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監局信息監督工作匯報

時間:2022-01-16 06:24:00

導語:安監局信息監督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安監局信息監督工作匯報

本報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規定,由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辦公室編制。本報告總結了年度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在履行安全生產監管職責過程中面向社會公眾安全生產信息的情況。全文包括概述、政府信息公開情況以及存在的問題和下一步工作共三部分。

一、概述

市安全監管局始終高度重視政務公開工作。年,將其作為“執政為民,服務發展”的重要載體和舉措,緊緊圍繞貫徹落實國發3號文件、平安和安全保障型城市建設,不斷強化對政務信息工作的組織領導,夯實基礎平臺、強化隊伍建設,健全制度保障,積極推進安全生產執法、治理和宣傳教育行動,加強安全生產法制體制機制、安全保障能力和安全監管監察隊伍建設中,明確分工,強化公開監督,創新公開形式,完善公開制度,為安全生產提供信息服務和決策支持。

(一)完善主動公開工作機制。一是成立由局長肖健康任組長、各分管領導任副組長、處室負責人為成員的政務信息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組織、領導、協調機關政府信息工作。二是制定了《年政務公開考核辦法》,將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落實到各分管領導、責任處室,每個處室確定具體工作人員負責。三是下發了《年政務信息獎勵辦法》,建立激勵機制,實施政務信息重獎制度,形成政府信息工作人人重視、個個參與的工作局面,為全年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四是在安全監管總局政府網站上開辟了政府信息公開欄目,及時公開政府信息,自覺接受公眾監督。

(二)健全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工作機制。明確了依申請公開工作的程序、時限及文書模式。在安全監管局公眾信息網的政府信息公開欄目,開通了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網上辦理系統,實現了社會公眾申請公開、更正政府信息的網上受理和答復,充分體現了便民原則。

(三)建立政府信息協調機制和保密審查機制。規定對涉及其他行政機關的政府信息,要實現進行溝通、確認;公開可能影響第三方合法權益的政府信息,要書面征求第三方意見;內部涉及多個部門的信息,要由主辦部門牽頭協調辦理。在公文審核過程中,增加了公開屬性確定和信息保密審查環節。

(四)多渠道公開政府信息,確保社會公眾知情權。一是在充分發揮安全監管局公眾信息網政府信息公開主渠道作用的同時,還抓住平安和安全保障型城市建設的有利時機,搭建“兩報、兩刊、兩網、兩臺、兩團”政府信息平臺,借東風、造大勢。一是利用“兩報”,堅持正確輿論引導。利用《安全生產報》、《時報》等大眾媒體覆蓋面廣、讀者群體多的優勢,開辟直轄市專欄和安全專刊,對安全生產深度報道,形成強烈的正面輿論導向。二是利用“兩刊”,形成安全交流平臺。充分利用《中外交流》國內外公開發行渠道和影響力,與《生產安全》結合,借勢造勢擴大宣傳。三是利用“兩網”,擴大安全宣傳影響。加快我市安全生產公眾信息網的信息更新速度,增加信息容量,力爭將其打造成為全國安全生產宣傳重要平臺;依托國家安監總局網站,加強“平安”、“安全保障型城市示范區”建設報道力度。四是利用“兩臺”,增強安全宣傳效果。在電視臺、廣播電臺開設“平安”、“安全保障型城市示范區”建設專欄,及時報道安全動態、安全違章、事故警醒、先進典型,使安全宣傳貼近社會、貼近群眾、貼近生活。五是利用“兩團”,推進安全文化進基層。依托消防文工團,組建安全生產藝術團;開展送安全知識到基層,組建安全文藝演出小分隊,奔赴區縣、企業、社區、學校開展演講、演出。開展安全文化主題公園、主題社區、主題街道創建活動,將安全文化傳播到千家萬戶。

二、安全生產信息公開情況

(一)主動公開方面

安監局安全生產信息主要有公眾信息網和日報等宣傳媒體途徑:

1.年,通過公眾信息網共安全生產信息3492條,公文公告信息556條,領導講話信息17條。

2.全年共舉辦各類新聞會2場,其中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辦1場,介紹年上半年全國安全生產情況及安全生產控制指標實施情況,在安全監管總局機關舉辦1場,公布年一季度安全生產情況。

3.全年共編輯出版編制安全信息統計月報9期、《安全生產動態》54期、《安全生產工作參考》10期。

4.全年在華龍網、新華網等網站上和人民日報、日報、時報等報紙發表新聞報道640篇,面向社會公眾重點解讀了安全生產“三項行動”和“三項建設”等有關政策。

(二)依申請公開方面

年,我局共收到并辦理社會公眾申請公開安全生產信息64件。

(三)復議、訴訟和申訴情況

我局本年度沒有因政府信息公開和依申請公開、更正政府信息產生的行政復議和訴訟事件。

(四)收費及減免情況

本年度在政府信息公開中沒有發生相關收費和減免情況。

三、存在問題和下一步工作

總的來看,我局年政府信息工作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但仍存在不少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政府信息公開的內容和形式較單一,更新速度太慢,對決策前和決策過程中的信息公布較少。

二是政務公開手段落后,大多限于文件、網站,利用電視電臺報紙等大眾媒體公布少。

三是政府信息公開的制度規范還要進一步加強。

四是網上申報和網上受理工作滯后,不能滿足群眾的需求。

五是政府信息工作人員、隊伍建設還較滯后,存在人員素質不高、政府信息質量低下等問題。