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區黨員創優情況匯報

時間:2022-09-07 04:21:00

導語:災區黨員創優情況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災區黨員創優情況匯報

對每一位中國共產黨黨員來說,7月1日。一個重要的日子。這個日子里,重溫入黨誓詞,緬懷革命先烈,對照檢查自己,決心再立新功!

中國共產黨成立89周年紀念日。對于身處南平的共產黨員來說,今天。更有特別的意義。

省工商局黨組部署開展創先爭優活動;6月4日,5月中旬。市工商局黨組召開全系統創先爭優動員會議,黨員承諾、行為規范教育、監管執法競賽成果運用巡回報告等活動正在有序展開。

遭遇了一場特大暴雨山洪災害。從6月13日至26日,就在這時。南平全境持續降雨,暴雨山洪不斷,造成百年不遇的特大災害。面對大災,全市工商系統各級黨組織周密部署、精心組織,各級黨員領導干部深入一線、靠前指揮,廣大黨員沖鋒在前、身先士卒,以實際行動踐行創先爭優“五個好”五帶頭”要求,充分發揮了戰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涌現出許多感人的先進人物和先進事跡。

就用剛剛發生在身邊的人和事,今天。來和大家作個交流,也是一堂黨課,題目就叫《抗災救災和災后重建中創先爭優》講三個方面內容。

一、講幾點心情

這十幾天,是我來南平十個月中最難熬的一段日子。我的心情可以用幾個詞來描述:沉重,擔憂,欣慰,急迫。

一是沉重。沉重的心情來自百年未遇的大災。這次大災的一個特點是,降雨時間長,暴雨次數多,山洪突發,地質災害不斷,全市10個縣市區、139個鄉鎮全部受災。以雨情來說,南平平均年降雨量1700毫米,但6月13日至26日,我市平均降雨量達552毫米,最多的高達1051毫米。全市地質災害歷史罕見,共發生1萬4千起。全市嚴重受災127萬人,緊急轉移35萬人,直接損失68億元。天天大雨不斷,身邊險情頻發,電視滾動播放,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在這種氛圍下,每個人的心情確實沉重不堪。每天只有一個念頭,就是雨趕快停住!

二是擔憂。暴雨持續不斷,全市普遍受災,工商系統單位多、人員多、車輛多,許多建筑陳舊、設施簡陋,防災抗災和應急保障能力差。全系統能不能抗得住這場天災?市局黨組每個人確實憂心忡忡。

18日那天,延平區暴雨整整下了一天,到下午4點多達到高峰,城區多處進水,黃泥水從各個方向奔泄而下,全城在沒有預先通知的情況下,拉響防洪警報;5點左右,延平部分區域、建甌、建陽、順昌、邵武等地移動電話中斷,有的連固定電話也中斷;6點多,市局機關因配電戶進入被淹而停電。當天從省局接回的13臺工商所執法車,有9臺在返回各縣市途中,因道路中斷受阻;這些駕駛員到了哪里?有沒有危險?杳無音信。我要求辦公室同志持續不斷地聯系。到次日凌晨1點左右,李志民報告,有5臺車正在緩慢返回延平區。19日近中午,光澤局涂樺忠局長報告,另4臺車受阻于延平王臺鎮,當晚也撤回延平區。直到20日下午,所有車輛都平安回到目的地,我們的心才算放下。

我要求辦公室每天和各縣市區局通個電話,及時了解情況,上傳下達。我隔一兩天就和縣市區局局長們通話,最擔心、最牽掛的,就是人的安全、車的安全、房子的安全。現在回過頭來看,那幾天,我們確實都是在擔驚受怕中度過的。

三是欣慰。就在今天上午,延平區局陳禮俊副局長打電話告訴我這么一件感人的事,四鶴工商所去年轉業的共產黨員郭興文同志,6月13日以來一直堅守崗位,沖在一線,愛人于26日就生了小孩,但他對誰都沒有說,每天照樣巡查辦案。直接昨天,局領導聽說后,強令他回家照看妻兒!我馬上給他打了個電話,代表市局黨組向他表示慰問、感謝和致敬!這就是我們可親可敬可愛的工商干部!

