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局強化經濟發展匯報

時間:2022-06-14 06:06:00

導語:財政局強化經濟發展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財政局強化經濟發展匯報

以“四好”班子建設為目標,堅持以隊伍建設促財政工作的理念。開展黨組中心學習示范點活動,建立鄉財局市級優秀共產黨員示范崗,發揮國庫集中支付局省級巾幗示范崗和省級青年文明號的輻射和帶動作用,實行中層干部輪崗交流,開展“重制度建設,興廉政之風,創一流業績”干部教育活動,縱深推進“為民理財,錙銖必較,千金經手,分文不沾”廉政文化進機關活動,積極投身“雙優”示范局創建,全面落實首問責任制、限時辦結制、一次性告知制、辦事順序公開制、責任追究制和“五個一”工程。干部職工為群眾、為基層、為經濟服務的水平進一步提高。

縣財政工作極不平凡的一年。金融危機席卷全球,即將過去的年。國內經濟風云動蕩,縣級區劃重大調整的背景下,財政工作得益于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得益于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逆境中成長,艱難中發展,不平凡的年份取得了不平凡的業績。

(一)過去的一年。負重奮進,財政收入在經濟逆境中取得了新成績

財政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增收壓力,今年以來。宏觀環境偏緊,經濟增速放緩的情況下,積極應對增值稅轉型改革,認真研究房地產市場低迷時期的財稅征管,全力克服冰雪災害、奶粉事件給財稅帶來的影響,牢牢扭住收入中心,有序實施財源計劃,切實加強國土收入全口徑管理,全面規范國有資產處置行為,不時強化零散稅收征管責任,健全重點稅源稅負評估體系,進一步完善稅收征管考核方法,深入開展依法理財治稅,8月份區劃調整中劃出五個鄉鎮的情況下,堅持年初既定的收入目標不動搖,完成財政總收入1403萬元,地方財政收入114423萬元。市對縣財政收入兩項考核指標中,縣的收入完成進度為113.47%,九區縣排名第一,收入增幅為39.03%,九區縣也排名第一。地區九個區縣中,今年只有我縣和縣獲得了省財政廳收入增長專項最高獎勵。此外我與國稅、地稅、國土等部門密切配合,加強耕地占用稅、契稅和各項行政事業性收費征收,全面實施報建規費“一次性審核,一個窗口收費,一個標準征管”征收方法,改革公用事業附加費征管模式,將過去的單位自收、自繳、自支變為納入財政管理,既規范了管理行為,又擴充了增收空間。財政部門在國地兩稅增收壓力較大的時候,主動分擔壓力,超任務8000萬元,完成收入5.4億元,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實的財力保證。

(二)過去的一年。科學布置,重點支出在艱難調度中開創了新局面

縣資金調度壓力最大的一年。政府性投資是近十年來投資的總和,今年。達20多億元;征拆新政即將出臺,多年遺留的老征拆安排問題都必需結賬清算,僅此兩項所需資金達30億元,財政面臨的資金調度壓力巨大。再加上年內宏觀形勢偏緊,土地流拍,銀行信貸壓縮等對財政收入造成極大影響,資金調度舉步維艱。面對各種有利因素,積極轉變工作思路,采取應對措施,一是向省市財政調度資金,二是向各專業銀行爭取信貸投入,三是挖掘已出讓土地的資金收繳、零星土地轉讓及土地變性等一切可組織收入的潛力,四是加強縣內稅費的收繳。通過科學布置,合理調度,確保了重點工程建設征拆安排和歷史遺留問題征拆資金全部到位,保證了重點項目建設資金“三三四”付款,保證了事關民生民利的各項支出,促進了社會事業的和諧進步。

(三)過去的一年。據理力爭,區劃調整在艱難曲折中彰顯了新作為

而在這次5個鄉鎮劃出的過程中,縣先后經歷多次區劃調整。積極轉變過去主動接受調整的觀念,認真思考對策,主動反擊,體制結算、債務分割、資產(含土地)移交、建設項目彌補等方面,詳細掌握自身家底,積極主動與市銜接,大膽機智爭取應得利益,為新一輪快速發展搶占了先機。市財政局長財預字【58號文件已明確,年劃減地方財政收入任務21640萬元,給予財力彌補8215萬元;從年開始,每年調減一般預算收入基數27804萬元,折合成總收入為4億元,給財力補助11886萬元;五年內再給予一次性財力補助40961萬元,前三年到位26961萬元;同時文件中又明確我縣的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列入大河西先導區重點項目計劃和全市重點工程計劃,享受城區同類項目的優惠政策,為我縣新一輪健康快速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四)過去的一年。求新務實,財政改革在探索嘗試中實現了新突破

生財中廣開門路,一年來。聚財中堵漏挖潛,用財中錙銖必較,財政改革方面做出了大膽、有益的探索和嘗試。推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以“單一賬戶”為切入點,建立國庫單一賬戶體系,實現財政性資金收支直達,提高財政性資金使用效率,增強預算執行的透明度;推行鄉財縣管鄉用改革,堅持“五個不變”實行“八個統一”規范鄉鎮財政收支行為;完善政府推銷改革,加強推銷監管,實行采管分離,規范推銷順序,加大監督力度,實現陽光推銷,全年集中推銷金額27634萬元,其中工程項目招標推銷金額21241萬元,貨物推銷金額5917萬元,節約支出1045萬元;完善投資評審改革,實行大、小“三審”結合,增加評審內容,加強全過程監管,全年送審金額181049萬元,核減支出51945萬元;完善企業國有股權管理,明確出資人權責,合理配置國有資產,加強經營性國有資產管理,實現國有股權管理最優化,完成國有資產經營收益646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