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物流業規劃完善工作匯報
時間:2022-10-29 03:18:00
導語:現代物流業規劃完善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著力推進我市物流業市場提檔升級。今年,治理外掛。國家出臺了取消養路費、運管費等6項規費的政策,為我市通過嚴格控制貨源,出臺優惠政策,吸引外掛車輛回流提供了最佳時機。為此,要堅持政策引導與嚴格監管相結合,積極吸引外掛車輛回流;以提高運輸效率、降低運輸成本、增強競爭力為目標,規范市內運輸企業運營,保障物流業健康發展。
市政府辦公室會同市服務業辦公室、市局著手研究車輛外掛整治工作,自10月份起。期間就我市的貨運量、運力、貨源分布及稅票開具、抵扣等情況做了大量的調研,此基礎上召開了全市服務業大會,重點對車輛外掛治理工作做出了具體部署,并出臺了優惠政策。截止目前,全市新增和吸引外掛車輛回流近380余輛。隨著調研的逐步深入,越來越強烈地意識到必須從“大物流、大流通”角度,搞好現代物流業的規劃,引導我市運輸產業不斷向前發展;必須有效整合市內的運力和貨源,強化監管和服務,形成開放有序的市場環境。現就我市發展現代物流產業的必要性、優勢、存在問題及保障措施,提出初步的探討意見,供參閱。
一、發展現代物流業必要而重要
發展現代物流業是經濟社會發展和經濟結構調整的必然結果。現代物流是利用先進信息技術和物流裝備,首先。整合傳統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物理環節,實現物流運作一體化、信息化、高效化運營的先進組織方式,也是降低物質消耗,提高勞動生產率以外的第三利潤源泉。其次,物流業作為具有廣闊前景和增值功能的新興服務業,正在全球范圍內迅速發展。國際上,物流業被認為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動脈和基礎產業,其發展程度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現代化程度和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之一。再次,發展現代物流業是現階段保持我市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必然選擇。經過近幾年來年的發展,臨清經濟實現了較大跨越,工業立市、商貿興市、科教強市、農業支撐、城市帶動”方針的指導下,已經步入加速發展的階段。加速全市工業化進程的同時,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積極承接國際國內產業轉移,大力發展以現代物流業、文化產業等新興服務業為主的第三產業,就成為全市經濟保持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當務之急。
二、市發展現代物流業的優勢
(一)區位優勢。市位于兩省交界處。東接沿海開放前沿,北連京津都市圈,南望中原腹地,重要門戶。今年聊城市經濟工作會議上,宋遠方書記提出聊城要立足區位優勢,成為產品和服務業西進占領中西部市場、中西部能源向東進入橋頭堡,這種優勢在臨清有較為集中的體現,加之邢臨高高速、德商高速、京九鐵路電氣化改造、315省道拓寬、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等項目的實施,市的區位優勢必將進一步凸顯。同時,市可借力中原經濟區大物流業發展格局,實現自我發展。中部地區崛起要“開拓中部地區大市場,發展大流通”而“大市場、大流通”不僅要依托具有優勢地位的糧食、煤炭、鋼鐵等重要原材料和商品,更重要的建設一個多層次、多形態、多品種、全方位、開放統一的市場和流通體系。只要我市融入這個流通體系,就能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市場前景。
(二)產業優勢。工業經濟的迅速發展。近年來。大力實施“工業強市”戰略,工業經濟發展迅猛,形成了造紙及紙制品、銅加工、棉紡織、軸承、汽車及工程機械、特鋼及鋼鐵加工、農機制造、食品及醫藥等八大特色產業,規模以上企業發展到388家。中冶銀河、三和紡織、奧博特、德能生物、彩虹電力等多家骨干企業年貨物的吞吐量達800多萬噸,運力需求呈逐年遞增趨勢。商貿流通業不斷繁榮。按照“大商貿、大流通”格局要求,狠抓專業批發市場建設,形成了煙店軸承市場等一批在周邊有較大影響力的專業批發市場。煙店商貿物流園區被評為省首批重點服務業園區。煙店軸承市場經營業戶3200多家,年貿易額在40億元以上。同時,積極發展連鎖經營、大型超市等現代流通業態,上海華聯、濟南銀座、聊城百大等企業紛紛在臨清開設分店。市場的大發展帶動了商品的大流通,對加快現代物流業發展的需求越來越旺盛。