這次大災,是一場考驗,考驗我們的責任、考驗我們的能力、考驗我們的形象。讓我感到十分欣慰的是,我們的各級黨組織、各級黨員領導干部、廣大黨員經受住了這場考驗,而且以出色的行動,為民服務,為黨爭光。市局辦公室編發了三期“抗洪救災特刊”,記載了許多身邊人的先進事跡,這里我不再一一述說。

十幾天的大災,中間有兩個雙休日、一個端午節假日,市委市政府要求取消放假、正常上班。全市工商系統從領導到普通干部職工,大家令行禁止,堅決執行黨委政府決策,全力投入防災救災工作。14日是端午節放假第一天,全天暴雨,當天下午4點多,辦公室通知說市里要求市局明天正常上班。我和南賢組長當晚冒雨趕回單位。第二天上午,南賢組長帶著監察室同志到各單位察訪,除了極少數到外地過節的同志,絕大多數干部職工在崗在位。各縣市區局也按照當地黨委政府要求,投入防救災工作。十幾天來,各縣市區局局長們,始終奮戰在一線。每次通電話,他們總是精神飽滿,信心百倍,情況熟悉、思路清晰,不說苦不叫累,說得最多的就是:“領導放心,我們會把工作做好!”

這里,我要特別表揚兩個工商所:一個是延平區來舟所,6月18日,來舟鎮黨政辦公場所遭猛烈的山洪襲擊,鎮黨委書記、鎮長帶領相關工作人員緊急轉移到來舟工商所辦公。工商所成了臨時防汛指揮部。為保證抗洪搶險工作緊張而有序進行,堅守崗位的余繼忠所長忙前忙后,帶領所里的同志全身心投入服務保障工作。工作人員衣服淋濕了,他們就熬姜湯給他們驅寒去濕;工作人員工作到深夜,他們就準備好餅干、蛋糕、礦泉水給他們充饑;考慮到工作人員無處休息,他們就將所里所有空余床位騰出,并添置必需的生活用品,為他們提供住宿……鎮黨政領導向他們表示感謝時,余所長總是一句話:“在當地黨委政府領導下參與抗洪救災,工商責無旁貸!”27日上午,省工商局黨組成員、紀檢組長劉尚遜到所里慰問,掛鉤的市紀委高和明常委和來舟鎮黨委張書記,高度評價工商干部的大局意識和敬業奉獻精神,多次表示要為工商所請功!

一個是建甌市城東所。6月26日,星期六,按市委市政府要求,本周取消雙休。上午9點10分左右,劉尚遜組長一行在趕往建陽的路上,途經建甌城東工商所。劉組長一行臨時停車,不打招呼徑直走進所里察看。辦事大廳里,兩名干部正在電腦前忙碌,抬頭看到省、市局領導到來,一臉的驚喜!其他同志聞訊,迅速圍攏過來。指導員羅益民報告,他剛帶一組人從市場巡查回來,所長帶一組人去走訪企業了。看到這里所容所貌整潔,工商干部在崗在位、著裝規范、情況熟悉、應對自如,劉組長十分欣慰:“你們經得起查、經得起看,好樣的!從這個所的表現,我們看到了南平工商干部在大災面前認真履職、扎實工作的良好風貌。”

一個所得到地方黨委政府高度評價,一個所得到省工商局領導充分肯定。他們就是全市工商系統的形象代表!我提議,為他們的出色表現熱烈鼓掌!

四是急迫。閩北是自然災害多發地,年年抗災年年有災,如何建立和完善防災救災的長效機制,不斷增強應急保障能力?有許多事情迫切地需要我們去思考,去實踐,去解決。

比如,危舊房的改建重建,順昌、政和、光澤、邵武局機關急需重建;還有一些無房、舊房的工商所,如順昌城關所、光澤寨里所等,也急需改建。

比如,全系統從市局到縣局到工商所,普遍沒有應急發電設備,一旦停電,辦公系統全線癱瘓。

比如,從市局到縣級局,都沒有抗災性能較好的車輛,路況稍差就只能望路興嘆。

比如,一些基層單位防災救災意識不夠、裝備不足、準備不充分(如沙袋、儲水桶、雨鞋、雨衣、手電等等),一旦災害來襲,就會影響快速反應、有效應對。

比如,這次受災的單位,如何理出重建項目,分清輕重緩急,用好省局、市局救災款,又好又快地把項目建好,切實增強防災救災和應急保障能力。

以上所有這些問題,都需要各級黨組織、各級黨員領導干部去研究、去謀劃、去組織實施,也需要廣大黨員干部獻計獻策,共同出力。

二、講幾點啟示

1.思想重視、要求明確,是做好防災救災和災后重建工作的基礎。洪災發生后,市局黨組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省工商局黨組的要求,確定了“一手抓防災救災,一手抓監管服務”,確保“系統人員安全和市場監管安全”的指導思想和工作要求,強化責任,科學組織,合理安排,確定了全力投入系統自身防災自救、積極參與地方救災和切實加強災后食品安全巡查監管、暢通12315消費維權渠道,盡力幫助受災企業商戶等工作重點。

