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局關于體制改革進展情況匯報

時間:2022-06-20 10:40:00

導語:衛生局關于體制改革進展情況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衛生局關于體制改革進展情況匯報

根據省廳通知要求,現將我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進展情況匯報如下:

一、加強領導,健全組織,努力推進醫改工作

(一)市領導高度重視,成立醫改組織機構。根據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為加強對醫改工作的領導,市政府調整醫改工作領導小組,成立了以市長為組長的醫改領導機構,負責整個醫改工作組織與領導,同時還配備專門力量,抓好具體工作的落實。其次,明確了各部門的任務,要求密切配合、共同推進。2009年12月底市委、市政府召開了全市醫改工作大會,會上印發了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市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近期重點實施方案(2009-2011)》,市長作了重要講話,市委常委、副市長聽取醫改工作匯報,對我市醫改工作進行了全面安排部署。

(二)市衛生局發揮主力軍作用,積極落實醫改各項工作任務。根據省市醫改工作的要求,市衛生局成立了以局長為組長,其他領導班子成員為成員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確定了領導小組職責,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副局長任春振任辦公室主任,為保證工作質量和進度,在全系統內抽調了精干人員充實了辦公室。各縣區衛生局也都成立了相應組織,明確了醫改工作聯絡員,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組織保障。

二、認真學習,領會精神,明確改革任務與工作思路

(一)加強政策理論學習,吃透醫改精神。市衛生局醫改領導小組和辦公室成員重點學習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國務院《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近期重點實施方案(2009-2011)》和省《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近期重點實施方案(2009-2011)》精神,為了確保各級各部學習的系統性和廣泛性,領導小組還及時編印了《醫改文件匯編》、《醫改政策問答》等小冊子分發到基層。

我們草擬了《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工作方案》,先后組織相關人員到廊坊等地學習取經;組織各科室負責人和縣區醫改工作人員學習研討醫改政策條文;邀請國家衛生部醫改專家就國家醫改政策內容作培訓專題報告,提高了廣大醫改工作人員對政策的理解。

(二)認真做好醫改資金測算工作。按照醫改五項重點工作要求,對我市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09-2011)3年實施方案中有關衛生工作方面的內容開展全面梳理,就完成醫改所需資金測算制定了方案,各業務科室分別進行了測算。局長霍興文、黨委書記陳汝榮多次聽取測算情況的匯報,共同分析資金需求情況,經過一個多月的認真科學測算,基本上摸清了近三年來醫改任務的衛生投入需求,并多次主動與市財政進行密切溝通,并上報市發改委。測算結果得到了市政府醫改領導小組會議的認可,并正式列入了醫改投資計劃之中。

(三)起草實施方案,出臺配套文件。我們及早動手,超前謀劃,結合我市實際,從2009年9月份開始,組織人員起草了《××*市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近期重點實施方案》(2009-2011),多次討論征求意見,又經發改委反復修訂后,

已于12月28日由市委、市政府印發。同時,我們還及時轉發了《河北省鄉村醫生承擔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辦法》的通知及《河北省2010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補償框架》。

(四)強化醫改工作指導,積極探索創新。一是組織專人研究起草了《××*市區域衛生規劃》;二是草擬了《××*市衛生資源整合意見》;三是進一步修改了××*市健康城市從我做起行動方案;四是加大食品安全工作的管理力度。

三、2009年我市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進展情況

按照《河北省2009年醫藥衛生體制五項重點改革工作安排》精神,我市積極推進五項重點改革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

(一)新農合醫療制度建設情況。2009年,全市共有參合人員180.8萬人,參合率90.1%。截止到11月底,全市共補償參合農民95.95萬人次,補償金額1.5億元,全市次均住院費用2992元,比上年略有上升,次均住院補償達到1175元。

啟動了2010年新農合籌資工作,進一步完善實施方案。農民出資20元,各級財政補助提高到120元,力爭使農民參合率達到92%。2010年在青龍、盧龍、山海關和撫寧縣進一步擴大門診統籌試點,不斷擴大參合農民的受益面。

