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合醫療情況監察匯報
時間:2022-07-19 11:19:00
導語:新合醫療情況監察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我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情況,按照縣人大常委會年度工作進程安排,月上旬,縣人大常委會組成三個調查組,分別在常委會副主任帶領下,深入全縣14個鄉鎮政府、衛生院、部分村級衛生室和縣醫院、縣婦幼保健院、縣合療經辦中心等單位,采取聽匯報、實地查看、走訪群眾、翻閱資料、召開座談會、隨機提問、抽樣調查等方式方法,全面了解了我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情況,征求了各方面對新農合工作的意見、建議。現將調查情況匯報如下,請予審議。
一、工作情況
年以來,縣人民政府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解決農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為著力點,按照“政府主導、衛生主抓、部門配合、群眾參與”的工作方針,通過健全領導體系,強化宣傳動員,創新工作機制,完善監督體系等途徑,有力推進了我縣新農合工作的順利開展,取得了顯著成效。我縣新農合工作多次受到省、市表彰獎勵。2007、、連續三年被省政府授予全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設先進縣,——年被省合療辦分別確定為全省新農合門診統籌工作試點縣和全國新農合監測點,先后有省內外80多個縣、市前來我縣考察學習新農合工作。年,全縣補償參合農民12.02萬人次,報銷醫藥費1782.08萬元;年,全縣參合農民龔23.88萬元,籌集資金2388.14萬元,補償參合農民41.67萬人次,報銷醫藥費2318.6萬元,最高報銷額達1.5萬元,節余2.9%;今年截止月底,全縣參合農民中有5319人次享受醫療報銷,補償醫藥費用874.00萬元,與去年同比增長5.0%,最高報銷額提高到2萬元。新農合工作的鞏固和發展,有效減輕了農民醫療負擔,緩解了看病難和因病致貧的問題,有力提升了全縣農民的健康保障水平。
(一)農民參合積極性明顯提高。縣人民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堅持把宣傳教育貫穿于新農合工作的始終,堅持日常宣傳與重點宣傳相結合,采取縣政府主管領導發表電視講話、制作電視專題片、組裝宣傳車、印發宣傳資料、懸掛橫幅、張貼標語、制作宣傳牌、在各鄉鎮設立專門咨詢點和組織受益農民現身說法等有效形式,大力宣傳新農合制度和基本知識。通過全方位政策宣傳,增強了農民參合主動性。同時,還通過采取創新補償機制,改進補償方式,拓寬補償范圍,降低起付線,提高補償比例和最高限額,實施門診統籌試點,落實民政醫療救助政策等措施,擴大了群眾的受益面,最大限度地讓參合農民群眾享受到了新農合帶來的實惠,極大地調動了廣大農民群眾的參合積極性,使全縣新農合參合率逐年攀升。年全縣參合群眾僅21.12萬人,參合率85%;2010年參合群眾24.25萬人,參合率達到94.8%,參合率提高了9.8%。
(二)新農合工作實現了全縣全覆蓋。一是縣、鄉、村三級都分別成立了新農合工作管理機構。縣政府成立了由主要領導為主任,分管領導為副主任,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新農合工作管理委員會。各鄉鎮成立了新農合工作領導小組和合療辦公室,各村村干部兼任村一級新農合工作聯絡員。機構的健全,為新農合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證。二是全面建成了新農合管理信息系統,落實了縣、鄉、村專兼職工作人員,配備了計算機、打印機等必備辦公設備,并在全縣實行了計算機聯網管理。推行了報銷結算“網絡模板”制式化,實現了審核自動化,加強了動態實時監控,確保了新農合醫療信息管理的真實性、完整性、規范性和時效性。全縣14個鄉鎮的16家定點醫療機構、188個行政村衛生室的門診統籌實現了縣村直通、網絡結算、報銷直補,基本達到了小病不出村的目的,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運行成本,縮短了報銷時間,極大地方便了參合群眾。