2.領導帶頭、率先垂范,是做好防災救災和災后重建工作的動力。面對此次特大洪災,市、縣兩級班了成員,各科(股、室、隊)負責人,各工商所所所長、指導員,各基層黨支部書記,始終做到深入一線、堅守一線、靠前指揮、親力親為、示范表率,用實際行動團結和帶領全市工商系統廣大干部職工投入抗洪救災和災后重建設工作。

3.預防在先、行動迅速,是做好防災救災和災后重建工作的關鍵。一是災前有效預警防范。強降雨發生后,及時部署加強全系統防范應對暴雨洪水的措施,要求地處沿河、靠山、低洼地帶等地質災害隱患點的局機關、工商所、干部家屬樓,要及時將人員、辦公設備、文書資料、車輛等轉移到安全地帶,并密切觀察雨情、水情動態,加強戒備防范。二是災中災后迅速應對。全系統密切關注雨情災情的發展變化,與時間賽跑、與洪水賽跑、與任務賽跑,行動在先,兵貴神速。在市場監管方面:市工商局連續下發4份關于加強災后市場監管工作、確保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的通知,確保了監管人員的在崗在位和監管責任的全面落實;在幫助受災企業恢復生產經營方面:及時推出幫扶受災企業恢復生產經營的16條硬舉措,及時抓好政策的宣傳和執行,及時走訪慰問受災企業和經營戶。

4.加強宣傳、積極引導,是做好防災救災和災后重建工作的有效手段。市、縣兩級辦公室、人教和黨辦及時收集整理抗洪救災中涌現出的好人好事、感人事跡、先進典型,及時在信息綜合管理平臺開辟抗洪救災專題,收錄稿件199條,及時編發56期的《抗洪救災簡報》、《創先爭優簡報》,及時通過主流新聞媒體、黨政信息刊物、紅盾信息網站刊發我市工商系統抗洪救災稿件98條,及時編制了1個抗洪救災專題宣傳片,及時制作了2個抗洪救災圖片展板……通過強有力的宣傳,全面反映了全市工商系統抗災搶險和災后恢復重建的工作情況引導,提振了全系統干部職工連續作戰、認真履職的熱情,也為領導正確決策、指揮調度提供了依據和參謀,為爭取上級的支持提供了第一手資料。

5.總結經驗、增強保障,是做好防災救災和災后重建工作的根本措施。市局黨組已就建立完善全市工商系統防災抗災和應急保障長效機制工作作了專題研究,明確近期工作重點:向省上爭取啟動此次受災較重的部分縣級工商局和工商所危舊房改造,增配工商部門防災抗災和市場監管應急保障裝備,指導督促各縣(市、區)工商局用好省市局救災專款,實現有限資金使用效益最大化等。

三、講幾點意見

1.認真傳達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災重建有關會議精神。6月29日下午,市委、市政府在延召開全市抗災救災和災后恢復生產重建家園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楊榮郎副市長通報了全市抗災救災工作情況,市委副書記、組織部長周秀光就動員全市黨員干部投入抗災救災和恢復重建工作作出部署;市委常委、紀委書記駱安生就各級各部門強化效能監察、落實工作責任提出要求;裴金佳代市長指出,今年以及今后一段時期,抗災救災特別是災后恢復生產、重建家園的任務相當繁重,要求全市各級各部門要發揚連續作戰的精神,再堅持、再努力,近期要重點圍繞確保群眾生命安全、妥善安置受災群眾、全面開展消殺防疫、全力搶修搶通基礎設施、迅速展開生產自救、著力推進重建家園、維護社會安定穩定、積極爭取上級支持等八個方面,盡心盡責地做好抗災救災和災后恢復生產重建家園工作。雷春美書記用“災情慘重、領導關懷、措施有力、干部盡責”16個字概括了前一段抗災救災的工作,并對下一階段防災救災和災后恢復生產重建家園提出三點工作要求,一是繼續抓好防災救災和恢復生產工作,重點是要把受災群眾安置好,把衛生防疫工作落實好,把生產生活秩序恢復好,把災民思想工作做好,把良好發展態勢保持好。二要全面展開災后重建家園工作。救災就是救民,重建就是為民。要切實抓好核實災情、規劃選址和加快建設“三個重點”,把握好立足當前與著眼長遠、群眾主體與政府幫扶、加快進度與保證質量“三個關系”,強化政策、資金、服務“三個保障”。三要加強領導,確保工作落實。要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廣大黨員、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要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組織和動員廣大黨員踴躍投入防災救災和災后恢復生產重建家園工作中去。

