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三提升活動對標定位報告
時間:2022-06-27 06:15:00
導語:鎮三提升活動對標定位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按照*縣縣委、縣政府《關于深入開展“提升能力、提升標準、提升效率”活動的意見》精神,領導班子深入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創建,開展了相應的調研活動,通過對照群眾意見查不足、對照一流標準看差距、對照專家建議找問題,對代王城鎮的工作現狀、存在問題有了較為清楚深入的認識,明確了今后的工作思路、奮斗目標和具體措施,現將情況報告如下:
一、現狀評估
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鎮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實施農業開發,新打機井5眼,配套3眼,完善農灌管道7000米,不斷改善農業水利條件。加強道路建設,整修村間道路9150米,鎮投資90多萬元,實施涉及劉家莊、李家碾、馬西莊、北洼4個村“村村通”工程,為發展地方經濟奠定基礎。投資90萬元實施自來水入戶工程,解決了富家堡、張中堡兩個村600多戶村民吃水困難問題。
同時緊扣經濟轉型、科學發展主題,以創建學習型黨組織、對標定位創優爭先、深化行政制度改革為抓手,抓學習提能力、抓創新提標準、抓規范提效率,進一步增強廣大黨員干部的凝聚力、創新力、執行力,為推進全鎮科學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學習了縣委、縣政府的下發的有關文件,我鎮聯系自身工作,查找不足,突出問題主要有:理論學習抓的不夠緊,造成工作思路不寬;以人為本、人與社會和諧發展的科學發展觀落實不到位;工作的創新性發揮的不夠,在面對新形式,新問題時顯得力不從心;在開展“三提升”活動調研中,有的同志在認識上不夠重視,沒有樹立不斷學習的意識。
二、爭創目標
通過開展活動,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新農村建設為總攬,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穩定為中心,以項目建設為帶動,搞示范、建基地、強基礎、抓龍頭、促帶動、壯產業,實現農業農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加強黨的建設、精神文明建設和民主法制建設,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到2010年底,全鎮生產總值增長8%,稅收增長5%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5%以上。
三、推進措施
(一)項目建設
一是緊緊抓住縣域經濟轉型的有利時機,全面搞好與縣域經濟發展的對接,加強爭跑力度,積極運作,爭取*縣恒通現代物流港和工業園區項目落戶我鎮。
二是積極培育壯大龍頭企業,搞好政策引導和服務。河北*縣林和科技發展中心二期工程,完成投資600萬元,新建1個小型冷庫和2個觀光溫室。
三是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新打機井3眼、配套2眼,埋設地下管道4000米、修“U”型渠1500米,新增水澆地1000畝,改善水澆地面積2000畝。
四是完成史家碾、馬家碾兩個村3.65公里“村村通”工程。
五是搞好農村新民居重點村(富家堡)建設。按照“新規劃、新產業、新民居、新農民、新機制、好班子”的“五新一好”目標,根據村民意愿和村莊基礎條件,新建與改舊并舉,對村民住宅進行改造完善和提高,加強村莊基礎設施建設,實施硬化、綠化、美化、亮化,打造村莊新景觀。
六是籌資500萬元成立“利民特種養殖農業合作社”,實施統一規劃、統一養殖、統一飼料、統一冷藏、統一銷售,實現產銷一體化經營。
(二)基地建設
通過農業示范村的帶動,逐步發展壯大“高產玉米、畜牧養殖、綠色蔬菜、煙葉生產”四大產業基地,不斷增加農業科技含量,全面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
一是通過水一、水二、水三、城墻碾、北門子5個村的示范帶動,發展高產玉米生產基地5000畝。
二是通過四碾等示范村的拉動,大力發展畜牧養殖業,搞好奶牛養殖小區、養羊小區、養豬小區3個養殖小區的建設,重點搞好良種繁育和滅病防疫。
三是通過馬家碾、李家碾、劉家莊等村的帶動,穩定蔬菜種植面積,建設5000畝綠色蔬菜生產基地,大力發展錯季蔬菜和大棚蔬菜。
四是通過煙葉生產示范村石家莊、君子疃的示范帶動,全鎮煙葉面積穩定在1150畝,加大科技投入,搞好技術服務,提高煙田綜合生產能力和煙葉質量。
同時,在穩定杏扁種植面積的基礎上,提升杏農的綜合管理能力;積極引導,搞好示范帶動,進一步擴大食用菌、中藥材種植面積,逐步形成規模。
(三)土地管理
一是建立土地流轉服務中心,加強土地流轉的管理與服務,完善流轉合同公證、登記、備案等制度,解決土地流轉糾紛。
二是按照依法、自愿、有償原則,引導、支持農民以轉包、出租、互換、轉讓、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積極發展適度規模經營。
三是嚴格執行耕地保護制度,合理規劃城鄉建設用地,對基本農田建立保護長效機制,確保基本農田總量不減少、用途不改變、質量有提高。嚴格對村民宅基地的審批和管理,嚴肅查處違法違規占地行為。
(四)城鎮建設
一是代王城鎮《總體規劃綱要》和《歷史文化名鎮保護規劃綱要》經鎮人代會通過后,上報縣政府批準,嚴格按照規劃搞好開發建設和保護。成立*縣點桿協會,不斷豐富“二月初七”點桿等年俗文化活動,積極申報國家非物資文化遺產。
二是堅持開發與保護并重的原則,挖掘歷史文化名鎮資源。充分挖掘代王城古鎮特色,開發旅游資源,通過古城保護性開發,再現古城風貌。
三是實施鎮區下水改造工程和“潔凈工程”。成立城管大隊,實施聯合巡查監管,加大對鎮區環境衛生、交通秩序的整治力度,力爭使鎮區面貌有所改觀。
(五)穩定工作
一是樹立“以人為本”理念,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縣惠民政策,確保各項惠民資金及時兌現。高度關注低保對象、五保戶、優撫對象、孤兒等弱勢群體,制定切合實際的救助措施,真正幫助他們解決好生產、生活問題。
二是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按照“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嚴把民營企業安全生產關。同時,加強對各類群眾性大型活動的安全管理,精心制定活動方案和應急救援預案,嚴防發生惡性事件。
三是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加強協調配合,加強巡邏力度,始終保持高壓態勢,嚴厲打擊危害群眾安全的嚴重暴力犯罪和多發性侵財犯罪行為,保持社會和諧安寧。
四是嚴格落實信訪穩定工作領導責任制,積極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活動,下大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努力把不穩定因素化解在基層和萌芽狀態。
(六)黨建工作
一是以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為重點,認真開展好“三提升”(提升能力、提升標準、提升效率)活動,深入實際,扎實工作,轉作風、樹形象,不斷增強黨組織的生機和活力,為全鎮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二是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大興艱苦奮斗之風、堅持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重點做好“村財鎮管”工作,加強對村級財務的審計與監管,認真搞好村級財務公開。
三是以“三級聯創”活動為統領,重點實施“領頭雁工程”、“雙育工程”、“生力軍工程”和“爭先創優”活動,加強對廣大農村黨員干部的教育培訓力度,引導和激勵黨員干部在推動農村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發展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
以上報告妥否,請審定。
- 上一篇:國有企業個人先進事跡
- 下一篇:論如何提高大學生村干部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