“今天你QQ了嗎”、“今天你論壇了嗎”等許多教師交流的時髦用語。網絡已成為我校參研教師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等校本教研的三個核心要素的重要平臺,相當部分年輕教師在網絡環境中得到了迅速的成長。
(2)網上備課,資源共享。為了讓教師們有更多的鉆研時間,獲得更多的信息,能相互學習、取長補短,我們在全鎮實行“主備課人上傳個人備課案例,組內同學科評議切磋,做到“三統一”,即統一單元“主體”,統一重難點,統一進度,最后,形成電子個案共享”的備課方法。這不僅促進了教師的專業成長,也推進了教研組的整體教學水平,為學校的教學質量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網上論壇,互動多向研討。如課堂教學的反思跟貼,我們在小學數學論壇、鳳凰語文論壇等開辟網絡論壇,將教師的精品教案上傳到QQ空間上,讓老師們進行點評;將自己的教學設計放到網上征求老師的意見,也有教師將自己的教育教學感受上傳到自已的博客中,讓教師和同行進行點評,實現雙贏提高。
經過近一年不懈地努力,學校45周歲以下的老師,人人會上Internet網絡,瀏覽下載有關信息;大多數教師會用多媒體制作課件并應用于課堂教學;大多數教師會通過校園網信息參與網上討論,開展網上交流等。應該說我校的網絡校本教研之旅是一段充實而愉悅的旅程,已經成為學校教研工作新的亮點。
4、教師教研能力加強,撰寫的心得體會和研究心得,在各級各類刊物刊發和獲獎。
焦紅亮的《教育博客: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平臺》發表于如皋教育研究09年第二期,《閱讀,讓數學課堂更厚重》發表于如皋教育研究09年第三期,《“活動單導學”:有效教學的指揮棒》發表于如皋教育研究09年四五期合刊。張小琴老師《“談活動單導學教學模式下的班級管理》發表于如皋教育研究09年四五期合刊;李新建老師的《注重作業習慣,提升學生素質》、《讓有效教學更有效》發表于《數學輔導報》教師版。獲得省二等獎一人,省三等獎4人,**市一等獎1人,**市二等獎5人,**市三等獎10人次。如皋市獎若干。
3.存在問題和以后打算
當然,網絡教研作為信息社會、新課改中探索教研模式的一種大膽的嘗試與實踐,還有許多需要進一步探索與改進之處。
1、網絡教研中還有部分教師參與積極性不強,部分人急功近利,導致網絡教研和常規教研的有機整合還猛能做好。
2、教育博客開通后,有部分教師更新比較慢,有部分教師博客文章轉載較多,原創比較少,價值不高。
3、缺少專家引領,教研的影響力比較小,不能讓更多的人參加進來。希望教科室能在如皋范圍內建立一個網絡教研組織,讓有志于網絡教研的學校和個人都參與進來,擴大網絡教研的影響。
4、開展的活動質量和層次比較低。本年度雖然開展了幾次活動,有效地促進了本校教師的專業成長,但是度偶局限于本鎮范圍之內,希望上級有關部門能為我們課題組創造一定的機會,開展一些高層次的活動,提升我們課題研究的品味。
5、研究的階段成果獲獎的多,發表的比較少,在第三階段將要集中精力完成高質量的成果發表于各級刊物,以便能順利結題。
我們相信隨著我們一如既往的持續與深入的實踐與研究,我們的農村小學開展網絡教研的實踐與思考這個課題一定會準時完成研究任務,這段旅程一定是愉悅而充滿生機的行程。
- 上一篇:縣婦聯五五普法總結報告
- 下一篇:信息技術增強企業會計核算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