6月30日,裴金佳代市長主持召開市政府災后恢復生產專題辦公會議,提出五點要求:一要發動企業職工和農民開展生產自救,盡快恢復生產;二要積極支持企業災后恢復生產;三要積極支持恢復農業生產;四要把災后恢復生產與調整產業結構有機結合起來,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五要積極爭取上級支持。會上,裴代市長對工商部門在救災抗災期間和災后加強市場監管、服務重建發展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和所做的努力給予充分肯定,裴代市長肯定指出,工商部門態度積極,行動迅速,主動作為,思路清晰,措施具體,方向明確,并明確表示支持將4個防災抗災能力差、受災受損較嚴重的部分縣(市)工局機關辦公樓和工商所統一納入全市災后危房鑒定,并向省委、省政府呼吁盡快啟動縣(市)工局機關辦公樓和工商所的重建,同時要求工商部門把工作做到位,把提出的措施落實好。

2.當前的形勢和我們的主要任務。一要重視各種自然災害的預防。近期降雨基本退出閩北區域,但預防地質災害還是要重視,地處山邊、水邊、低洼地帶的局辦公樓、工商所、干部職工宿舍要加強災害預防,一旦出現險情,該撤退的要撤退,該轉移的要轉移,確保人員安全。二是災后重建任務十分繁重,既是困難也是機遇,如果說災情剛發生時,路、電、水、通訊等部門是一線救災單位的話,那么災后重建期間,我們工商就是一線主力單位:市場監管、服務發展任務十分繁重。工商監管職能履行情況和成效,直接關系市場的穩定和社會的安定;工商服務職責履行情況和成效,直接關系災后重建發展的速度和質量。因此,我們按照省工商局黨組的要求和陳乙熙局長的指示,要把全力加強災后市場監管作為第一職責,把全力服務災后科學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在第三季度,把能否做好這個兩個“全力”作為檢驗創先爭優活動成效的重要標準。同時,原來確定的創先爭優各項活動要有序有效推進,決定了的事就要去做,但要根據災后的形勢發展變化對活動的一些活動內容和形式進行一些必要的調整。

3.強調責任,強化執行。災后重建,人人有責,黨員干部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更是責無旁貸、責任重大。責任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加班、不發牢騷;二是工作上精益求精、不厭其煩;三是各級領導干部和紀檢監察部門要敢抓敢管,不怕得罪人,該督查的督查,該處理的處理,決不手軟;四是不分你我、加強協作,全系統各科、股、室、所、隊要按照創先爭優行為規范教育的要求,細化明確每位同志,包括臨時人員的崗位職責,在明確職責的基礎上,做好分工協作,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時,災后重建工作要重在落實、強化執行,執行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令行禁止、不打折扣,如要強化市場監管五項制度的落實,保障食品安全消費;二是誠信行政、有諾必踐,如市局出臺的支持受災企業恢復生產經營的16條措施要不折不扣落實到位,不能空口承諾,敷衍了事;三是創新思路,求實求效,要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創新服務受災企業恢復生產經營的方式方法;同時要多關愛受災企業,設身處地為受災企業著想,根據受災企業的實際情況,多溝通、多匯報、多商量,更加耐心、更加細致、更加靈活地做好受災企業幫扶解難工作。

4.強化督查,嚴明獎懲。各級紀檢監察部門要按照效能督查有關要求,結合災后重建的特殊形勢,對各級工商部門落實防災救災和支持災后重建措施的情況;對落實各項制度、紀律和今年各項任務的情況;對落實省局市局確定十項重點任務、海西政策執行年、服務企業發展競賽等重點項目活動,加大明查暗訪力度,發現先進及時表揚,發現問題督促整改,該獎勵的獎勵,該處理的處理,嚴明獎懲,樹立正確導向。市局黨組會議決定,開展抗災救災和災后重建先進單位和個人評選,對先進人物進行表彰激勵。

省局黨組對南平防災救災和災后重建工作十分關心,6月25日,劉尚遜組長來的當天,省局答應撥款50萬;6月28日下午,省局黨組會議決定再追加10萬,前后共安排下撥我局災后重建經費60萬;市局也緊急行動,24日黨組會議決定下撥36萬,后面陸續又增撥了5萬,共計41萬。省局的錢還沒到,市局的錢已經下撥了。大災之年,首先要立足自救,其次要積極爭取上級支持,因此,各縣市區局也要作相應的安排,擠出專款,用于防災救災和災后重建。各級監察、財裝等部門要加強對省、市局救災款使用的監督管理,確保手續齊全、專款專用。同時,要分清輕重緩急,綜合考慮,實現災后重建有限資金效益最大化。

同志們,大災能沖跨道路房屋,但沖不跨工商人的堅強意志!市場監管責任重大,災后發展急不可待。全系統要繼續發揚“國徽頭上戴,責任肩上挑”的工商精神,克服困難,連續作戰,忠誠履職,全力以赴,用我們的實際行動和工作成效,為閩北抗災救災和災后重建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有序的市場環境、安全的食品環境和放心的消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