(二)啟動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組織全市各醫療衛生機構參加全省統一網上藥品集中采購。確定了撫寧縣和海港區北環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北戴河東山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等12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機構)先行試點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目前已經做好調研摸底和測算,待省統一招標后可啟動藥品零加價銷售工作。

(三)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隊伍建設。2009年我市安排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設項目13項,項目總投資1.83億元。其中,縣級醫院遷建項目2項,總投資1.7億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項目3項,總投資485萬元;中心鄉鎮衛生院項目8項,總投資760萬元。開展了對鄉鎮衛生院在職衛生技術人員和鄉村醫生的全科醫學知識培訓,培訓

405人次、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人員209人次。組織安排全市三級醫院對口支援青龍滿族自治縣醫院等縣區醫院,組織安排二級醫院對口支援鄉鎮衛生院,簽訂了對口支援協議,建立長期對口協作關系。

(四)抓好涉及面廣、影響全民健康水平的公共衛生項目的實施。2009年全市城市居民健康檔案規范化建檔率達到30%,在盧龍縣開展了農村居民建檔試點;為2.54萬名15歲以下人群補種了乙肝疫苗;完成了撫寧縣5.6萬名婦女宮頸癌乳腺癌的檢查;為3.05萬名孕前和孕早期農村婦女免費補服葉酸;為2.4萬名農村孕產婦住院提供分娩補助;為300例貧困白內障患者免費開展復明手術;完成600所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的改造建設等目標任務。落實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專項補助資金,確保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不低于15元。

四、我局2010年衛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及主要措施

(一)在全市范圍內基層醫療衛生體制實施藥品的集中采購與配送,并制定相應管理措施。待省完成省級集中采購、統一定價后,確保全市所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基本藥物配用到位。

(二)積極配合編制部門調查摸底,研究制定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人員的編制標準和財政補助政策。

(三)進一步測算對實施基本藥物零差率銷售的基層醫療機構補助標準和方法,提出補助經費的需求和相關部門協調落實補助政策。

(四)擴大新農合覆蓋范圍,提高參合人員醫療保障水平。2010年參合率要達到92%以上,籌資標準提高到每人140元。新農合住院費用報銷比例比上年要有所提高。新農合最高支付限額達到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的6倍以上。從2010年起允許參合農民在統籌區域內自主選擇定點醫療機構就醫,簡化到縣城外就醫的轉診手續,完善出院即報的計算機網絡管理程序。

(五)完善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年內完成規劃確定的11所中心鄉鎮衛生院建設任務。支持全市192個行政村建設村衛生室,加強設備配置,繼續做好標準化村衛生室建設。

(六)加強基層醫療衛生隊伍建設。繼續加強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務人員及管理人員培訓。抓緊落實省有關文件規定,免費為農村定向培養全科醫生;完善城市醫院對口支援農村制度,不斷提高縣級醫院醫療衛生水平。

(七)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工作。一是落實公共衛生服務覆蓋城鄉居民,年內開展為65歲以上老年人做健康檢查,為3歲以下嬰幼兒提供生長發育檢查和孕產婦產前檢查和產后訪視工作,為慢性病人群提供防治指導服務。二是實施重大公共衛生項目,繼續實施結核病、艾滋病等重大疾病防控、國家免疫規劃、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貧困白內障患者復明、農村改水改廁、消除燃煤型氟中毒危害等服務項目;新增15歲以下人群補種乙肝疫苗、農村婦女孕前和孕早期增補葉酸預防神經管缺陷、農村婦女乳腺癌、宮頸癌檢查等項目。本年內完成規劃任務的70%。

(八)推進公立醫院改革。認真搞好摸底測算工作,摸索藥品加成補償辦法,規范醫療服務行為,改進醫療費用結算方式,讓利于民。

(九)制定并出臺《××*市區域衛生規劃》、《××*市醫療機構設置規劃》、落實全民醫療資源整合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