(三)新農合管理服務制度日趨完善。全縣在新農合管理制度方面,建立了各級政府領導、相關部門配合、經辦機構管理、醫療機構服務、農民群眾參與的運行機制;在籌資機制方面,建立了以家庭為單位自愿參加,以鄉鎮政府為單位統籌及個人繳費、集體扶持、政府資助相結合的籌資機制。年起實施了“新生兒隨母參保”制度,今年又創建了“門診滾動統籌”新機制,化解了籌資難問題。在保障弱勢群體和特殊人群方面,充分動員社會力量為貧困戶繳納合療基金,五保戶、特困戶由民政部門籌資代繳,獨生子女戶、雙女戶由計生部門全額繳納合療基金,煙草種植戶由煙草部門資助參合資金,確保特殊群體全部參加新農合。年,全縣通過醫療救助、煙草補助、計生補助,為群眾解決合療資金29.05萬元。在基金管理方面,嚴格實行“鄉政府籌錢不管錢,財政管錢不用錢,經辦中心用錢不見錢”的封閉式基金運行機制;在補償方法方面,依據病種采取醫院墊付和個人預付相結合制度,定點醫療機構對出院患者直接報銷,縣內定點醫療機構取消了轉診。在監督管理方面,成立了由縣紀委牽頭,監察、審計等部門負責人及人大代表參加的合作醫療監督委員會,對新農合進行全程監督,落實了縣、鄉、村三級公示和投訴舉報制度,在政府網站設立新農合窗口,廣泛接受社會各界監督。推行了定點醫療機構準入、淘汰制度、基本用藥制度和服務項目價格、藥品價格公示制度,并在各定點醫療機構落實了按月審核,下發稽查通知書的機制,切實防止了醫療機構亂檢查、亂用藥、亂收費行為,最大限度的維護了參合農民的權益。
二、存在問題
近年來,我縣新農合工作經過縣政府及職能部門的共同努力,取得了顯著成效,但與國家對新農合的要求和廣大農民群眾的期望相比還存在一些差距。
一是新農合農民自籌資金收繳壓力仍然較大,籌資方式有待進一步科學化。合療基金每年都以鄉鎮政府為單位統籌,縣政府將其納入鄉鎮年度綜合目標考核指標體系,為了完成分配任務,各鄉鎮都制定一系列的獎懲機制,投入了一定資金和大量人力。一些鄉鎮外出務工農民多,有的甚至舉家外出,需要鄉村干部設法聯系動員,有的鄉鎮分配人口與實際人口出入較大。因此,籌資仍有較大難度。于是,為了按時全面完成籌資任務,多數鄉鎮和鄉村組織采取墊資代繳辦法,給鄉村形成了新的不良債務,基層干部對此尚有意見。
二是對部分定點醫療機構的監管有待進一步加強。在調查中我們還發現,個別醫療機構醫療行為還不夠規范,診療項目和合作醫療基本藥品目錄執行不嚴,個別參合住院患者自費藥品費用占藥品費用比例和藥品費用占住院總費用比例仍有超標現象。
三是一些定點醫療機構的服務能力有待繼續提高。個別鄉鎮定點醫院、村衛生室,硬件設施還不能完全適應新農合發展需要,醫技人才匱乏,個別工作人員服務意識不強。個別村衛生室醫務人員對合療運行知識宣傳解釋不夠,使群眾對村級門診滾動籌資缺乏信任度,影響參合積極性。
三、幾點建議
針對以上存在問題,我們提出以下建議:
(一)探索建立科學穩定的長效籌資機制,切實降低新農合籌資成本。一要繼續加大宣傳力度,創新宣傳方式,不斷喚起農民參合積極性。縣人民政府及其相關職能部門要繼續高度重視新農合制度宣傳普及工作,將新農合宣傳教育貫穿于新農合工作的始終,通過不斷創新宣傳方式,建立宣傳長效工作機制,不斷提高廣大農民對新農合制度知曉率,增強參合積極性,進一步提高和鞏固新農合參合率。二要進一步規范和落實縣、鄉、村三級公示制度。要定期將參合農民住院補償等情況公示到鄉村、公示到群眾中,從而引導農民積極參合。三要增強主動服務意識。對沒有享受統籌基金補償的參合農民,要通過建立健康檔案,組織其免費開展健康體檢等措施,不斷擴大農民受益面,激發農民參合自覺性。四要探索建立科學的長效籌資機制。要不斷創新籌資模式,進一步完善新農合籌資監管機制,積極探索和研究農民個人繳費、集體扶持的方式,降低籌資成本,提高籌資效能。同時,縣政府要重視和研究基層墊付參合資金問題,化解因新農合籌資產生新的鄉村債務。
(二)進一步規范各級醫療機構的監督管理,確保參合農民得到更多的實惠。縣新農合管委會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建立健全有效監督機制,組織專門人員,定期不定期深入到經辦單位及各定點醫療機構進行監督檢查,有效規范新農合運行行為,進一步完善行政、社會、行業三重監督機制,確保新農合基金安全運行。縣人民政府及其職能部門,要分析歷年基金使用情況,按照“收支平衡,略有節余”的原則,不斷完善補償方案。要認真貫徹落實《陜西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省級定點醫療機構管理暫行辦法》,繼續強化對全縣定點醫療機構日常監督管理,繼續落實和完善定點醫療機構準入、退出、考評制度,對違反合作醫療政策的,堅決取消定點資格。各定點醫療機構要健全管理制度,做到合理檢查、用藥和治療,嚴格控制醫藥費用的不合理上漲,讓參合農民最大限度享受到新農合帶來的實惠。
- 上一篇:學生科上半年度小結
- 下一篇:半年度市宣傳思想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