三、市發展現代物流業的現狀和存在問題
市物流業發展速度不斷加快,總體看來。具體表現在
(一)骨干企業迅速發展。近年來。通過加大投入、膨脹規模,實現了較快發展,經成為我市物流行業的龍頭企業。如千千佳物流公司現擁有各類營運貨車160部,從業人員640余人,噸位2300噸,大型停車場面積達14000多平方米,多功能倉儲面積1079平方米,配備了貨物分揀、車輛快修等設備。臨清通達物流公司,著力改造提升裝備水平,現有120余部大型貨物運輸車輛,全部裝備了gp衛星定位系統,公司多項業務均實現了信息化管理,初步具備了集約化物流經營的專業水準。
(二)貨運量不斷加大。完成貨運量384萬噸。比上年分別增長15%和16%
(三)輻射范圍不斷擴大。目前。東至等地市,專線運輸能夠覆蓋等發達省市和中心城市。
但同時市物流業發展還存在一些問題:
物流企業發展多存在自發性,一是物流體系和物流園區的規劃建設滯后。全市物流產業發展缺少統一有效的科學規劃。難以承擔大型物流運輸業務,也不能實現運力資源的有效整合;既沒有建立健全起完善的物流體系,也缺乏物流園區這一發展平臺。
由于車輛“外掛”現象嚴重,二是結構不盡合理。一方面。市大型貨運
市營業性載貨汽車為7536輛,車輛極少。目前。而小型三輪汽車和輪式拖拉機達到6318輛,占總量的83.8%總體運力也不大,僅為7871噸。過多的小型貨車多也增加了道路的不安全因素。另一方面,經營結構不合理。市內除千千佳、通達物流等骨干企業外,其余運輸企業大都存在整體經營方式、管理水平和技術裝備落后,服務方式和內容有限,現代物流管理人才匱乏等問題,物流企業規模普遍偏小,抗風險能力比較脆弱,傳統物流業仍占較大比重等問題。
市有貨運戰場及各類配貨站共計200余家,三是道路貨運站場還須進一步整頓。據調查。無證經營或超許可范圍經營現象嚴重,規范的運輸企業往往競爭不過價高、質劣的黑物流,嚴重擾亂了正常的運營市場秩序。
并能從戰略高度將物流企業做大做強的企業家;缺少行之有效的物流人才培養、引進機制。物流信息技術尚未廣泛地應用到行業中,四是人才和信息化工作不足。缺乏懂技術、會管理、善經營。信息傳遞方式和手段落后且未形成網絡。
四、下一步我市物流業發展重點
(一)立足優勢。市區北部靠近邢臨高高速、京九鐵路兩側,建設輕工、紡織專業物流及倉儲園區;市區部及京九鐵路東側,建設綜合物流園區;市區南部南外環路北側,建設農貿、農資產品配送物流園區。另一方面,緊緊抓住我市煙店軸承專業市場被評為省級服務園區的重大機遇,加快推進煙店軸承物流園區建設步伐。圍繞軸承市場,加大基礎設施投入,逐步建成人力資源培訓中心、產品研發中心、軸承產品會展中心和交易大廳,不斷更新市場經營理念,優化市場經營環境,規范交易行為,增強市場的吸引帶動能力。
(二)強化整合。應積極整合市內規模以上企業的運輸業務,由本地優質的運輸企業優先承擔;另一方面,整合運力資源,鼓勵市內運輸企業之間開展有序競爭,優化運力結構和資源配備。同時積極引導物流企業與生產企業結合,使物流企業進入生產企業的一體化供應鏈,形成利益共同體。引導、發展一批有發展潛力的物流業骨干企業,并以骨干企業為載體,著力培育24個集倉儲、運輸、裝卸、保管于一體的綜合性物流園區,著力提高物流企業的集約化、規模化經營水平、信息化水平和組織化程度。
(三)大力整頓道路貨運站場秩序。道路貨運站場或配貨站與外掛車輛整治工作息息相關。目前。更沒有電子平臺等先進技術設備公布信息。下一步,建議在城區以千千佳、通達等骨干運輸企業為載體,高標準規劃、建成23處規范的物流園區,所有道路貨運站場都進駐園區,所有貨運信息在電子平臺上公布,為市內正規的運輸企業競爭、運營和發展服務。圍繞煙店軸承市場,加強市場內各類服務性基礎設施建設,盡快建成軸承產業物流園區,整合目前市場內存在100余家配貨站,同時努力借助省級服務業園區這一平臺積極向上爭取項目和資金,實現借勢借力發展。
(四)多方投入。按照“誰投資、誰建設、誰受益”原則,逐步形成以企業投資為主、政府投資為輔,吸引社會資金,擴大利用外資的多元化投資體制。政府加強對經營者的監管,提高其服務質量和水平。
- 上一篇:部隊領導思想教育述職匯報
- 下一篇:任課教師教學管理述職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