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企業隊下鄉考察工作匯報

時間:2022-10-25 08:34:00

導語:鄉鎮企業隊下鄉考察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鄉鎮企業隊下鄉考察工作匯報

本次大別山暑期考察活動中,鄉鎮企業隊負責日上午與當地鄉鎮企業及鎮鄉鎮領導的交流。很遺憾,由于天公不作美,我們沒能按照行程安排走訪鄉鎮企業。來到鎮初中,迅速安排了住家情況后,與鄉鎮領導、初中校長的交流便拉開了序幕。

首先老師表達了對縣教育局、鎮長等領導的感謝,對我們提出了希望——增強對中國國情的了解、認識到經濟教育狀況的不平衡。

接著初中汪校長對初中的同學們提出了希望——在交流中多多學習,體會大都市的現代氣息。

接下去柴鎮長開始介紹鎮的大致情況,包括基本的人口、面積、結構,鎮的歷史,經濟發展狀況,文體衛生等方面的建設,取得的成果等等。下面是柴鎮長講話的大致內容,由施嘉旎根據錄音筆記錄的音像資料整理成文。

非常榮幸和上中的老師同學坐在一起,這不容易。如張老師介紹,上中的老師同學領導已經連續三年來到我們鎮,我特別感謝你們不嫌棄貧困山區的孩子,因為我們是國務院掛名的貧困縣,也感謝你們多年來對教育事業的支持,把上中好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帶到我們山區。我們中學近年來教學上的改進和上中的關心支持是分不開的。

下面我簡單介紹一下鎮的情況,讓你們有一個輪廓性的認識。你們可以帶著這些東西稍后去體驗一下。鎮地廣人稀,面積99平方公里,人口卻只有8000多人。鎮轄6個行政村117個村民組。鎮非常貧困,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鎮還處在“住是土坯房,吃的是粗糧,運輸靠肩挑,小災變饑荒(下三天雨變澇災,干旱了三天就變旱災,幾乎每年冬天有雪災)”的狀態。而隨著國家扶貧的計劃,我們歷屆鎮黨委政府帶領我們勤奮的農民齊齊拼搏,努力地改善了他們的生產生活條件,取得了較好的成效——06年鎮被評為安徽省新農村建設百鎮千村示范鎮,這需要鄉鎮的發展有一定速度和基礎,而且上級對示范鎮在今后的發展有更高的要求。因此近幾年我們鎮發展速度在加快,但橫向比較我們仍然比較貧困比較偏僻。我們鎮還面臨許多困境,其一就是這里山道彎彎交通不便,因此我們信息工業水平較低,于是我們決定在農村產業結構調整上下功夫,發揮我們本地的自然環境優勢,帶領農民致富。

以下介紹鎮農村產業發展情況。我們鎮農民是“敢想、敢闖、敢干”。我們鎮近年來出現了四大支柱產業:獼猴桃、高山蔬菜、茶葉、中藥材。獼猴桃——獼猴桃被稱為水果之王,有防癌治癌的作用。鎮種植獼猴桃5000多畝,號稱華東獼猴桃第一鎮。其中高標準的綠色獼猴桃1000多畝,售價8元一斤。高山蔬菜——鎮平均拔海750米,氣溫低。這導致百姓種植水稻產量少,賺不了錢。近幾年我們經過探索化劣勢為優勢,引進適合這里環境的高山茭白,產值平均一畝3000-4000元,這也成為鎮最驕傲最有希望的產業。01年農民首次大膽引進17.1畝,與菜市場老板搞“訂單農業”保證了產量與收入;02年高溫干旱發展遭遇失敗;03年一兩戶仍種植茭白并獲取可觀利潤,堅持發展到500多畝;04年建示范基地,將所有田承包給農民協會全部種上茭白,茭白田發展到1400多畝;05年3700畝,06年7600畝,07年幾乎所有農田都種植茭白,給農民增收創造路子;茶葉——4000多畝;中藥材——從前種植茯苓、天麻,現主要種植棗皮(山茱萸)、蒼樹等草本原木類中藥材。鎮藥材與同仁堂有合同關系,是縣中藥材集散地。四大支柱產業保證了農民收入。

年鎮人均收入3920元(實際上不止,少報些是為了保證增幅)。政府應對產業結構調整中出現的問題采取的措施有:進行充分調研,與百姓進行充分溝通。如茭白種植中需要常流水,政府自發投入30多萬元改善水利設施解決這一問題;茭白品種退化,引進茭白新品種;壯大農民合作社;成立有機獼猴桃協會規范種植統一銷售;申請了有機獼猴桃商標;茭白、茶葉及中藥采取同樣形式成立協會保證銷售——通過一系列措施延長產業鏈,做到“統一生產技術,統一產品質量,統一銷售”。

以下是除農業以外鎮其他領域的發展情況:文化體育設施在逐步發展,在廣場上建了健身器材供農民運動;衛生方面,鎮采取合作醫療,(農民出20元國家出80元辦理),農民住院可報銷60%-70%,最多報銷5萬元,保證村村都有衛生室;交通方面實行村村通;家家有有線電視。這一發展過程非常艱辛。

柴鎮長介紹之后,汪校長對鎮的教育狀況進行了簡短的介紹,具體如下。

希望同學們步入社會后不要忘記鎮,給鎮經濟發展等一系列領域提供支持。下面簡短介紹教育情況。鎮有中學1所,小學7所,學生總人數700多人,教師61人(其中中學教師28人,小學教師33人),幾乎每一村一所小學,初中初一到初三三個年級總共7個教學班。鎮教育發展過程中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92-94年撤出貧鄉,成立鎮,逐步完善鎮教育的內部設施;第二階段:94-00年以“兩基”工作為重點,即基本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第三階段:年到現在以教育教學工作為重點,實現從應試教育到素質教育的初步接軌。鎮教育中存在的問題:1、教育發展與資源的不平衡,硬件條件遠遠不能滿足教學要求;2、教師資源缺乏,例如整個初中只有三個是該學科專業教師,這就限制了教育質量,老師處在邊教邊學的狀態。我要鞭策我們同學在這樣的情況下在學習中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好好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